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循环水加药致空分停车事故_第1页
“6.5”循环水加药致空分停车事故_第2页
“6.5”循环水加药致空分停车事故_第3页
“6.5”循环水加药致空分停车事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5”循环水加药致空分停车事故 一、事故经过为了剥离设备换热器表面的粘泥及杀菌,热电车间于2008年6月5日上午9:40投加了粘泥剥离剂。按照100mg/l的浓度,2万方水的保有水量投加了2吨粘泥剥离剂。上午9:47分,空分车间工艺三班控制室人员发现空冷塔的阻力从5.048 kpa开始上涨至9:51时增大到11.511(报警值是7kpa),且空冷塔的液位成下降趋势,于是询问调度室人员循环水是否加药。10点10分左右,调度经询问确认热电车间确实已加药后,热电车间立即停止加药,并加大循环水的补水和排污以尽快消除泡沫(至下午17点左右基本将泡沫漂净)。空分车间巡检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分子筛进

2、口管道上的导淋哗哗的向外流水(正常时为气含少量的水)且水中带有泡沫,控制室人员立即向调度申请停车以防大量的水淹没分子筛。此时出空冷塔空气温度从17一直成上升趋势至停车前达到34.5,空冷塔的液位也出现了波动,在9:55时达到2309mm,分子筛二氧化碳含量从0.22ppm一直上升至停车前达到2.39ppm,控制室和现场立即采取了紧急退出a、b两套分馏塔系统、纯化系统、预冷系统,压缩机组放空处理。二、事故原因1、对于冲击性投加药品,按技术服务商要求投加到循环水池内,均匀混合并在40分钟内投放完毕,当前循环水装置加药设施不全,不具备这种方式加药的能力。采用循环水冲击性投加药品的位置不对,杀菌灭藻剂

3、冲击性投加后未反应完全就经循环水泵送至空冷塔,局部药液浓度过高产生大量泡沫,空冷塔带水进入分子筛,造成两套空分作紧急手动停车处理进而导致后系统停产。热电车间对全厂循环水系统认识不够,对冲击性投加药品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对技术服务商管理和配合不到位,属于典型的以包代管,未安排专门操作人员进行管理,未按程序报批、印刷相应的操作规程,更没有组织加药工的上岗培训。2、二氧化氯发生器新增一台管道泵未铺设电缆,发生器运行状况较差,增加了冲击性药品的投加频次和数量;基本设施设备不完善,冷却塔水池未设计冲击性药品投加平台和设备,只能从吸入池人工加药,造成药液未充分混合均匀局部浓度过高产生大量泡沫致使空冷

4、塔无法操作。3、空分车间以前曾出现过此种情况,未引起高度重视,信息沟通和联络渠道不畅通,未向热电车间反馈,也未向生产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汇报,致使相关单位和本车间没有制定处理此类问题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对本次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比较被动。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热电车间尽快拿出在冷却塔水池增设药品投加点设备、管道的方案设计,走技术改造程序经报批审签后由公司领导安排实施。在投加点未形成之前,禁止从吸水池投加药品。、电仪车间应尽快铺设好二氧化氯发生器新增管道泵电缆,使三台二氧化氯发生器具备使用条件。、热电车间作为循环水运行和水质管理主体,须尽快制定完善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报各部门审批,向公司领导汇报申请配齐加药操作工并尽快培训上岗。、对循环水加药供应商提出的所有整改问题,热电车间要积极协助解决,完善加药基本设施,确保安全操作。、热电车间作为牵头部门,和空分车间、循环水加药供应商到鲁化、国泰等厂家调研循环水加药和此类问题的处理措施情况,研究制定循环水冲击性投加药品的投加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在投加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未制定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