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点实验探究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初中物理试卷试题总结汇总_第1页
初中重点实验探究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初中物理试卷试题总结汇总_第2页
初中重点实验探究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初中物理试卷试题总结汇总_第3页
初中重点实验探究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初中物理试卷试题总结汇总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第一部分、压力作用效果实验探究专题(教材中实验考察)1、( 05 镇江)在探究 “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 中,小明和小 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 (小桌、海棉、砝 码、木板) 设计 了图( a)、( b)两个 实验,通 过观察图( a)、(b)后得出“ 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 ”的 结论 .此后小 华把小桌挪放到一 块木板上, 发现小桌 对木板的 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 图(c)所示 .通过对图 ( a)、( c)的比 较又得出“ 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 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 显 ”的 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 过的压强

2、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 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 较压 力的作用效果的 .( 2)造成前后两个 结论 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 b)中小桌 对海棉的 压强 是 Pb,图( c)中小桌 对木板的 压强是 Pc,则PbPc(小于 / 等于 /大于) .( 4)比 较图( b)和图( c)可知,根据 压力的作用效果比 较压强 的大小需要 满足的条件是:.2、( 05 大连)( 08 天津)如 图所示,将 实验 用的“小桌”放入砂 盘中,观察陷入砂中的深度。比较图 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 有关;比 较图 乙与 图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 _ 关。3、( 06 宜昌)在探究 压

3、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中,小明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 4所示的几个 实验 .( 1)在实验中,小明同察泡沫塑料的来比 较压 力作用效果的 .( 2)图 4 中两个 实验 是用来研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的 .积是否有关的;两个 实验是用来研究 压( 3)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 压力的作用效果 .4、( 08 宁波市) 小科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时,做了如 图甲、乙所示 实验 。( 1)实验能够得到的 结论 是_ ;( 2)若想 继续 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的关系” ,应再做 图 _(填“丙”或“丁”

4、 )所示 实验。5、( 08湖南衡阳)( 3分 ) 为了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 变量法做了如下 图所示实验:( a) 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b) 两块砖叠放在泡沫塑料上(c) 一块砖竖 放在泡沫塑上观察比 较 ( a) 、 ( b) 的情况可知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比 较图 ( a) 、( c) 的情况可知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 _ 有关。用控制变量法 还可探究 _实验 。 ( 只填一个 )(课外拓展性实验考察)6、(07 广州)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 A、正方体 B 和长方体 C 铁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 长方体 铁块底面 积最小 针对 “这 三

5、铁块对 桌面的 压强 哪一块最大”的 问题,同学 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 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 压强最大猜想二: 长方体铁块 的底面 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 压强 最大猜想三:三 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 桌面的 压强 一样大( 1)以图中的 长方体 C 为研究 对象,推 导它对桌面的 压强 大小的表达式(已知 铁的密度 为 ,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为 h,底面 积为 S)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2 )利用 细砂等简易器材, 设计一个 实验 粗略 验证这 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 实验 步骤及判断方法)7、 (08 年陕西省 )小芳同学 观察到 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

6、多是V 型或U 型,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提出 问题】物体承受的压力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 设】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选取了 纸条、 细线、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 进行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选取材料和 长、宽、厚相同的 纸条若干。( 2)将一 张纸条折成 V 型,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逐渐增加数量 _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为止,记录 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的根数。( 3)将 纸条折成 U 型、圆弧形,重复步 骤(2) .( 4

7、)更 换纸条将以上 实验 再做两次。【分析与 论证 】分析 实验 数据,可以得出的 结论 是(写出一条即可) (与形状有关、弧形最大)【交流与合作】( 1)生 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 U 型钢材。 请你举出一个利用 V 型或 圆形结构的 实例 _ 。( 2)若要探究猜想二, 实验中应使所 选物体的 _和 _相同。8、( 08 青岛)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硬度的大小可以用如图方法进行测试:选择规 定的淬火 钢球,给它加 载压 力 F,将它 压到被测试 的材料表面,保持 规定的时间 后卸载压 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

8、S 凹 表示凹形 压痕的面 积,用 H 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 测试 数据如下:材料F/N22S 凹 /mmH/(N/mm )a10000100100b1000020050c20000100200750025硬度的定 义为 :在凹形 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可以用公式据填写完整。 a、 b、c、 d 四种材料的 F S 凹 图像如上 图所示,其中表示材料来表示。 请将表格数 d 硬度的 图线 是 。9、( 08 哈尔滨 )同学 们在学校体育 馆进行排球 训练时 ,班级“物理 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准 备测 量排球被击打落地后形 变最大时对 地板的 压强

9、 ,如图所示( 1)写出 该测 量的实验 原理以及需要使用的主要 实验 器材( 2)请你设计该测 量的 实验过 程(3)为了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你建 议同学们在实验过 程中应注意什么 问题(写出一条即可)10、( 08 扬州)“端午 节 ”吃完了咸 鸭蛋,王 聪同学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 坚硬”。他想蛋壳能 够承受 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 纸板模 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 1:纸板承受 压力的大小可能与 纸板的形状有关猜想 2:纸板承受 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 猜想是否正确,王 聪在这张 大纸板上分

10、 别裁出两 张大小 为 40cm 10cm的小 纸板 A、B 和一张大小为 40cm 20cm的小纸板 C, 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 块、若干重物。 设计了以下 实验 方案:步骤一:将 纸板 A 用两木 块支撑起来,如 图 1(甲),在中 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 记录 此时中午的重力 G1;步骤二:保持两木 块的距离不 变,将纸板 B 弯成拱形,如 图 1(乙),在拱形 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 此时中午的重力G2;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 变,将 纸板 C用两木 块支撑起来,如图 1(丙),在 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 此时中午的重力G

11、3。( 1)比 较数据 发现 G2 G1,可以 验证猜想(填写序号)是(正确 / 错误 )的。利用上述结论,王聪对 水库大坝的形状 进行设计,设计 的四种大 坝形状俯 视图如图 2 所示, 请你把最合理的设计图 的字母 标号填在括号内()(2 )比较实验 数据 G3与可验证猜想 2;( 3)王 聪受步 骤二现象的启 发又提出新的猜想:猜想 3:拱形 纸板承受 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为了验证 猜想 3,请你帮助王 聪在上述操作的基 础上继续设计实验 方案:步骤四:在 这张 大纸上再裁出的小纸板 D,。在拱形 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 记录 此时中午的重力 G4;比

12、较实验 数据 G4 与 G2 的大小,可以 验证猜想 3.11、( 08 扬州)我 们可以利用 矿泉水瓶做小 实验 来说明一些物理知 识。1变形程度就加大,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 双手 挤压 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 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跟力的有关;2满水,可以 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 在空 矿泉水瓶 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 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 这表明液体的 压强 随深度的增加而 _ ;3这说 往空 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 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 紧瓶盖, 过一会儿 发现 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明;4 将空 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

13、滚动 ,但用同 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 动,这表明在 压力相同的条件下。12、( 05 庐江)如 图所示, 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一 块塑料薄片,足 够的自来水, 请你选用这几种器材, 设计 三个物理小 实验 ,并指出它所属的物理现象或与之相关的物理知 识 (用文字 说明 )13、(1)( 06 吉林省)如 图所示 为“ 轻功”表演(局部 图),平时一踩破的气球在“大 师 ”脚下 动安然无恙,这种现象看似神奇,其实并不神奇, “奥秘”在于他在气球上放了一块玻璃板, 请用物理知 识给 予简要解释。( 2)( 06 连云港)在探究“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同学

14、们首先 进行了 热烈讨论 和大胆猜想,接着 设计 了多种 验证方案。然后,李亚同学按 图甲所示 进行操作,她 觉得左拇指受 压的感 觉比右拇指要 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 显。徐真同学的 实验如图乙,他 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的形 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 显。实验 完毕,同学 们互相 进行了交流,并得出结论 :当 压力相同 时,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 积相同 时,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铅笔气球甲乙第二部分:液体压强实验探究专题(教材中实验考察)14、 (05 泰州 )通过学习,同学 们知道了液体 压强 的特点 . 在此基 础上,老

15、师提出了 这样 的问题 :有两只杯子,分 别盛有清水和 盐水,但没有 标签,你能否用 压强计 将它 们区别开?(1) 当压强计 的金属盒在空气中 时, U 形管两 边的液面 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 观察到如 图( a)所示的情景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 形管左 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 压_ 大气压(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A 将此 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 软管重新安装(2) 小明再作 图( b)所示的 检查 . 当用手指按 压(不 论轻压还 是重压)橡皮膜 时,发现 U 形管两 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 变化 . 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_.(3) 压强

16、计调节 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 c)和( d)所示 . 他发现图 ( d)中 U形管两 边的液柱高度差 较大,于是 认为图 ( 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 认为 ,小明的 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15、( 06 北京) 验桌上有两只大 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 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 师告诉小敏 盐水的密度大于 纯净 水的密度,希望她用 压强计 将它 们区别开。如 图所示,小敏将 压强计 的金属盒(探 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 别记下压强计 U 形管两 侧的液柱高度差 h 甲 和 h 乙。她 发现 h 甲 小于 h 乙 ,于是 认

17、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 师指出小敏的 实验过 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 发现自己在 实验过 程中没有控制 变量,并提出了新的 实验 思路如下:将 压强计 的金属盒(探 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甲 和 h乙 表示,使 h甲 与 h乙,比较U 形管两 侧的液柱高度差分 别用 h则的一定是 盐水。请你将小敏的 实验思路 补充完整16、( 06 河北)小明做 “研究液体的 压强 ”实验时 得到的几 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 问题:序号液体深度 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 左右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4.82水5朝下4.83水5朝侧面4.84水10朝侧面9.55水15朝侧面1

18、4.26酒精15朝侧面11.4(1) 比较序号 为 1、2、 3 的三 组数据,可得出的 结论 是(2) 比较序号 为 3、4、 5 的三 组数据,可得出的 结论 是(3) 比较序号 为 5、6 的两 组数据,可得出的 结论是17、( 08 台州)在研究液体压强 的实验 中,老 师出示了如 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 现象,这说明液体 对容器底有 压强。稍后老 师拿出如 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 压强,而小明 认为没必要,利用 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 图甲装置 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1

19、8、( 07 年四川省广安)如 图是老 师在演示液体内部 压强 情况的六幅 图,除 图杯中装的 浓盐 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请你仔 细观 察这六幅 图后回答:( 1)比 较两幅 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 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_有关;( 2)比 较两幅 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 压强大小 还跟液体的 _有关;( 3)比 较三幅 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19、( 07沈阳) 请你根据如下 图所示的演示 实验 ,写出 实验的现象及结论 。A. 现象:;结论:。B现象:;结论:。20、( 2007 年哈 尔滨 )学校 实践活 动小组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 时,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浸人水

20、中,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 。(课外拓展性实验考察)21、( 06 年南通市)小明和小 华在学 习了液体 压强 的知 识后用加 长的饮料瓶做了如 图所示的 实验 ,在饮料瓶中灌 满水,然后在瓶的 a、 b 处各扎一个小孔, 观察其后 发生的 现象(1) 他 们 发 现 从 小 孔 b 中 射 出 水 流 的 速 度 比 小 孔 a 中 的 大 , 你 认 为 其 原 因 是_ (2) 经过反复的 试验 ,他们发现 从小孔中射出水流的射程s (从小孔 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中的深度h 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 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 s 与 h、 H们将饮料瓶放

21、置在水平桌面边缘 ,看到如 图所示的 现象,由此他 们得出了 结论 :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 越大,水流的射程s 越大你认为 根据图示的 现象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请说 明你的理由OA) 跟小孔在水之间的关系,他(3) 测量水流的射程 s,需用 _ (填测量工具 ) 请你运用学 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 们确定水流射程起点 O 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方法。( 4)他 们在实验 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当小孔高度H 一定 时,水流射程s 与 _ 成正比实验 序号小孔高度 H m小孔深度 h m小孔深度的平方水流射程 s m22、( 06 年上根 m1/2海)某小组10 640160

22、 40064同学通 过实20 640360 60096验研究浸在30 640640 80128液体中的物41 00160 40080体表面受到51 00360 60120液体的 压力61 00640 80160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把高为 0. 2m 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入 A 、B 两种液体中 ( A B ) ,并用力 F1 改变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如图所示。他 们利用 仪器测得力 F1 和圆柱体下 ( 或上 ) 表面受到液体的 压强 ,并利用公式求得下 ( 或上 ) 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 分析比 较实验 序号 1、 2 与 3 或 7、 8 与 9 等

23、数据中的距离h 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F3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分析比 较实验 序号等数据中的距离h 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当深度相同 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 压力越大。( 3) 请将表一和表二填写完整。(4) 甲、乙两位同学 进一步 综合分析了表一、 表二中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甲同学 计算了 F3 与 F1的差值,分别为 14.0N 、16.0N 、18.0N和 14.2N 、16.4N 、 18.6N,由此得出 结论 :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 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 压力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4、 乙同学 计算了 F3 与 F2 的差 值,分别为 20.0N 、20.0N 、20.0N和 22.0N 、 22.0N、 22.0N ,由此得出 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 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是个定 值。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乙同学的分析。( 均选填“错误” 、“合理但 结论不完整 ”或“合理且 结论完整 ”)23、( 07 年上海)下 图 (a)、 (b) 为用指 针式压强计验证 液体内部 压强 的规律实验中的一个情景 , 此时研究的是液体内部 压强与的关系。 图 18(a) 、 (b) 中的容器内均装 满液体 . 用此装置 还可研究液体内部 压强 与的关系。24、(07

25、南京 ) 如图所示,一两端开口的塑料软管,用橡皮膜将下端开口扎紧( 密封 ) ,将塑料 软管竖直放置时,从上端开口 处倒人一定量的水,可以 发现 橡皮膜向下凸起 ( 图甲) ,此时若将 软管下部某 处按图乙所示适当弯曲 ( 图中橡皮膜未画出 ) ,你 认为 橡皮膜凸起的程度与 图甲相比是 变大、 变小还是不 变 ?利用所学的物理知 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5、( 08 南京)如 图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没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 现象,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 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写出两条 )(1)(2)26、( 08湘潭)为了定性研究液体 压强 和气体 压强的特点, 老师要学生准 备了如下器材: 透明

26、塑料 饮料瓶、剪刀、 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为了验证 液体内部的 压强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一结论 ,小明用剪刀剪去 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 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 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如图所示。 为了达到 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27、( 08 浙江省金 华)某 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出 问题】液体 产生的 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 】探究液体 产生的 压强 跟深度的关系,用如 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 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横截

27、面 积为 l l04 米 3,柱体的重 为 0. 6 牛顿 。当 圆柱体 缓慢地浸人液体中 时 (圆柱体始 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 ),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 处的深度 h、弹簧秤相 应的示数 F,求得相 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 处产 生对液体的 压强 p(体在 圆柱体下表面 处产 生的压强 也为 p),所得数据如下表:实验 序号12345h/米0.10.20.30.40.5F/牛0.480.360.240.120P/帕1.2 1032.4 1033.6 1034.8 103【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定量关系是。【讨论 与交流】( 1)根据第5 次实验 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

28、面 处对 液体 产生的 压强是帕。( 2)当 弹簧秤的示数 为 0.3 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牛。28、 (07 青岛 ) 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 律” 时,将液体看作一框苹果,再将其中一只苹果当作自己,自己的感受是:越在下层感到挤压 越厉害。根据 这种感受,提出液体压强规 律的对应 假说是:液体 压强 随_ 增加而增大。再进行实验 。上述 过程中将苹果当作自己是运用了_法。本探究 过程的思 维程序是:提出 问题 _形成假 说 实验检验 。参考答案:1、( 1)受力面(海棉和木板表面)的形变程度;( 2)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3)相等;( 4)必 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

29、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压力大小、受力面 积3、()形 变的大小;()乙和丙;甲和乙;() 压强。()学生答出凹陷、深浅均可4、( 1)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 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 2)丁5、压力大小受力面 积导体中 电流与 电压 、电阻的关系6、( 1) P F mg Vg Shg g h 由上式知,猜想三正确SSSS( 2)取一容器(如水槽)装适量细砂,将容器内的砂 摇匀、 铲平, 轻轻 地将圆柱体 A 铁块 放入砂中,静止后 轻轻取出, 测量砂陷入的深度ha(或不取出 A,测量 A 露出砂面上的高度);ha , 则 h a h ha同理,依次 测量 B、 C 产生的砂洞深

30、度b、hc;比 较a、 b、 c ,深度越深, 对接触面的 压强 越大,可 验hh h h证猜想的正确7、( V 型:角 钢用于厂房的屋架;塔吊支架。圆弧型:隧道 顶部、桥洞、拱 桥)(形状、 长宽厚)8、压力; H F/S 凹;300;甲。9、( 1)实验原理: P F/S实验 器材:排球、体重 计、方格 纸(或刻度尺和白 纸)( 2)实验过 程:使排球落在地面的方格纸(或白 纸)上留下痕迹。把印有印痕的方格纸(或白 纸)铺在体重 计上,用力 压排球,直到形 变与印痕重合,得出压力的大小。(让排球直接落在体重计上得出 压力大小也可)利用方格 纸(或白 纸)计算出排球印痕的面积。利用公式 P

31、F/S 计算出排球形 变最大 时对 地面的 压强 。( 3)建 议:用少量水涂在排球上,使排球落在纸上后留下清晰印痕。 测量压力时应缓 慢压球,直到球的形变与印痕 边缘重合。 测量面 积时 ,尽量 选择 格小的方格 纸。10、( 1)1、正确、 B(2)G 1( 3)和 纸板 B(或 A)大小相同(或大小 为 40cm 10cm)调节 两个木 块的距离,将纸板 D 弯成与 B 拱起程度不同的拱形(或 调节 两木块的距离;或将 纸板 D弯成与 B 拱起程度不同的拱形等)11、( 1)大小( 2)增大( 3)大气 压的存在( 4)滚动 摩擦比滑 动摩擦小12、 . 用笔尖和笔尾分别按到手指上,感觉到笔尖按下去更疼说明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