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_模板_第1页
3古诗三首_模板_第2页
3古诗三首_模板_第3页
3古诗三首_模板_第4页
3古诗三首_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古诗三首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 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 之情。2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 留连、自在、应怜、小扣、烟花、尽、唯 ”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及每首诗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这三首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读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指名背一两首。 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 .解题。(1)板书课题。(2)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理解

2、江畔”的意思。(江畔:江边。题目意思: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2 .介绍作者。(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读过他写的绝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以前读过他写的诗吗?句。板书:杜甫。)3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1)师范读。(2)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不懂的词语。4.再读,逐句理解。(1)学习第一、二句。 理解 蹊”、花满蹊”的意思?(蹊:小路。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压”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花很多,很旺盛。)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黄四娘家的花开得十分茂盛,一丛丛鲜花把小路都遮住了。千万 朵鲜花压得花枝弯下了腰。) 师小结:前两句诗是说花很多,开得很旺盛。(2)学习第

3、三、四句。 理解 留连” 戏蝶” 时时”什么意思?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留连:舍不得离去。戏蝶:游戏的蝴蝶。时时:不停地。诗句的意思:快乐的蝴蝶不停地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自在、恰恰、娇莺”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恰恰:黄莺的叫声。诗句的意思:美丽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 请大家想想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师小结全诗:全诗诗人只写了一家的花,从一家的花反映出了天边的春色。.谁能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 ) 师小结:这两句写出了蝴蝶和黄莺各得其乐的情态,

4、为春天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7(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8.有感情地读,读出读的情趣。(1) 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2) 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感情。(3) 学生自由读。(4) 指名读,师生评读。9练习背诵。三、.总结学法。 解题知作者一学习明诗意一品诗明感情一练读并背诵。四、作业。1 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字词。2 .预习后两首诗。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 .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2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二、 按上节的学习

5、方法学习游园不值。1 .解题。板书诗题:游园不值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值”、不值” 园”是什么意思?(值:遭遇、碰到。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园:指私人花园。题目意思:作者去游园, 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2 .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叶绍翁,南京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写得很好。3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读准字音。(2) 指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再读,逐句理解。(1)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理解,着重理解以下词语。应:大概、可能的意思。怜:爱惜。屐齿:木屐鞋下的横梁。印:踏印上。 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春色:春景。出墙来:

6、伸出墙外来。(2) 诗中作者爱惜什么?前两行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久扣柴门未开,说明游园心切)(3) 作者未能进园赏花,并不扫兴,从哪可以看出来?(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中可以看出。)5 .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 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 没有人来开。园里的花开得正好, 这些花所代表地春色是关不住的。 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 出了墙外。)66 .小结: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 本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 园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7谁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

7、爱)8.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情。(1) 生读划出重音和节奏,教师加以指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韵味)(3) 练习感情朗读。 9练习背诵。三、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解题。(1) 板书诗题,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解题。(2) 理解 之”广陵”等词语意思及诗题意思?(之:去,往。广陵:今江苏扬州。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2 .介绍作者。(1) 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李白)(2) 李白和孟浩然关系怎样,你怎么知道的?

8、(俩人是好朋友,从题目和诗中可以看出来。告诉学生,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3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读准字音。(2) 指名读,想想句子意思,画出不懂的词语。4再读,逐句理解。(1) 着重理解以下词语:西辞”下:顺流直下。唯:只故人:好朋友,指孟浩然。西辞:辞:辞别。因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说烟花:指艳丽的春景。烟花三月:指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三月。孤帆:单独地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天际:天的尽头,天边。(2) 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 帆”在这里指什么?为什么只见帆”而不见 船”呢?(帆”指船)5 找生说说全诗的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在春光

9、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 滚滚向天边流去。)6 .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 情。7.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8.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表达了思想感情。(1) 朗读并画出重音和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7三、齐背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作业:1

10、.背诵两首古诗,复习字词。2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 .指名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2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进行练笔:1 .明确要求:(1) 出示要求,指名读。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2) 指名口述练笔要求:写家乡的景物 想感情,写出片段。2 .选择内容:匕、(1) 教师启发学生围绕爱家乡、赞家乡这个中心,拓宽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 内容:家乡里值得留恋、回忆的地方;自然风光,名特产品、名胜古迹等内容。 中心: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 小组同学之间交流。(3) 指名口述要写的内容,师生评议。3 .练写片断,相机指导。(1) 全班练习,教师

11、进行个别指导。(2)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断,相机进行写法指导。如: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热 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继续练写。写完后的同学进行修改,当堂完成练笔。 作业设计:一、默写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填空: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写的.2、:,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句千古佳句,是代诗人.o,这首诗前两句.的诗中的句子。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 之广陵”,就是.后两句,这首诗表达了三、先理解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 时时:恰恰: 诗句的意思: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怜:

12、 小: 诗句的意思: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 尽: 唯: 天际:诗句的意思:3古诗三首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一、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 尊严。二、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三、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四、教学准备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

13、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学过程揭题解题。、使:出使。、简介晏子。(见 背景知识3”、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2按要求自学课文。、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脚碰脚。”淮南的柑桔 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 酒取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区别 大( da )夫”与大( dai )夫”。(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

14、指医生。)、注意 敝、臣”的笔顺及 淮、尊”的字形。、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4. 学习1、2、3、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只好”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 吩咐开城门?、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扣 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 只好”吩咐大开城门。)、小结:从中,你对 晏子”有什

15、么进一步的认识? 5做作业本上1、2题。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1.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 话。2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3进一步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过程1学习第4自然段、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话”。话”。学生自己板书归纳, 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从 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 系,写出结论”。、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

16、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2学习第5自然段。、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重点指导学生填些 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 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 只好赔不是”。 3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4. 作业本上 3、4题。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17、2. 深刻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过程学习第6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2深刻认识晏子”。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3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

18、经过)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4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 5、6题。人教第十册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练习2的教案汪燕宏一、教材分析本练习共有7道题。主要让学和辨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形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以 此来巩固生字新词, 还让学生巩固否定说法换成肯定说法, 用好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7题是根据据本单元训练重点 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而设计的。.联词。5.二、教学目标能注意辨别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会比较形近,并用形近字组成词语。能正确选用近义词,用好反义词。知道

19、短文是按事物的几个主面安排材料的。能将否定说法换成肯定说法,注意分句内容间的因果关系,用好表示因果关系的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7题。教学难点:第6题。四、教学准备小黑析若干块。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41. 能辨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给形近字组词,正确选用近义和反义词,完成第 题。2. 能把否定说法换成肯定说法,完成第5题。(二)教学过程读题,审题。自由读,读准这8个音节。指名一对一对地读,读准确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并正音。 独立完成音节、生字的接连。指名一对一对地读词,并正音。1. 指导完成第1题。(1)(2)(3)(4)(5)2. 指导独立完成第2题。(1)

20、学生独立完成组词练习。(2)以馈时说一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或混淆?(3)订正。3. 指导完成第3题。(1)自由讨论这三组近义词使用时如何区分?(2) 交流,归纳:纯洁”与 整洁”都有洁净的意见,但使用的对象不同。纯洁”一般形容思想、心情、感情,整洁”一般用来形容场所、场地。战斗”与 战役”的意思都是打仗,但使用范围大小。战役”是一定时间内,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大。温暖”与 温和”都含有暖和的意思,但词义的着重点不同,温暖”侧重于 暖” 温和”侧重于 和”常用来形容态度、脾气等。(3)填空并反馈,矫正,说明为什么这样填?4. 指导完成等4题。(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反义词

21、。(3)交流、反馈、订正。5. 指导完成第5题。(1) 审题并读懂例句的改法, 即把否定说法改成肯定说法, 一般把否定说法句中的 没 有就没有”改成肯定说法的 有了才有”或 有了才会(才能)”(2)学生独立完成改写任务。(3)交流反馈并订正,注意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漏词理解或改变了句义。第2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在造句中用好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2. 能知道短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二)教学过程1. 指导完成第6题。(1)读题后明确要求。(2)自由读读这3句话,想一想它们前后两个分句哪句写的是原因,哪句表示结果, 在书上标出。(3)(4)(5)联词。2.指导完成第7题。说说啊部

22、分表因,哪部分表果。师生共同评议。修改句子。 作文的时候,写到因果关系的内容时,要正确、灵活地用好关分别照样子,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交流:读句子, 小结:在写句子、(1)阅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2)(3) 蜜蜂 鱼类 鸟类(4)指名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默读短文。交流第题,教师板书:靠眼睛认路回窝季节性定期往返速度快,路程远交流题。(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即短文用蜜蜂、鱼类、鸟类这三 类不同的动物来就明它们的远游。)长城教学设计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庆丰农场小学高传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长城被称为世界奇迹的原因,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

23、长城的雄伟气势。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领悟长城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告诉学生要爱护长城,保护长城文化。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长、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认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弓I入新课1. 回忆旧知: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以课文内容为线索的小标题:(1) 一条 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以课文结构为线索的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2. 引

24、入新课: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二、图文结合,感受奇迹”(一)出示学法:读思: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长城什么特点?读画:用一一画出表现长城特点的词句读情:体会长城特点,读出感受(二)自主学习(三)汇报交流特点一:长城长”读画:句一: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读中品悟:(指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突出了长城的特点。1. 品修辞:这是一个比喻句, 比作_(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写作方法)2. 品词语:我们先看这个词崇山峻岭”,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那蜿蜒盘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形态?3. 师引:看,这就是崇山峻岭,这

25、就是蜿蜒盘旋,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课件 展示长城图)4. 齐读这两个词语。一条长龙。师结:所以作者把这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就有一万三千多里。5.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突出对长城的赞美。 指名读一一师范读一一齐读 句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1. 品词语:一万三千多里 联系地图品悟: 一万三千里”在地图上找一找有哪些省市?师生共找一一确定答案:长城穿越的省市(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 省、直辖市、自治区) 计算法品悟:一天走多少里,如果日夜不停地走,走完长城需要走多久?2. 谈感受:谈一谈登长城的感受。3. 读感情:指导朗读:突出长城的长,读出赞美的语气

26、。指名读一一师范读一一齐读特点二: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读画:句一: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像 句二:城墙外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 句三:顶上有隔三百多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说1. 读悟数字词:五六匹马同行、两米多高、三百多米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写作方法)2. 图文对照,标注理解:垛子、了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说说它们的作用。师结:了解了这样的设计,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设计方面怎样?(板书设计极为巧妙)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奇迹。(指名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他又想到的 了许多。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写法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想法的句子。(四)感受联想1. 师引: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课本上都被画出了美丽的波浪线,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1)课件展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