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九章理血剂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1 1、熟悉理血剂的概说、分类及使用、熟悉理血剂的概说、分类及使用 注意。注意。 2 2、掌握下列方剂:血府逐瘀汤、补、掌握下列方剂:血府逐瘀汤、补 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咳血方、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咳血方、 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 3 3、熟悉下列方剂:桃核承气汤、熟悉下列方剂:桃核承气汤、 复元活血汤(七厘散)、失笑散(活复元活血汤(七厘散)、失笑散(活 络效灵丹)、十灰散。络效灵丹)、十灰散。 4 4、了解下列方剂:大黄、了解下列方剂:大黄蟄蟄虫丸。虫丸。 一一、定义 二、适用范围及分类 三、使用注
2、意 四、现代药理研究 一、定义一、定义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 化瘀或止血作用,用于治疗瘀血和出血化瘀或止血作用,用于治疗瘀血和出血 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属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属“八法八法” 中的中的“消法消法”、“清法清法”等范畴。等范畴。 二、适用范围及分类二、适用范围及分类 理血剂是针对瘀血证或出血证而理血剂是针对瘀血证或出血证而 设,分为设,分为活血祛瘀剂和止血剂活血祛瘀剂和止血剂二类。二类。 三、使用注意 其一其一,活血化瘀剂能促进血行,性多破,活血化瘀剂能促进血行,性多破 泄,逐瘀过猛,易于伤正,故在使用时常须泄,逐瘀过猛,易于伤正,故在使
3、用时常须 辅以扶正之品,使瘀消而不伤正,且对月经辅以扶正之品,使瘀消而不伤正,且对月经 过多者及孕妇均应慎用。过多者及孕妇均应慎用。其二其二,使用止血剂,使用止血剂 时尤应辨明出血原因,审因论治,出血兼有时尤应辨明出血原因,审因论治,出血兼有 瘀滞者,止血药又应适当配伍活血化瘀之品,瘀滞者,止血药又应适当配伍活血化瘀之品, 以防血止瘀留,血不归经,使出血加重或反以防血止瘀留,血不归经,使出血加重或反 复不止复不止。 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瘀血证与血液循瘀血证与血液循 环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密环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密 切关系。活血化瘀方药能改善和纠正血液切关系。活血化瘀方
4、药能改善和纠正血液 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异常,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异常, 改善血流动力,对抗血栓形成,使瘀血证改善血流动力,对抗血栓形成,使瘀血证 病人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得以减轻病人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得以减轻 和消除。此外,还具有抗炎、促进炎症的和消除。此外,还具有抗炎、促进炎症的 局限化和吸收,修复损伤组织,抑制胶原局限化和吸收,修复损伤组织,抑制胶原 的合成,促进增生的结缔组织软化吸收,的合成,促进增生的结缔组织软化吸收, 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第一节活血祛瘀第一节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剂,主治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病证,如经闭、痛经、活血祛瘀剂
5、,主治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病证,如经闭、痛经、 干血痨、癥瘕、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临床表现以刺痛痛有定处,干血痨、癥瘕、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临床表现以刺痛痛有定处, 舌紫黯,舌上有青紫斑或紫点,腹中等病变部位有肿块,疼痛拒按,舌紫黯,舌上有青紫斑或紫点,腹中等病变部位有肿块,疼痛拒按, 按之坚硬,固定不移为特点。常用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川芎、按之坚硬,固定不移为特点。常用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川芎、 赤芍、丹参等为主组成方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常配柴赤芍、丹参等为主组成方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常配柴 胡、枳壳、乌药等理气药以行气活血,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血证胡、枳壳、乌
6、药等理气药以行气活血,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血证 病机又有寒热虚实之分,故遣药组方当有所侧重,如血瘀偏寒者需病机又有寒热虚实之分,故遣药组方当有所侧重,如血瘀偏寒者需 配温经祛寒药如桂枝、吴茱萸等温经活血,代表方如温经汤、生化配温经祛寒药如桂枝、吴茱萸等温经活血,代表方如温经汤、生化 汤;血瘀偏热又当配清热凉血药如大黄、赤芍、丹皮等以清热活血,汤;血瘀偏热又当配清热凉血药如大黄、赤芍、丹皮等以清热活血, 代表方如桃核承气汤;正气亏虚而瘀血阻滞者配伍补虚药如人参、代表方如桃核承气汤;正气亏虚而瘀血阻滞者配伍补虚药如人参、 黄芪、阿胶等,代表方如补阳还五汤;若跌仆损伤者,须配伍活血黄芪、阿胶等,代表
7、方如补阳还五汤;若跌仆损伤者,须配伍活血 理伤的穿山甲、天花粉等,代表方如复元活血汤。理伤的穿山甲、天花粉等,代表方如复元活血汤。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桃核承气汤 血蓄下焦 瘀热互结 逐逐 瘀瘀 泻泻 热热 桃仁活血破瘀桃仁活血破瘀 大黄大黄下瘀泻热下瘀泻热 芒硝芒硝泻热软坚泻热软坚 以助大黄以助大黄 桂枝桂枝通行血脉,防寒凉凝血通行血脉,防寒凉凝血 甘草甘草护胃安中,缓诸药峻烈护胃安中,缓诸药峻烈 君君 臣 佐使 桃核承气汤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化瘀攻下,邪有去路;化瘀攻下,邪有去路; 寒热并用,清中寓温。寒热并用,清中寓温。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少腹急结或疼痛,少腹急结或疼痛,小便自利
8、,小便自利,脉涩。脉涩。 下焦蓄血的代表方,常用方。下焦蓄血的代表方,常用方。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病机、主治 胸胸 中中 血血 瘀瘀 兼肝郁气滞兼肝郁气滞 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 急急 燥易怒,入暮潮热燥易怒,入暮潮热 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紧紧 血府逐瘀汤功用、组成 行气止痛行气止痛 活血袪瘀活血袪瘀 主要主要 次要次要 桃、红、芎、芍桃、红、芎、芍 当归当归 川牛膝川牛膝 柴胡、枳壳柴胡、枳壳
9、桔梗桔梗 生地生地 甘草甘草 血府逐瘀汤方义分析 桃红四物汤(赤芍 、生地 )活血化瘀而养血 四逆散(枳壳)行气活血而疏肝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合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血府逐瘀汤 配伍特点:气血同治、活中寓养、升降并用 辨证要点: 胸痛固定、刺痛、舌黯红、脉涩。 血瘀胸中的常用方、代表方。血瘀胸中的常用方、代表方。 方 名相 同 不 同 方 意 功 效主 治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1.多以:当归、 赤芍、川芎、 桃仁、红花 为基础组成 2.均有活血祛 瘀止痛作用 3均治血瘀所 致诸证,症见 疼痛如刺,固 定不移,舌黯 有瘀斑,脉涩 桔梗 枳
10、壳 行气开胸 柴胡 牛膝:引血下行 宣通胸胁气 滞,引血下 行功效好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之胸 痛、头痛、日久不愈痛 如针刺,而有定处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 麝香 老葱 活血通窍 作用较强 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或 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 酒渣鼻、妇女干血痨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汤 香附 乌药 枳壳 元胡 行气止痛 作用大 瘀血结于膈下两胁及腹部胀 痛,有积块或小儿痞块肚腹 疼痛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小茴 官桂 温通下焦 干姜 温经止痛 作用较优 血瘀少腹积块月经不调痛经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汤 秦艽 羌活 通络宣痹 地龙 通痹止痛 力强 瘀血痹阻于经络肢体痹痛, 关节疼痛 疏肝行气 开窍通阳 补阳还
11、五汤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中风后遗证中风后遗证 元气亏虚元气亏虚 不能固摄不能固摄 气虚气虚 血瘀血瘀 脉络瘀阻脉络瘀阻 筋脉失养筋脉失养 小便频数小便频数 遗尿不禁遗尿不禁 苔白脉缓苔白脉缓 半身不遂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口眼歪斜 语言蹇涩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口角流涎 补阳还五汤方义分析 补气补气 生黄芪生黄芪 重用重用 归尾归尾 活血活血 桃、红、芎、芍桃、红、芎、芍 通络通络 地龙地龙 君君 臣臣 佐佐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 活血而不伤正。活血而不伤正。 证治要点:证治要点: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
12、或脉弱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弱 中风后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者常用中风后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者常用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本方常用于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 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 缓或脉细弱无力为辨证要点。缓或脉细弱无力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 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复元活血汤 外外 伤伤 瘀留胁下瘀留胁下 局部疼痛、青紫局部疼痛、
13、青紫 可伴情志症状可伴情志症状 治法:活血袪瘀,疏肝通络治法:活血袪瘀,疏肝通络 复元活血汤组成 甘草甘草 天花粉天花粉 当归当归 穿山甲穿山甲 红花红花 桃仁桃仁 柴胡柴胡 大黄大黄 君君臣臣佐佐使使 本方的组成可趣记为:将军(大黄)穿山, 桃花(粉)红,柴草贵(归)。 复元活血汤方义分析 大黄重用酒制荡涤留瘀败血,并引瘀血下行 柴胡疏肝行气,使气行血畅,并引诸药直达病所两 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之瘀滞,为君 桃仁酒制、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穿山甲破瘀通络,消肿散结,共为臣药 当归补血活血 天花粉既能入血分消瘀血而续绝伤, 又能清热散结消肿,共为佐药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14、 加酒煎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 复元活血汤 配伍特点:升降同施,活中寓养 煎服法: 使用注意: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温 经 汤病机、主治 瘀血阻滞瘀血阻滞 冲任虚寒冲任虚寒 崩漏崩漏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 闭经闭经 痛经痛经 不孕不孕 傍晚发热傍晚发热 手心烦热手心烦热 唇口干燥唇口干燥 温经汤功用组成 养血祛瘀养血祛瘀 温经散寒温经散寒 吴萸桂枝吴萸桂枝 当归川芎当归川芎 阿胶麦冬白芍阿胶麦冬白芍 丹皮丹皮 人参人参 生姜半夏生姜半夏 甘草甘草 君君 臣臣 佐佐 使使 温经汤方义分析 吴茱萸、桂枝、生姜温经散寒 当归、川芎、芍药活血养血 丹皮凉血散瘀 阿胶、麦冬养阴润燥,兼清虚热 人参、甘草益气
15、健脾,以资生血之源, 并达统血之用 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 温经汤 配伍特点: 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 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能使全方温而 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黯红, 脉细涩。 妇科调经常用方妇科调经常用方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病机、主治 血虚寒凝 瘀阻胞宫 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 生化汤功用组成 温经止痛 化瘀生新 当归 川芎桃仁 炮姜 黄酒 童便 甘草 君君 臣臣 佐佐 使使 生化汤方义分析 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川芎活血行气 桃仁活血祛瘀 炮姜温经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黄酒温通
16、血脉,以助药力 童便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生化汤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以产后恶 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腹痛不甚者,可减去桃仁;若瘀块 留滞,腹痛甚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以 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 寒。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 者,则非本方所宜。 失 笑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组成 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香,蒲黄炒香, 各二钱(各各二钱(各6g6g) 用法用法 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 煎七分,食前热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
17、,煎七分,食前热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 每服每服6g6g,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每日取,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每日取8-8- 12g12g,用纱布包煎,作汤剂服)。,用纱布包煎,作汤剂服)。 功用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主治 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 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方解方解 方中五灵脂苦咸甘温,入肝经血分,功擅方中五灵脂苦咸甘温,入肝经血分,功擅 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甘平,行血消瘀,炒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甘平,行血消瘀,炒 用并能止血,二者相须为用,为化瘀散结止痛的用并能
18、止血,二者相须为用,为化瘀散结止痛的 常用组合。调以米醋,或用黄酒冲服,乃取其活常用组合。调以米醋,或用黄酒冲服,乃取其活 血脉、行药力、化瘀血,以加强五灵脂、蒲黄活血脉、行药力、化瘀血,以加强五灵脂、蒲黄活 血止痛之功,且制五灵脂气味之腥燥。诸药合用,血止痛之功,且制五灵脂气味之腥燥。诸药合用, 药简力专,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使瘀药简力专,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使瘀 血得去,脉道通畅,则诸症自解。前人运用本方,血得去,脉道通畅,则诸症自解。前人运用本方, 患者每于不觉中,诸症悉除,不禁欣然而笑,故患者每于不觉中,诸症悉除,不禁欣然而笑,故 名名“失笑失笑”。 第二节止血 止血剂
19、,主治血液溢于脉外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 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出血证病因有寒热虚实之不同,部位有 上下内外之区别,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差异,因此,止血法应与温、 清、消、补诸法结合使用,正确把握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缓则治 本的原则。因于血热妄行者,治宜凉血止血,常用侧柏叶、小蓟、 白茅根、槐花、地榆等药,配伍栀子、大黄、生地等清热降火之品, 代表方如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四生丸等;因于阳气虚弱不 能固摄者,宜温阳益气摄血,常配伍炮姜、附子、艾叶、灶心土等 药,代表方如黄土汤。慢性出血应着重治本,或标本兼顾;若突然 大出血,则当以急则治标之法,着重止血;若气随血脱,则又急需 大补元
20、气,以挽救气脱危候为先。至于出血兼有瘀滞者,又应适当 配伍活血祛瘀之品,或用三七、蒲黄等活血止血药为主组成方剂, 以防血止留瘀。此外,上部出血忌用升提,可酌配牛膝、大黄之类 以引血下行;下部出血忌用沉降,可辅以黑芥穗、黑升麻、黄芪之 类以助升举。 十 灰 散 十药神书 主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治法:凉血止血 方解: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 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涩止血 栀子清热泻火;大黄导热下行 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 十灰散 用法: 诸药烧炭存性,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另以藕 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意在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 功。 配伍特点: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 寄祛瘀于凉
21、血止血之内 十灰散 十灰散十灰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血分有热,迫血妄行之出血 证。对于来势急暴之上部出血,可作应急之用。 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以本方 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以大黄、栀子为主药,亦 可加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以引血热下行。 使用注意 本方运用大队凉血止血药,对于虚寒 性出血者忌用。 咳 血 方 丹溪心法 咳血方 咳咳 血血 主因主因 次次 因因 木火刑金木火刑金火不降则肺不宁火不降则肺不宁 痰阻于肺痰阻于肺痰不除则咳不止痰不除则咳不止 血因咳而出血因咳而出咳不止则血不宁咳不止则血不宁 清肝火:青黛、栀子清肝火:青黛、栀
22、子 化痰止咳:瓜蒌、海粉化痰止咳:瓜蒌、海粉 敛肺止咳:诃子敛肺止咳:诃子 辨证要点: 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加减变化: 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 咳甚痰多者,川贝、天竺黄、枇杷叶咳甚痰多者,川贝、天竺黄、枇杷叶 使用注意: 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 者,不宜使用。者,不宜使用。 小蓟饮子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小蓟饮子方义分析方义分析 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 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消瘀 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 山栀清
23、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性温防诸药寒凉太过 甘草缓急止痛,调药和中 功用功用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主治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 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止血之中寓以化瘀血,止血之中寓以化瘀血, 清利之中寓以养阴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血。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清热利水、凉血止血之良方, 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剂。以小便赤 涩热痛,以尿检红细胞较多或肉眼血尿,舌红,脉 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炙甘草亦可改用生甘草,以取 其清热泻火之功;若尿道刺痛者
24、可加琥珀、海金砂 以通淋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及 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属下 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药物多属性寒通利之品,血淋 日久下虚者非本方所宜。 槐 花 散 普济本事方 槐槐 花花 散散方义及配伍特点方义及配伍特点 槐花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 侧柏叶清热止血,可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 荆芥穗辛散疏风,炒用入血分而止血 枳壳行气宽肠,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的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理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 出血,或便后出血,
25、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 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 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 数为辨证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 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以及脾胃 素虚者均不宜使用。 黄 土 汤 金匮要略 黄土汤 病机:脾阳不足,脾不统血 主治: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 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 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黄 土 附子地黄黄芩甘草 白术阿胶 黄土汤组成 君臣 佐使 黄土汤方义分析 灶心黄土(即伏龙肝)温中、收涩、止血 白术、附子温阳健脾,统血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既可补益阴血不足,又可制约术、附之温燥,生 地、阿胶得术、附则可避免滋腻碍脾之弊 黄芩苦寒,不仅止血,又能制术、附温燥之 性,以免辛温之术、附耗血动血 甘草调药和中 黄土汤 配伍特点: 刚柔相济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黄土汤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变化:加减变化: 若胃纳差,阿胶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气虚甚者可加若胃纳差,阿胶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气虚甚者可加 人参以益气摄血;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芨等止血之品。人参以益气摄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治理体系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有机废水沼气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互联网仓储物流直播电商供应链计划书
- 公司艺术展览策划计划
- 2024年少先队传统文化学习计划
- 2025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7A
- 2024-2025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
- 2024-2025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培优B卷】
- 2025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
- 2024-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培优B卷
-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交通学院
- 《人际关系冲突》课件
-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洞察分析
- 空气源热泵施工组织方案
- 制造业循环水处理系统方案
- 【MOOC】数值天气预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医疗器械软件研究报告 适用嵌入式和桌面式 2023版
- 地砖地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DB11∕T 743-2010 膜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总经理助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2024年上海市安全员A证(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