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服务流计量的一种新分析框架…基于居民消费支出角度的研究_第1页
人力资本服务流计量的一种新分析框架…基于居民消费支出角度的研究_第2页
人力资本服务流计量的一种新分析框架…基于居民消费支出角度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力资本服务流计量的一种新分析框架基于居民消费支出角度的研究内容摘要:木文在综述国内外人力资木计量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 探讨了人力资木计量的关键问题。文章采用劳动报酬法,利用居民基 本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了居民纯体力劳动的收入,并进而计量了 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本服务流的数量。作者将中国人力资本的计量分为 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其中,城市人力资木采用工资性收入的数据扣 除纯体力劳动的收入获得,而农村的人力资本利用工资性收入加上经 营收入,然后扣除物质资本和纯体力劳动的收入获得,最后,加总两 个区域的人力资本服务流就得到总的人力资木服务流。论文关键词: 人力资本,服务流,居民消费支出,劳动报酬法 英

2、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对人的价 值进行研究的学者。配第(pediJ667)在国家实力的比较研究中,采 用“生产成本法S以计算岀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W.法尔(1853)首 次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对人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法尔的主要 研究领域是财产.收入和税收,他更重视人的收入能力,采用的是 种现值收入。L杜布林和A. J.洛特卡(1930)等人对法尔的现值收入法做了发展,认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投资的产物,在在人的生命周期内,每年都 会产生一定的价值,这样就形成了若干年的收入流量,把总的收入流 量(收入能力)计算成现值,就是人力资本的价值。舒尔茨(1969) 用受教育年

3、限来计算人力资本。把在校天数152天视为一年,用“等量的在校年调整初等教育的在校时间。这种方法虽然简明可行,但 对不同的学历层次没有考虑,也就不能准确测算人力资本量与质的差 别。A麦迪森把初等教育年限数每年给予1的权,中等教育权数为1.4,高等教育权数为2,经过调整,他计算出了 18201992年6个国家的1564岁年龄组的每人受教育年数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李 建民.王金营(1999)人才与非技术劳动的分解法,研究人才资源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王金营(1999)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对改革开放后 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樊刚(2000)也采用平 均受教育年限法来计量人力资本,并对人力

4、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 了实证分析。穆力干和萨拉伊马丁(1995)提出了超越对数总量指数法,对教育年 限法进行改进。他们用构建超越对数函数和回归方法选出一种最优的 指数比较方法,并且认为这个理想的最优指数体系的评价标准就是预 期误差作用最小。随后穆力干和萨拉伊马丁又使用了历时的和跨部门 的迪维西亚指数方法对此进行改进。最后,他们确定GTS(Geographical Traveling Salesman)方法作为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案,并以1980年加里福利亚的人力资木水平作为人力资本比较单位。二、人力资本计量的基本思路:劳动报酬法 从现有的对劳动报酬法计算人力资本的批评来看,主要是认为中国的 劳动

5、者在工作中提供的人力资木并不一定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实质 是基于认为中国人力资本配置制度不合理而产生的一种批评,但本文 认为这种批评是缺乏说服力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的,理性的经济人有一种能力,处理失衡的能力。在经济 中,计量模型中使用的变量的数据应该是实际投入到经济中的生产要 素,这也是为何在计量劳动力要素要扣除失业人口,计量物质资本要 考虑折旧和资本闲置的原因。同样,在包涵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中,人力资木也应该是投入到经济中的实际人力资本投入量,也就是 人力资本的服务流。这样,理想状态的人力资本存量(经济中人的知 识和技能的总量)和实际投入到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服务

6、量存在一定的 差别,这种差别就是人力资木的使用效率(浪费率),在不同的经济 中这个差别可能非常巨大。经济中给予人力资本的报酬不是对劳动者 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回报,而是劳动者使用的人力资木的回报,或者 说是对人力资本服务流的回报。决策时,理性经济人做岀效用最大化决策。由于处理失衡的能力的存 在,个人总会选择与报酬相一致的努力程度。如果个人的收益太低, 个人而临两种选择:一是谋求收入的增长,二是选择自己的努力程度。当收入增长的目标由于制度等因素而无法实现的时候,个人就会降低 自己的努力程度,使工作中的报酬和努力一致。这样,即使在无法选 择退出的情况下,个人也可以选择努力程度(人力资本的使用程度)

7、来处理可能存在的失衡。在现实的生活中,现有的制度安排越来越能 够激励人力资本的使用,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星一部分群体(如高校 教师.科研工作者)己经能够使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木得到充分的使用, 因此,劳动报酬计量人力资本会使人力资本的服务与收入不相等的的 批评使站不住脚的,由于理性经济人的存在,经济中的人力资本的服 务流会与收入流均衡。劳动报酬法的一个优点是它正好反映了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木的服务 流,个人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就相应获得一定的报酬,可以很好解决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作用滞后,人力资本的折旧问题以及人力资 本的闲a问题。经济活动中,因此,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滞后问题可 以迎刃而解了。另一个优

8、点是处理了人力资本积累的问题,相对于物 质资本,人力资木更需要不停的积累,初中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小学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成功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等教育,人 体的知识和技能总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劳动报酬解决了人力资本积累 的问题,如果个体的人力资木提高,相应地,人力资本拥有者的报酬 也会相应增加。第三个优点是计量相对简单,劳动报酬的数据也可以 获得。第四个是不用假设人力资本的同质性问题。在教育年限法计量 人力资本的时候,各级教育的教育年限无论是否加权,都是假定教育 是同质的,这一点缺乏说服力,与现实经验也有一定的差异。同样,人力资本的折旧与干中学的人力资本也自然在劳动报酬中获得 了体现,理

9、论上讲,用劳动报酬法来计量人力资木是无可非议的。关 键在于实际数据获得上的难度。在个人的收入来源中,有人力资本来源,物质资木、金融资木来源等 等。人力资木的报酬主要蕴涵在个人的劳动收入(劳动报酬)当中, 而劳动报酬可以分为纯体力劳动的报酬和人力资本的报酬。当然,纯 体力劳动和人力资本的报酬是无法截然分开的,这也导致了人力资木 报酬计量的困难。设想一个零技能的工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 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无论一个人是大学、博士毕业,还是文盲,都或 多或少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零技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但这是一种 思考问题的方法,零技能计算人力资木的方法有一个假定:纯体力劳 动的报酬只是体力的报酬,它是不变的。这里就引中岀一个隐含的假 定:体力劳动的报酬不是一种投资,而是一种消费,其支出和所得应 该是相等的。这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证明.首先假定纯体力劳动的 报酬是不变的。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上讲,纯体力劳动的边界生产率 应该是不变的。那么,个人的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