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实施规划_第1页
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实施规划_第2页
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实施规划_第3页
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实施规划_第4页
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实施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规划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1.矿井概况31.1矿井灾害类型31.2矿井通风方式41.3矿井排水系统51.4采掘地区分布52.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计标准及依据63.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63.1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63.1.1监测监控系统现状63.1.2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73.1.3监测监控系统完善规划73.2通讯联络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83.2.1通讯联络系统现状83.2.2通讯联络系统存在的问题83.2.3通讯联络系统完善规划83.3人员定位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93.3.1人员定位

2、系统现状93.3.2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93.3.3人员定位系统完善规划103.4供水施救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103.4.1供水施救系统现状103.4.2供水施救系统存在的问题113.4.3供水施救系统完善规划113.5压风自救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123.5.1压风自救系统现状123.5.2压风自救系统存在的问题123.5.3压风自救系统完善规划133.6紧急避险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143.6.1紧急避险系统现状143.6.2紧急避险系统存在的问题143.6.3紧急避险系统完善规划184.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预算195.管理维护制度235.1 充足的资金投入和严格的监管制度235.2明

3、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责任范围235.3划分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24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精神,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豫煤安监技装2010430号文,“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试点工程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明确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要求2012年6月底前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任务。吕沟煤矿认真部署、严格落实,根据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文件要求,为了加快建设步伐,结合吕沟煤矿实

4、际,制定下发“关于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及安监、生产机电、调度相关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由安全矿长担任六大系统建设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在认真分析矿井“六大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有永锦公司有关处室负责与设计单位根据吕沟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委对井下安全避险的避难硐室进行设计。以下对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规划进行汇报。1.矿井概况1.1矿井灾害类型吕沟煤矿位于禹州市方岗乡杨南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152,北纬340717。向北6km与许洛公路相接,向北1km与新禹神公路相连,向南5km有柏油

5、路与国家二级公路禹神公路相通,吕沟煤矿隶属永锦能源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五职矿长”安全资格证等证件齐全有效。主要开采六2(五2)、七4(六4)煤层,煤层厚度分别为1.2m和0.9m。井田走向长4.8km,南北倾斜长2.4km,面积10.4604km2,煤层走向270275,倾向180185,倾角1315。井田位置及范围:井田位于禹县煤田西南部三峰山至米托寺井田三峰山矿区内,上部至风化带,下部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自然边界,东部以y=38442800与新峰四矿为界,西部以兰河为界与新峰二矿为邻,属低瓦斯矿井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4 m3/

6、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68 m3/t) ,斜井片盘开拓,两翼对角式通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45万t/年。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的鉴定结果,六2(五2)、七4(六4)煤层自燃倾向性均为级,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五2煤层20.1%,六4煤层18.38%);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正常涌水量100m3/h,最大涌水量120 m3/h。1.2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主、副斜井进风,东、西风井回风,主要通风机型号为4-72-11no.16b 型离心式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75kw 。全矿井总进风量

7、3300m3/min ,主井进风量2200m3/min、副井进风量1100m3/min;总回风量3634m3/min,东风井回风量1896m3/min,西风井回风量1738m3/min。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4.34m3/min,相对涌出量4.68 m3/t。1.3矿井排水系统矿井建立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井底泵房承担所有井下涌水,能够满足排水要求。矿井正常涌水量100m3/h,最大涌水量120m3/h。采用两级排水,吕沟煤矿主排水系统为二级排水,井下各个采掘工作面水经大巷水沟排到八号水仓,矿井正常涌水量80m3/h,最大涌水量120m3/h,水仓容积900 m3,每班排水时间45小时。由八号水仓排至

8、六号水仓,六号水仓容积1650 m3。每班排水时间4-5小时,由六号泵房排至平地污水处理厂。八号泵房使用的水泵是禹州市水泵厂生产的,共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型号为md155305型,流量为155m3/小时,扬程150米,水泵效率是75。配套电机型号是yb2315s-4,功率110kw,山西防爆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配用开关是真空软起动器,共三台,型号是qbz-400/1140/ (660)r,淮南万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排水管路选用155mm的无缝钢管,全长500米,排水高度110米。六号泵房现使用水泵是禹州市水泵厂生产的,共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型号为md15567

9、8型,流量为155m3/小时,扬程536米,效率75,排水管路是用150mm无缝钢管,全长1500米。排水高度314米,配套电机型号是yb450s2-2,功率355kw,电压6kv,转速2980r/min,山西防爆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使用起动设备为bgp9l-6ak型高压真空防爆开关。矿井开拓已延深至-245m水平(九阶段)。九号泵房已安装完毕,九号泵房现使用水泵是湖北扬子江泵有限公司生产的,共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型号为md155307型,流量为155m3/小时,扬程210米,效率75,排水管路是用200mm无缝钢管。排水高度200米,配套电机功率160kw,电压660v,转

10、速1480r/min。预期投运时间为:2011年6月。1.4采掘地区分布矿井现开采水平为-190m水平(八阶段),开拓已延深至-245m水平(九阶段)。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采用片盘斜井开拓,共四个井筒,主、副井筒位于井田中央,两个风井井筒位于井田东、西两翼,均沿六2 (五2)煤层布置,七4(六4)煤层通过三条石门与六2(五2)煤层相连。井田沿倾斜每隔200m划分一个区段,一个区段分东、西两翼回采。矿井六2(五2)煤层九水平以下、七4(六4)煤层八水平以下计划采用超高水充填采煤工艺,本项技术可以有效的将原有村庄压煤开采出来,增加矿井服务年限。止2010年末六2(五2)煤层剩余可采储量507.7万

11、t,七4(六4)煤层可采储量546.5万t,预计2028年回采结束。2.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计标准及依据吕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与规定进行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附件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附件2)(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附件3)

12、(6)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修改意见的通知(煤安监司函办20111号)(附件4)3.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1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1.1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于2002年12月投入使用,2008年3月改造为kj209n型安全监控系统,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等地点均按规定安设了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门开停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馈电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监控系统的安装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

13、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目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配备了专门的监测监控管理队伍,负责安全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系统操作人员、安装维护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拿到了岗位合格证。3.1.2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分析认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

14、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瓦斯监测信号传输使用的矿用阻燃铜芯电缆的能力存在局限性。当井下监测分站安装数量过多时,上传流量超过了监测监控系统的巡检周期,将有可能造成计算机不能完全记录事实监测瓦斯数据。另外使用矿用阻燃铜芯电缆传输信号时,如果一台监测分站出现故障(分站线路短路),就会造成井下所有监测数据中断。3.1.3监测监控系统完善规划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主要是按照紧急避险系统的设置要求完善相应的环境参数监测探头。并将井下的矿用阻燃铜芯电缆更换为光端机配合光纤传输,利用其抗干扰性能高、通信数据上传稳定、不会出现由于监测分站和传感器数量增多而造成的漏检数据、安装维护简单可靠等优点。平地中心站主备机更

15、换为服务器,保证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稳定,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8月10日,投资73.05万元。3.2通讯联络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2.1通讯联络系统现状通讯联络系统的建设要求是能够实现井下人员、设备之间的运输、安装、调试配合信息传输及时、准确,煤矿地面的生产调度管理部门、辅助单位能够及时沟通协调,因此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既满足井下的安全生产需要,又要满足地面生产、指挥、管理等各方面的通讯需求。目前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和避难硐室内均按照要求安设了电话,能够保证与井上调度室、各作业地点之间的及时沟通。3.2.2通讯联络系统存在的问题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16、)的要求,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且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并宜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安装的无线通信系统应与调度电话互联互通。分析认为,矿井通讯联络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矿井尚无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2)井下有线调度电话系统基站、通讯电缆、程控电话机防雷装置等不能完全满足需要。3.2.3通讯联络系统完善规划(1)为确保通讯线路性能,在平地到井下增设电话光端机一套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7月10日,投资8万元。(2)为保证通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计划购进程控交换机cpu、ecpu板、用户板、通讯光缆、本安型电话机等设备材料,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6月20日,投资6万元。

17、(3)增加程控电话交换机电源防雷装置、电话防雷模块,提高通讯系统适应恶劣天气的能力,增强其运行安全性,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7月10日,投资4万元。(5)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建议安装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和井下广播系统各一套,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8月10日,投资98万元。3.3人员定位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3.1人员定位系统现状目前矿井使用的人员定位系统是2010年12月底安装的kj251a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

18、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3.3.2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的要求,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综合分析矿井目前的人员定位系统现状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中心站无电源

19、防雷装置;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6月10日,投资0.4万元。(2)漏读率大于管理规范规定;(3)系统设备不完备,中心站少一台备用服务器,井下读卡器数量不足,达不到系统要求,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7月10日,投资10万元。3.3.3人员定位系统完善规划针对人员定位系统分站数量不足的问题,完善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是增设设备和维护升级,根据矿生产地区的变化和调整,及时调整控制分站和收发器的位置。3.4供水施救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4.1供水施救系统现状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用水水源:六4西区、六4东区、五2东区、五2九号区段水源都来自五2八西,目前矿井供水管路全长13000m。矿井供水管路与防尘、防灭火管路共

20、用。管路系统中均安设有分区控制阀门,实现对各个采区和各条巷道的供水调控。皮带巷每隔3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运输巷道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通过管路供水系统保证了矿井各地点安全生产以及防尘防火用水,在井下各避难硐室内均敷设有供水管路。目前五2八水平区段、六4八水平区段水管管径为2寸;六4东区下山、五2九号区段主要大巷水管管径为4寸,九水平下机巷水管管径为3寸;东、西风井原供水管路因别的原因,已经停止供水。3.4.2供水施救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供水施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有井下

21、水源的应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2)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3)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分析矿井目前的供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六4区、五2八水平东区段水源很小,不能满足矿井井下消防和生产供水、施救的实际需要,供水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2)井下水源和地面供水尚未形成管网;(3)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前供水管路缺乏必要的保护;(4)供水系统不能满足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的要求,矿井井下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2、3.4.3供水施救系统完善规划针对供水施救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更换井下供水系统管路,为紧急避险时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完成时间2011年7月14日,投资金额53万元。(2)将井下水源和地面供水形成管网,为紧急避险施救提供必要的管路和保障,完成时间2011年7月14日;投资金额70万元。(3)配合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加强供水管路的保护。每一条到要有时间及投资3.5压风自救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5.1压风自救系统现状矿井井上下共安设4台压风机组,有2台压风机组正常运转向井下供风。各采掘工作面均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敷设压风自救管路及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建立有

23、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在以下每个地点都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可供5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少于0.1m3/min。压风系统,五2八水平区段、六4八水平区段压风管径为2寸;六4东区下山、五2九号区段主要大巷水管管径为4寸,下机巷水管管径为3寸除正常维修以外,没有进行过大的技术改造。3.5.2压风自救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

24、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置压风自救装置。水害严重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此项应为目前矿井还有哪些巷道没有安装压风管路,什么时间安装完善,投资多少(目前巷头已全部安装)(2)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保证系统正常使用。需要60个集水放水器和15个汽水分离器,安装时间2011年10月,计划投资12万元。(3)

25、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4)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2m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5)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综合分析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的现状认为:五2东区、六4西区压风管路经几次延伸改造后,由于巷道

26、变形、扩修,目前存在连接方式不统一、高低不一、开口乱、局部锈蚀跑风等现象;压风管路和压风自救系统规划建设标准低、安装质量低、管路老化较严重;五2九号区段管路没有汽水分离器;压风机组正常运转向井下供风。以上四项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是压风自救系统存在的重要问题。3.5.3压风自救系统完善规划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完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在五2九号区段支管路上安装集水放水器和汽水分离器;(2)改进现有的压风自救设施管路,满足降噪、减压、供风的基本要求,计划采用新型的压风管路材料,具体见图1所示;(3)实现压风管路与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对接;(4)平地压风机组正在安装中,按国家安监局要

27、求期限完成。3.6紧急避险系统现状及完善规划3.6.1紧急避险系统现状吕沟煤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矿井各采掘工作面外均建立有避难硐室,硐室内敷设有可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同时准备有隔离式自救器和灭火器。隔离式自救器和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15个人的需要。在长度超过500m的掘进巷道内,另外设置有临时避难硐室,也安装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配备隔离式自救器和灭火器。目前,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工作人员均能在30分钟内撤离的进风巷的新鲜风流中,预计在五2九西大巷2000m处掘进巷道内设置避难硐室。3.6.2紧急避险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煤矿井下

28、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2)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

29、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3)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4)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

30、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5)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a.具备自备氧供氧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供氧量不低于0.5升/分钟人,处理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低于0.5升/分钟人,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应能保证在20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18.5%23.0%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0%,甲烷浓度不大于1.0%,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温度不高于35摄

31、氏度,湿度不大于85%,并保证紧急避险设施内始终处于不低于100帕的正压状态。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的应有减压措施,以保证安全使用。b.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能够对避险设施过渡室(舱)内的氧气、一氧化碳,生存室(舱)内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和避险设施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或监测。c.按额定避险人数配备食品、饮用水、自救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配备的食品发热量不少于5000kj/d人,饮用水不少于1.5l/d人。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绝式,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min

32、。(6)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7)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m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9)紧急避险系统应有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33、(10)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

34、水阀门。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11)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12)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完善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13)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从以上

35、基本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矿井没有避难硐室,预计2012年6月末在五2九西大巷2000m处完成构筑避难硐室。现有的临时避难点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投资556万元。3.6.3紧急避险系统完善规划由于目前紧急避险系统尚处于示范建设阶段,相应的验收办法及规定也仅是暂行规定和征求意见稿,因此,根据吕沟煤矿的实际情况,如果全面铺开建设不仅开拓工程量过大问题,而且建设的紧急避险设施也仅是示范工程,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完善,综合以上问题,吕沟煤矿“六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确定分步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具体如下:(1)2011年4月2012年

36、2月底施工五2九西大巷,施工到2000m处建设一个容量30人5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2)完善其他五大系统,实现“六大系统”的可靠对接。(3)按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建设完善各作业地点的临时避难硐室。4.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预算通过对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调研和矿井现状的分析,在“六大系统”建设的第一阶段,施工进度及安排如下:4.1 2011年4月2011年12月底,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供水施救、压风自救系统建设完善;4.2 2012年3月2012年6月底,施工五2九西大巷永久避难硐室。4.3 2011年7月

37、2012年6月底,全矿健全完善“六大系统”。工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 (元)金额 (万元)备注合计2134.23监测监控系统73.05矿用监控分站kj209n-f台1080008光缆检测仪台135000.35服务器ibm机架式台3270008.1矿用以太网交换机kjj368台1070007矿用本安型网络光端机ktg114台81800014.4矿用监控分站电源箱kj209n-d台1080008网络附件(尾纤、防爆网线、网线钳)(网线测试仪)套120000.2光纤熔接机kl-300台1450004.5矿用阻燃通信光缆mgxts(10) m150001522.5通讯联络系统106井下无线通讯

38、系统套128000028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井下广播系统套170000070矿用电话光端机套1800008人员定位系统112虹膜考勤系统套8140000112供水施救系统123蓄水池200m3项120000020.00工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 (元)金额 (万元)备注供水管100mm米960010096.00供水管接头100mm个1600304.8供水管阀门100mm个501600.8变径三通100mm/25mm个204000. 8减压阀5mp/0.5mp个502000.5水龙头13个100100.1压风自救系统166.24平面截止阀zjf10/b40个1602453.92 高压胶管

39、kjr2-19-18m220011024.20 压风自救装置yqj(袋式)套501000.50 压风自救装置zyj(a)箱型套201000.20 压风自救装置zyj(a)箱型套201000.20 调压过滤器afr-2000(金属型)套2004509.00 pu弹簧伸缩管106.5(兰)m2000153.00pu弹簧伸缩管64(橘红)m2000153.00 接头m141内螺纹快速插头个1200212.52 呼吸半面罩6mm4mm个1200202.40 阀门双头m141内螺纹球阀门个24050.10 工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 (元)金额 (万元)备注弯头螺纹pc接头(afr-2000调压过滤器出风侧)个24050.10 镀锌板3.0mmm2500110.55镀锌水管dn20m50050.25 无缝钢管dn200/dn1500/dn100m20004.40.88压力表120mm,1.5mpa个60280.17 低压闸阀dn200/dn1500/dn100个200175035.00 储气罐(带放水功能)c-2/0.8台375002.25 斯特劳勃(straub)管道连接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