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胃肠道CT维重建 2 含义 多排CT技术(四排以上)和相应软件结合对小肠、结肠薄层 扫描后的数据资料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在较大范围内显示小肠、结 肠结构性病变的技术。 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 CT结肠造影(CT Colonography, CTC) 3 CT造影的优势 无创性 胶囊内镜移动的不可控性,常规的纤维镜存在视野的局限,内镜无法 评价腔外解剖与病变,对通过障碍的病灶仅能显示病灶的近端。通过 充分的肠道准备,虚拟内镜及多种方式的重建可以从任意的角度和方 位对病灶进行观察, 并能从狭窄、梗阻处两端观察肠腔的解剖和病变, 可靠地显示了病变部位和大小,并能同
2、时提供腔内腔外的情况; 反复观察 定位准确 4 检查前准备的重要性 肠管是空腔脏器,扩张肠管的程度和管内容物直接影响对管腔、管壁 的观察。 CT造影和普通的腹盆腔扫描不同的关键在 于检查前的准备。 确定患者无肠梗阻。 5 目前扩张肠管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使用阴性造影剂,比如空气、水、脂 肪乳等; 二是使用阳性造影剂,比如稀释的钡剂和 稀释的离子型造影剂。 6 小肠 空肠扩张2cm、回肠扩张1.5cm为充盈 扩张良好的标志。 7 气体 检查前一天少渣或无渣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和检查 当天早上口服50硫酸镁各30ml,检查当天早、中餐 禁食、禁 饮,在检查前6h把肠道清洗剂1包加入3000ml
3、(3kg)温开水中搅匀口服,lh内服完。在病人停止排 便(液)后,于扫描前1520min肌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 液20mg。 肠道清洗剂:主要成份为NaHC03 8g、KCL 2.3g、 NaCl 18.7g 酸山莨菪碱:抑制胃肠道蠕动,减少CT扫描时的运动 伪影,降低肠管张力,有利于肠管扩张充盈。无心律 不齐、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伴尿潴留者等禁忌症。 8 经肛充气法:患者左侧卧于检查床上,经 肛管向肠腔内以5一lOmls的流率缓慢注入 25003000ml气体(视病人耐受程度而定),在病人感觉腹部胀满、 隐痛时停止 注气,保留人工肛管,通过CT定位扫描观察小肠肠腔充气情况,如 肠腔内气体充盈 不
4、满意还可通过保留的人工肛管适当追加 气体。 9 小肠插管法:导管插入深度应在十二指肠 球部或更远端经导管缓慢注入气体。以 定位扫描观察肠管充气情况。 10 肠溶胶囊产气法:肠溶空心胶囊作为载体, 盛装产气剂。口服胃复安20 mg, 15 min 后 服盛装产气剂的肠溶胶囊2030 粒,40 ml 水送服。十二指肠远端pH 值约56。肠溶 空心胶囊在pH 6 即可溶解,并在30 min 完全溶解,产生气体充盈小肠。 11 水 检查前1d 开始进无渣饮食,检查前晚禁 食,口服番泻叶50mg且大量饮水,排便以 接近无固体物为佳。扫描前1h内分次口服 1500mL,每隔15 min服约500 mL,分
5、3次服 完,使中远段的小肠能够充分扩张充盈。 扫描前10一15 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20mg,临检查前再次口服约500 mL,充分 扩张充盈近段小肠及十二指肠。 12 甘露醇混合液 检查前1d 开始进无渣饮食,检查前晚禁食。 扫描前先口服20%甘露醇250mL,扫描前1h 内分4个时间段口服5%糖盐水或甘露醇混合 液,每个时间段约400500ml,每个时间段 的口服量不要求一次性口服完,但是要达到 要求量,总量约1600ml2000ml。 扫描前10一15 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20mg,抑制胃肠的蠕动。 13 甘露醇混合液(按20%甘露醇250mL+5%糖 盐水500mL+ 水
6、500mL 配比),等渗甘露醇口感 微甜,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 充分扩张肠腔, 减 少肠皱襞及假性狭窄,可大量口服而不影响血浆 渗透压,方法简便,无伪影;管壁显示尤其清 楚,容易区别壁内外病变;增强后病灶对比鲜 明,病变显示更为清楚,有利于小病灶的发现; 容易分辨粪块与肿块,尤其适用于胃与结肠准备 欠佳的病人。 14 阳性造影剂引入消化管CT扫描,易产生伪 影,掩盖小病灶。增强时病灶强化降低了与 阳性造影剂的密度差别,不利于病变的显示。 更适用于确定腹腔病灶与肠管的关系,鉴别 是否肠源性病灶。 15 结肠 检查前两天进少渣饮食,前一天流质饮 食,检查前当晚口服20%甘露醇500ml,配 加5%
7、葡萄糖1000ml,检查前前1小时喝甘露 醇混合液1600ml2000ml,方法同小肠。取 侧卧位,经直肠注入气体至病人能耐受为 止,CT定位扫描确认肠腔气体充盈程度。 16 优选方案 检查前1d 开始进无渣或流质饮食,检查前晚禁食。 CTC于检查前晚口服20%甘露醇250mL, CTE于扫描前先口服20%甘露醇250mL,扫描前1h 内分4个时间段口服甘露醇混合液,每个时间段约 400500ml,每个时间段的口服量不要求一次性 口服完,但是要达到要求量,总量约1600ml 2000ml。扫描前10一15 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20mg,抑制胃肠的蠕动。CTC于检查前经肛门注 入缓慢气体
8、,至病人能耐受为止,量约600800ml。 17 扫描 仰卧位,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常规行 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激发扫描, 相当于动脉期延迟25 30 s,静脉期延迟 6090 s。加行俯卧位。如果是小肠病变采 用低张水充盈法,可根据病变部位加扫侧 卧位,病灶侧低位,以利于液体充盈。 扫描条件可根据设备优选。 患者屏气配合很重要。 18 观察 CTE、CTC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的运用,全景 式、多方位显示小肠腔、壁、壁外系膜、 腹腔内血管、后腹膜及腹内实质脏器,对 息肉、肿瘤、炎症性及缺血性病变的诊断 有独特的优势。 19 常用后处理方法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
9、mation, ) CT仿真内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 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 CTVC) 表面遮盖显示 (shaded surface display, ) 透明显示 (aysum, tissue transition projection ) 20 多平面重建 21 结肠肝曲息肉结肠肝曲息肉 22 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23 ()() 24 透明显示透明显示 肿块长度 的精确判定 25 仰卧位仿真结肠镜结肠镜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 26 乙状结肠增生性息肉 27 存在的问题 数据量大 几百甚至上千张图像 人工识别费时
10、人工识别易漏诊、误诊 人工识别个体间存在误差 射线辐射 28 密度 不均匀含有气体当然是粪便 真假息肉的鉴别 假阳性假阳性 29 回盲瓣疑为息肉 假阳性假阳性 30 假阴性假阴性 扁平状腺癌扁平状腺癌 CTC:粪便 31 扁平状腺瘤扁平状腺瘤 32 CTE 小肠是消化系统最长的空腔脏器,扭曲、可蠕动的解剖 和生理特点,增加了小肠疾病诊断的难度。CTE没有明显 进展。 CTC 肠道准备相对容易达到要求 准确性高、损伤小 在结肠镜检查的同一天施行,则无需额外的肠道准备 结肠以外的病变可以被发现 尤其是结肠镜检查失败或禁忌的患者 新软件技术: CTC的自动图像后处理软件可以在短时间 内完成图像后处理工作,并进行可疑病灶初步筛选,明 显减少工作量。 33 球茎状粘膜皱襞 34 CTC自动分析软件 35 36 37 低剂量低剂量CT扫描扫描 及及 MR结肠造影结肠造影 (MR Colonography ) 射线辐射 CTC 50岁的成年人 结肠接受的剂量为 7 to 13 mSv (65 mAs) 在其一生中增加结肠癌的机率为0.044% 38 影响剂量的因素 X线管电流和曝光时间 扫描层厚 矩阵 螺距 重建算法 X线管电压 X线束宽度 39 降低CT剂量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银行资料员培训课件
- 信息技术 wps版 教学大纲
- 河南省灵宝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 邮政内部作案管理办法
- 造价部部门管理办法
- 企业消防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纽约枪支管制管理办法
- 2025年泌尿外科手术器械使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外国学者谈新质生产力
- 用户体验 智能座舱人机界面评测规范-意见征求稿-2024-07-技术资料
- 建筑工程资料承包合同范本
- DB14-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中压交联工序工艺培训
- 水质采样记录表
- 安克创新招聘测评题答案
- 一年级上册道法教学计划
- 招租写字楼方案
- 人类群星闪耀时
- 某部队副食品供货项目配送方案
-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前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