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_第1页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_第2页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_第3页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_第4页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答案解析1 . (2018?广西)在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人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 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4(选填序号)(2) 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 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 4.5N和5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1

2、 No 比较序号 a , d ,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大; 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 关。(3) 为了研究猜想 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 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没有控制变量唯一。門匚1【分析】(1)浮力是竖直向上的,根据手的感觉来感知浮力的变化;通过水面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从而提出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猜想;(2)根据称量法算出浮力;根据控制变

3、量法分析,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找出符合要求的图即可,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和变化的因素,得出浮力物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3 )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小明同学的方案,即可判断不可靠的原因。【解答】 解:(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浮力越大,手会感到越吃力,;空饮料罐向下按入的过程中,水面会升高,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4。(2物体的重力为G, 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水=G- F=4N - 3N=1N ;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中a、d、e三图符合要求; a图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 F=4N- 3N=1Nd图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酒=G- F =4N- 3.2N=0.8N ;e图中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盐=G- F =4N- 2.8N=1.2N;所以同一物体在盐水浮力最大、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又因为盐水的密度最大, 酒精的密度最小,所以可以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大; 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中

5、,物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液体都相同,不同因素是物体的重力;由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3.5N、4N,而三个圆柱形物体 A、B、C的重分别为4N、4.5N和5N,根据称重法F s=G- F,则所受浮力分别为 1N、1N、1N,可见浮力相等,于是 可得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3) 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必须保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不变,小明实验中改变了形状,但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故小珍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不可靠主要原因为没有控制变量唯一(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故答案为:(1) 4; (2)1;a; d;大;无;(3)没有控制变量唯

6、一。【点评】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和称重法的应用,如果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 素是相同的。2. (2018?泰州)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图片并分别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1) 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将逐渐变大(2)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 N;(3) 比较(b)、(c)两图,可以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4) 比较(c)、( d) 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I-【分析】(1)根据p=p gh判断物体

7、底部所受压强的变化;(2) 根据Fs=G- F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3) 分析b、c,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第3页(共15页)(4 )要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需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解答】解:(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下底面在水中的深度增加,根据p=p gh可知,下底面所受的压强变大;(2) 由a图知,物体的重力 G=4N,由图c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3N,所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 s=G- F=4N- 3N=1N ;(3) (b)、( c)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8、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可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4) (c)、(d)两图,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故答案为:(1)变大;(2) 1;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 c)、(d)。【点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而且要利用称重法来判断浮力的大小变化。3. (2018?云南)一般情况下,人在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此,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这个猜想, 他设计了如

9、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1 )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1 N。(2 )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3 )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小于 (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 (选填 大于” 小于”或 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

10、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选填 有关”或 无关”。第#页(共15页)【分析】(1 )根据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s=G- F可求;(2 )观察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变量,保证其他条件不变;(3)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解答】 解:(1)由甲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 , G=2.7N;由乙知,铝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 F浮=G- F=2.7N- 1.7N=1N;(2 )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

11、体积相同;(3)鸡蛋在水杯中下沉,受到水的浮力小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根据二力平衡 知识可得,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由于鸡蛋重力不变, 故容器中水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容器中浓盐水的鸡蛋受到的浮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答案为:(1) 1 ; (2)错误;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3)小于;二力平衡;等于;有关。【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浮力的掌握程度,并且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应用控制变量法。4. (2018?孝感)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校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次实验。(1)第一组:甲、乙、丙图是小方同学的实验过程(整个过程为同一物块,g取10

12、N/kg );由图1可知 由以上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可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第5页(共15页)该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 N;物块的密度为4.8X 103 kg/m3。(2)第二组:在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烧杯中装有相同体积的水,小杨同学将AB两个不同的实心物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A物块沉入杯底,B物块漂浮于水面。待 AB均静止后,两液面的高度仍相同,如图2所示。则A物块所受浮力 =B物块所受浮力;A物块的密度B物块的密度;甲杯对桌面压力 乙杯对桌面压力。(以上选填”、或【分析】(1)分析乙丙两图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采用控制变量法做出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此题采用称重法

13、求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 根据F浮=卩液2排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根据m=二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p=算出物体的密度;(2)根据物体放入前后液面的高度判断出排开水体积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浮 力大小;根据浮沉情况判断出两个物体密度的关系和重力的关系,从而判断出对桌面压力的大小。【解答】解:(1)比较甲、乙、丙图,乙、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弹 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即浮力不同,分析可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物体的重力为4.8N;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 F水=4.8N- 3.8N=1N; 根据F浮=p液gV排

14、知F谭丨1 N物体的体积V=V排=i=10 4m3;P 水吕 LOX 103k/m3X10N/kgG1 4 gw物体的质量:m=0.48kg;g luN/kg物体的密度:p=4.8 X 103kg/m3;V 1O_anT(2 )物体放入烧杯前,水的体积相同,放入物体后,两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排开液体的体 积相同,根据F浮=p gV排知,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浮力相同; 因为A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即 FA浮v Ga, pA p水;第6页(共15页)B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Fb浮=GB, pv p水,所以 GbvGa, pA p;因为烧杯在水平面上,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烧杯、水、物体的

15、总重力,F=G烧杯+G水+G物因为G烧杯、G水都相同,Gb v Ga ,所以Fa Fbo故答案为:(1)液体的密度;1;4.8X 103; (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阿基米德原理重力浮力和物体密度的方法以及根据浮沉情况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两物体所示浮力、密度、重力的大小关系,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5. (2018?达州)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

16、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 )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6 No(2) 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选填有关”无关)。(3) 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6 N o(4) 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F浮G o(5) 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 增加了 160 Pa。第9页(共15页)(6) 细

17、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 ,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8X 103 kg/m 3。【分析】(1 )分析图象,由根据 F浮=G- F求浮力大小;(2) 根据图象分析解答即可;(3 )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4) 根据浮沉条件解答;(5) 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瓶子浸入水中体积,从而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可计算压强的增 加量;(6 )由图甲知,瓶子重力,从而计算铁块重力,计算出瓶中加入水的重力,由密度公式可得加入水的体积,从而得到铁块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铁块

18、的密度大小。【解答】解:(1)由图象知,当瓶子浸入深度为 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 即G=2.2N; 当瓶子浸入深度达到 6cm后弹簧测力计不再减小,说明瓶子浸没在水中,示数为0.6N,所以受至曲勺浮力:F浮=G- F=2.2N 0.6N=1.6N;(2)由图象知,BC段瓶子受到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3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与装有铁块的瓶子浸没在水中时浸入水中体积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为1.6N;(4) 物体上浮的条件是物体受到浮力大于物体重力,即F浮G;(5)

19、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玻璃瓶浸没后,瓶子排开水中体积:V排=-=1.6X 10-4m3,P 水吕 1. OX103kg/m3X lOM/kg容器中水面上升体积与 V排相等,即: V=V排=处h,所以容器中水面上升高度:內兀1 0=1.6X 10-2m ,S 100X10-V,所以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P=p水g h=1.0 x 103kg/m3 x 10N/kg x 1.6 x 102m=160Pa;(6) 由图甲知,空瓶的重力G瓶=1.4N,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 G=2.2N,铁块重力:G 铁=G- G 瓶=2.2N- 1.4N=0.8N ,第8页(共15页)G总=31N,铁块浸没时弹簧

20、铁块在水中受水的体水和铁块的总排开水的排开的水受测力计的示数/N 到的浮力/N 积/cm3体积/cm3 体积/cm3到的重力/N由题知,图丁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瓶子、水和铁块的总重力:所以装入水的重力:G *=G总G=3.1N 2.2N=0.9N,加入水的体积: V 水=水 =5=9X 105m3=90cm3,Q 水g 1.0X103kg/ro3X10N/kg铁块的体积:V=V容积-V 水=100cm3 - 90cm3=i0cm3,所以铁块密度:pJL=8X 103kg/m3。Vg |1OX1 0_6ir3X10N/kg故答案为:(1)1.6;( 2)无关;(3) 1.6; (4)F浮G;(

21、5)160( 6)8X103。【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了浮力的因素的认识、浮力的计算、液体压强以及物体密度的计 算等,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一道好题。6. (2018?嘉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 该项是

22、 铁块的重力/N 。补充完整后, 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 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1)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2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ABC。A. 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B. 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C. 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G排和F浮=G- F可判断缺少的内容;(1) 向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应该注适量”水,水要能浸没物体,而且在放入物体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2) 为得到普遍性的规

23、律,应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及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 s=G排和根据称量法F s=G- F测量浮力,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气中物体的重力和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表格少铁块的重力/N”;(1) 向量筒中加入 适量的水”不能太少,否则不能把固体完全浸没,也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在放入物体后超过量筒的量程不能测量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2) 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应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及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故ABC正确;故选ABC,故答案为:铁块的重力

24、/N ; (1)水和铁块的总体积;(2) AB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熟练阿基米德原理是解题的关键。7. (2018?长春)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用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装置:将弹簧和标尺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弹簧静止时指针正对标尺上的A位置(本装置使用时,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1 )向杯中缓慢注水,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到金属块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指针由标尺上的A位置缓慢上移至 C位置,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 关,此过程中支架上 O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 R;继续向杯中注水,指针 不动 (选 填 上

25、移”、不动”或 下移”):当注满水时,金属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为 P1。(2)将水倒尽,向杯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p液工p水),当指针指在 C位置时,金属块底部第13页(共15页)受到的压强为P2,则pi p 2 (选填 ”、“或 Z”),分析推理可知:金属块所受浮力 的大小还与 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3)将液体倒尽,用等体积塑料块(p水v p塑料v p金属)替换金属块进行实验。向杯中缓慢注水,从塑料块底部接触水面,到塑料块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支架上0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卩2,则厶Fi = F2 (选填 ”、“或 V”)。【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由称重法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排开液体的密度

26、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因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不变,由称重法分析回答;(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由 P=p gh分析pi与刚浸没时物体底部受到压强大小关系;根据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减小的力(F)相同,因此,金属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相同,得出金属块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相同,分析P2与P3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因液体的水和密度不同,故此时金属块浸没时指针一定不会指在C位置;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称重法指针在C时金属块的状态,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3) 根据称法分析两种情况下支架上0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因塑料块体积等于金 属块的体积,而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根据阿基米

27、德原理分析回答。【解答】解:(1)向杯中缓慢注水,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到金属块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 中,指针由标尺上的 A位置缓慢上移至 C位置,弹簧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变小,即测力计示 数变小,根据称重法,F示=G- F浮,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故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跟 排开液体的体有关;继续向杯中注水,因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 受到的浮力不变,由称重法,测力计减小的示数不变,故指针不动;(2)金属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可认为上表面不受水的压力(压强),而只有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压强),此时向上的压力即为浮力。设此时金属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3,水加满

28、时的压强为Pi,根据p= p gh pip3;指针指在C位置时,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减小的力(F)相同,因此,金属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相同,(减小的力等于浮力),也就是金属块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相同,压强相同,第11页(共15页)(P2=p3)故 pi p2,又由于液体的水和密度不同,故此时金属块浸没时指针一定不会指在C位置;因倒入液体时缓慢倒入的,指针慢慢上升,当指针指在C位置时,金属块不会浸没,因为浸没后浮力不变,指针不再上升,金属块在液体中一定不会浸没,当金属块浸没时(与在水中 实验相比,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指针一定在C的上方,根据称重法,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相同,而液体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

29、故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还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3 )在(1 )中,当金属块底部刚接触水面时,支架上0点所受拉力大小为金属块的重力,当金属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支架上0点所受拉力最小,故支架上0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Fi=G-( G F金属块 )=f 金属块,,因P水v P塑料v P金属,故金属块会浸没在液体中,同理当用塑料块做实验时,此过程的最大变化量F2=G-( g- F浮塑料)=F浮塑料,由,因塑料块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而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金属块=F浮塑料故用等体积塑料块替换金属块进行实验,则Fi=A F2。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动;(2)

30、;排开液体的密度;(3)=。【点评】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考查称重法、控制变量法、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强公式的运用,难度较大,关键是根据p液工p水,判断金属块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2018?吉林)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烧杯,清水、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和小石块。实验步骤如下;(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重为G;(2) 把小石块浸没在清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R,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G(3 )把小石块浸没在盐水 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求出小石块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4)若F浮不等于 F浮(选填等于”或不等于”),说

31、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分析】(1)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下方所挂物体的重力;知道小石块的重力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禾U用称重法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2 )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 第12页(共15页)液体的密度,据此进行回答;(3 )比较小石块在清水和盐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两者相等说明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否则有关。【解答】解: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的实验中,小明找来烧杯,清水、盐 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和小石块。实验步骤如下;(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重为G;(2) 把小石块浸没在清水中,

3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i,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F s=G- Fi;(3 )把小石块浸没在 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求出小石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F浮;(4) 若F浮不等于F浮,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故答案为:(2) G- Fi; ( 3)盐水;(4)不等于。【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明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9.(2018?朝阳区)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物体A(重12N)、烧杯、水、盐水、细线等器材做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次物体A的状态弹簧测力数计的示数F/N1A的1/3体积浸在水中102A的1/2体积浸在水中93A浸没在水中64A浸没在水面下不同深度65A浸没在盐水中5.4(1)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