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第五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夏商周史简表夏商周史简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东周: 春秋(BC770BC476) 战国(BC475BC221) 春秋春秋所记,在二百所记,在二百 五十余年的春秋时代中,五十余年的春秋时代中, 言言“侵侵”者六十次,言者六十次,言 “伐伐”者二百一十二次,者二百一十二次, 言言“围围”者四十次,言者四十次,言 “师师”者三次,言者三次,言“战战” 者二十三次,言者二十三次,言“入入” 者二十七次,言者二十七次,言“进进” 者二次,言者二次,言“袭袭”者一者一 次,言次,言“取取”言言“灭灭” 者,更不可胜计。者,更不可胜计。 翦伯赞翦伯赞先秦史

2、先秦史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 诸侯出。诸侯出。 孔子孔子论语论语季氏季氏 一、社会大变革一、社会大变革 1.政治状况政治状况: 列国纷争,社会动荡,列国纷争,社会动荡, 封邦建国走向解体封邦建国走向解体 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 西周的西周的“封邦建国封邦建国”体制体制 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 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2. 经济领域变革:最深刻的变革经济领域变革:最深刻的变革 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 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

3、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 牛子耕牛子耕. 樊树志樊树志国史概要国史概要 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 一镰、一鎒、一椎、一铚一镰、一鎒、一椎、一铚, 然后成为农。然后成为农。 管子管子 农业技术变革:农业技术变革:铁制农铁制农 具与犁耕技术具与犁耕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 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 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一种全新的追逐利益、一种全新的追逐利益、 实力竞争的局面出现。实力竞争的局面出现。 加速井田制瓦解。加速井田制瓦解。 旧贵族的衰落、新兴地主产生旧贵族的衰落、新兴地主产生 3.政治领域变革:各国变法,制度变革

4、政治领域变革:各国变法,制度变革 李悝变法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目标:富国强兵目标:富国强兵 特点:奖励耕战,启用贤能之士。特点:奖励耕战,启用贤能之士。 影响:各国政治、经济制度趋同影响:各国政治、经济制度趋同 4.4.思想领域变革: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思想领域变革:诸子百家竞相争鸣 孔子孔子“弟子盖三千弟子盖三千 焉,身通六艺者七焉,身通六艺者七 十有二人。十有二人。” 社会上各种有学问社会上各种有学问 的人大量增多,为的人大量增多,为 各国的内政改革献各国的内政改革献 言献策。言献策。 私学兴起,私学兴起,“士士”的崛起的崛起 二、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转型:背景:社会

5、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春秋战国时期,连年 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2.诸子百家:诸子百家: 乱世求治中应运而生各种学术流派,以儒家、乱世求治中应运而生各种学术流派,以儒家、 法家、道家为最著名。法家、道家为最著名。 创始人:孔子(春秋)创始人:孔子(春秋) 思想:思想: 1.“1.“仁仁”的核心观念,是的核心观念,是 最高的道德准则。最高的道德准则。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2.2.礼是等级、规范礼是等级、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

6、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n战国:荀子战国:荀子 n思想:礼、法结合思想:礼、法结合 n依据:人性恶依据:人性恶 n战国:孟子战国:孟子 n思想:仁政思想:仁政 n依据:人性善依据:人性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民贵君轻)君为轻(民贵君轻) 孔孟之道的影响:孔孟之道的影响: 在当时不被各诸侯国重视,在当时不被各诸侯国重视, 但是儒家所强调的但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仁”“礼礼” 等道德规范,对中国历史却等道德规范,对中国历史却 产生了重要影响。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思想:肯定社会变革思想:肯定社会变革 提倡提倡“法治法治” 君主集权制

7、君主集权制 重视功利重视功利 影响:影响: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 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消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消 极面明显极面明显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思想:否定现实政治思想:否定现实政治 主张小国寡民主张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影响:影响: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成为后世王成为后世王 朝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朝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 依据。依据。 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小结: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动,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动,推动 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

8、。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百家争 鸣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思想学术最为灿烂的一页。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思想学术最为灿烂的一页。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等学派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等学派纷纷提出了各自的 救世主张。在当时的背景下,哪一种主张较为合理?为什么?救世主张。在当时的背景下,哪一种主张较为合理?为什么? 各家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当时的背景来看, “封邦建国”体制崩溃,旧贵族的衰落、新兴地主产生,法 家正面肯定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废除世卿世

9、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比较合理。 治史视角治史视角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 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转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 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政治上:政治上: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西周的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西周的“封邦建国封邦建国”体制崩体制崩 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

10、目 的进行改革。的进行改革。 经济上:经济上: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 ,土地买卖、奖励农耕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土地买卖、奖励农耕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 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呈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呈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 文化上: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 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

11、。 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 期。期。 那是一个那是一个“大大”时代!时代! 大动荡大动荡王室衰微、群雄并起、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群雄并起、诸侯混战、礼崩乐坏 大转型大转型社会分化、革故鼎新、变法图强、文化勃兴社会分化、革故鼎新、变法图强、文化勃兴 时代的气势时代的气势 特殊的气质特殊的气质 嬴政嬴政 秦国的气场秦国的气场 特殊的气魄特殊的气魄 秦王秦王 在长达五百年的剧烈阵痛中在长达五百年的剧烈阵痛中 中国历史正经历着脱胎换骨中国历史正经历着脱胎换骨 春秋战国与希腊之比较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12、提出“轴心文 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 元前200年之间 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 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 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 核心。“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 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1)在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和希腊的政治走向各 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 中国:由“封邦建国”体制变为中央集权 大一统体;或由分裂到统一;(1分) 希腊:形成城邦制度;或以雅典为代表的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 全盛。(1分) (2)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希腊都出现思想活跃 、文化繁荣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何?(4分)各 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表现: 中国: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 响最大的是儒、法、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