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惠州市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 则第1.1条 为落实惠州市东平片区规划,保证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分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制定东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东平控规)。第1.2条 东平控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3年9月29日)、惠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05),惠州市政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划建设文件和

2、专家与相关职能部门审议意见等编制的,其内容深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第1.3条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规划图、文本、分图则、和规划说明书四个部分,文本与分图则是该片区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须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1.4条 以注重生态、合理布局、功能明确、完善配套、依托区位、分期实施、弹性开发为规划设计总原则。第1.5条 本规划适用于规划区内各地块和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新建及改扩建的管理工作,是下层次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和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依据。第1.6条 文件(文本及图则)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片区环境特

3、征、用地条件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技术规定须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等相关条款的规定。第1.7条 本规划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解释权属惠州市规划建设局。第1.8条 规划区位于惠州市东部,东临新开河,南临西枝江,西与桥东片区相邻,北临东江。第1.9条 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人口规模约为7.0万人。第1.10条 用地规模:规划区城市建设总用地面积为229.62公顷。第二章规划原则及目标第2.1条 规划原则第2.1.1条 区域协调原则。第2.1.2条 可操作性原则。第2.1.3条 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原则。第2.1.4条 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第2.2条 规划目标:该片区

4、规划发展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地域特征的以居住为主的社区。 第2.3条 主要职能第2.3.1条 是为市区服务的居住新区。第2.3.2条 对大湖溪等东部片区起示范和辐射作用。第2.4条 建设标准 借鉴国内外居住区的成功经验,提供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信息通达、生态环境平衡、居民生活舒适、空间景观独特的片区。第三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第3.1条 本规划区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基本遵循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用地划分至中类或小类。并根据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略有调整,增加了商住混合用地类别,代码为c2/r2。第3.2条 依据本片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本

5、片区的主要土地用途为: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各地块土地利用性质详见“土地利用规划图”和分图则。第3.3条 规划所确定的土地用途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性质及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文本和图则的规定。第3.4条 现有土地的使用性质若与本规划规定不符,应按照本规划进行控制和引导,逐步加以改造,使该用地使用性质与本规划的规定相符。第3.5条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地块共同开发时,各地块的土地使用界线可适当调整,即对土地进行盘整,配套设施位置也可在共同开发的地块内做适当调整,但其用地性质、配套设施项目和规划指标要求,需按图则中的规定执行。在细分地块内的局部开

6、发,应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各地块的用地性质、配套设施项目和规划指标要求,应根据图则中的规定落实,整体上符合规定。一个地块内有一个以上的开发单位时,应统一作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保证公共设施、集中绿地的建设,贯彻规划意图,以利于居住社区的形成。第3.6条 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须符合土地使用兼容性质的规定(详见附表:东平片区地块指标控制一览表);不符合土地使用兼容性质的用地性质变更须由市规划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变更。 第3.7条 建筑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第3.8条 不得改变规划区内公共绿地、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第四章土地使用强度控

7、制第4.1条 规划对区内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公共绿地指标、建筑限高、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规定性指标必须符合图则及控制指标表中规定的指标,各地块中的建筑色彩、建筑形体为指导性指标。第4.2条 各地块控制指标详见分图则的规定。第4.3条 各地块建设除须满足本规划地块控制指标的要求外,还必须遵守相关法规、规范等的规定。第4.4条 容积率指标为上限指标,地块内开发建设时容积率指标不得超过规划中规定的指标。第4.5条 建筑密度指标为上限指标,地块内的建筑密度不得超过规划中规定的指标。第4.6条 绿地率是衡量环境

8、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地块的不同使用功能确定,规划中采用的绿地率均为最低值,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以保证应有的环境质量。第五章建筑物控制第5.1条 建筑间距控制:地块内所有建筑的间距必须满足国家有关日照、消防、交通、工程管线敷设及卫生条件等要求,符合有关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第5.1.1条 住宅正面间距:1高度24米以下的住宅平行正南向布置时,最小间距不得小于南向建筑高度的1.0倍。2高度24米以上的住宅正面间距按以下规定确定:(1) 高度为2460米的高层住宅,基本间距为25米。在基本间距的基础上,建筑物高度每增加1米,建筑间距增大0.5米;(2) 高度

9、60米以上的高层住宅,基本间距为43米。在基本间距的基础上,建筑高度每增加1米,建筑间距增大0.3米。3垂直布置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建筑间距:南北向的间距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倍;东西向的间距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7倍。当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的山墙宽度大于12米时,应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控制。第5.1.2条 住宅侧面间距:、多层条式住宅之间不应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应小于13米。、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第5.1.3条 住宅正面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必须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

10、的规定。第5.1.4条 医院病房楼、托幼及学校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建筑性质 日照间距 最小间距 托儿所、幼儿园 其生活用房应满足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应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托儿所和幼儿园宜布置在居住区内;其生活用房与其它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8米。 活动场地应有不应小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学校 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应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教室长边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应少于25米。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 病房、住宿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应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病房、住宿楼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应小于24米。 第5.1.5条 其它非居住建筑间距应综

11、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要求,并结合本市建设用地实际情况确定。第5.1.5.1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相邻时,建筑间距按居住建筑间距控制。第5.1.5.2条 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1.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间距不应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不应小于22米;2.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不应小于20米;3.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不应小于18米;4.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层、多层、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不应小于12米。5.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消防间距的规定。第5.1.6条

12、 旧城改造地区的居住建筑正面间距按上述标准的0.9倍控制。第5.1.7条 住宅底层为商店或其它非居住用房时,住宅间距的计算,不得扣除底层的高度。但同一裙房之上的几栋建筑,计算间距时可扣除底层裙房高度。第5.2条 建筑后退红线控制:第5.2.1条 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和退让道路红线距离,应满足消防、地下管线、交通安全、防灾、绿化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指定的相关规划要求。住宅建筑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应符合表:表2退让距离最小退让距离(m)主要朝向高层住宅正面间距的一半15中高层13多层10低层6次要朝向高层满足消防或通道要求13中高层、多层侧面有居室窗户的,须同时满足视觉卫生

13、要求10低层6注:主要朝向为南至东侧建筑,次要朝向为北至西侧建筑。非居住建筑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应符合表3:表3应退让距离最小退让距离(m)主要朝向高层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0.25倍14多层10低层(3层以下)6次要朝向高层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0.2倍12多层10低层(3层以下)6注:1.主要朝向为南至东侧建筑,次要朝向为北至西侧建筑。 2.表3适用范围除表1规定以外的非居住建筑。第5.2.2条 本规划区内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标准为:15米、18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5米,21米、24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10米,30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7米,34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10米,36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15米,

14、50米道路两侧建筑后退20米,50米以下(含50米)道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在以上基础上多退5米。第5.条 临街修筑围墙需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围墙须在建筑红线以内设置并且高度不得超过2米,设计时要求采用通透围墙,其实体部分高度不大于0.5米,色彩及造型与建筑物相协调。第5.条 建筑物首层若架空作为停车或其它敞开式公共活动空间时,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但须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指标。第六章 用地规划第6.1条 用地布局结构:“一心、三片”结构。第6.1.1条 一心:已规划建设好的东平中心绿地,位于片区中心位置。第6.1.2条 三片:被城市干道划分的东平南片区(东湖花园为主),东平半岛 北片和东平半岛南

15、片三个以居住为主的片区。第6.2条 居住用地规划本片区划分的三个居住区,东平南片区(东湖花园为主)在原有东湖花园居住区的基础上,发展为以多层、中高层为主,适量高层为辅的居住区;东平半岛南片主要是为多层和中高层为主,适量发展高层的住宅区;东平半岛北片在改造原有工业用地的基础上,主要建设成以多层为主,适量发展高层的住宅区。三个居住区环绕东平三角绿地,既有机联系又相对独立。规划住宅用地113.9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9.6%。第6.3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6.3.1条 规划东湖八号小区为全区的中心,以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为主。第6.3.2条 位于东平窑头山的东平窑址(北宋)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根

16、据惠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范围进行规划控制,加以保护。第6.3.3条 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级配置: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广东省居住小区技术标准设置,非独立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与其它建筑合设。第6.3.4条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4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5.9%。第6.4条 绿地规划第6.4.1条 规划本片区绿地由市级、片区级公共绿地(含居住区小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小游园)、防护绿地(立交口、引桥、高压走廊、变电站防护绿地)组成,其绿地不得改为其它用地。第6.4.条 规划公共绿地面积20.99公顷,占建设

17、用地的9.1%。第七章 道路交通控制第7.1条 规划区道路红线宽度须按照图则及表4中确定数据进行控制。说明:1.绿化带用地应根据相邻地块的用地性质、出让规模及出让条件等确定 2.道路红线外侧绿化带控制宽度以分图图则为准。3.东湖路与环岛一路连接段的d-d断面为偏中心线设计。4.详见道路交通规划图中的附表。第7.2条 规划区主要出入口及立交路口控制。第7.2.1条 规划区对外主要出入口道路为东平大道、东平中路、东湖西路、东湖四街。第7.3条 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定:第7.3.1条 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设置应符合规划中的规定,具体配建停车位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建设规模进行调整,计算标准执行表5的

18、规定。表5 配建停车场(库)控制指标表建筑类型机动车配建指标办公建筑1.5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商业建筑0.6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酒店建筑0.5个停车位/客房市场0.8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文化建筑0.6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综合医院1.0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单元式住宅0.7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中学0.8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小学0.6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幼儿园0.5个停车位/100建筑面积公园0.1个停车位/100占地面积第7.3.2条 配建大型停车场应就近设置,距主体建筑出入口的距离不宜超过50米。第7.3.3条 大中型公共建筑应根据地块内建筑的布置、建筑使用性质和

19、规模,设置装卸货场地。第7.3.4条 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宾馆、公园、办公楼等,必须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和自行车停车场及供本单位职工的自用停车场,停车场的基本规模可根据建筑性质、规模确定。第7.4条 地块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第7.4.1条 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其主要出入口面向城市主、 次干道时,应妥善处理出入口与配建停车场的位置,具体按分图图 则确定。第7.4.2条 地下车库出入口(从车道降坡点算起)应设置于地上建筑物内。第7.5条 静态交通规划第7.5.1条 规划区内为配套服务设施及生活居住服务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库)3 处,总面积约1.9

20、8公顷。不包括综合功能区中心社会公共停车场。第7.6条 道路规划实施细则第7.6.1条 规划区内各支路的设置应尽量减少和城市主干道直接相连,支路和主干道相连时,交叉口限制车辆左行。第7.6.2条 所有停车场均应为残疾人提供不小于总数1.5的停车位,专位专用。第7.6.3条 不宜在行人集中地区设置机动车出入口。第八章 公共、配套设施控制第8.1条 规划区强调社区服务及其设置内容,安排了中学、小学、幼托、肉菜市场、邮电所、储蓄所、公厕、小型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详见附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览表)。第8.2条 规划区内配套设施的项目、数量、用地规模或建筑面积均不得少于图则中的规定。图则中规定了用地位置

21、、用地规模的配套设施必须按规定执行。第8.3条 未确定用地位置的配套设施按图则规定的地块内建设,具体位置可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布置,用地面积规模不得改变。第8.4条 规划在b-04,c-06区内各设小型垃圾转运站一处,每处用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不小于5米,要求在建设转运站同时,必须设置好绿化隔离带。第8.5条 规划在人流集中地段设置7处公共厕所,每处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共厕所应做好绿化隔离和清洁管理。设于公共建筑内的公共厕所应有直接出入口对公众使用。表6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览表类别序号项目数量(个)总用地面积(公顷)备注教育1幼儿园82.412小学56.91

22、3中学37.11医疗卫生4门诊所21.22文化娱乐6文化活动中心11.35行政管理7街道办事处10.418派出所20.28金融邮电9邮电所2-10储蓄所2-市政公用11变电站20.6212开闭所10.0513小型垃圾转运站20.0214社会停车场(库)31.9815消防站10.4416邮政支局1-17公共厕所7-18光纤接入机房2-商业服务19综合市场24.4420菜市场31.1521书店2-社区服务22社区服务中心30.923物业管理40.0924居委会4-第九章 绿地系统控制第9.1条 本规划确定的绿地是面向公众的公共开放用地,在城市开发建设时 须严格保障不受侵占。 第9.2条 本规划确定

23、的公共绿地是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活动用地。第9.3条 各类绿地的绿地率应控制在%以上。绿地宜以乔木为主。第9.4条 各地块在满足分图则所规定的绿地率指标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第9.5条 区内所有道路均须按规划的道路断面配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第9.6条 图则中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除园林建筑、绿化生产管理的少量建筑、构筑物及必要的配套设施外,严禁建设其它性质的建筑。第9.7条 居住用地及其它各类性质用地的绿地率须符合地块图则中的规定。 第十章 景观控制与城市设计指引第10.1条 景观规划第10.1.1条 东湖八号小区为片区的服务中心,要求建设成为高

24、质量的商贸服务中心;各居住小区建设,应结合所处的自然地貌环境,在其内部空间组织,建筑形式、色彩、高度、体量等方面均应充分考虑,整体设计上应反映惠州市自然环境特征的城市面貌。第10.1.2条 东平中心绿地及沿江绿化带为重要的绿地景观区,应精心设计,使整体空间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均能起到景观、标志的作用。第10.1.3条 重视城市节点的统一规划设计,特别是将环岛一、二路、东平大道、东平中路和东湖西路上的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城市标志物周围所形成的城市节点作为重点。各个重点地段、重点地块内的建设要求相互协调,共同营造东平片区景观特点。第10.1.4条 清理、疏通新开河、西枝江水道,改造沿江景观,堤

25、岸须在符合水利、航道、防洪等方面规定的前提下,执行本条各项规定。第10.2条 城市设计引导第10.2.1条 东平片区用地功能以居住用地为主,本片区任何开发建设活动均应遵循下列原则: (1)有利于强化城市空间的完整性和形态特色。 (2)有利于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并与周围环境互相呼应,相得益彰。 (3)有利于形成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态居住家园。第10.2.2条 住宅小区设计原则住宅的组合要统一而有变化,其区域性、识别性和安全性要强。住宅设计要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各小区、组团的建设要注意内部空间层次环境的变化。第10.2.3条 街道设计原则 (1)街道应建立良好的空间序列和形体秩序,空间尺度宜人,

26、街景错落有致。应做好街道的绿化,应注意草坪和景观、遮阳效果的树种配置。 (2)小区道路绿化应结合地形处理,建筑的形体设计与色彩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形成有序、富有韵律的居住区空间环境。(3)街道环境小品设施,必须纳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4)街道照明应选用具有自然色彩的光源,人行道和公共绿地的照明宜选用色彩相对柔和的光源;不同场所的灯管高度应有相应的规定。(5)公共建筑的色彩以淡雅为主调,作为重点景观的公共建筑的造型和色彩应突出个性和特色。第10.2.4条 环境设计原则(1)建筑物外墙所采用的材料不得产生给行人及司机带来不适或威胁安全的光反射;建筑物外墙不宜大面积地使用明亮耀眼的颜

27、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彩,但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色彩对比来突出建筑物的门窗、入口、节点等。(2)建筑泛光照明不应直接射入其他建筑室内,公共建筑顶部照明应按照夜间远处眺望的要求设计。(3)建筑物顶部的设计应与建筑的整体设计及城市空间环境相协调,全部设备应隐蔽。第10.3条 建筑形象第10.3.1条 建筑风格应探索反映时代气息、适合惠州气候条件和江水环绕的生态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 第10.3.2条 住宅建筑主色调宜以浅色为主,力求清新淡雅,与环境相融。 第10.3.3条 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屋顶形式应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宜采用全坡屋顶。第10.3.4条 高层建筑形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塔式高层主体的体量

28、不宜过大。 宜选用塔式高层,以避免过多的视线遮挡。第10.4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第10.4.1条 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城市公共绿地严禁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占用,城市公共绿地的设置以绿化、小品、景点为主,城市公共绿地周围建筑应以绿地为中心进行设计。 第十一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11.1条 电力工程规划第11.1.1条 预测规划区范围内总用电负荷约为4.06.1万千瓦。第11.1.2条 本规划区规划新建东宇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按350mva考虑,首期建设宜一次性建成并投运2台主变。变电站建设采用gis型,占地3500。第11.1.3条 现状与规划架空高压线须满足高压走廊控制宽度3

29、5米及相关要求,用于110kv线路电缆通道的电缆沟尺寸为1.4x1.4m。第11.1.4条 电力电缆沟宜采用隐蔽式,沿道路西、北侧敷设,主要断面采用1.01.0m、1.21.2m、1.41.4m等,变电站集中出线处采用 2(1.41.4m)双沟,横过道路采用150玻璃钢管,10kv线路采用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第11.2条 电信工程规划第11.2.1条 预测规划区范围内市话总量约为1.94.2万线。第11.2.2条 局所规划本次规划新建光纤接入网机房2座,每个机房终局容量10000线,需预留建筑用地约150。第11.2.3条 规划区内新建电信管道在道路东侧、南侧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敷设。电信管道采用

30、pvc管群,管径统一采用98。第11.2.4条 规划新建1个邮政支局,并将现状东平邮政所改为邮政支局,每座邮政支局需预留建筑面积约300。第11.2.5条 微波通道根据已收集到的资料,规划区范围在规划期限内无规划微波通道穿越。现状微波通道应加以保护,其对建筑物的限高、限宽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经有关专业部门校核。第11.3条 燃气工程规划第11.3.1条 气源规划(1)近、中期气源选择:以液化石油气作为管道近、中期主气源,敷设燃气管网;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建设期间的辅助气源和建成后的补充气源。(2)远期气源选择:规划使用长距离管输天然气作为惠州的远期管道气气源。第11.3.2条 供气对象及规模(

31、1)供气对象:主要包括居民、商业、燃气空调及燃气汽车用户。(2)确定2020年居民气化率100%,其中管道气气化率95%,瓶装液化气气化率5%。(3)供气规模:管道天然气全年供气为1022万标米3/年;折合液化天然气为0.82万吨/年;瓶装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为304.7吨/年。第11.3.3条 输配系统规划规划期管道天然气的计算流量为:3235标米3/小时;城镇输气管网采用中低压两级供气方式,中压管网成环布置。第11.4条 给水规划待惠城中心区给水专项规划完成后再编制。第11.5条 污水工程规划第11.5.1条 该区域内污水系统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排水规划(未定稿)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规划区内污水

32、总量为3.27万m3/d。第11.5.2条 规划区内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第11.5.3条 根据地形走势及污水总排出的方向,结合现状污水管的利用,考虑近远期管道的实施计划,根据道路宽度布置污水管道。第11.5.4条 规划区不单独设计污水处理厂,污水分别由南、北两根污水主管排入桥东主污水管,最终排入梅湖污水厂。第11.6条 雨水工程规划第11.6.1条 雨水流量根据汇水面积采用惠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取1.0年,公式为:q2063.2407/(t5.7414)0.6673第11.6.2条 雨水采用就近排放的原则,东平区布置南、北两座雨水泵站,分别排入新开河及西枝江。第11.6.3条 该区域

33、内雨水系统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排水规划(未定稿)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第11.7条 管线综合规划第11.7.1条 根据惠州市区管线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惠州市道路标准横断面管位示意图及各工程规划图进行管线综合。第11.7.2条 综合了燃气、电信、污水、雨水、电力等管线。由于市区给水专向规划尚未编制完成,本控规未做给水工程规划,管线综合中只预留给水管位。第11.7.3条 电信管线为综合电信管群,包括了电信业务、数据业务、移动通信、交通监控、有线电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所需管孔。第11.7.4条 规划区内所有管线均埋地敷设。管线的断面尺寸及标高以各工程专项规划为准。第十二章 附则第12.1条 本规划文本与图则

34、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须同时使用。本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执行本规划图则和文本的规定。第12.2条 本规划文件未包括的内容应以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及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规定为准。第12.3条 凡与规划文本和图则的规定性要求相矛盾的现行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定应以本规划为准。第12.4条 本规划文本及规划图纸自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本图则由惠州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第12.5条 带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条文。表7:东平片区地块指标控制一览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用地性质地块面积(ha)计算用地面积(ha)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公共绿地指标(m2/人)建筑限高(m)居住人口建

35、筑面积(万m2)配套设施用地兼容性质a-05-01c2/r2商住3.312.972.4283513619307.13a-05-02r22小学1.451.280.81835241.02a-06c2/r2商住6.35.682.453030133371213.92a-07-01c2/r2商住4.543.882.3253016023798.92幼儿园a-07-02u9消防0.540.44a-07-03r2二类居住0.660.352.33030402160.81a-08c21商业金融5.23.923.5352010013.72公共厕所、警务区c2、c3a-09-03c2/r2商住1.871.462.22

36、6301308563.21物业管理c2a-09-04g1公共绿地1.13公共厕所a-10-03c21商业0.90.644.53530802.88c2、c3a-10-04c2/r2商住2.92.472.8283016018456.92居委会、治安联防站、社区服务中心a-10-06c2/r2商住0.270.14a-11-04r2二类居住1.71.72.525250.75011334.25物业管理a-13-01c2/r2商住21.372.522250.7609153.43幼儿园c2a-14g1公共绿地2.041.148s3 社会停车库b-02-01c2/r2商住2.531.492.7433.6307

37、010884.08b-02-02s31停车场0.760.54b-02-03c7文物古迹2.262.09公共厕所b-02-04c2/r2商住2.731.741.430250.9216512.44c2、c3b-02-05r2二类居住2.061.412.526250.7609413.53b-02-06c2/r2商住0.660.451.83030212160.81c2b-02-08r2二类居住0.940.941302592510.94b-02-09c51医疗卫生0.920.921.83025181.66b-02-10c3文化娱乐1.641.641.53030242.09公共厕所b-03g1公共绿地1.34b-04-01c2/r2商住12.3611.082.32535140679525.48邮政支局、储蓄所、书店、光纤接入机房、物业管理、小型垃圾转运站b-04-02r22幼儿园0.670.670.62530130.4b-04-03c26市场0.440.441.83525240.79公共厕所b-05-02r22中、小学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