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星空(节选)郭沫若美哉!美哉!天体于我,不曾有今宵欢快!美哉!美哉!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爱!永恒无际的合抱哟!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哦,你看哟!你看那双子正中,五车正中,W 形的 Cassiopeia(仙后座)横在天河里。天船积尸的Perseus(英仙座)也横在天河里。半钩的新月含着几分凄凉的情趣。绰约的 Andromeda (仙女座),低低地垂在西方,乘在那有翼之马的Pegasus(飞马座)背上。北斗星低在地平,斗柄,好像可以用手斟饮。斟饮呀,斟饮呀,斟饮
2、呀,我要饮尽那天河中流荡着的酒浆,拼一个长醉不醒!【注】双子、五车、天船、积尸都为星座名。(1)下列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我 / 今生有 / 此一宵,人生 / 诚可赞爱!B.惠爱无涯的 / 目语哟!太空中/ 只有闪烁的星/ 和我。C.半钩的 / 新月含着几分/ 凄凉 / 的情趣。D.我要饮 / 尽那天河中 / 流荡着的 / 酒浆,拼一个/ 长醉不醒!(2)诗人发挥新奇美好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3)请认真阅读下面这节小诗,以 “仰望星空 ”为题目仿写几句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
3、、响起春雷。【答案】 ( 1) B( 2)诗歌第二节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星星与诗人共舞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3)我仰望星空,它闪烁着爱与理想;那宽广的天河,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想、追寻未来。【解析】 【分析】( 2)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选择其中一方面结合诗句赏析即可。诗歌把春芽写成孩童,如“一觉醒来 / 伸出 / 稚嫩的手 ”。诗人的想象丰富将春芽沐浴阳光写成“抓住天边 / 那一弯 / 飘动的彩虹 ”,将春芽吮吸雨露写成“穿进 / 用美梦 / 磨成的针 ”。故答案为: B; 诗歌第二节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星星与诗人共舞的情景,流
4、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我仰望星空,它闪烁着爱与理想;那宽广的天河,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想、追寻未来。【点评】 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清楚时局的内容诗关键; 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选择其中一方面结合诗句赏析即可; 做好本题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写作方法,理解诗人的赞美、喜悦之情。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 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答案】 ( 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
5、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解析】 【分析】( 1)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2)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故答案为: 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点评】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赏析,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
6、表达了什么感情。3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答案】 ( 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 ”“入”赋予 “日 ”“春 ”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解析】 【分析】( 1)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这两句前一句问,后一句答,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紧承三
7、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 ”与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 ”字 “入 ”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故答案为:( 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 ”“入”赋予 “日 ”“春”以人的
8、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点评】( 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解答时需要理解诗歌内容大意。( 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 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从 “差、千、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 ( 1)逊( 2)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根据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最后二句中的对偶修辞,第4 句的 “输 ”字判断, “逊 ”字最恰当。
9、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 ”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揭示的人生哲理。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 “骚人阁笔费评章 ”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故
10、答案为:( 1)逊( 2)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答题时应注意,“逊 ”字,和下句的“输”字构成对偶关系,写出梅花比不上雪的白,也紧扣“骚人评章 ”。而 “差、千、少 ”三字均不合适。(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揭示的人生哲理。答题时应注意,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 ”形容差的不多,“一段 ”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包含的哲理是: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
11、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 ”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 _的特点。( 2)评 “孤客 ”二字, “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 ”。这 “孤客 ”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 1)萧瑟凄凉(2)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解析】 【分析】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诗句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由此表达了思乡的思想感情。 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 ”,诗中之人还没
12、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 ”所“闻 ”。作为 “孤客 ”,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故答案为: 萧瑟凄凉; 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点评】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秋风、萧萧、雁群”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 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答题时应注意,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孤客 ”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次北固山
13、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 季,从 “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颔联 “阔 ”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 ”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答案】 ( 1)春;归雁洛阳边;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 2) C【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辨析。本题涉及的考
14、点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和理解写作手法。 “江春入旧年 ”的意思是: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归雁洛阳边 ” 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信到洛阳去。由此可以判断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C 项有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故答案为:( 1)春;归雁洛阳边;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2) C。【点评】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
15、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 这 两 首 小 诗 都 出 自 繁 星 ? 春 水 , 作 者 是 现 代 女 诗 人 _ , 她 原 名 叫_。( 2)甲诗中 “心中的风雨 ”具体指什么?( 3)两首小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情感?( 4)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
16、,并简述理由。A.母亲啊 / 你是繁茂的大树 / 我是归巢的鸟儿 / 暮色四合 / 我藏进你的心中B.母亲啊 / 你是繁茂的大树 / 树干上的条条斑痕 / 都是你辛劳岁月的见证【答案】 ( 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 A,B【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内容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主要内容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繁星 ?春水是现代诗人冰心代表作,冰心
17、原名谢婉莹。( 2) “心中的风雨 ”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对母爱的歌颂。( 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繁星?春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B 中 “条条斑痕 ”“辛劳岁月 ”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A。故答案为:(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以及对各内容的理解能力。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钟山 即事 (
18、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 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 钟山:山名。 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 “即事 ”之类的题目。 相对:对着山。(1)诗中 “_”、“_”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 ( 1)无声(或 “涧水无声 ”);不鸣(或 “一鸟不鸣 ”)(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 【分析】( 1) “幽”,幽静,从诗中筛选出相关的词语答题即可,如 “无声 ”,没有声音,显出幽静, “不鸣 ”,不叫,没有声音,显出环境的幽静。( 2)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分析作者的感情,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
19、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 “涧 ”是幽静的, “竹 ”是幽静的, “花草 ”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据此可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 无声(或 “涧水无声 ”);不鸣(或“一鸟不鸣 ”) 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意从诗歌中筛选出合适的词语即可。
20、 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9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泛吴松江宋 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1)诗中 “_”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 1)斜阳;半日( 2)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
21、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解析】 【分析】( 1)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的意思是:太阳西斜,点点胭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表示天色已晚的词是 “斜阳 ”,强调泛江已久的词是 “半日 ”。( 2)本诗中 “惟有鹭鸶知我意 ”的意思是: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内心。故答案为: 斜阳;半日 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
22、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结合题意进行准确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整体理解诗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10 古诗阅读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 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 应未眠。【注释】 邱员外 :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属: 正值,恰逢。 幽人 :幽居隐逸的人。( 1) 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_、 _等地方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 1)凉天;松子落(2
2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解析】 【分析】( 1)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从诗中 “凉天 ”“松子落 ”可以确定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 2)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和自己的孤寂。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故答案为: 凉天;松子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24、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的语句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的内容,从诗句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参考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11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的 “风正一帆悬 ”以 “一帆悬 ”之小景写出了 “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用诗中词语回答);尾联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
25、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 “次 ”本是 “停驻 ”之意,这里指 “停宿 ”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首联中的 “客路 ”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 ”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五、六两句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着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联系 “乡书 ”一词,尾联中的“归雁 ”是指诗人希望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答案】 ( 1)两岸阔;思乡(2) A【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颔联和尾联的理解赏析。颔联:“风正一帆悬 ”不仅写小景 “一帆悬 ”传神,而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
26、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 ”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前三联而来,遥应首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题目中的 “次 ”本指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指船行停泊在北固山下。故选 A。故答案为: 两岸阔 ; 思乡 A【点评】 本题考查诗句内容和感情的把握,注意通读诗句,把握
27、诗意,体会词义和表达的感情。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可以从内容、写作方法及感情三方面赏析。12 歌,回答 。夜雨寄北李商 君 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 ,却 巴山夜雨 。(1) 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是()A. “君 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家人相 的无奈。B. “巴山夜雨 秋池”是 自己 境的孤寂凄冷。C. “何当共剪西窗 ”是指 与 人促膝深 的深切期盼。D. 中最后两句是 写自己的 。(2)最后两句 人想象什么 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 剪去燃尽的 芯,一 回味 巴山的 夜雨。 两句 表达了 人一种怎 的心情?【答案】 ( 1) D(2)表达了 人渴望和 人
28、 聚的心情【解析】 【分析】( 1) ABC 理解和分析正确。D 中最后两句是 人 重逢的想象,并不是 写自己的 。( 2) 合 歌内容分析,“何当 ”(何 能 ) 个表示愿望的 儿,是从“君 期未有期 ”的 中迸 出来的:“共剪 ”、 “却 ”,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 的 于未来 的憧憬。盼望 后“共剪西窗 ”, 此 思 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 人 聚。故 首 表达了 人渴望和 人 聚的心情。故答案 : D 表达了 人渴望和 人 聚的心情【点 】 本 属于 合考 考 学生 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 要 歌 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歌的局部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 ,要仔 分析
29、中 析的每一个要点, 歌的内容、情感、主 、意象、意境等 行分析概括。 本 考 概括 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 要逐句体会字里行 含的作者的感情,特 要关注 歌中抒情的 句,然后再用 、恰当的 言 行概括。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 : 首 通 描写(叙述) 的景色(事件),抒 (表达或 了) 的感情。13 下面 首 ,完成后面小 天 沙 秋思 致 枯藤老 昏 小 流水人家,古道西 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什么?( 2)这首小令中的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
30、) 萧瑟(萧索)、荒凉; 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解析】 【分析】( 1)一问,考查对这首曲子所描绘的图景的概括能力。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由此这幅深秋晚景图的意境特点可概括为萧瑟、荒凉。二问,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 “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 “小桥 ”、“人家 ”相映,这种安
31、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 “断肠人 ”更添悲愁。同时 “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苦凄凉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2)夕阳西下:一层指的是当天的时间已近黄昏,另一层意思指的是年纪垂暮。断肠人在天涯:漂泊在外的游子,已然垂垂老矣,觉得心凄肠断。表达出的画面是夕阳即将落下地平线,远方马上的行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夕阳西下写人生之苍暮,时日无多。断肠人写出一生之伤悲。天涯,离家之远,思落叶归根,却是路之不可得。它不仅在一种萧瑟中与前面的诗句发生着共振,而且还将迷离的夕晖洒上了那些似乎孤立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感叹年华逝去,游子思乡的感情。故答案为: 萧瑟(萧索)、荒凉; 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工业用地购买协议合同
- 高铁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钳工考试题模板及答案
- 法医病理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建筑干粉胶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吉安皮革化学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梯火灾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地理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氯代吡啶除草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蛋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植皮术后护理课件
- 学校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 2025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 知名人物吴孟超生平介绍模板
- 中国唐装课件教学
- 2025至2030中国一次性垃圾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产房急诊剖宫产管理制度
- 上级迎检管理制度
- 体育总会管理制度
- 带状疱疹的中医课件
- 2025年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