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2020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2020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2020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第一课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 2.能说出生物与主生物的主要区别。科学探究: 1.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观察计划。2.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 3.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納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4.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理由。科学态度:能在探究过程中分工合作,乐于参加观察、记录等舌动。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 :狗和玩具狗的图片。2.引导 :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会从有生命、会运动、会吃东西等方面来说明理由。)3.提问 :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二 )探

2、究发现,形成新知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1)提出问题。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 (玩具狗实物或者狗的活动视频)。提问 :观察图片中的狗和玩具狗各有什么特点。(2)观察记录。学生观察狗和玩具狗的特点,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3)表达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说说狗和玩具狗有哪些不同点,其他学生对其观察结果进行补充相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下册噫识动物一课, “小狗、小猫等动物具有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的共同特征。 ”启发学生总结狗在生长发育、繁殖、食物、运动等方面与玩具狗的区别。 )(4)得出结论。师生从动物的生长、繁殖、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等方面与非生

3、物进行对比、归纳,形成初步认知。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1)引导 :大家已经在课前将大豆与小石子分别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并注意保持豆子与石子湿润。课前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2)交流 :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实验情况 .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之后将实验记录整理在科学学生活动册第 1 顶中。指定小组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3)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4)小结 :大豆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萌发,而石子不能萌发。3.比较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1)提出问题。.精品文档出示 :猫和蒲公英的图片。提问 :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

4、是一种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呢?(2)阅读整理资料。掌握方法:阅读时,先找出描述猫和浦公英特征的重点词句,再进行筒单概括。根据两种动物的特征,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相同点。提示 :可以从“”它们是台都能生长 ?是否都能繁殖 ?是古都需要水 ?是否邵需要营养 ?”等方进行分析与比较。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和整理资料, 并把整理资料的结果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3)形成知识。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小结 :猫和蒲公英都是生物,能生长、繁殖,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讨论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哪些属于怎物 ?它们有

5、什么特征呢 ?生物与非生物相比較,有哪些不同点总结 :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三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机器人是生物吗。(1)出示 :机器人的图片(2)判断 :机器人是生物吗 ?并说明理由。(3)交流 :集体交流判断的结果,并互相补充和价。(如果学生们的意见有分歧,可以临时各学生分为正反双方两个组进行简单辩论,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和理由。 对于个别学生可能会质疑机器人需要补充能量、 根据指令完成动作, 与生物特征混淆的情况, 需要指

6、出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 如没有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繋殖等特征、 所以不是生物。 )2.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1)布置作业 :同学们,校园中有很多的生物和非生物,让我们课下到校园中找一找吧 !(2)课后调査 :学生到校园内寻找生物和非生物。(3)交流报 :安排合适的时同,组学生进行交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二课树与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科学探究:能运用感官并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对和草的外部形态特征。科学态度:能对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 :树和草的图片

7、。 (可以补充当地常见的植物,如紫叶李、松树、狗尾草,公英等。 )2.引导 :图片中这些植物是我们常见的,说说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根低年级时的学习经验,学生可能会从植物茎、叶、花的颜色和形状、气味等方面来描述植物的特点。 )3.提问 :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 )制订计划,掌握方法1.明确观察目的。讲述 :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了一些植物 ? 我们就以这些植物体或者图片为观察对象来展开探究活动。 同学们想一想, 要寻找植物的共同特征, 我们需要观察什么呢 ?学生在小组内简单交流,明确观察的目的。小结 :要寻找树和草的共同特征,就要先观察草和树各自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比较树和草有什么相同点。2.明

8、确探究计划和方法。引导 :借鉴在一年级时观察蒲公英的经验,我们1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呢 ?学生筒单交流,形成初步的观察方案。出示: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子这些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2)采用看、闻、摸、测量等方法观察植物,可以参考记录表格中的内容作为具体观察点。绘制植物轮廊图时,要实事求是地描绘植物根、茎、叶等主要器官的特征。(3)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精品文档(三 )观察记录,整理信息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在观察环节中有困难的小(四 )江报交流,得出结论1.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

9、果,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有不同的结果可以2.讨论 :小草和大树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仁么、不同点和相同点?3.小结 :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五 )实践运用,拓展延们1.出示 :杨树、凤仙花等6 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植物是否都有根、茎等器官。2.作业 :(1)课后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制作校园植物特征资料卡,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2)按照活动 2 的实验要求,课后种植大蒜,连续观察一周,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生活动手册第 3 页中。教学反思:.精品文档树与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阳光、水、空

10、气和营养物质等共同特征。科学探究:1.能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大蒜的生长条件2.能利用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观察到的现象。3.能圧分析、出较、归纳、综合的方法得出结论。4.能按照图示制作植物标本。科学态度:1.能以实验现象和结果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记录科学事实。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探究学习,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教学过程:(一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提问 :大蒜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根据经验做出假设。(大蒜的生长可能需要空气、水、阳光、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二 )对照方法,确定计划讲述 :课前同学们已经种植了大蒜。下面我们一起对照视频中的实验方法,看一看自己的实验是否科学以及还有哪些地方

11、需要修改。1.播放视频,讲解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 :深究大蒜生长的条件。(2)实验材料 :4 个同样材质、同样大小的花盆(也可以使圧碟子或者纸怀),每个容器里放 5 大蒜苗。(3)实验步骤将 4 个花盆分别标上 1 号、 2 号、 3 号、 4 号,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实验。无光组 :将 1 号盆的蒜苗神在土壤中,浇水后用一个不选光的紙盒罩住,确保蒜苗不到阳光。无水组 :将 2 号盆的蒜苗种在土壤中,有光照,不能浇水无营养组 ;3 号盆不加土壤,有光照,只浇无营养的蒸馏水。正常培养组 :将 4 号盆的蒜苗种入土壤中,有光照,要浇水。2.学生按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12、册第页中。 (该内容建议课前完成。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精品文档1.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展示蒜苗一周内的生长情况。(汇报时可以根据蒜苗的高度、颜色等特征来描述。)2.讨论 :无光照与正常培养的蒜苗生长情况有哪些不同 ?无水与正常培差的蒜苗生长情况有哪些不同 ?无書养与正常培养的蒜苗生长情况有哪些不同 ?3.小结 :大蒜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4.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活动1 和活动 2 的结论,综合分析殖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四 )实践运用,拓展延仲1.展示 :指定学生制作的校园植物特征资料卡,其他学生从制作的科学性、 艺术性上进行评价或补充。2.制作植物标本。(1)

13、引导 :人们在学习和研究植物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存采集到的植物,需要把它们制成标本提回 :怎样制作植物标本呢 ?(2)讲解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学生先阅读教材第7 页关于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 初步了解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和步聚。播放 :植物标本制作的课件,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流程图和视频内容进行回亿和识(3)制作 :学生在课后制作植物标本,并将制作的植物标本拍照,粘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3 页中。(4)展示与评价 :评价植物标本参考标准 :取的植物比较完整。植物压制平整、干燥。摆放美观,粘结实。标签规范,信息齐全。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三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4、1.能列举出三种以上的经济作物。2.能列举玉米作为生产原料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书绕植物的用途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间題。2.能運过调査、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当地的植物资源。3.能用分析、比较、分类的方法得出结论。科学态度1.能对生物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产生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 :(出示多种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的图片或者实物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都有哪些用途 ?2.学生观察后交流。3.提问 :我们本址有哪些重要的植物呢?(二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调查当地植物的种类。(1)整理课前捜集的资料。讲解 :同学们

15、搜集的资料内容丰富,为了便于査找,我们可以将资料整理成卡片保有。准各几张同样大小的卡片纸,最好有横格线 ;先写上植物的名称,然后填写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布和用途等信息, 每一张卡片填写一种植物, 多张卡片编号排列。整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记录植物的资料卡片,并粘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4 页中。(2)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展示制作的资料卡片。(3)分类 :引导学生比较调查的植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別并进行分类。讲解 :有些植物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如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油脂,常被用来做各种豆制品、 榨取豆油和提取蛋白质 ;花生是优质的油料作物,对人体心血管有益,能降

16、低人体的高血脂、有害阳同醇 .有很好的药用和食疗价值 :棉花能制成各种织物,棉织物坚韧耐磨、穿着舒适,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 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还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精品文档和重要的战略物资等。人们把这类衣作物称为经济作物。学生根据经济作物的特点, 先判断当地的植物哪此是经济作物,再根据具体用途进行分类,最后进行全班交流。(4)总结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2.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原材料。(1)引导 :一种植物作为原料可以生产出多种商品,弥们知道玉米可以用作哪些产品的原料吗

17、 ?(2)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第 9 页活动 2 的资料,将阅读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4 页中。(3)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玉米能够食用、制药、制成饲料、釀酒,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玉米茎和叶编制成椅垫、笔筒、拖鞋等手工艺品。)(4)总结 :播放其他植物可以用作多种产品原料的视频(甘蔗、大豆等 )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三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引导 :很多植物有防病、治病的药用价值,比如人参、枸杞、薄荷等。我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 使用,栽培都

18、有悠久的历史。播放 :体现植物药用价值的课件。作业 :果后查阅有关植物药用价值的相关资料,制作成药用植物资料卡片与大家分享。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识別常见动物的类别。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査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动物某些特征的信息。2.能利用表格等方式记录和整理动物特征的信息。科学态度:能对动物的类别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 :(播放各科动物的视频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有些动物生活在水里,有些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有些动物走得慢, 有些动物跑得快 ;有些动物会游泳,有些动物能飞翔提问 :你认识哪些动物,你了解动

19、物是如何分类的吗?(二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找出有脊柱的过物。(1)体验感知,认识脊柱。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后背都有一根脊柱。你们可以先摸一摸它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触摸,初步感知,简单交流。出示人体骨骼模型,学生观察。讲解 :人类脊柱由 33 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2)观察图例,记录信息。引导 :那些动物也具有类似的脊柱呢?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10 页中的插图,找出类似的动物,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 页中。学牛小组内观察比较进行记录。(3)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交流 :说一说你们找到了哪些有脊柱的动物。(鱼,蛇,青蛙,猎豹 )思考

20、 :有脊柱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小结 :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2.给小猴子找亲戚。(1)提出问题,明确任务。谈话 :猴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呢?(呈现资料 :小猴了体温恒定,有齿和骨,皮肤上有毛。)提问 :哪些动物的特征和小猴子相似呢(学生可能会从外貌、皮肤、食性、骨骼、繁殖、甫乳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精品文档适时进行总结。 )小结 :给小猴子找亲成,要允分析小猴子有什么特征,再比较哪些动物具有小猴子的特征,就把这些动物与小猴子归为一类。(2)掌握方法,整理信息。谈话 :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在小组内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

21、,根据整理结果想一想哪些动物和小猴子旳特征类似。讲解整理资料的方法 :筛选。将相关的信息勾画或者简单记下来:概括。对相关特征进行概括时, 可以简化到一个词或者短语。记录。将整理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 5 页中,如果还有其他特征可以在表格旁边附表补充。注意事项 :小组内要分工合作,保持安静。学生在小组内整理资料,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学生汇报各自整理的结果。教师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三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提出任务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2.明确方法 :两个同学为一组,“说”的同学描述种动物的特征,采用的形式可以是儿歌、選语或简短的词语 ;“猜

22、”的同学根据描述的特征判断是哪种动物。每猜对一个,就互換角色、看谁在2 分钟内猜对的最多。3.学生游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4.汇报交流 :师生统计每个学生猜对的次数,由猜得最多的同学交流活动体会。5.布置作业 :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列举两种以上我国的珍稀动物。科学探究:1.能运用分析、比较、分类等方法,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查阅资料的任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 :(出示鹦、鹰、麻雀、金鱼、

23、锦鲤、鲫鱼.眼镜蛇、蜥蝎、乌龟的图片)同学们都认课件中的这些动物吗?如果找们给它们分分类,你宽得哪些动物可以分在一类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节课帮小猴子找亲戚的方法,试着说一说。提问 :我们可以依据哪些特征给这些动物分类呢?(二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给动物分类。(1)明确任务,整理资料。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已经査阅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再结合老师给大家发的资料,找出这些动物特征,然后进行分类。出示 :给动物分类方法的课件。制定标准 :比较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有什么不同,根据不同点制定分类标准。分类 :判断某科动物是否符合该标准,如果符合该标准就归为一类。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资料的整理,并填写在教师

24、准各的资料卡中。(2)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后判断是否与自己的结果一致,并进行补充或修改。(学生可能会从鸟类,鱼类,爬行类动物等分类方式进行汇报,由于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 不一定能说得非常科学, 教师可以在归纳时进行完善和总结。 )播放 :鸟类、爬行类、鱼类动物特征的视频,并进行总结。.精品文档2.调杳我国的珍稀动物。(1)播放 :珍稀动物的视频。谈话 :同学们,在我国有很多的珍稀动物,大家了解这些珍稀动物吗(2)制作资料卡。谈话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针別我国珍稀司物进行了调查,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 制作成资料卡以使进丁展示讲

25、解制作方法资料卡上要有动物名称、照片;卡片内容包括动物的分布区域、生活习性、保护级别等 ;资料内容要简单明了 ;卡片可以适当进行美化, 如加边框等。学生在小组内整理资料卡,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做出评价。提示 :各个小组先选出本组最好的3 张资料卡片,然后按小组顺序摆在规定的展区,其他学生轮流参观,做出评价。根据大家的评价, 选出几张有代表性的资料卡片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选择这几张资料卡片的理由。(三 )实践运用,拓展延仲1.认认珍稀动物。引导 :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 ?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呢?讲解 :这些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

26、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 ; 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2.提出保护建议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珍稀动物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并给环保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然后进行集体汇报。 教师小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五课昆虫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 3-5 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科学探究: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划。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5.能用分析、比较、归的方法得出民共同特征的结论。科学态度: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 :我们身边的昆虫是非常多的,它们形态各异,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看,这些昆虫你都认识吗?(出示蟋蟀、蝗虫、蜻蜓、青刺峨等图)2.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