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 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 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 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 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
2、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 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 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 别差异。”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 ?从音乐文化学 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 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 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 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
3、 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 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 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 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 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 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 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
4、向、速度和质量。例如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 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 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 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 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 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 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
5、 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 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 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 养性。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 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 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 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 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 课程基本理念。
6、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它 具有唤醒、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 ,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 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 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 音像制
7、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 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 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 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1.听觉环境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 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 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 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
8、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 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 大自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 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 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 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 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 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 如果来自内心
9、,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 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 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 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 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
10、;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 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 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2.音乐视觉环境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 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 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 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 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
11、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 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 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 ;也可能因听到一 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 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 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 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 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 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 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释: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XX年8月. 第67页. 曹理,何工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5月. 第122页. 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 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赤壁赋考试题目及答案
- 嘉环科技:新质生产力的服务创新
- 民族风光游公开课课件
- 新质生产力技术生态大会
- 新质生产力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 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图谱
-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案例
- 校长履职管理工作方案
- 2025年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业务员招聘考试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涂料采购专项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4)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好题冲关)原卷版
- 2025年城市环境监测评估标准评估方案
- 2025年水面渔业养殖承包合同范本:水产养殖合作协议
- 水厂反恐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供应链金融操作指南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