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代会典的纂修_第1页
略论明代会典的纂修_第2页
略论明代会典的纂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论明代会典的纂修 论文关键词:明会典;正德会典;万历会典;纂修 论文摘 要:明会典的纂修始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其体例远源周礼,近取诸司职掌,经历了模仿、沿袭与创新的过程。其纂修主要由史馆承担,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资料主要来源于朝廷颁降之书、各衙门的见行事例、造表文册和资料以及历朝实录。刊行后,成为明代的大经大法,不仅在明代为百司所遵、万民所奉,而且在清初一度被奉为处理政事的政典,更成为清修会典的重要参考。 大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典章制度专史,也是明王朝的法典。始修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再次刊行天下,历时近90年。其纂

2、修时间之长、纂修过程之复杂,在此前的典制体史籍中是极为少见的。关于明代会典的纂修问题,学界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不揣浅陋,爰撰短文以明之。 一、漫漫会典纂修路明代会典的纂修历程 会典的编纂,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周礼。周礼亦称周官,专载周代设官分职之法。受此影响,唐玄宗时仿周礼而编唐六典,宋元时期则有庆元条法事类、元典章等。沿及明代,则有弘治、嘉靖、万历三朝会典之编纂。 (一)弘治会典的纂修与正德间的刊行 “会典本职掌而作”,诸司职掌为明朝会典最初之蓝本,因而要探讨其纂修,理应从诸司职掌说起。诸司职掌是明洪武时期仿唐六典而纂修的一部行政法典。“自五府、六部、都察院以下诸司,凡其设官分职之务,编类为书。

3、”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午书成,颁布中外。该书详细规定了明朝初期的职官建制及职权范围,成为各级官府行政之依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典章制度也在不断改订或增补,弘治十年三月明孝宗下诏,以内阁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为总裁官,以翰林院侍讲学士程敏政、侍读学士王鏊、侍讲学士杨守防为副总裁官开始纂修会典。为使“纂修者有所依据,承行者易于遵奉,承内阁大学士徐溥之请,孝宗亲赐了大明会典书名。此外,他还提出了会典纂修的思想和要求,即“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一以祖宗旧制为主”;“务使文质适中,事理兼备,行诸今而无弊,传诸后而可征”。然“彼时史官因循,二三年来,纂述茫无头绪”。事实上,

4、纂修官们只做了一些资料收编工作,从弘治十三年至十五年会典进入了实质性编定阶段。弘治十三年,“大学士李东阳等与学士吴宽等议定凡例,以诸司职掌乃圣祖旧制,开具于前,而以累朝节年事例循序系于后”。此凡例的制订,从而使会典纂修工作有例可循,真正走上正轨。万历会典卷首所附弘治间纂修凡例,即李东阳等所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大明会典成书,记事起于国初迄于弘治十五年。弘治皇帝非常高兴,亲为作序,称赞该书“提纲挈领,分条析目,如日月之丽天而群星随布”,“命工锓梓,以颁示中外”。然而未能等到弘治会典分刊布,孝宗就驾崩了,因而刊布之事也就中途而止, 正德皇帝即位后,鉴于弘治会典成而未刊,又因其成书仓促,“不能无鲁鱼

5、亥豕之误”,遂令先“重加参校,补正遗阙”,然后再刊行,对弘治会典的校订始于正德四年五月,时有总裁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副总裁梁储,纂修官毛纪、傅珪、毛澄、朱希周、潘辰等人参与此项工作,当年十二月结束。正德六年,会典正式刊行天下。这次刊行的会典,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那部一百八十卷本的明会典,学界习惯上称之为正德会典。这次校订主要是订正谬误,在记事时间和收载内容上并未有大的改变。然由于校订时间太短,有失仓促。因此会典“犹有未尽者”。 (二)嘉靖会典的纂修与未刊 正德会典刊行后,即成为全国通行的行政法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制之因革损益又复增多。特别是嘉靖初年,世宗锐意改革,

6、典制改作又多于往时,故“恐数十年之后,卷册浩穰,条贯繁琐,失真之弊,又或如前”。世宗认为有必要对弘治十六年以来之典制“悉心考究,凡损益同异,具事系年,条分类列,通前梓为一书,以成一代完典”。再者,嘉靖皇帝对正德会典非常不满,认为其“纪载失真,文辞抵牾者,比比有之”。正德会典因审校不精而存在的谬误,也使世宗感到有对其进行重校的必要,因而早在嘉靖七年三月,他即“诏儒臣重校大明会典,订正谬误,增人续定事例”。 嘉靖间会典的纂修共有两次。嘉靖八年四月,杨一清等请求开馆纂修会典,这也是嘉靖间第一次开局修会典。当时,嘉靖皇帝命大学士杨一清、张璁、桂萼、翟銮和吏部尚书方献夫等五人为总裁官,负责会典的续修。此

7、次续修至嘉靖二十四年完成初稿,收载典制的时间范围自弘治十六年至嘉靖七年。然此次会典纂修无果而终。二次开局始于嘉靖二十四年。是年闰正月,应大学士严嵩之请,嘉靖皇帝命严嵩、许瓒、张壁为总裁官,孙承恩、张治为副总裁官主持会典的续修。此次续纂,时间范围自嘉靖八年起至二十三年止,嘉靖二十九年五月成书,然而,续修之会典进呈后,嘉靖皇帝并未允其刊行。究其原因,乃是其中紊礼逾法之处太多。嘉靖初,通-过“大礼议”起家的张璁、桂萼、翟銮、方献夫等人在续修会典时一味阿上求荣,“如分郊、如四棉、如改制冠服,俱详载新制,而旧仪反略焉。又礼部仪(制)司所列大行皇太后丧礼一款,则兴献王之章圣蒋后,反居太祖孝慈马后之前”。嘉

8、靖二十四年,严嵩为总裁,再次主持续修,也是“徒知取媚主上,而紊礼逾法则极矣”。结果,连嘉靖皇帝也感到“犹有未当”,因而将其“留之禁中,不制序,不发刊”。 (三)万历会典的重修与颁行 因嘉靖间续修会典成而未刊,故万历初通行全国的行政法典依然是正德会典。然自弘治间始修会典,“至今代更四圣,岁逾六纪,典章法度不无损益异同,其条贯散见于简册卷牍之间,凡百有司,艰于考据,诸所援附,鲜有定画。以致议论繁滋,法令数易,吏不知所守,民不知所从,甚非所以定国是而一人心也。”因此有必要对正德会典和嘉靖续修之会典芟繁正讹,益以见行事例而折衷之,使“诸司一体,前后相贯”,“以成一代画一经常之典”。 万历四年六月,内阁

9、首辅张居正以神宗的名义正式下诏,令择日开馆,分局纂修会典。张居正本人任总裁,马自强、汪镗、林士章、申时行、王锡爵五人为副总裁。万历八年九月,草成初稿,但张居正对其质量颇为不满,认为此“良由副总裁诸臣,各有部事相妨,无暇讨论讲究”所致。因而提出“事必专任,乃可责成;力不他分,乃能就绪”的原则,提升“素优,年力方富”的吏部左侍郎余有丁、詹事府詹事许国为副总裁,责令他们“专在史馆”主持纂修。并明确要求他们“将会典新旧原本,细加考究,另具草稿”。按此要求,余有丁、许国不仅拟定了重修凡例,而且在对旧稿进行校订、补辑的同时,又增人新例。张居正死后,会典纂修主要由申时行等人负责,万历十三年,重修会典稿成,记事亦止于该年,共二百二十八卷。十五年,申时行等将之进呈,朝廷也随即颁行天下,此本即为今天所见之万历会典。 二、模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