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浮力(二)一浮力的综合计算及分析 中考透视明确航向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要求:灵活运用浮力的四种计算 方法解决综合性的问题有关浮力与压强、密度、简单 机械及功相联系的综合问题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有 关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探究实验题也是考查的热点 近年来,浮冰和液面升降问题也开始走进中考阵线。 典例探究提炼技法 考点一:浮力的综合计算 命题角度1: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结合 . gl gJH g B gBIgBIBBHBI HBIHg g ig If II gl g B g ig _【解法技巧】 首先根据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分 别列出等式,然后将两等式联立求解相关的物理 -量(如计算物体密度
2、或者液体密度等)。注意: V排和V物是求解待求量的联系纽带; 当物体受 :到几个力的作用时,首先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找出这些力之间的关系,再代入公式、物理量求 解.涉及两个物理状态的浮力问题,往往要对两 个状态下的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 :衡原理,列出两个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出结果 例1】:(2016?自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装 满水的一溢水杯,水深为20cm .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 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 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 0.4kg (g取10N/kg ).求: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的密度. 命题角度2 :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结合 【
3、解法技巧】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漂 浮或悬浮),列出浮力与物重的等式。然后根 -据阿基米德原理写出关系式。最后根据待求量将 两种关系式分别进行合理变形或展开,用已知量 和未知量来表示.注意:V排和V物是求解待求量 的联系纽带;在计算中若遇到连接体、叠加体 :时,通常用整体法进行巧妙处理 . H H Fg Bl H Bl H 【例2 : ( 2017?潍坊)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 漂浮在水面上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 5 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 块表面上放一重 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 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求: (1)图甲
4、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考点二:浮力与压强的综合 命题角度1:压强、浮力的大小比较 【解法技巧 审清题意,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 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从而判断出浮力的大小关 系;然后再根据压强公式定性比较压强或压力的 大小关系。 注意:涉及压强大小比较时,一定要分清是比较 固体压强还是比较液体压强;求解盛有液体的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时:把盛放液体的容 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对于形状规则的实心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 体),若已知它们的密度及高
5、度,则对水平面的 压强可用公式p= p gh计算或定性分析。有柱 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重 力. 【例3:(2017?咸宁)质量分布均匀的 A、B两个 实心正方体(VaV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 时如图所示:现将 A、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比较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a、Fb,和它们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Fa PbB . Fa Fb , Pa Pb C . Fa=Fb, pA fb , Pa Pb 【例4:(2017 ?大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 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 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
6、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 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 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 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A . F甲=F乙;p甲=卩乙 B . F甲=卩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卩乙 D . F甲F乙;p甲p乙 命题角度2 :浮力、压强、密度的综合计算 :【解法技巧】1.审题:明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 :挖掘隐含条件;读图弄清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 :理量及相应单位,根据图象信息分析一个量随着 另一个量如何变化,读懂特殊坐标值的含义: 读表格分析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如何变化,找出 变化规律.2.然后选择密度、压强、浮力
7、合适的公: :式,结合顺推法和逆推法进行求解。注意:涉| :及两个物理状态的浮力问题,往往要对两个状态: 下的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原理,; :列出两个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出结果.涉及液面 HI I V排; 变化时一定要明确 Lh,其中S容为柱形容 ; S容; I 器的底面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对柱形容器底: 增加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即:i I I F =F#0: 【例5】:(2017?安顺)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 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 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 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
8、测力 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 h的关系如图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密度是多少? (3) 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 面的压强是多少? (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 中的体积为4.0X 105ml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 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 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 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 对点实战诊断达标 1 .(2017 ?盐城)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 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
9、圆() A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 小 B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 小 C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 大 D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 大 2 .(2017?常州) 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 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 ,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 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 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偏干,正常,偏湿 B .偏干,偏湿,正常 C .偏湿,偏干,正常 D .偏湿,正常,偏干 3. (2017 ?泸州)如图所示,用弹 簧测力计称得盛满
10、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N ,将一鹅卵 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N ,将这一鹅卵石没 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N ,若将溢出水后的溢 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 p水=1.0 x 10kg/m3, 取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g B .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N C .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N 3 【例6】:(2017?六盘水)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 有一底面积为 5.0X 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 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
11、5.0X 105m3的物块 D .鹅卵石的密度为1.56g/cm 甲 乙 丙 丁 7. (2017 ?郴州)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 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 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 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 別为Fa、Fb .则() A . P 甲 V P 乙,Fa=Fb B . P 甲 V P 乙,Fa F b C . P 甲 P 乙,Fa=Fb D . P 甲 P 乙,Fav Fb 第7题图第8题图 4. (2017?齐齐哈尔)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 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p甲和p乙的 两种液
12、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 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 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 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P乙, 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F甲和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p甲v p乙B . P甲P乙C. P 甲=P乙 D . F甲v F乙 5. (2017 ?淄博)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 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 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0.9N的液体, 乙杯溢出0.8N的液体.则() 甲乙 A .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不受浮力 B .小球重0.9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N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 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
13、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6. (2017 ?衡阳)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 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 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 如图所示,则() A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 .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8 . (2017?眉山)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 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 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 4 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Pa (取 g=10N/kg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33 A .液体的密度
14、是 0.8 X 10 kg/m 、3 B .木块的密度为 0.6g/cm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6N D .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9.(2017?广东)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 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 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讦 A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v F乙 C.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p乙p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甲p 乙 =p 丙 10 .( 2017?泰安)有甲、乙两个溢水杯,
15、甲溢水杯 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 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 的质量是40g ;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 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L的体积露出液面, 溢出液体的质量是 50g,已知p酒精=0.8 X 103kg/m3,下 列计算正确的是() 小球的质量是40g 小球的体积是50cm3 液体的密度是1.1 x 103kg/m3 小球的密度是 0.9X 103kg/m3.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 只有正确 3 11.(2017?营口)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X 10 t,体 积为3 x 103m3,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
16、力是 N,当它需要潜入海水中时,它至少要向水舱充入 m3的海水,潜水艇潜入海中一定深度时,仪表显示海 水的压强为 2 x 106Pa,此时它在海水中的深度为 m.(海水密度按 1.0 x 103kg/m3计算,g=10N/kg ) 12 . ( 2017 ?黔东南州)蓝莓被誉作 水果皇后”.蓝莓 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如图所示是 麻江蓝莓果实图片,小明同学将几颗蓝莓放到水中, 发现每颗蓝莓有 是 kg/m3.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蓝莓的密度 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 水 B A p 煤=0.8 x 10 kg/m ) 16.(20
17、17 ?乐山)某实验小组利用甲图所示的器材, 来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 )选择器材,验证猜想: 探究一:只选择器材a、c、d、e,就可以探究 浮力 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探究二:只选择器材 (选填器材编号),就可以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 . ( 2017?襄阳)如图,当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时, 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 体的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p的液体时,把 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体 的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14 .(2017?徐州)
18、如图所示,小华制作了一个简易 的密度计:她选择一根长16cm的饮料吸管,将一些 铜丝从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使吸管在液体中漂浮 时能保持在 方向.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受到 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把 密度计放入水中,露出液面的长度是7.9cm,再将密 度计放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长度是7cm,则此液 体的密度为 kg/m3 ( p水=1.0 x 103kg/m3) 15 . ( 2017?天门)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 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 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 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
19、18cm3.则小球的密度为 kg/m3;小球静止在 探究三:只选择器材 a、 b、d、e,就可以探究 ri IE Nt -M J- L i rzrrq .* - I*, F-fJ-. noil MH bcd岸肯料力计 ef 屮 (2 )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 .比值法B .等效法C.控制变量法 D .估算法 (3)完成以上探究后,他们又按乙图所示的步骤进行 了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 称量出a金属块的重力 G=F!=4.8N ;将它浸没在水 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N,则此时物体所受 浮力为F浮=N ; 将a金属块浸没到煤油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4.0N,由此可知煤油
20、的密度为p煤油=kg/m . B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 Pa (小 17. (2017?来宾)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75cm 的柱形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i=15N :底面积为120cm2且足够深的柱形容 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 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 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5cm,如图乙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2=7.5N ;然后,将物体 A竖直 向上移动 8cm (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 力.p水=1.0 x 103kg/m3, g=10N/kg )求: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
21、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前后,水对容器底压 强的变化量.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 .(2017?威海)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 性时,日常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1 x 103m3、重6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25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 图所示,(g=10N/kg , p 煤油=0.8 x 103kg/m3)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 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 19. (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cm的平底圆柱形容 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22、.现将体积为 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 止后水面的高度为 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 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 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 (1)图甲中木块 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 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 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 是弹簧测力计示数 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 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33 C.物体的密度是 2.25X 10 kg/m D .物体刚浸没时下
23、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 第20题图第21题图 21. ( 2017?德阳)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 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 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 .容器内液体的密 度减小 C .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 .液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不变 22. ( 2017?乌鲁木齐)一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置于 水平桌面上,现将内部含有一合金球的冰球投入容器 中,冰球漂浮在水面上,刚投入时,冰球的体积(含 合金球)为1200cm3,冰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79cm3, 当冰全部熔化后,合金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4N , 已知
24、冰的密度为 0.9X 103kg/m3,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 ) 3333 A . 9 x 10 kg/mB. 8 x 10 kg/m 3333 C. 6 x 10 kg/mD. 5 x 10 kg/m 23. ( 2017?兰州)如图所示,将物体 A放入水中时 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 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 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 : Vb=,物体B的密度是 kg/m3 拓展升华提升能力 20 .(2016?天水)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 24. (2017?长沙)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 一种救生装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
25、为测量背漂浸没在 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底部装有定滑轮 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 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 mi为6kg,然后把质地均 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 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 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 的示数m2为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 台秤的示数 m3与m2相比变化了 2kg,则(不考虑滑 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 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 , p 7水=1.0 x 10kg/m3); (1) 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 N
26、; (2)台秤的示数 m3为kg ; (3) 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 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 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1.08 x 103kg/m3,则穿 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 kg(结果保 留整数). 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 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 50cm2,高 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 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 0;将小 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 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 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
27、入托盘中,读 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 被测物体的质量. 25. (2016?枣庄)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 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 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 出,贝U 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 A的密 度是g/cm3 (酒精的密度是 0.8X 103kg/m3, g取 10N/ kg).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 线间的距离_ (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 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
28、上的示数 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 的示数为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p石= (水 的密度用p水表示) 28.( 2017?枣庄)将一只手的食指浸入水中,你会 感受到浮力的作用.你想知道食指所受的浮力大小 吗?请从如图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合理的实验器 材,设计出两种测出你的食指受到浮力的实验方案, 并完成填空.(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 26. (2017?重庆)不吸水的长方体 A固定在体积不 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 上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 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 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 图乙所示.当P=600Pa时,容器
29、中水的深度为 cm; 若p=0.5g/cm3,当注水体积v=880cm3时,杆对A的 作用力大小为N . 1 / 1 V cin - 6009001200 乙 27 .(2017?长春)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 方案一: (1 )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浮= run (1 )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浮=. 29.(2017?天津)某同学制作了一个”浮子“他用质 量为2m、高为h、横截面积为2S的质地均匀实心圆 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 S、高为h的圆柱体, 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
30、、质地均匀的 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做成”浮子“ 如图1所示.将”浮子 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 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 2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p,请解答下列问题: (1) 该 浮子”勺平均密度是多少? (2) 实验中,组成 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体”在 水中完全脱离,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 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求: (1) (2) (3) 率. 满载时太阳能船受到的浮力; 第50s到第100s内牵引力做的功; 第50s到第100s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的效 例1解析:(1) X 10N/kg=4N , 弹簧
31、测力计读数 浮力综合计算与分析 物块受到浮力:F浮=G排=口排g=0.4kg F=G - F 浮=10N - 4N=6N . (2) F浮=G排=卩水gV 排= p水gV物可得; 物块的体积: 第29题图 (2017?广东) 第30题图 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 30. 的物体,(p 水=1.0 X 103kg/m3, g=10N/kg ) (1) 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 0.03m3、密度为2.5X 103kg/m3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 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2) 若机器人在水下 30m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 运至水面需时间150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 与物体运
32、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这个过程动力 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31. (2017?德州)图1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 的船,该船长30米,宽15米,排水量60吨,船的表 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1.6 X 105W,若接收的太阳能只用来驱动船前进.在一次航 行中,从某一时刻开始,太阳能船收到水平方向的牵 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甲所示,船的运动 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2乙所示.(g取 10N/kg ) V=V 排卩譚4N 排= P 水g LlJXlkg/mlON/kg 3 m , -4 10 I 物块的质量: G 10N m=1kg ,
33、 g lON/kg y, 物块的密度: p= = |. =2.5 X 103kg/m3. v 4X1 or =4 X 答:(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N; (2)物块的密度为 2.5 X 103kg/m3. 例2解析:(1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 浮=卩水 V 排 g=1.0 X 10 kg/m X( 0.1m) x( 1-) 5 /(XKTN) I 100杓 X 10N/kg=6N ; (2)木块的重力: G木=F浮=6N , 木块表面上放一重 2N的石块,当它静止时,F浮=G总, 即p液V木g=G木+G石, 液 体 的 密 度 6N+2N 33 .=0.8X 10 kg/m . 訂木 l
34、ON/kgX (0.5),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p乙gh=0.8 X 103kg/m3X 10N/kg X 0.1m=800Pa . 答:(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为6N ;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8X 103kg/m3; (3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800Pa. 例3.D解析:由图知Va排Vb排,根据F浮=p*gV排 可知,Fa Fb; 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因为A悬浮,所以PA=p水;因 为B漂浮,所以p V p水, 所以pa pb; 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关系为Va VB,则 hA hB , 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j7gh, 因为 Pa P
35、b, hA hB,所以 Pa Pb ,故 D 正确,ABC 错误. 例4.D .解析:(1) 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 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 在液体中,则F甲=Ga, F z=Gb, a、b两个实心球材料面的压强是5.5X 103Pa. 例6.解析:(1)已知V排=4.0 X 10 m3, 则 F 浮=卩水 gV 排=1.0 X 103kg/m 3 X 10N/kg X 4 X 10 5m3=0.4N . (2 )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 =0.4N , 则质量 m=0.04kg ; g 10W/kg =0.002m , 相同, p= p,
36、Va V b, 根据 P=可知,ma mb,根据 G=mg 可知,GaGb, V 所以, F甲F乙,故AB错误; (2)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则重力相等,Ga Gb,所以,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 (3) 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 化: V=V 物V 排=5X 105m3 4X 10 5m3=1 X 10 则 水 的 深度 变化 为: h=M= 1X10%, s 5.0X10_3id2 个相同的烧杯,则底面积相等,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D正确. 所以,根据p=可知, S p甲p 乙,故C错误, 例5解析:(1)由图象知,当 h=0时,此时测力计 的示数等于圆柱体
37、的重力,所以G=10N ; 当h8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 变,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F示=2N ; 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F 浮=G - F示=10N - 2N=8N ;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V物=5物h物=40cm2x 3- 43 8cm=320cm =3.2 X 10 m , 由F浮=p 液gV排得液体的密度: 8N lON/kgX 3. 2X10_4m3 =2.5 X 33 10 kg/m ; (3)液体的质量 m液=卩液V液=2.5 X 103kg/m3X 80 X 16 X 10-6m3=3.2kg, 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
38、的 压力等于液体、容器、圆柱体总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 的拉力,所以圆筒对地面的压力: -3 F= ( m 液+m 筒)g+G F 示=(3.2kg +400 X 10 kg) X 1ON/kg+1ON 2N=44N , 圆筒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3 p= p gh=1.X 10 kg/m X 10N/kg X 0.002m=20Pa . 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 ; (2)物块的质量为0.04kg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20pa. 1. D .解析:(1)汤圆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 体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故BC错误; (2
39、)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说明重力大于浮力,煮 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而汤圆的 重力不变,汤圆所受浮力变大,根据F浮=卩水gV排可 知,此时汤圆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故A错误, D正确. 2. D .解析: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由图可知,如 果记号线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即所受的浮力最大,即 F浮大=G 大=G盆+G 土 +G 7水,如果 记号线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小,即 所受的浮力最小,即 F s=G小=G盆+G 土+G水,由于F浮 大 F浮小,即卩G水 G水,可得,记号线与水面重叠 时,表示盆中含水最大,记号线与水面重叠时,表 示盆中含水最少
40、,记号线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 含水正常,故 ABC不正确,D正确. 3. B .解析:AB、由图可知,丙图中鹅卵石受到的浮 力: F 浮=G 石F 拉=1.4N 0.9N=0.5N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重力: G排=卩浮=0.5N , F_44N : = SJ. 3 =5.5 X 10 Pa. 则 m 水=-=0.05kg=50g ;故 A 不正确,B g 答:(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8N; (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 2.5X 103kg/m3; )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 正确; 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为:F=G总-G排= (6.
41、0N+1.4N) 0.5N=6.9N,故 C 不正确; D 、 鹅 卵 石的 密度p石 m石 G石 G石 =X 1.0 X 0. 5N 膨X P恥 333 10 kg/m =2.8g/cm ; 故D不正确. 4.B.解析: :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贝Up球 Vp甲,在乙中悬浮,贝y P球=卩乙,故P甲P乙,故A 错误; B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烧杯内液体和小球 的总重力,由图知,甲、乙液体体积开始时相同,放 入小球后甲中漂浮、乙中悬浮、乙中溢出的液体多, 故甲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又 知p甲 卩乙,根据p=和G=mg可知甲烧杯内的重力 V 大于乙烧杯内的重力,
42、 两烧杯、两小球的重力均相等, 则重力相等,故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 平桌面的压力,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可知, S 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 强.故B正确,C错误; D、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贝UF浮甲=G,在乙中 悬浮,则F浮乙=G,故F浮甲=F浮乙,故D错误. 5. B .解析:A、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也受 浮力,故A错误; B、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 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F甲=G排甲=0.9N ; 小球在甲杯漂浮,G甲=G排甲=0.9N ;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乙杯中球受到的浮力F浮=G排乙=0.8N .故B正 确; C、
43、 由小球在乙液体下沉和在甲液体中漂浮可知,p甲 p乙;液体深度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由p = V 可知m 甲液 m乙液, 则G甲液G 乙液,F甲 F乙, S相同, 由p=可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 强,故C错误; D、 由小球在乙液体下沉和在甲液体中漂浮可知,p甲 p乙;由p=p gh可知,两容器中,甲容器中的液体对 容器底的压强大,故 D错误; 6. B .解析:(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 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因为p液=p物时物体悬浮,p液p物时物体漂浮, 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 错误; 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p gh可知,乙杯
44、底受到 的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压强;故B正确; 由于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则底面积相同, 根据F=pS可知,乙杯中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 错误; (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 力相等, 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 蛋的重力,故D错误. 7. C.解析:(1)由于A、B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 由图可知:A在甲液体中漂浮,B在乙液体中悬浮, 由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可知:Fa=G , Fb=G,所以 Fa=Fb. (2)甲液体中的A漂浮,p甲液pa,乙液体中的 B 悬浮,p乙液=pb,两种液体的密度:p甲液p乙液;又因 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所以由p=p
45、 gh可知,两种液体对 容器底压强:p甲p乙.故C正确. 8.D.解析: -Ap _ A、根据公式p= p gh可得液体密度: lT -33 =0.8 X 10 kg/m ;故 A gAh lON/kgX 0, 02id 确; B、木块静止时,有丄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1 4 -1 ) V木=:;V木,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44 F浮=G木,即:p液gV排=p木gV 木, 所以, 排4 木333 p 木=p 液=X p 液=X 0.8 X 10 kg/m p V V pp -g 一0.6g/cm3;故 B 正确; 3 33 C、木块的体积 V 木吐=(10cm)=1000cm =1 X 10
46、 m,木块的重力 G木=m木g= p木gV木=0.6 X 103kg/m3 -33 X 10N/kg X 1 X 10 m =6N ;则9 F s=G 木=6N ;故 C 正 确; 一33 D、 木块完全浸没浮力F浮=pgV木=0.8 X 10 kg/m X -33 10N/kg X 1 X 10 m =8N ; 则压力F=F浮-G木=8N - 6N=2N ;故D错误. 9. D .解析:A、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 球悬浮,所以甲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 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卩甲 pw p乙,根据m=pV 可知:质量大小关系是
47、m甲m丙m乙.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 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甲排=V球,V乙排V V球,V丙排 =V球,所以 V 乙排 V V甲排=V丙排,根据 F浮=p液V排g可 知:F甲=F丙F乙,故B错. 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放入球后烧杯中 液面高度不变,根据 P=p 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 强相等,即:p甲=p乙=p丙;故C错误. D、 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里面的水的重力G 相等,由于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 则放入物体后对桌面的压力变化为:F=G容器+G水+G球 -G排和G排=卩浮,据此可得: F甲=G容器+G水+G甲G排甲=G容
48、器+G水+G甲F甲; F乙=G容器+G水+ G乙G排乙=G容器+G水+G乙F乙; F丙=G 容器+G 水+G丙G排丙=G容器+G水+G丙F丙; 由于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则 G甲F甲;G乙=卩乙;G丙=卩丙; 所以F 甲F 乙=F丙; 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F可得: S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关系是p 甲p 乙=p 丙;故 正确. 10. B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 态,故F 浮乙=G=G 排,故 m=m 排=50g; 由题知,在甲中小球下沉,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 要使潜水艇下潜, G潜水艇+G水F浮, 所以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 776
49、G 水=卩浮G 潜水艇=3 X 10 N 2.7 X 10 N=3 x 10 N , 根据G=mg和p=可得,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体 V 积: _3X106n 3 3 V 水=z=300m ; P 水菖 lX103ke/n3X10U/kg (3)根据p=p gh可得,此时它在海水中的深度为: 2X 10ePa h= 1=200m . P 水呂 lX103kg/m3X10N/kg p 物 gV=p gV 排,p物 V= pV 排, (1 1 ) V V,因为 10 10 以蓝莓的密度 p 蓝莓排开水的体积 V排= V= p 水 V 精的体积,所以据 p=可得: 40g v=v 酒精=-= =5
50、0cm3; P 0. 8g/c id3 所以小球的密度是: p 球=1g/cm3=1000kg/m3; V球 50cn 因为小球在乙中漂浮,所以 F浮=G本身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口排g=p乙g V 11 且G本身=p球gV; 故将带入F浮=6本身可得: 10., / p 乙 gV= p 球 gV 33 所以 卩乙=一卩球=-x 1000kg/m =1.1 x 10 kg/m 故正确; 11.2.7X 107; 300; 200.解析:(1 )当潜水艇漂浮在 海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 337 F 浮=G 潜水艇=mg=2.7 X 10 X 10 kg x 10N/kg=2.7 x 10
51、N ; (2)潜水艇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3 F 浮=7水gV 排=p 水gV 潜水艇 =1.0 x 10 kg/m X 10N/kg x 3 x 103m 3=3 x 107N ; ; 1. ox 1 OJkg/m xv =0.9 V 33 10 kg/m , 叫p ITlo 13. 量为m仁 根据物块漂浮和阿基米德原理知,则F浮1=G=G 排, 故 m=m1;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物块沉底,则 得: V, 解析: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 P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 F 浮 2=m2g, F 浮2= pgV 排=pgV,即 m2g= pgV,可 物体的密度: p
52、物= ;土 P 14.竖直;等于;0.9X 103.解析:(1)将一些铜丝从 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这样做目的是让密度计竖直 漂浮在液体中; (2)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3) 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 7.9cm,则浸入水中的深 12.0.9X 103.解析:设蓝莓的体积为 V,由阿基米德 原理可知:F浮=p gV排,蓝莓漂浮在液面上:G物=F浮, 因为G物体=p物gV,所以 度 h 水=16cm - 7.9cm=8.1cm , 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h液 =16cm - 7cm=9cm, 因为密度计不管是在水中还是在液体中,都
53、是漂浮状 态, 所以, F浮水 =F 浮液 =G, 由F 浮= p gV排可得:p水gSh水=卩液gSh液,即1.0 x 10则增加的压强 P=p gH=1.0X 103kg/m3x 10N/kg x 1.8 x 3 10 m=18Pa. 16. (1) a、d、e、f (bdef 或者 cdef 均可以);浮 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 ; 3.8;1.0; 0.8x 103. 解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浮=G - F示 故要用 到测力计; 研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要控制排开 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排开液体的密度, kg/m3 X gx Sx 0.081m=p 液
54、x gx Sx 0.09m , 解得:p 液=0.9 x 10kg/m3; 15.0.9X 103, 18.解析:小球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 积大于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因排开水的体积应小于 或等于物体的体积,则可知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在水 面上. 小球所受浮力 F水=卩水gV水=1.0 x 103kg/m 3 x 10N/kg x 63 18x 10 m =0.18N .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G=F水=0.18N . 小球在煤油中所受浮力F煤=p煤gV煤=0.8 x 103kg/m3 x 63 10N/kg x 20 x 10 m =0.16N . 物体的重力大于在煤油中所受浮力,故小球在煤油中
55、 沉入底部,即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 积,即 V 球=V 煤=2.0 x 105m3 由密度公式可得: 小 球的密 度p球 m _ G 二 =0.9 x 球 球呂 2,QXlON/kg保证了液体密度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故只选 择器材a、b、d、e,就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 体密度是否有关; (2) 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 (3) 称量出a金属块的重力 G=F1=4.8N ;将它浸没 在水中时,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 F2=3.8N,则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F 浮=G - F 示=4.8N - 3.8N=1.0N ; 将a金属块浸没到煤油中
56、,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4.0N , F=G - F示=4.8N - 4.0N=0.8N ;根据阿基米 德原理,F浮=卩液2排,因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的体 积,故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密 度成皮正比, F浮 P水 F 浮P煤油 煤油的密度为: _33 p 煤油=xp 水= x 1.0 x 10 kg/m =0.8 x 103kg/m3. 17. 解析:(1 )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 G=F1=15N , 则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 - F2=15N - 7.5N=7.5N ; (2)根据F浮=p 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 J 5N lxio3ks/m
57、3xiON/kg 43 =7.5 x 10 m , 33 10 kg/m . 小球静止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8x 10 只选择器材a、d、e、f (bdef或者cdef均可以), 就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器材a、b体积相同而物体本身的密度不同,器材e m3,则 物体的质量:mJ=y =1.5kg, 则物体的密度:p=2 x 103kg/m3 ; v 7.5X10 m3 =0.1m=10cm , 则原来的液面咼度 m=10cm+5cm=15cm , 物体上移8cm后,物体上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10cm +8cm=18cm , 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不变,如果设后来的液面
58、高度为h2, 那么 S 容 h2+S 物(18cm h2)=S 容 h1, 解得 h2=10cm, 所以 h=m - h2=15cm - 10cm=5cm ,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 p水g h=1 x 103kg/m3 x 10N/kg x 0.05m=500Pa. 答:(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7.5N ; (2) 物体A的密度为2X 103kg/m3; (3) 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前后,水对容器底压 强的变化量为500Pa. 18. 解析: (1)由题知,物体浸没煤油中,V=V排=1.0 x 103m3, 受到的浮力: 33 F 浮=p 煤油 gV 排=0.8 x 10
59、kg/m x 10N/kg x 1.0 x 10 33 m =8N ; 因为G+F拉=F浮, 物体受到的拉力: F 拉=F 浮G=8N 6N=2N , (2)漂浮时,F浮=G=6N 由F浮=煤油gV排得: F 當=6N P 煤油思 0.8X 1 03kg/m3x lONAg =7.5 x 43 10 m , -3 3- 4 3- 4 3 V 排=1 x 10 m3 7.5 x 10 m3=2.5 x 10 m3, 水深变化: B的密度为:田=肯】=1.5x 10kg/m ; (3)当AB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V=V a+Vb V 排=9 x 10 4m3 3 x 10爲3=6
60、x 10 4 3 m 液面升高厶h= 心 =- - =0.06m , 2100X1Q42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水gh=1.0 x 103kg/m3 x 10N/kg x( 0.06m+0.08m) =1400Pa. 答:(1)图甲中木块 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 x 10 4m3; (2)物体 B 的密度 1.5x 103kg/m3; (3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20C .解析:AB、由图象知,G=9N,当物体完全浸 没时,拉力 F=5N,则完全浸没时的浮力为F浮=G F=9N 5N=4N,此时物体完全浸没,所以浮力最大, 故B错误; 由 F 浮=p 液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科脑卒中护理方案
- 2025版慢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综合护理
- 骨盆解剖图概述
- 胃炎症状分析与护理建议
- 红色旅游景区项目介绍
- 青光眼常见症状护理技巧探讨
- 人物介绍制作规范
- 物业产品经理课程介绍
- 如何提高体能训练
- 2025版痴呆症常见症状及护理原则培训
- 中国银河证券可转债权限开通答案
- 家庭老人赡养协议书
- 名画中的瘟疫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健康医学院
- 宗春山安全第一课
- 财务咨询公司税务筹划指南范文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 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专项练习题(附解析)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
- 消防安全评估验收合同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5课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