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导学_第1页
因声求气导学_第2页
因声求气导学_第3页
因声求气导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 朝代(国家):五代(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考纲解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人借助意象、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来创作诗歌的。 尤其,近年高考命题,往往是融会在一起考察,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考察学生对 诗词的品读能力。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诗人有一 个诗人的思考,读诗就是读人,读人应该品诗。 【考情分析】 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读不懂诗歌,尤其是对于意象的把握不够扎实,诗歌语言精 练、含

2、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品读诗词 的方法来赏析作者的情怀为鉴赏文学作品做点探讨。 【学习目标】 1、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一般特点, 并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典诗歌, 感受古典诗歌的 音乐美、意境美。 2、了解词人, 合作探究深刻体味李煜的赤子之心,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 、学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品读诗词的方法 2 、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 3 、理解诗歌蕴含的复杂情感 难点: 1 、自主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品读诗词的能力; 2 、客观评价李煜的形象。 【方法介绍】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声

3、”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 , “气”指情感、气势 , “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 受诗文语言的节奏 . 根据声韵的特点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 读、吟咏 , 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 想感情。 (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 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 ( 2)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

4、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3、掌握知识技巧声律知识 ( 1)划分诗歌节奏(节拍)的方法。(划分节奏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A、根据词或词组来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单个的词或意思紧密的词组(短语)就是一个节奏,所谓意思紧密就是不 能拆开来读。如果拆开来读听起来就会显得不连贯,缺乏是的韵味。如于是,怀着 / 一种 / 隐秘的 / 想望。(就不能读着:于是,怀着 / 一种/隐秘 /的想望) B、根据意思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相对独立是指在诗句中可 以单独拿出来,表示一个意思。如:饥寒的/年代里,理想 / 是

5、/温饱。 分析:这里的“饥寒的”“ 年代里”分别是意思相对独立的词组,应该看作一个整体构成一 个节奏。“理想”“ 是”“ 温饱”是单个的词,也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构成一 个节奏。 C、综合词、词组和意思一起来划分: 这种方法是上述两种的综合,也最实用。因为在具体的诗句中各种形式都会碰到,因此 只有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划分节奏才得心应手。 节拍: 七言诗的节拍“ 2221、 2212、223” 。五言诗的节拍:“ 23、212、 221”。 如:孤帆 /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 乱花/ 渐欲/迷/ 人眼,浅草 / 才能/ 没/马蹄。 日啖/ 荔枝/三百颗,不辞 /长作/岭

6、南人。 快慢 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宜快; 抑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日依山尽,黄河 / 入海流 悲伤、失望、冷谈、庄严宜慢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 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曲折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 的感情。 轻重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 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 【知人论世】 1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李煜 937

7、978 ,字重光,史称。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 文艺才能。宋建隆二年在金陵即位,在位 年。他即位时南唐已经奉宋正朔,苟安一 隅.宋太祖开宝七年,宋太祖屡次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 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 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 42 岁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 外, 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在宴会上赐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 。可以说 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 一个 “好声色,不恤国事 ”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

8、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 多惊天地, 泣鬼神的血泪文字, 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 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诗词诵读】 了解虞美人隔句相承,四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1 、过程:找出韵脚划出节奏找出重读字读出感情 2 、选择感情基调:、 、 、 、 、 ( 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低沉、凄凉) 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重点字词梳理】 何时:了:往事:多少: 又:故国:不堪:雕栏玉砌: 犹: 朱颜: 几多: 恰似: 【合作探究】 、 “春花秋月 ”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 ”中的“往事 ”所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

9、到底在怀念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 ”中, “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4、“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 改变的仅仅是 “朱颜 ”吗?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6、李煜的愁有哪些? 7、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简要分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深意。 说 说你的看法。(意象、手法、情感) 8、通过这首词你是怎样看待李煜的?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吟诵虞美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 描写、 议论与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这其中描写、 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 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