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资料】动火监护人培训_第1页
【安全管理资料】动火监护人培训_第2页
【安全管理资料】动火监护人培训_第3页
【安全管理资料】动火监护人培训_第4页
【安全管理资料】动火监护人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公司公司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 防火防爆 防火防爆 需要你我 需要你我 2 动火监护人培训 部门: * 主讲: * 3 培训主要内容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二、动火前的处置措施、清洗方法 三、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四、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五、外来施工动火管理 4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5 a、基础知识 1、燃烧的定义、特点 定义: 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特征: 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6 2 2、燃烧的三要素(火三角)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可燃物可燃物 点火源点火源助燃物助燃物 7 3、燃烧的类型 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

2、越高,当 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 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 t1秒 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丙酮-20;乙醇12 ; 乙酸39 等。 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8 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 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 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 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甲醇 385,乙醚160等 自燃: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自发引燃。 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 黄磷30,煤320 。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9 4 4、不同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固体固体 液体液体 气体气体 蒸发蒸发 熔化蒸发

3、熔化蒸发 或分解或分解 氧氧 化化 分分 解解 着着 火火 燃 烧 由此可见,难易的程度:由此可见,难易的程度: 气体类最易燃烧,其次为液体类,最后为气体类最易燃烧,其次为液体类,最后为 固体类。固体类。 10 5、火灾 n定义: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 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 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n人员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 警或未遂火灾事故。 11 6、按燃烧物料的性质分类 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 d类火灾为金属火灾。 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 12 7 7、爆炸: n 定义:物质发生一种急剧的物理或化

4、学变化,能在瞬间放出大量能 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 n 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物理爆炸不产生新的物质,而化 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产生新的化 学物质。 13 8、爆炸的危害 a.直接的破坏作用:设备容器被炸毁, 碎片可在100-500米内分散,在大范围 内造成危害。 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爆炸产生的高压 高温高能的气体向活塞一样挤压周围 的空气,形成冲击波。对周围的建筑 物,设备和人员的震荡作用,而造成 破坏和伤害。 14 c.造成火灾:爆炸产生的高温热量,容 器破裂的静电放电能把周围的可燃性 物体点燃,引起火灾。 d.造成中毒和环境的污染。好多物质不

5、仅可燃,而且有毒性。 15 9、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 n定义: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 混合物会发生爆炸的浓度极限值。 n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 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 危险性就越大。 n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 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 性就越大。 16 10、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a、初始温度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 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下 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b、原始压力0.12.0mpa的压力下, 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上限影响较 大。大于2.0mpa时,下限变小,上限 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17 c、惰性介质及杂质

6、惰性气体含 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d、容器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 小到某一数值时,火焰就不能传播 下去,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 距。 如: h2, c2h2,d0.1-0.2mm时 爆炸不传播 e、点火源;f、其他因素 18 11、安全距离 n 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之间应留 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离。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 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运输线路、 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作外部安全距离。根据 贮存量的多少、物质的不同,安全距离都有不同要求。 19 1212、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 n 可燃气环境爆

7、炸危险度(%)= 环境空气中可燃气含量/ 该可燃 气爆炸下限值(%lel) 例如: 氢气的爆炸下限为4.1% ,爆炸上限为74.1%。那现在车间内空气 中氢气含量为2.05%,由此可知,该车间的爆炸危险度为 。 20 b、控制、灭火技术 1、点火源控制 可分为化学火源、电气火源、机械点火源等。 明火、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冲击与摩擦、反 应热、光线及射线 21 2、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处理 n 用不燃物料代替易燃物料 n 根据物质特性采取措施 n 密闭与通风 n 惰性介质保护 n 危险物质的处置: 填埋、燃烧、化学分解等 22 3、建筑的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 a、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

8、、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b、疏散走道设置 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或住宅户门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15m,低层 民用建筑可适当放宽。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距离不宜超过30m。 c、安全出口设置 d、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23 4、消防器材、灭火方法 a、灭火原理 v隔离法: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 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控制炎热蔓 延。 v冷却法:往火焰中喷入吸热量大的物质, 降低温度,燃烧速度会减慢,当温度低 于可燃物燃点时,燃烧停止。 v化学反应中断法(又称抑制法):将抑 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 应,使燃烧中断而灭火。 v窒息法:阻碍空气或其他助燃物与燃烧 物接触,使燃烧因缺少

9、助燃物质而停止。 24 b、常用灭火器 类型泡沫灭火器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用途扑救固体物质 或其他易燃液 体火灾,不能扑 救忌水和带电 设备火灾 扑救贵重仪器 电气油类和酸 类火灾,不能扑 救钠、镁、钾 等物质火灾 扑救石油、石油 产品、涂料、有 机溶剂、天然气 设备火灾 使用 方法 站在上风口处, 倒过来稍加摇 动或打开开关 站在上风口处, 一手拿着喇叭 铜,对准火源, 另一手打开开 关即可 站在上风口处, 提起圈环,干粉 即可喷出 25 c、消防方针 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d、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小;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灭火; (4)先救人,后

10、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莫惊慌。 26 e、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n 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 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27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8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9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n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 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 火效果好。但需两人配合操作。 30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31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32 二、动火前的具体 处置措施、清洗方法 33 a、总的原则 n遵循拆除搬移清洗(置换)密 闭(封堵)隔离检测应急监 护等过程来处置

11、 34 n 动火部位周围10米以内的一切可燃物、有毒有害 物质必须全部搬移。如果不能搬移的、应采取密 闭、隔离措施,防止火星溅入引起火灾、爆炸事 故; n 管道架、贮罐区料管及容器、贮罐动火作业时, 必须放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注意收集。 然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彻底冲洗,废水进入废水处 理系统。易燃易爆管道、容器及有些不溶于水的 物料,必须用蒸汽蒸煮15分钟,再用水清洗冷却 后方可动火(如有必要动火时可以通氮气保护)。 如果不能清洗的,应采取加堵盲板与动火部位隔 离,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联接管道。避免发生火灾、 爆炸、环保、中毒事故。 35 n 搪玻反应釜夹套或釜盖上动火,釜内必须盛满水,防止火舌

12、或火星接 触釜壁造成搪玻璃局部受热剥落损坏。 n 动火前清场时应关闭附近门窗,注意对水封等的检查,对水封加满水, 再盖上滤袋加沙覆盖保护。 同时要注意对一些管路的连接及缝隙的 检查,避免跑冒滴漏引起事故的发生。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 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 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 的20%。 36 n 动火时,车间内相邻岗位如有易燃易爆物料加热、蒸馏、回流、甩滤、 放料操作的必须停止。已进入抽滤阶段和甩虑的要盖好盖子,防止易 燃易爆气体散逸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必要时应先停止操作。动火过 程要注意加强巡回检查,对过

13、往的物料运输提醒或停止通过。 n 交叉作业时,需配备多人监火,保证监护过程没有盲点。杜绝相互禁 忌的交叉作业。 37 三、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a、动火作业: 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 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 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 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 面的非常规作业。 38 b、动火等级 特殊动火:是指正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场所和仓库、 贮罐区等重要部位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是指非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及其场 所(包括仓库、贮罐区)的动火。 二级动火:是指除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n 二级动火作业的有

14、效期为72小时。 39 c、动火监护人应由具备以下能力 的人员担任: 必须试用期满且能够独立上岗。 能熟练掌握所在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 设备使用、物料走向、物料特点、和 施工作业时生产装置的环境状况。 40 能熟练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 窒息、防触电的一般知识,能够熟练 使用各种灭火器材。 必须熟练掌握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报告 程序,能及时地向作业人员报警。 熟练掌握被监护对象的工作内容和工 作范围。 41 d、现场监护人的落实及其职责 n 动火现场监护人员一般由申请部门落实,安环部审核动火现场监护员 资质。 n 动火现场监护人员在动火前应做好对现场的安全处置工作进行复查, 消除动火隐患。在开

15、始动火时,动火监护人必须戴“动火监护人”袖 套,并且备好消防器材。在动火过程中,动火监护人还应注意以下事 项:当现场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包括人和物),有权立即制止动火作业; 42 e、动火证开具 n 一、二级动火作业的,由专职安全员经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将 现场核查情况记录在动火证上,签署意见后,再出具动火证。 n 特殊动火作业的,经安环部安全负责人与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现 场核查确认后报厂长批准。 43 f、需要制止的动火作业 超时间、范围动火; 动火作业人员有违章行为; 动火点周围发生大量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泄漏; 动火监护人因故离开,但找不到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人接替时; 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在未消除前;

16、 有较大风力(五级以上),可能影响动火作业安全的。 44 g、报警 n 报警时应沉着、准确地讲清起火单 位的名称、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 情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电话 号码。报警后,应派出人员在路口接 应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45 四、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a、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b、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c、不清洗或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d、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e、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f、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46 五、外来施工动火管理 n 对外来施工单位(人员)首先要进行资质确认,符合要求的才准许进 入厂区施工。 n 外来施工单位进入生产车间

17、(邻近设施)动火作业时,车间主管负责 人和安全员要对动火区域进行确认,车间并派有资质的监护人协同监 护,确保安全。 47 六、清场 n动火结束后的检查;车间或项目负责 人、动火执行人、动火监护人一起检 查动火现场,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 才能对现场清场。应急设施放归原位, 加盖、封堵的恢复原状等。 48 照 片 n 插入现场照片进行讲解 49 事故案例(一) n (一)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1.1 硫化氢中毒事故 1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太原 华原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 人死亡。 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为从事煤焦 油加工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工业 萘、沥青等。事发

18、前,该企业因环保原因,已长 期处在半停产状态,拟进行搬迁,仅有少部分管 理人员和工人在岗,负责设备维护和检修。 为拆迁做准备,1月1日,该公司的焦油加工车间 组织清理燃料油中间储罐,该储罐是一个长7.1米、 直径2.3米的卧式罐。 50 事故案例(一) n 16时许,在没有对作业储罐进行隔离,也没有对 罐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进行分析的情况 下,一名负责清理的工人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 (非隔离式防护用品)就进入燃料油中间储罐进 行清罐作业,进罐后即中毒晕倒。负责监护的工 人和附近另外一名工人盲目施救,没有佩戴任何 安全防护用品就相继进入罐内救人,也中毒晕倒。 3人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

19、4日),从与发 生事故储罐相连的两个产品储罐取样分析,硫化 氢含量分别高达为56ppm和30ppm。 51 事故案例(一) n 据初步分析调查,作业人员在清理储罐时,未将燃料油中间储罐与其 它储罐隔离,未按照安全作业规程进行吹扫、置换、通风,未对罐内 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进行检测。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错误,存在有 毒、有害气体作业时应使用隔离式防护用品,造成硫化氢中毒。现场 人员盲目施救,施救人员没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罐救人, 造成伤亡扩大。 52 事故案例(二) n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1.7 爆炸事 故 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 公司在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时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山西晋安科贸有限 公司原为晋安化工厂(原为国防工办的下属企业) 的下属单位,2005年破产后改制为股份公司,主 要从事化工产品等经营业务。发生事故的废旧化 工原料储罐原属晋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