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4-1 4-1 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 4-9 4-9 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 4-4 4-4 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 4-3 4-3 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 4-2 4-2 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 4-5 4-5 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 4-6 4-6 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 4-7 4-7 曲梁的纯弯曲曲梁的纯弯曲 4-8 4-8 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
2、及位移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 4-10 4-10 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 4-11 4-11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 习题课习题课 4-1 4-1 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 在处理弹性力学问题时,选择什么形式的坐标系统,虽不 会影响对问题本质的描绘,但却直接关系到解决问题的难易程 度。如坐标选得合适,可使问题大为简化。例如对于圆形、楔 形、扇形等物体,采用极坐标求解比用直角坐标方便的多。 图41 考虑平面上的一个微分体 , 沿 方向的正应力称为径向正应力, 用 表示,沿 方向的正应力称为 切向正应力,用 表示,剪
3、应力用 表示,各应力分量的正负号的规定和 直角坐标中一样。径向及环向的体力 分量分别用 及 表示。如图4-1。 pacb r r r r k k r r r r d r r r r r d d d r r d r r dr k r k y x o p a b c 考虑图示单元体的平衡,有三个平衡方程: 0, 0, 0mffr 由 ,可以得出剪应力互等关系: 0m rr 0 r f由 ,有: 0)( 2 2 )()( drrdkdrdrd d dr d drdrdddrrdr r rr r r r r r 0 f由 ,有: 0 22 )( )()( drrdk d dr d drdrd ddrr
4、dr r drdrd r r rr r r 因为 很微小,所以取 , ,并用 代替 , 整理以上两式,得: d 22 sin dd 1 2 cos d r r 0 21 0 1 k rrr k rrr rr r rrr 这就是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 两个平衡微分方程中包含三个未知函数 、 和 , 所以问题是静不定的。因此必须考虑变形条件和物理关系。 rr r 上述方程和直角坐标系下的平衡方程有所不同,直角坐 标系中,应力分量仅以偏导数的形式出现,在极坐标系中, 由于微元体垂直于半径的两面面积不等,而且半径愈小差值 愈大,这些反映在方程里带下划线的项中。 一、几何方程一、几何方程位移与形变间的微
5、分关系 4-2 4-2 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 在极坐标中规定: r r r u u -径向正应变 -环向正应变 -剪应变(径向与环向两线段 之间的直角的改变) -径向位移 -环向位移 用叠加法讨论极坐标中的形变与位移间的微分关系。 图4-2 d rdr r u o (1)假定只有径向位移,而无环向位移。如图4-2所示。 径向线段 的正应变为:pa r u dr udr r u u r r r r r )( 环向线段 的正应变为:pb r u rd rddur rr )( 径向线段 的转角为:pa0 环向线段 的转角为:pb r r r r u rrd ud
6、u u 1 )( 可见剪应变为: r r u r 1 d r p p b b a a dr u o (2)假定只有环向位移,而无径向位移。如图4-3所示。 图4-3 径向线段 的正应变为:pa 0 r 环向线段 的正应变为:pb u rrd ud u u 1 )( 径向线段 的转角为:pa r u dr udr r u u )( 环向线段 的转角为:pb r u 可见剪应变为: r u r u r 如果同时存在径向和环向位移,则由叠加法得: r u r uu r u rr u r u r r r r r 1 1 这就是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 二、物理方程二、物理方程 (1)平面应力情况: rrr
7、 r rr eg e e )1 (21 )( 1 )( 1 (2)平面应变情况: rr r rr e e e )1 (2 ) 1 ( 1 ) 1 ( 1 2 2 将上式中的 换为 , 换为 。 e 2 1 e 1 4-3 4-3 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 为了得到极坐标中用应力函数表示的应力和相容方程,利 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关系: sin,cos arctan, 222 ryrx x y yxr 得到: rr x yrr y x r y y r r x x r cos , sin ,sin,cos 22 rryy r ry rrxx r rx cos sin
8、sin cos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coscossin2coscossin2 sin sincossin2sincossin2 cos rrrrrrry rrrrrrrx 2 2 22 22 222 2 22 cossinsincos cossinsincos cossin rr rrrrryx 在=0时,极坐标的各分量和直角坐标各分量相同。将上 面各式代入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常体力): yx x y xy y x 2 2 2 2 2 (a) (b) (c) 得到: ) 1 ()()( )()( 11 )()( 0 2 0
9、2 2 0 2 2 0 2 2 2 0 2 2 0 rryx rx rrry yxr y xr 可以证明,当体力为零时,这些应力分量确能满足平衡微分方程。 由(a)+(b),得: 2 2 22 2 2 2 2 2 11 rrrryx 于是由直角坐标的相容方程: 0)( 2 2 2 2 2 yx 得到极坐标中的相容方程: 0) 11 ( 2 2 2 22 2 rrrr 用极坐标求解平面问题时(体力不计),就只须从相容方 程求解应力函数 ,然后求出应力分量,再考察应力分量 是否满足边界条件,多连体还要满足位移单值条件。 ),(r 4-4 4-4 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 在一定的应
10、力状态下,如果已知极坐标中的应力分量,就 可以利用简单的关系式求得直角坐标中的应力分量。反之,如 果已知直角坐标中的应力分量,也可以利用简单的关系式求得 极坐标中的应力分量。 设已知极坐标中的应力分量 、 、 。试求直角坐标中 的应力分量 、 、 。 r r x y xy r r y yx r r r r xy x c a b o y x a b 图4-4 如图4-4,在弹性体中取微小三 角板 ,各边上的应力如图所示。 三角板的厚度取为一个单位。令 边的长度为 ,则 边及 边的长 度分别为 及 。 a bc dsabac sindscosds 根据三角板 的平衡条件 ,可得平衡方程:a 0 x
11、 f 0cossinsincos sincos 22 dsds dsdsds rr rx 用 代替 ,得: rr cossin2sincos 22 rrx 同理,由平衡条件 ,可得: 0 y f )sin(coscossin)( 22 rrxy 另取微小三角板 ,如图4-4,根据平衡条件 ,得到: 0 y fb cossin2cossin 22 rry 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应力分量由极坐标向直角坐标的变换 式为: )sin(coscossin)( cossin2cossin cossin2sincos 22 22 22 rrxy rry rrx 利用简单的三角公式,上式可改写为: 2cos2si
12、n 2 2sin2cos 22 2sin2cos 22 r r xy r rr y r rr x 4-5 4-5 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 如果应力分量仅是半径的函数,如受内外压的圆环,称为 轴对称问题。 采用逆解法,假定应力函数 仅是径向坐标 的函数: r )(r 相容方程简化为: 0 d d1 d d 2 2 2 rrr 这是一个四阶常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 dcrrbrra 22 lnln 这时,应力的表达式为: 0 2)ln23( 2)ln21 ( 2 2 rr r crb r a crb r a 正应力分量仅是 的函数,与 无关,并且剪应力为零, 应力分量对称于通
13、过z轴的任一平面,称为轴对称应力。 r 将上述应力的表达式代入应力应变关系式中,可以得到应 变的表达式,再代入位移与应变积分后的几何方程,得到轴对称 应力状态下的位移分量: cossin 4 sincos)1 (2)31 ( ) 1(ln)1 (2)1 ( 1 kihr e br u kicrbr rbr r a e ur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须将上面公式 换为 , 换 为 。 e 2 1 e 1 4-6 4-6 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 如图4-5,圆环的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受内压力qa,外压 力qb。为轴对称问题。根据上节 有解为: 0 2)ln23
14、( 2)ln21 ( 2 2 rr r crb r a crb r a 图4-5 边界条件为: bbrraarr brrarr qq )(,)( 0)(, 0)( 一、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一、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 在这里只有两个方程,而有三个待定常数,需要从多连体 的位移单值条件补充一个方程。 在环向位移表达式: cossin 4 kihr e br u 中,第一项是多值的,在同一r处, =1和=1+2时,环向 位移成为多值,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从位移单值条件必须有 b=0。 这样从上面两个方程中可解出a和c,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 得到拉密解答: b a qc b a qc a a 2 2 2
15、 2 于是: b a qcbb b a qcab a a 2)ln1 ( 2)ln1 ( 2 2 由边界条件得到: ba bar q b a r a q a b r b q b a r a q a b r b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下面分别讨论内压力和外压 力单独作用的情况。 (1)只作用均匀内压时( ), 例如液压缸,上面解答化为: 0 b q aar q a b r b q a b r b 1 1 , 1 1 2 2 2 2 2 2 2 2 r 图4-6 应力分布大致如图4-6所示。 当 时,得到具有圆孔的无 限大薄
16、板,或具有圆形孔道的无 限大弹性体,这时上面的解答成 为: b aar q r a q r a 2 2 2 2 , (2)只有外压时( ),例如 液压柱塞,上面解答化为: 0 a q bbr q b a r a q b a r a 2 2 2 2 2 2 2 2 1 1 , 1 1 应力分布大致如图4-7所示。 r 图4-7 二、压力隧洞二、压力隧洞 q o ,e , e r r r 图4-8 如图4-8所示,受 均匀内压力 作用的圆 筒埋在无限大弹性体 中,圆筒和无限大弹 性体的材料不同。试 分别讨论两者的应力 和位移情况。 q 两者都属于轴对 称应力问题,采用半 逆解法。 设圆筒的应力表达
17、式为: c r a c r a r 2,2 22 设无限大弹性体的应力表达式为: c r a c r a r 2,2 22 由应力边界条件求待定常数 、 、 、 。ac a c (1)在圆筒的内表面:q arr )(由此得: qc a a 2 2 (2)在无限大弹性体内距离圆筒很远处几乎没有应力。 0)( , 0)( rrr 由此得: 02c (3)在圆筒和无限大弹性体的接触面上,应当有: brrbrr )()( (1) (2) 由此得: c b a c b a 22 22 三个方程不足以确定四个常数,下面来考虑位移。 由于圆筒和无限大弹性体都是多连体,并属于平面应变问 题,可以写出两者的径向
18、位移的表达式。 圆筒: sincos) 1 1 (2) 1 1 ( 1 2 kicr r a e ur 无限大弹性体: sincos) 1 1 (2) 1 1 ( 1 2 kirc r a e ur 将以上两式简化后得: sincos)21 (2 1 ki r a cr e ur sincos)21 (2 1 ki r a rc e ur (3) 在接触面上,两者应具有相同的位移,即: brrbrr uu )()( 因此有: sincos)21 (2 1 sincos)21 (2 1 ki b a bc e ki b a cb e 因为这一方程在接触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应当成立,也就是在 取任何数
19、值时都应当成立,所以方程两边的自由项必须相等。 于是有: )21 (2 1 )21 (2 1 b a bc eb a cb e 简化后,得: 0)21 (2 22 b a b a cn 其中: )1 ( )1 ( e e n (4) 联立方程(1)、(2)、(3)、(4)求出 、 、 、 ,代 入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得: a c a c )1 ()21 (1 )1 (2 )1 ()21 (1 )1 ()21 (1 )1 ()21 (1 )1 ()2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n a b n r b n q n a b n n r b n q n a b n n r
20、b n q r r 当 时,应力分布大致如图4-8所示。1n 4-7 4-7 曲梁的纯弯曲曲梁的纯弯曲 r 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的狭矩形 截面的圆轴曲梁,在两端受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弯矩,为轴对称问题。有: 0 2)ln23( 2)ln21 ( 2 2 rr r crb r a crb r a 边界剪应力都为零: 0)( , 0)( 0)( , 0)( 0 rr brrarr 图4-9 在梁的内外两面,正应力要求: 0)(,0)( brrarr 02)ln21 ( 02)ln21 ( 2 2 cbb b a cab a a从而可得: 在梁端的边界条件要求: mrr r b a b a d
21、0d 0 d d dd 2 2 arrbrr b ar b a b a b a abr r r r r marabr r rr r r rrr r rr b arbrr b a b ar b a b a b a b a b a 222 2 2 )()( d d d d d d d ddd 则: 将 的表达式: dcrrbrra 22 lnln 代入,并由边界条件得: mabcaabbb a b a)()lnln(ln 2222 在这里有三个方程和三个待定常数,解出a、b和c,代 入应力分量表达式,得到郭洛文解答: 0 lnlnln1 4 lnlnln 4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rr r a b r b a r r b a b a b na m a b r b a r r b a b na m 其中: 2 2 2 2 2 2 ln41 a b a b a b n 4-8 4-8 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 一、等厚度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一、等厚度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 设有等厚度圆盘,绕其回转轴以匀角速度 旋转。圆盘可 以认为是在下面的体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0, 2 krkr 由于这里是轴对称的物体受轴对称的体力,所以应力分布 也是轴对称的。 即:应力分量 及 都只是 的函数,而 r r 0 rr 。所以有平衡
23、微分方程: 0 21 0 2 k rrr r rdr d rr rr 令: 22 ,r dr d r r (1) 在这里,由于圆盘只受回转轴的约束,而这种约束是轴对称 的,所以它的弹性位移也是轴对称的。即:径向位移 ,而 环向位移 。于是几何方程简化为: )(ruu rr 0 u 0, r r rr r u u dr d 消去 ,得到相容方程: r u)( r dr d r 32 2 2 2 )3(r dr d r dr d r 解方程得到: 将物理方程代入,再联立式(1),得到由应力函数 表示的相 容方程: r bar r 28 3 32 联立式(1),得: 2 22 2 22 28 31
24、28 3 r ba r r ba r r (2) 其中 和 是任意常数。 ab 盘边的边界条件: 0)( arr 其中 是圆盘的半径。代入式(2),得:a 22 4 3 aa 取 ,代入式(2)得应力分量的表达式为:0b ) 3 31 1 ( 8 3 )1 ( 8 3 2 2 22 2 2 22 a r a a r a r 最大应力在圆盘的中心: 22 00max 8 3 )()()(a rrr 径向位移: )1 ()3( 8 )1 ( )( 3 332 a r a r e a e r ru rr 在圆盘的中心( ), 。最大弹性位移发生在圆盘的 边缘( ): 0r 0 r u ar e a
25、ur 4 )1 ( )( 32 max 二、变厚度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二、变厚度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 假定圆盘的厚度为 ,而应力不沿厚度变化,则等厚度 圆盘的微分方程可以近似地应用于每单位厚度的圆盘。于是可 得全厚度内的平衡微分方程为: )(rtt 0)( 2 rt r tt t dr d r r 令: 22 ,tr dr d trt r 可得: 32 2 2 2 )3()1 ()1 (tr dr dt t r dr d r dr dt t r dr d r 取厚度的变化规律为: crt 其中 是常数, 为任意正数。则上式成为:c 32 2 2 2 )3()1 ()1 (cr
26、dr d r dr d r 解方程,得: 32 )3(8 3 rcbrar nm 其中 和 是任意常数,而:ab )1 () 2 ( 2 2 n m 由此可得出应力分量: 221122 2211 )3(8 311 )3(8 3 rnr c b mr c a r dr d t rr c b r c a tr nm nm r m a c a 32 )3(8 3 由边界条件 ,求得: 0)( arr 为了应力在圆盘的中心( )处不成为无限大,取 。0r0b 从而得应力分量为: )( 3 31 )( )3(8 3 )()( )3(8 3 2122 2122 a r a r ma a r a r a m
27、 m r )(1 ()()(3( )3(8 )( 32 32 a r a r m e a e r ru m rr 且,有: 4-9 4-9 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 板中开有小孔,孔边的 应力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 也远大于距孔稍远处的应力, 称为孔边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的程度与孔的 形状有关。一般说来,圆孔 孔边的集中程度最低。这里 简略讨论圆孔孔边应力集中 问题,较为复杂的孔边应力 集中问题一般用复变函数方 法,在第五章中进行讨论。 r r a b 图4-10 一、一、 矩形板左右两边受集度为矩形板左右两边受集度为q q的均布拉力的均布拉力 设有矩形薄板,在离开边界较远处有半径为
28、 的小圆孔, 在左右两边受均布拉力,其集度为 ,如图4-10。 a q 2sin 2 )(,2cos 22 )( qqq brrbrr 以远大于 的某一长度 为半径,以小孔中心为圆心作圆, 根据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变换公式,得到大圆的边界条件: b a 上述面力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 0)(, 2 )( brrbrr q 第二部分是: 2sin 2 )(,2cos 2 )( qq brrbrr 求面力(a)所引起的应力。令: 。得: 2 q qb 0, 1 1 2 , 1 1 2 2 2 2 2 2 2 2 2 rr b a r a q b a r a q (a) (b) 由于 ,所
29、以可近似地取 ,从而得到解答:ab 0 b a 0),1 ( 2 ),1 ( 2 2 2 2 2 rr r aq r aq 求面力(b)所引起的应力。采用半逆解法:假设 为 的某 一函数乘以 ,而 为 的另一函数乘以 。即: r r 2cos r r2sin 2sin)(,2cos)( 21 rr rr 又应力函数和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为: ) 1 (, 11 2 2 2 rrrrr rr 因此可以假设:2cos)(rf 代入相容方程,得: 0 )(9)(9)(2)( 2cos 32 2 23 3 4 4 dr rdf rdr rfd rdr rfd rdr rfd 删去 ,求解常微分方程,得:
30、2cos 2 24 )( r d cbrarrf 从而得应力函数: 2cos)( 2 24 r d cbrar 从而得应力分量: 2sin) 62 26( 2cos) 6 212( 2cos) 64 2( 42 2 4 2 42 r d r c bar r d bar r d r c b r r 对上式应用边界条件(b),并由边界条件: 0)(, 0)( arrarr 得到方程: 2 64 2 42 q b d b c b 0 62 26 0 64 2 2 62 26 42 2 42 42 2 a d a c baa a d a c b q b d b c bab 求解 、 、 、 ,令 ,得
31、:abcd0 b a 4 , 4 , 0 4 2 qa dqac q ba 将各已知量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即得齐尔西的解答: 2sin)31)(1 ( 2 2cos)31 ( 2 )1 ( 2 2cos)31)(1 ( 2 )1 ( 2 2 2 2 2 4 4 2 2 2 2 2 2 2 2 r a r aq r aq r aq r a r aq r aq rr r 二、矩形板四边受二、矩形板四边受q的均布拉力的均布拉力 如果矩形薄板在左右两 边受有均布拉力 ,并在上 下两边受有均布拉力 ,如 图4-11,也可由前面解答得 出应力分量。首先命该解答 中的 等于 ,然后命该解 答中的 等于 ,将
32、 用 代替,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叠 加。得到: 1 q 2 q q 1 q q 2 q 0 90 2sin)31)(1 ( 2 2cos)31 ( 2 )1 ( 2 2cos)31)(1 ( 2 )1 ( 2 2 2 2 2 21 4 4 21 2 2 21 2 2 2 2 21 2 2 21 r a r aqq r aqq r aqq r a r aqq r aqq r r 图4-11 1 q1 q 2 q 2 q 4-10 4-10 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 r rr p 图4-12 楔形体的中心角为 ,下端为无限长。 1. 顶部受集中力p 设楔形体在楔顶受有集中力,与楔形
33、体 的中心线成角 。取单位宽度的部分来考虑, 并令单位宽度上所受的力为 。 楔形体内一点的应力分量决定于、p、 r、,因此,应力分量的表达式中只包含这 几个量。其中、是无量纲的量,因此根 据应力分量的量纲,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应取 pn/r的形式,其中n是、组成的无量纲 的量。由应力函数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应力函 数中r的幂次应当比各应力分量的幂次高出两 次,因此可设: p )(rf 代入相容方程后得: 0)( d )(d 2 d )(d1 2 2 4 4 3 f ff r 求解这一微分方程,得: )sincos(sincos )sincos(sincos)( dcrbrar dcbaf byaxbr
34、arsincos不影响应力,取:其中 )sincos(dcr 于是得: 0) 1 ( 0 )sincos( 211 2 2 2 2 2 rr r cd rrrr rr r 楔形体左右两面的边界条件: 0)(, 0)( 2/2/ ara 上述应力分量满足该边界条件。集中力p按圣维南原理处 理,取出任一圆柱面ab,则该截面上的应力和p合成平衡力系: 0sinsind:0 0coscosd:0 2/ 2/ 2/ 2/ prf prf ry rx 将 的表达式代入,可求出c、d,最后得到密切尔解答: r 0 0 ) sin cossin sin coscos ( 2 rr r r p 2.顶部受有力偶
35、m作用 r r r 图4-13 设楔形体在楔顶受有力偶,而每单位 宽度内的力偶矩为m ,如图4-13。 根据和前面相似的分析,应力分量应 为mn/r2的形式,而应力函数应与r无关。 )( 代入相容方程后,得: 0 d d 4 d d1 2 2 4 4 4 r 求解这一微分方程,得: dcba2sin2cos 力偶可看成反对称力,正应力和应力函 数应当是 的奇函数,从而a=d=0,于是: 2 2 2 22 2 2 2cos2 ) 1 ( 0 2sin411 r cb rr r r b rrr rr r 楔形体左右两面边界条件: 0)( ,0)( 2/2/ ara 上述应力分量自动满足第一式,根据
36、第二式,可得: cos2bc 于是: 2 2 )cos2(cos2 0 2sin4 r b r b rr r 集中力偶m按圣维南原理处理,取出任一圆柱面ab,则 该截面上的应力m成平衡力系: cossin 2 0d:0 2 2/ 2/ m b mrm ro 最后得到英格立斯的解答: 2 2 )cos(sin )cos2(cos 0 )cos(sin 2sin2 r m r m rr r 3.一面受均布压力q r 图4-14 设楔形体在一面受有均布压力 ,如 图4-14。 q 应力分量应为qn的形式,而应力 函数应为qnr2的形式: )( 2 fr 代入相容方程后,得: 0 d )(d 4 d
37、)(d1 2 2 4 4 2 ff r 求解这一微分方程,得: )2sin2cos( 2 dcbar cba dcba dcba rr r 2cos22sin2 222sin22cos2 222sin22cos2 边界条件为: 0)(, 0)( 0)(,)( 0 0 rr q 求解常数,得应力分量的李维解答: q qq qq rr r )(tg2 2sintg)2cos1 ( )(tg2 )2sin2()2cos1 (tg )(tg2 )2sin2()2cos1 (tg 4-11 4-11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 x y p r o 0 0 cos2 rr r
38、 r p 利用坐标变换可得到直角坐标中的应力分量式(2): r p r p r p xy y x 2 2 3 cossin2 cossin2 cos2 (1) (2) 命楔形体的中心角等于一个平角,这 楔形体的两个侧边就连成一个直边,而楔 形体就成为一个半平面体,如图4-15。 一、应力分量一、应力分量 0 p 当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有垂直于边界的力 时,在密切尔解答中令 、 。于是得 式(1): 图4-15 或将其中的极坐标改为直角坐标而得: 222 2 222 2 222 3 )( 2 )( 2 )( 2 yx yxp yx xyp yx xp xy y x 二、位移分量二、位移分量 假设是平
39、面应力情况。将应力分量代入物理方程,得形变分 量: 0, cos2 , cos2 rr re p re p 再将形变分量代入几何方程,得: 0 1 cos21 cos2 r u r uu r re pu rr u re p r u r r r 于是可以得出位移分量: cossincos )1 ( sin )1 ( lnsin 2 sincossin )1 ( lncos 2 kihr e p e p r e p u ki e p r e p ur 其中 、 、 都是任意常数。hik 由对称条件 ,得:0)( 0 u0, 0kh 代入式(3),得: (3) sinsin )1 ( cos )1
40、( lnsin 2 cossin )1 ( lncos 2 i e p e p r e p u i e p r e p ur 如果半平面体不受铅直方向的约束,则常数 不能确定。 如果半平面体受有铅直方向的约束,就可以根据这个约束条 件来确定常数 。 i i (4) 边界上任意一点 向下的铅直位移,即所谓沉陷。由式 (4)中的第二式可得 点的沉陷为: m m i e p r e p u )1 ( ln 2 )( 2 如果常数 没有确定,则沉陷也不能确定。这时只能求 出相对沉陷。 i 在边界上取定一个基点 ,它距载荷作用点的水平距离 为 。则边界上一点 对于基点 的相对沉陷,等于 点的 b smb
41、m 沉陷减去 点的沉陷,如图4-16:b )1 ( ln 2 )1 ( ln 2 i e p s e p i e p r e p 简化以后,得: r s e p ln 2 p o s y x bm r 图4-16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作用时的应力和沉陷,可 以由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用叠加法得出。 0 a 0 c 0 b 练习练习1 如图1所示,由内外筒组成的 组合筒(长度有限,两端自由),装 配前内筒的外半径比外筒的内半径 大 ,求接触压力 ,并导出环向预 应力的表达式。 a p 解:解:1.设装配后接合处的公共半径为 ,接 触压力 使内筒的外半径减小了 ,而 使外筒的内半径增
42、大了 ,按位移协调 条件有: 0 c p 2 1 21 2.将 代入只受内压力作用圆环的位 移公式,得: pqbbcacr a , 000 )( 1 2 0 2 0 2 0 2 0 1 0 1 cb cb e pc (1) (2)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习题课习题课 图1 )( 2 2 0 2 0 2 0 2 0 2 0 2 ac ac e pc (3) 将式(2)、(3)代入式(1),得: )()( 2 2 0 2 0 2 0 2 0 2 0 1 2 0 2 0 2 0 2 0 1 0 ac ac e pc cb cb e pc 3.若内、外筒为同一种材料,则 , 从上式可
43、解得: 2121 ,eee )(2 )( 2 0 2 0 3 0 2 0 2 0 2 0 2 0 abc accbe p 4.内、外筒的环向应力为: )1 ()(),1()( 2 2 0 2 0 2 0 2 0 2 2 0 2 0 2 0 2 0 r b cb pc r a ac pc 内 外 将 代入只受外压力作用圆环的 位移公式,得: pqcbaacr b , 000 解:解: o y x p r r 练习练习22楔形体顶端受集中力 作用, 与 轴的夹角为 ,如图2所示。取单位厚度考虑, 试确定楔形体内的应力分量。 px 1.由于描述楔形体几何特征的角度 是无 量纲的,故可由量纲分析法得知
44、,应力函 数中 只能以一次幂形式出现,即: r )(rf 2.由调和方程求出 后,即可求得应力函数为:)(f )sincos(sincosdcbar 由于 不影响应力分量,故 可删去,因此有: byaxbrarsincos 0),sincos( 2 )sincos( rr cd r dcr (1) (2) (3) (4) 图2 3.楔形体两侧面的边界条件能自然满足: 0)(, 0)( ara 考虑半径为 的楔形体上部的静力平衡条件: r a a ro a a r a a ry a a a a rrx drm prdrdf prdrdf 0:0 0sincossin:0 0cossincos:0
45、 2 由前两式可解出 和 ,从而求出应力分量(密切尔解):cd 2sin2 cos , 2sin2 sin p d p c 0, )2sin2( sinsin2 )2sin2( coscos2 rr r p r p 练习练习33求图3所示问题的截面m-n上的应力 。 x m n x p pam o x y m n x y p o x a c2 解:解: (a) (b) 将图(a)所示力系向 点简化,便得图(b)所示与原力 系静力等效的力系,其中 。根据圣维南原理,此 类代换对远离楔顶之处的应力的影响可不计。将楔顶受集 中力作用与受力矩作用下的应力解答叠加,得原问题的应 力: o pam 图3
46、2cos22sin 2cos2cos , 0 2cos22sin 2sin2 2sin2 sin2 2 2 r pa r pa r p r r 由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可得: )( 2cos )()( 3 2cos22sin 2 )(2sin2 2 cossin2sincos 222322 3 322 3 222 2 22 yx xy yx xy yx yx pa yx yxp rrx ) 1 (0) 11 )( 11 ( 2 2 22 2 2 2 22 2 rrrrrrrr 练习练习4 4 试将以 表示的相容方程式 展开。 0 11 2 2 2 22 2 rrrr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rrrrrrrrr rrrrrrrrrr )2(0) 1 ( 1 ) 1 ( 1 2 2 22 2 22 2 2 rrrrr 分项求偏导数,最后相加,得: 解:解: 22 4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东华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徽商银行宣城分行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1.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选调区内乡镇在编在岗教师6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陇南事业单位预计将于5月中旬发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江苏南京工程大学科研助理招聘1人(邱玉琢教授科研团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4 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 宠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图片版)第5单元第1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 协议书离婚要带什么证件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参考模板)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
- 管理学原理说课课件
- 关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协议书
- 梦想课程《去远方》(版)分享课程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81题)
- 年6万吨废植物油回收利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