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豆综合加 工利用 目录 1、概述 2、大豆的结构与组成成分 3、大豆制品的分类及加工 4、大豆加工副产物的应用 1 概述 1.1 大豆的分类 u按植物学特性 u按播种季节 野生种 半栽培种 栽培种 春大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西北各省等) 夏大豆(黄淮平原和长江流域各省) 秋大豆(浙江、江西的中南部、湖南的南部、福建等) 冬大豆(广东、广西及云南的南部) 1.1大豆的分类 u按大豆用途 u 按种皮颜色 食用大豆 饲用大豆 油用大豆 副食 蔬菜用大豆 罐头用大豆 黄大豆 青大豆 黑大豆 其他色大豆(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大豆) 饲料豆(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 1.2 大豆的分布及
2、产量 u 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有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中国 u次要主产国:印度、巴拉圭、加拿大 1.2 大豆的分布及产量 u产量: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 1.2 大豆的分布及产量 u出口量:美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中国 1.2 大豆的分布及产量 u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 1.2 大豆的分布及产量 1.2 大豆的分布及产量 2 大豆的结构及组成成分 2.1 大豆的结构 u 成熟的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2.1 大豆的结构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u 种皮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组成。 u 胚根、胚轴、胚芽、子叶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糖等组成。 2.2 大豆的组成成
3、分 u组成成分 1、蛋白质 2、脂肪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无机盐 6、酶 7、皂苷 8、大豆异黄酮 9、大豆的味成分 10、有机酸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u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左右,高者则达50%,是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比玉米、小麦、猪肉、 牛肉的含量都高,被誉为“植物肉”,蛋白质品质好,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完全蛋白 质。 u脂肪:大豆含有18%的优质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60%)和磷酸(1.5%),大豆 油约85%的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经常食用有益人体健康。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u维生素:大豆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
4、素含量较多,大豆油中含有维A、维D、维E,大多数在加热处理中 被破坏,很少转移到产品中去。 u无机盐:也称“矿物质” ,种类及含量较多,主要有钾、钠、钙、镁、硫、磷、氯、铁、铜、锰、锌、铝 等,总含量为4.4%5%。大豆中钙含量差异最大,钙含量与蒸熟后大豆的坚硬度有关,钙含量多,蒸煮时 会变得很坚硬。 u酶:大豆中的酶有30多种,主要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氧化酶、解脂酶、尿酶等,受热易破坏。 利用 这种性质,测定尿酶的效力,就可以判断大豆的加热程度。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u皂苷:又名皂素、皂草苷,是一类 不含氮的配糖物,目前从皂苷分离出的糖类有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 阿拉伯糖、木糖等。
5、有降脂减肥、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 u大豆异黄酮:含量为0.1%0.5%(异黄酮苷0.007%,染料木苷0.15%),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 代谢产物,与雌激素有相似的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可影响到激素分泌、蛋白质合成等。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u碳水化合物:大豆约含有25%的碳水化合物,一种是不溶性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素,另一种是可溶性 碳水化合物低聚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多糖(包括阿拉伯半乳糖和半乳糖类)。 u大豆的味成分:气味成分的本质比较复杂,已提出与脂肪族羰基化合物、芳香族羰基化合物、挥发性脂肪 酸、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醇、酚酸等有关。 u有机酸:大豆中含有柠檬酸、
6、焦性谷氨酸、苹果酸、醋酸、乙醇酸等,综合加工中利用有机酸制成了清凉 饮料。 3 大豆制品的分类和加工 u 大豆制品: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各种加工方法得到的产品,简称豆制品。 u 豆制品 传统大豆制品 新型大豆制品(食用、加工历史很短、近年来新研制的大豆制品种类) 发酵大豆制品(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一种或几种 特殊的微生物经过发酵而得到的产品) 非发酵大豆制品(经过清洗、浸泡、磨浆、除渣、煮 浆及成型工序,产品呈蛋白质凝胶态) 3.1 大豆制品的分类 传统大豆制品 发酵大豆制品非发酵大豆制品 腐乳 豆瓣酱 臭豆腐 豆豉 纳豆 酱油 天培 水豆腐 干豆腐(百页) 卤制豆制品 熏制豆制品 油炸豆
7、制品 炸卤制品 干燥豆制品 冷冻豆制品 3.1 大豆制品的分类 新型大豆食品 油脂类制品蛋白质类制品全豆制品 色拉油 精炼大豆油 人造奶油 起酥油 脱脂大豆粉 浓缩大豆蛋白质 分离大豆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发泡 组织大豆蛋白质 豆乳 豆乳粉 豆乳冰淇淋 豆乳精 豆乳冰棍 3.2 发酵型大豆制品 腐乳 臭豆腐 豆瓣酱 3.2 发酵型大豆制品 豆豉 纳豆 酱油 3.2.1 腐乳 u豆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是用豆浆的凝乳物豆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是用豆浆的凝乳物 发酵制成的奶酪型产品。发酵制成的奶酪型产品。 u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千百年来,腐
8、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 发酵,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 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 3.2.1 腐乳 u我国现代腐乳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 腐乳、酱腐乳和各种花色腐乳,主要是以表面的颜色、原材料 的配方以及酿造后呈现出来的不同风味而区分,生产工艺过程 大体相同。 u几种名特豆腐乳:桂林腐乳、广州白腐乳、北京王致和臭豆腐 乳、黑龙江克东腐乳 3.2.1 腐乳 u腐乳的工艺流程: 大豆 浸渍 磨浆 加热 过滤 豆乳 点浆 蹲脑
9、压榨 切块 豆腐坯 豆腐坯 接种 前发酵 搓毛 腌坯 装坛 后发酵 成品 豆渣 灌配料汤食盐 凝固剂 黄浆水 3.2.1 腐乳 u技术要点: 选豆:要求大豆皮薄,易用水泡开,出胚率高,做出的豆腐坯细腻,有光泽,油 性大,弹性好。 浸泡:以吸水量为大豆质量的2.2倍为准,浸泡不足,磨碎不充分,浸泡过度, 凝固力下降。 加热:加热是左右腐乳凝固力的重要工序,关键是加热要均匀,温度和时间要适 当,一般以轻度沸腾状态下继续2min为准。 3.2.1 腐乳 点浆:控制点浆速度很重要,温度在82左右为宜;点卤时豆浆的pH值应调节 到6.87.0;时间2min 。 蹲脑:蹲脑就是点浆结束后,豆腐脑静置一段时
10、间,使蛋白质充分凝聚,分子间 形成稳固的网状结构的过程。操作时间为20-30min,时间过长,黄浆水不 易析出,压榨成型困难;时间过短,产出的豆腐弹性差。 搓毛:又称倒毛、抹毛,是人工将每块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搓断,并将菌丝体搓倒, 使其贴附在豆腐坯表面,形成一层较韧的薄膜,将豆腐坯包裹起来,以保 持腐乳块型整齐。发酵好的毛坯要及时搓毛腌制,以防臭屉,搓毛工序要 求细致,每一块毛坯表面菌丝都应整理。 装坛:容器要消毒;不能装得过紧,容易造成发酵不完全;注意封口质量,封口 不当会造成漏气,后发酵过程中导致酒精挥发,腐乳容易发霉变质。 3.2.2 豆豉 u豆豉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
11、者细菌蛋 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 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u几种国内名优豆豉 广东阳江豆豉;四川的潼川、永川豆豉;湖南的浏阳豆豉;河 南开 封西瓜豆豉;四川宏长发豆豉;山东八宝豆豉。 3.2.2 豆豉 u豆豉的工艺流程: 黑豆(黄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冷却接 种制曲洗豉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3.2.2 豆豉 u技术要点: 原料筛选: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 且有一定新鲜度的大豆为宜。 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 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
12、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 分。生产加工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min,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 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3.2.2 豆豉 制曲: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 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把蒸煮后大 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拌匀入室,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 每隔6小时观察。制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 28小时进行第二次翻 曲。一般制曲的时间为34小时。 发酵:将处理好的豆豉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 恒温室中保温发酵。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3.3 非发酵型豆制品 水豆
13、腐 干豆腐 卤制豆制品 3.3 非发酵型豆制品 油炸豆制品 熏制豆制品 3.3 非发酵型豆制品 冷冻豆制品 干燥豆制品 3.3.1 腐竹 u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组合成的一定结 构的产物,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 u几种有名的腐竹:江西高安腐竹、广西高田腐竹、福建三明腐 竹、河南许昌腐竹、广西贺州腐竹、广东新桥腐竹、广东清远 白湾山水腐竹 3.3.1 腐竹 u腐竹的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浸泡磨浆分离煮浆滤浆保温提条 烘干包装 3.3.1 腐竹 u技术要点: 浸泡: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浸豆时间长短由气温决定,气温越高,时间越 短,浸泡好的大豆增重至2.02.2倍。 煮浆:温
14、度控制在9585,并保持35min,浆汁煮熟以后再进行一次过滤,根 除杂质,防止豆浆中的纤维糊住锅底,影响腐竹的质量和出品率。 滤浆:采用热浆过滤,可降低浆体黏度,有利于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分离提取。 3.3.1 腐竹 保温提条:影响因素有温度、时间、pH值和通风条件。最佳温度控制在8082, 时间为1020min。通风不好,皮膜自然形成就慢。 烘干:把挂上竹竿的腐竹送到干燥室,顺序排列进行烘干,室温控制在3545, 约经24h后即成品。 3.3.2 豆腐 u豆腐:大豆经过制浆、煮浆、成型而制成的半固态食品。 u豆腐可分为老豆腐(北豆腐)、嫩豆腐(南豆腐)、大豆腐、 冻豆腐和水豆腐。 u 豆腐营
15、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和其他人体必需的多种微 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 肉”之美称。 3.3.2 豆腐 u豆腐的工艺流程: 大豆 水洗 计量清理除杂 点脑 煮浆 滤浆磨制 蹲脑 破脑 浸泡 上脑 成品加压成型 3.3.2 豆腐 u技术要点: 选料:豆制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大豆的品质。一般凡无霉变或未经 热处理的大豆,无论新陈都可用来制作都制品。而以色泽光亮、子粒饱满、 无虫蛀的新大豆为佳。但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2-3个月以上 再用。 除杂:原料大豆在收获、贮运过程中难免要混入一些杂质,这些杂质不仅影响产 品的卫生和质量,也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
16、用寿命,所以必须除去。 豆制品生产中除杂方法分为:湿选法 干选法 3.3.2 豆腐 浸泡:目的:使豆粒吸水膨胀,利于大豆粉碎后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程度:吸水量约为1:11:2,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 温度:1520 磨浆:大豆研磨时,必须随料定量进水。 原因是水带动大豆在磨内起润滑作用,起冷却作用,能防止机身过热和大 豆蛋白质变性;还可以使被磨碎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溶解分离出来,形成良 好的溶胶体。 3.3.2 豆腐 滤浆:主要目的是把豆糊中的豆渣分离除去,制得以蛋白质为主要分散质的溶胶 体。滤浆过程也是豆浆浓度调节过程。 煮浆:分离后的豆浆要迅速煮沸。其目的是通过高温使豆浆的豆腥味和苦味消失
17、, 增进大豆的香味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并通过高温灭菌,保证产品卫生。 煮浆温度要求在9598之间,并在此温度保持2min。 3.3.2 豆腐 点浆:在热豆浆中加入盐卤或者石膏后,能产生大量的电解质的碱性金属盐,可 改变豆浆中的pH值,使它达到大豆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凝固,即形 成凝胶。 影响因素:温度 浓度 pH 值 蹲脑:蹲脑就是豆浆的溶胶转变为豆腐脑的凝脑过程,蹲脑时大豆蛋白质由分散 逐渐交联成网状组织。 蹲脑时间: 2025分钟 3.3.2 豆腐 破脑:从豆腐脑中排出部分豆腐水的过程。 上脑:将豆脑注入模型中进行造型。 加压成型:使豆腐脑内部分分散的蛋白质凝胶更好的结合。加压 要适
18、 当,一般先轻后重。 3.3.2 豆腐 南豆腐与北豆腐的区别 1、加工南豆腐的豆浆浓度比北豆腐高,点脑温度比北豆腐稍高。 2、南豆腐的凝固剂为石膏,北豆腐的凝固剂采用卤水。 3、南豆腐蹲脑后不破脑。 4、南豆腐成型不加压(压力小) 3.4 新型大豆食品 3.4 新型大豆食品 人造虾仁 3.4.1 炼乳 u大豆炼乳大豆蛋白质浓缩饮料,是以大豆、白糖等为原料,基本保存了大豆的天然营养,去除了大豆腥 味及营养抑制成分的大豆营养保健饮料。 大豆炼乳的工艺流程: 大豆清洗浸泡磨浆杀菌 包装杀菌真空浓缩酶解脱臭 3.4.1 炼乳 u 技术要点: 浸泡:在一定温度下加热适量碱液,以抑制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去
19、除苦涩味, 防止大豆腥味产生。用水量为大豆质量的3倍;时间:夏季68h,冬季 1012h,温度:1520。 磨浆:应加热至80以上,以提高蛋白质吸收率及钝化脂肪酶。加水量要适当控 制,加水量少,蛋白质溶出率低,加水量多,豆浆干物质含量低、水分多, 浓缩时间长,能耗高。 3.4.1 炼乳 杀菌脱臭:采用高温瞬时脱臭,灭活大豆本身及加工过程中带人的微生物,去除 大豆中抑制成分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集素等,脱除部分苦涩味。 均质:将所得料液通过均质机(胶体磨),使豆浆均匀地通过剪切、冲撞及空穴 作用,使脂肪和纤维微细化(2m以下),以提高终产品的冲调性和稳 定性。 酶解:先使酶活化,并将物料冷却至酶
20、解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调pH至77.4。 3.4.1 炼乳 真空浓缩:压力0.870.96MPa,温度5055,当豆浆真空浓缩至干物质为 50%以上时即为浓缩终点,加入糖液及各种配料。 包装杀菌:浓缩至终点的豆浆物料即为大豆炼乳,灌装后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 95、15min,有条件的可采用135、3s。 4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应用 黄浆水的综合利用 1、大豆低聚糖的生产 2、大豆异黄酮的分离 3、黄浆水制备酵母 4、黄浆水生产维生素B12 5、酿造白酒 6、黄浆水生产白底霉粉 7、利用黄浆水加工清凉饮料 8、黄浆水发酵制高山红景天营养饮料 9、黄浆水制取大豆皂苷 4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应用 豆粕
21、的综合利用 1、大豆异黄酮强化大豆蛋白制品 2、简易制备大豆分离蛋白 3、冷榨豆饼制豆腐 4、脱脂大豆制豆乳 5、食品基料的制法 4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应用 豆渣的综合利用 1、提取豆渣蛋白 2、豆渣生产蛋白发泡粉 3、利用豆渣生产水解植物蛋白 4、豆渣纤维饮料 5、豆渣发酵调味料 6、豆渣纤维面包 7、即食海带豆渣点心 8、利用豆渣生产发酵饲料 9、利用豆渣生产糖化菌粉 10、豆渣发酵生产核黄素 4.1 大豆低聚糖 u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广泛存在于各种植 物中,尤以豆科植物含量居多,除大豆外,扁豆、豌豆、蚕豆、 绿豆和花生等豆类作物中也有存在。典型的大豆
22、低聚糖是大豆 中的可溶性糖的总称,主要成分有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它 们在大豆低聚糖中的干重含量分别为24%、8%和39%,其中具有 生理功能的成分是棉籽糖和水苏糖。 4.1.1 大豆低聚糖的理化性质 u大豆低聚糖一般为无色透明糖浆;甜度约为蔗糖的70%-75% ( 固形物之比),甜感爽口,近似蔗糖。其粘度高于蔗糖和高 果糖浆(含55果糖的果葡糖浆),低于麦芽糖浆(含麦芽糖55 )。与其它糖浆一样,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大豆低聚糖的吸 湿性、保湿性比蔗糖小,但优于果葡糖浆,其渗透压略高于蔗 糖,低于55的高果糖浆。 4.1.1 大豆低聚糖的理化性质 u大豆低聚糖在140短时间加热不会分解即使加热
23、到160 对水苏糖和棉子糖的破坏也很少,热稳定性好。在酸性条件下 (pH为 56)加热到120仍很稳定,具有良好的酸稳定性。大 豆低聚糖还有很好的酸性贮存稳定性,在pH为3、20下贮存 120d残存率在85以上;37下贮存120d残存率仍在60 以上,因此大豆低聚糖可应用于高温加热的罐头食品及酸性食 品与饮料中。 4.1.3 大豆低聚糖的保健功效 1、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内菌群结构 2、防止腹泻与便秘 3、保护肝赃 4、促进钙的吸收 5、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6、提高机体免疫力 7、降低血清胆固醇 8、促进肠内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吸收 4.1.3 大豆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1、在酸奶中的应用 将
24、适量的大豆低聚糖与酸奶结合起来不仅不影响酸奶的口味、稳 定性和组织状态,并能赋予酸奶低聚糖所具有的功能特性。但在 实际中,由于国产大豆低聚糖纯度低,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不能随 意投放,大豆低聚糖加入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2、在冰激凌中的应用 传统冰激凌中的脂肪和糖的含量高,可引起心脑血管、动脉血管 硬化及肥胖症等,因此低糖(或无糖)和低脂肪保健冰激凌的研 制越来越重要。大豆低聚糖因其甜味特性与蔗糖相近,不易被人 体消化,所以可以用它代替部分蔗糖,生产出保健冰激凌。经研 究用3%4%的大豆低聚糖替代部分蔗糖,不影响口感,是冰激 凌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3、在饮料中的应用 大豆低聚糖由于在酸性条件下的
25、热稳定性比蔗糖高,在低于20 条件下保存6个月完全不分解,几乎不着色,因此可应用于清凉 饮料或需要加热杀菌的酸性食品中。在果汁饮料中,用大豆低聚 糖代替部分蔗糖,既不影响饮料的风味,又可避免发胖和降低患 龋齿的概率,并能刺激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成为保健型 的果汁饮料。 4、在粮油制品中的应用 将大豆低聚糖应用焙烤制品中,可使产品产生怡人的色泽,在馒 头中添加大豆低聚糖,既能增加馒头的保健功能,又能延长馒头 的反生时间,从而延长保质期。在挂面中添加大豆低聚糖,挂面 韧性好,不易折断,且不影响口感和风味。 5、在功能性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中的应用 阿根廷和美国学者合作研制成的大豆低聚糖面包,用
26、作双歧杆菌 的增殖因子,从而起到营养和保健的应用。日本学者利用大豆低 聚糖、食用纤维、果维、果胶、苹果粒等研制一种叫做比菲斯特 的功能性饮料,有助于滋润皮肤,健身美容,较受人们尤其是女 性的欢迎。此外,大豆低聚糖还可以用于生产健美茶,运动员补 充体力及临床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等的营养和疗效性食品。 4.1.4 大豆低聚糖的生产 u大豆低聚糖的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乳清预处理电渗析离子交换 喷雾干燥高压泵浓缩脱色 低聚糖 干粉 筛粉包装 低聚糖 产品 u 技术要点: 预处理:来自蛋白车间的大豆乳清中仍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脱除方法:加热使之热变性沉降,离心、过滤;盐析法;超滤法。 除
27、盐:净化处理后进行除盐,提高低聚糖的纯度,彻底去除糖粉中的咸味。 树脂吸附:除盐后的大豆乳清液,进入树脂柱,可以吸附其中的异杂味,改善低 聚糖的口感、风味。还可以降低部分色值,使低聚糖产品色浅、味美。 浓缩:利用反渗透将大部分水去除,使溶液浓度达到12%,同时回收高质量的渗 透水。 净化:通过超滤装置,进行膜分离,最终除去糖液的悬浮物和细菌。 喷雾干燥:喷雾压力14MPa,进口风温185,出口温度8489。 4.2 高纤维豆渣面包 1、豆渣粉的制备流程: 湿豆渣调酸加热水放置 粉碎烘干除水分调pH 过筛豆渣粉 u技术要点: 豆渣原料:原料豆渣含水量高,应及时处理,以免腐败变质。 调酸:用盐酸调pH在5.0左右,目的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处理。有利于除去大豆 异味。加酸有使颜色变白,并浸出一部分色素物质的作用。 热水处理:用80的热水浸泡豆渣,热处理可以使脂肪氧化酶失活,从而使腥味 减轻。 调pH:热水处理2h后用NaOH调pH至中和 烘干:放入6570的烘箱中干燥89h,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或发生褐变反 应。 粉碎:用超微粉碎机将烘干的豆渣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即得豆渣粉。 2、豆渣面包配方: 面包粉:95%100% 盐:1% 豆渣粉:05% 水:适量 干酵母:1% 豆渣的添加量:3% 糖:6% 面包焙烤工艺流程: 面团调制称重切块 整 形 混料 包装冷却烘烤发酵 u技术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未来路径试题与答案
- 变发型美术设计原理与实践
-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测试题
- 下雨了绘本课件
- 税务审计服务协议书
- 多元实践润童心 安全成长护“童”行
- 经营收益上交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折纸动手能力提升计划
- 九年级语文多元化教学策略计划
-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指导计划
- 2024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真题
- 预录用协议劳动合同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GB/T 26659-2011铸造用再生硅砂
- JIS C933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性.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表范本
- 番茄采摘机械手
- 报联商——有效沟通PPT课件
- 安全技术交底附件签到表
- 槽超声波清洗机使用说明书
- 综合办公室管理工作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