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之美:水景的文化意蕴!_第1页
中式园林之美:水景的文化意蕴!_第2页
中式园林之美:水景的文化意蕴!_第3页
中式园林之美:水景的文化意蕴!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式园林之美:水景的文化意蕴! 导读:水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因洁净透明而产生的虚涵之美。水借助光线,能 反映天物,留下倒影,特别是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将岸边树木及天空倒映在水 面,产生不可思议的美丽景象。 关键词:虚涵,澄净,文化意蕴 正文: 水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园林中的灵魂,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 的。水,是一种“不寻常”的物质,它是液态的,降低或升高水的温度,它又幻化 为固态或气态。它充盈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与人们 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自古以来,喜欢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有着天然的亲水性。没 有水的地方,人类的灵魂都将干涸。它是生命的馈赠者,人类及万物

2、的起源离不开 它,人类及万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它。水作为维持生命的唯一重要元素,有着远古以 来从未停息的魅力。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傍水而居澄净,人随之产生了对水的感恩、敬畏以及原始崇拜。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先祖,对烟波浩渺的海有着原始的崇拜敬畏心理,而且,大气中 由于光线的折射,把远方的景物显现在空气中或海面上, 形成海市蜃楼的奇异幻境, 这种奇异的幻景激发了古人的无穷想象,产生了具有海岸特色的蓬莱神话体系:蓬 莱、方丈、瀛洲。那里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充实纯洁,是一种永恒的生活享 受。 1.水的审美特征 (1)水的洁净之美 水具有清洁纯净的品质,这就是它本质的生态美。在气温极低的寒冬,它凝固成为

3、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冰晶莹剔透,在温热的季节里,它是液态的,洁净而清澈论文发表。一般来说,只 有别物污染水,而水绝不会污染别物。在世界万物中,可以说只有水才具有本质的 澄净,能洗涤万物,使之清新洁净。除此之外,水还能净化人们的灵魂,引起人们 的深思,洗去灵魂的杂质。站在水边,能令人思绪飘荡得很远。 水的这种澄净、清澈、洁净之美,中国古诗中也多有呈现。 水的这一特征在我国园林中也有所体现。在北京皇家园林北海东岸有一画舫斋,前 面有一个方池,里面池水清澈明净,成了景区景点的中心。主体建筑画舫斋里挂着 “空水澄鲜”,它引导人们欣赏天空水面云日辉映,空水澄清的美。颐和园有个园中 之园一一

4、谐趣园,建筑采取围池散点周边布局,建筑各命名为“引镜”“洗秋”“饮 绿” “澄爽斋”等澄净,它们似乎都以水命名,以水为主题,人们想象中便可见水的 洁净美。总之,这都是从园林生态品评的角度揭示水的这种清洁纯净的现象美和本 质美。 (2)水的虚涵之美 水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因洁净透明而产生的虚涵之美。水借助光线,能反映天物, 留下倒影,特别是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将岸边树木及天空倒映在水面,产生不 可思议的美丽景象。 水的倒影是很迷人的。但是,究竟美在哪里呢?这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它是一位高明的写生画家,能如实反应静物,真实地再现。上面有什么,下 面便有什么,因此,水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空白云,船犹如

5、在空中荡漾,鱼可以在云 间嬉戏。“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天空和周围静物能如实地倒映在水中, 似实非实,给人虚涵之感。这是真正意义的如实反映。 其次,水中倒影又不全是如实的反映论文发表。 一方面,静物映入水中都是倒置的, 上下相映,一正一反;一方面,根据气候,气温,湿度,可见度以及风力的不同, 相同的倒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片湖景澄净,在不同的时候,会呈现出截然不 同的景象,其景千变万化,有时平静如镜,有时虚涵一片,有时波纹晃动,水中倒 影会变形变色,给人奇幻感和变形美。 真实,变形,虚幻,这是水之倒影三美。这三美都源自“虚”,也就是水的虚涵之美。 (3)水的流动之美 水的另一个性格则是流

6、动,水无形无体,只有用池,塘,河道等来限制它,赋予它 形状,若地形有高低,水则会自高而低地流动,或者有活的水源,它也会喷涌而流 动。正因为水的流动,才产生活水,产生动感,给人以动态之美。“君不见长江之水 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停息。”从中可见水的不论昼夜,奔流不息的豪迈。“潺潺流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其千姿百态皆取决于“动”。 正因为水是活体,是流动的,所以,在园林的营造中,少不了水的角色澄净,各具 特色的水景往往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在四川的峨眉山清音阁,这是著名的道观园 林,建在山腰上的两条涧谷之间,两侧的飞瀑奔流直下,拥有山林中最优越的自然 生态条件,最精彩的是踞于两瀑之间即将合流处的洗

7、心亭,两边建造曲拱桥,取名 “双桥清音”,这里风景秀丽,赏心悦目,清音悦耳动听,离不开这瀑布之水的“流” “活”“动”。 在著名的黄鹤楼上,望大江东去,波涛滚滚,这是一种气势磅礴的雄浑之美,而在 听鸿楼听泉,则是另一种境界,潺潺幽静,体现婉约之美。 (4)水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美学上,“文”和“章”都主要是指线条或色彩有规律的交织相杂而构成的形 式美。“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在春天透绿的平静湖面,一阵微风突然吹起,湖 面出现层层的波纹,把那平静的湖面弄绉了,水面上形,线,色交织在一起,颇具 美感。 只要是起一阵风或是落物水中,或者轻触水面,都会产生层层涟漪,一波接着一波, 十分好看澄净,呈现水

8、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园林中,这种水面的文澜绮丽的水之美观常被题做建筑名称或池沼名称,女口, 无锡寄畅园的水池题名“锦汇漪”,是融合了水面的绮丽感受而作的。启迪人们去欣 赏水的文章之美,欣赏水面明灭闪烁、光彩夺目的景象。 水的审美特征,除了这四种,当然还有一些,如水具有柔性之美,灵性之美,音乐 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是园林的其他建构元素所不能够代替的。 2水的文化意蕴 园林的水承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自古都有把君子比喻成水的解释。荀子将水 比作“德”的化身:“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 是以德之流润泽均加于万物。”水还被赋予人的性格。“智者乐水”,水有着川流不息 的特点

9、,具动的特征论文发表。儒家在人生观上强调积极入世,使得他们对水的这 种“动”性极为推崇,使其人格化。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品的端正,衡量道德修 养的好坏。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道德修养之优劣,并且用来暗示世道的清浊,水又 作为时间的“意象”,对人起到警示的作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并且,古人 亦从水的动静特点体悟到养生之道。水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运动不止,而养生之道首 先在“动”。水的静态也能体现养身之说,心静可以明知万物,才可以去体悟。自身 的虚静能顺应天道,顺应自然。俗话说:“心平气和”,这样才不会受到烦恼侵袭, 悠然自得,长寿延年。“水能淡性为吾友”,洁净清亮的水正如澄净的心境澄净,能 隔绝尘世忧烦,如沧浪亭外的一池水,水明恬淡,有“隔绝尘嚣”的意思。让人联 想到心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