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人教版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人教版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人教版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人教版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A卷 说明: 1 本试卷共8页,包括七道大题 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道小题)为选 择题。 2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 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标号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克扣(ke)缱绻(qi an)抹不开(mb) 沐猴而冠(gu m) B. 嗔怒(zhen) 洞穴(xu e) 创可贴(chu aig)翻箱倒箧(d a)

2、 C. 毗邻(pi)骁勇(xi ao)脖颈子(g和g)暴殄天物(ti a) D. 整饬(ch i)场院(ch dig)国库券(qu m)曲径通幽(qd)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90后对服装首饰的搭配让人惊讶,他们对于各种流行时尚,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根据个性需求随 意修改。 B .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下.车伊始,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 挥工作。 C .做生意要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靠投机取巧、蒙骗顾客来赚钱的做法是极 其愚蠢的。 D .当中国小将周洋力压群芳,突破三名韩国选手的包围率先到达终点时,

3、全场观众爆发出了如雷贯耳. 的掌声。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专家指出,针对“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度,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 流言这一现象。 B .“屈原投江”“牛郎织女”“登高赏菊”等优美传说对现在的青年越来越陌生,看来我们要加强对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 C .建造“太阳-氢能”住宅是自然和科技结合的尝试,是摆脱依赖矿物能源的希望所在,显示出强大的 生命力和对人们的吸引力。 D . 2009年博鳌青年论坛,旨在促进全球青年,特别是港澳台青年了解中国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 的建设性作用。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 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 , 。, 。, ,尤其是 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而人生的美丽与否 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 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 那就看谁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 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 A . B . C .D .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题。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等,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 “琴”的前面加了个“古”

5、字,称之为“古琴”。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外合五音。据传文王 囚于茭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舍称文武七弦琴。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 加的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弹奏的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 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 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不中听”,“无人听”,正因为古琴音 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

6、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 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将外在 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整个古琴音乐艺术被 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应综合地多方面从琴 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 体现,不同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

7、,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同一地 域的琴家,便于寻师访友,相互切磋琴艺,加之民风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响,较易形成默契, 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成为琴派。一些卓越的琴学家, 由于其深厚的造诣, 独树一帜,得到仰慕, 以致琴人随之学习,形成了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遵循恩师的教导,往往对琴道的理解和演 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自成一派。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学习同一琴谱的琴家,则更易形 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形成琴派。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 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 5 下列有关“吉琴”的介绍

8、。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距今已超过四千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 之一。 B 古琴最早有五根弦,后经改造,才成了现在七弦的形制,人们还将它的结构赋予了文化与政治的 内涵。 C .古琴的音乐倾向于简单含蓄、古淡阴柔、典雅静态的抒情,因而很多人认为它不好听,以致没人 欣赏。 D 古琴只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环境安宁静谧,才能与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以及弹奏者平和 闲适的心境相适合。 6 下列对于琴派形成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不同琴家,他们的天性、修养、思想、心理,影响了各自对于琴文化的理解,流露于指下,则神 韵各异,于是就形

9、成琴派。 B 同一地域民风相近,同一地域的琴家性格也常常相近,又经常寻师访友,相互切磋影响,较易形 成默契,成为琴派。 C 造诣深厚、独树一帜的琴学家,琴人随之学习,形成了师承体系,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往 往相同或相近,形成琴派。 D.不同琴家钻研学习同一琴谱,对琴文化往往会更易产生相同或相近的认识,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演 奏风格,从而形成琴派。 7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两个人既对音乐曲调有相同的理解,又能在琴曲的精神层面产生共鸣,那么他们往往会成为 知音。 B .古琴不易弹奏,技法较难掌握,并且琴乐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欣赏的,所以经常出现“曲 高和寡”的现象

10、。 C 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尝有较高的心性修养,因此追名逐利、心浮气躁之人,往往是不能 弹奏好古琴的。 D.古琴文化中的“尊卑之别” “社会等级” “君臣合恩”等观念,使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 重要工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题。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父仲道,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 与孟昶留守,事定,以为余姚令,卒官。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 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为朱龄石右军 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

11、年。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家贫,求为广陵郡丞。仍除抚军 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行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 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 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改领广平太守。二十五年,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梁、 南秦二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 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二十七年,大举北伐,遣辅国将军杨文德、梓潼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震荡汧、陇。秀之遣建武将 军锡千秋二千人向

12、子午谷南口,府司马竺宗之三千人向骆谷南口,威远将军梁寻千人向斜谷南口,败之。 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 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使持节、督益宁二 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折留俸禄二百八十万,付梁州镇库,此外萧然。粱、益二州土境丰富, 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 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 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诏曰:“秀之识局明远,才应通畅,诚著蕃朝,绩宣累岳。往岁逆臣 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征誉实彰朝野。奄至薨逝,震恸于朕心。谥为忠成

13、公。” 选自宋书刘秀之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 雅:向来。 B .吏部尚书沈演之每 称之于太祖每:每次。 C .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 营:谋求。 D .往岁逆臣交构构:勾结。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刘秀之的为政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A .世祖遣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 遣辅国将军杨文德、梓潼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 B 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 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 C.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 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D.秀之为治整肃 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

14、秀之有志操,重感情,他哥哥跟随朱龄石作战,战败而亡后,刘秀之非常悲痛,心情多年都不 愉悦。 B. 刘秀之去世后,皇上评价他有才有识,有诚有义,称赞他“绩宣累岳”“嘉谋征誉,实彰朝野”, 因此赐予谥号“忠成公”。 C. 刘秀之才应通畅,而且为官廉洁,能做到率先垂范,在一些人以不法手段敛财时,他却把自己的 奉禄二百八十万留给当地府库。 D .由于吏部尚书沈演之在太祖面前称赞刘秀之的才干,于是就任命刘秀之做襄阳令,在职期间, 秀之修六门堰,挽救良田数千顷。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 (2)先是,汉川悉以绢

15、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心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注:作者作此诗时,已是屡次参加会试不第,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也相继去世。 (1)请结合全诗作简析“秋心”的具体内涵?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联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此惟救

16、死而恐不赡,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老子第二十五章) 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一 17题。 走近竹林方叶 生于南国,竹总是远远近近地站在我的视野里。 南国的竹,有着一个繁富而庞大的家族,上百个优秀的品种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尤其那深山 里的毛竹,只要根在,哪怕是荒沟野谷,岩崖峭壁,一转眼就能蔚然成林。在江南一带,常常见 到的那种苍苍浩浩的竹林子,往往就是毛竹林。那成片成片拂云凌霄的竹子,遥看融溶成奔涌不 息的波涛,近观是一竿竿如

17、椽巨笔,在蓝天白云之上抒写着山野的情愫。竹林间的苍茂与疏朗更 是世界上搭配得最完美的图案。能穿石越涧的竹鞭,几乎无孔不入,寸土必争。但它总是隔三五 米一株,疏密匀称,错落有致,使整个林子显得通透,空阔,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竹林就是这样讨人喜欢。但在讲求节操的中国文人眼里,竹林却远不止是一方气象森然的绿 色天地,而更是一座磨砺心曲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所。你看那魏晋时期,肯定是一个肯长竹子的年 代,“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中饮酒猜拳,弹琴赋诗,放浪形骸,飘飘若神仙中人。而唐宋的竹就 长得特别高大、挺直,轩昂圆通的主茎,浓密潇洒的枝叶遮掩过李白的豪放与飘逸,遮掩过苏东 坡的落拓与傲骨。尤其是苏老夫子,一生宦

18、海沉浮,走过数不清的风波险恶,那黄州的竹,岭南 的竹,儋耳的竹,万竿千篙,支撑起一袭秀洁而孤拔的灵魂,令世世代代有良知的文人仰慕。 到了明清,竹似乎变得清瘦、俊气了。明代那些画竹大师,无论是王绂、夏昶,还是边文进、 周之冕,笔下的墨竹无不是叶疏枝瘦,幽情秀骨,透出一种清雅简淡高古的笔意,一种俊逸淡泊 绝俗的情怀。“扬州八怪”亦如此,当过七品芝麻官的郑板桥,画竹从来就是一竿,两竿,“写 取一枝清瘦竹”。 但竹林毕竟是清寒所在,远离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相伴只有冷月清风,林泉鸟音。走进 竹林,或许正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的精神。闲暇余日,在清新雅静的竹林里品茗散心, 吟诗作画,自然是洒脱得很,

19、而真要像竹子一样一辈子呆在寒山远岫恐怕就没有几人。拿“竹林 七贤”来说吧,当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感受到京师天地难以安身时,便纷纷浸淫 在幽篁的意境中,去体味大自然自由放纵之清新和情感间相互交融的喜悦。可是,一旦无法抗衡 司马氏的强权诱逼,又不得不纷纷走出竹林入仕入官了。唯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一面旗帜,他 蔑视权贵虽死不悔,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铸就了世世代代文人不可逾越的品格,一曲广 陵散,在幽幽竹林里萦绕了千年而不散。 不错,真正把竹林作为终老依托的, 往往是无视苦难的山里人。 他们在荒山野岭种竹、养竹、 护竹,从事竹的加工和烘制笋干,以竹为自己的生命。我常常在僻远的深山竹林里遇到

20、披蓑着笠 的护竹制笋人。在茫茫竹海深处,有一间小木屋,它既是住房又是笋场。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位“笋 客世家”的单身老竹农。他在竹林里漂泊了大半生,任凭凄风苦雨,一如闲云野鹤一般,始终不 改进山时的初衷,用自己诚实的汗水,染绿了一片又一片荒沟野谷,间伐下一车又一车粗壮的毛 竹,烘烤出成吨成吨优质的笋干,源源运出大山去。我想,眼前这位老竹农不也是一根生命力顽 强的竹鞭么?默默穿越在生活的岩土里,把心底的希望凝结成一颗颗鲜笋,让葳蕤的艰辛和孤独 繁衍成一座独特的人生风景,收获着不屈的劲节,去编织人间的荫凉与美丽;收获着鲜嫩与清香, 由世人细细地咀嚼和品尝。 望着老人荷锄的背影,渐渐隐入暮色苍茫的竹林深

21、处,我的眼睛忽然潮湿了。 14. 从第二自然段看,竹林 “讨人喜欢”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5. 阅读文章最后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作者为什么要刻画单身老竹农的形象 ? 答: (2)看着老人的背影,为什么“我的眼睛忽然潮湿了 答: 16. 在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眼中,竹林有哪些特点?文章两次提到“竹林七贤”,意图各是什 么?(6分) 答: 17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答: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中的信息,为“物联网”下定义。(5分)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它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 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

22、和通讯。它需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依据是 事先约定的协议,它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是 19仔细观察漫画,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20.章回体小说常用两句对偶文字作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请根据作品内容。仿照 示例,补充以下回目,任选两则。(4分) 示例: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国演义)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马谡拒谏失街亭(三国演义) (3)林黛玉首进荣

23、国府(红楼梦) (4)乱蟠桃大圣偷丹(西游记)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你如果这次把手磨出了水泡,下次就不容易再起泡,因为手掌的皮愈磨愈结实。 你如果跌断了腿,以后就得更加小心,因为跌断的骨头,不但不可能长得更加坚固。 反而变得更脆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A卷) 审核:李国雄 校对:刘艳娥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C ( A 抹 mo B 嗔 ch 宙 D 曲 qu) (依样画葫芦:比

24、喻按现成的样子照着做。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用作贬义不当。 F车伊始:现多比喻初到一个地方,不了解那里的情况。语境不当。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透内耳。比喻人的名气很大。 对象用错。 (A “加快打击力度”搭配不当;B主客倒置; C “显示”的主语与前句不一致。) (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 (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C项“以致无人欣赏”意思表达错误;D项“只 适宜”错,原文是“最适宜”) (“神韵各异,于是就形成琴派”错。原文“神韵各异,形成不同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 琴派。”) (“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

25、制度的重要工具”错。原文没有依据。 (每:常常) (A 两句均表现为政才能;B第二句是其父刘仲道的行为;D第二句表现他的忠君思想) 10 D (因果错误,张冠李戴) 11 (1)没有人不惊慌跌倒,大声呼喊,唯独刘秀之不动,大家都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认为他很独特) (莫、颠沛、异、焉各 1分,句意1分,共5分。) (2)这之前(先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刘秀之限制(用绢)命令用钱币交易, 百姓到现在还享受到这种好处。(货、限、令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分)“气寒西北何人剑”句暗含着 12 (1) “秋魂”指好友之魂,第二句表现了对去世好友的悼念之情; 作者报效国家的

26、豪情壮志,“声满东南几处箫”句显示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2 分) (共4分。意思对即可。) (2)象征(比喻)手法,(1分)通过写自己佩戴郁金香、古玉,表明自己有着高洁的情操、卓越的才华。 (漠漠郁金、亭亭古玉,都喻指美好的品德。)(2分)变抽象为具体,使美德形象可感。(1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13 ( 1)眄庭柯以怡颜车辚辚 马萧萧 只缘身在最高层奚暇治礼义哉 (2)道法自然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每句 1分,共5分) 14 广阔苍茫;高大挺拔;生命力强;疏密匀称,错落有致,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

27、 1)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照,意在说明竹林不仅是一种精神庇所,更是赖以生存的天地(更是竹农 终老依托的天地);结构上,更进一层,由历史文化写到现实生活,把竹林的精神具体化到老农身 上(作者认为老人与竹林完全融为了一体。)(共3分,意思对即可。) (2)老人就是竹的化身,作者被老竹农无视苦难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所感动,被老竹农编织人间的荫凉 与美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共3分,意思对即可。) 16竹林特点:魏晋时期,竹林清新雅静(清寒自由) ; 唐宋时期,竹林高大挺直(浓密潇洒): 明清时期,竹林清瘦俊气(叶疏枝瘦、幽情秀骨)。(每点1分,共3分。)(答“在竹林七贤眼中, 竹林自由清新在李白眼中,竹

28、林高大飘逸在苏轼眼中,竹林挺拔落拓。”可酌情给分。) 第三段、第五段两次使用“竹林七贤”的材料,第三段意图在于表明竹林清新雅静,是寄托情怀的 精神庇所;(1分)第五段的意图是表明竹林是清寒所在,但要想真正走进清寒的竹林,必须具有“咬 定青山”的竹的精神。(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行文思路:文章先描写作者走进竹林感受到的竹林自然之美;然后回顾走进竹林的历史人物眼中的竹 林特点;最后写现实中走进竹林的老竹农带给“我”的感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 答“现实-历史一现实或实一虚-实”,不做具体分析,只给 2分) 18物联网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按照事先约定的协议,

29、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 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分) 19漫画画的是一块方形钟表,长针针状,短针葫芦状,上写“理想”二字。表盘四角是“日”字,上下 左右分别画有手枪、毛笔、二胡和足球。(4分)意为每天换理想等于没理想。(或者一天一个理想将 一事无成;理想多变等于没理想;常立志不如立长志。)(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钟表代表时间,不同位置的物品,代表在不同阶段理想分别是军事家、书法家、音乐家、 体育明星。) 20示例: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武侯弹琴退仲达;贾宝玉初逢知心人;反天宫诸神捉怪。 (任答二则,一则

30、 2分:内容1分,形式1分。意思对即可。) 21立意:挫折会磨练意志,让人更坚强;在挫折(失败)中成长。 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不要为错误再付出代价;吃一堑要长一智;学会回避。 面对不同的挫折(错误)采取不同的策略。 参考译文: 文U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堂兄的儿子,世代居住在京口。其父仲道,高祖攻克京城后, 补任建武参军,与孟昶一起留守,战后,让他做了余姚令,死于官任。秀之早年丧父,家庭贫穷,他有远 大的理想和高尚的节操。秀之十岁左右时,与几个孩子在村前水塘边玩,忽然来了一条蛇,来势很猛,没 有人不惊慌跌倒,大声呼喊,唯独刘秀之不动,大家都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认为他很独特)。东海人何

31、 承天向来器重秀之,将女儿许配给他。他的哥哥钦之是朱龄石的右军参军,随朱龄石作战时战败而亡,秀 之非常哀伤,十多年都不高兴。景平二年,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因家里贫穷,请求担任广陵郡丞。(朝廷 为发挥他的作用)就任命秀之为江夏王刘义恭、平北将军彭城王刘义康行参军,出任无锡、阳羡、乌程县 令,都因显著的才能闻名。 元嘉十六年,升任建康令,后任命做尚书中兵郎,兼任建康令。秀之性情细致周密,善于纠察、指摘 小的错误,凭卓著的政绩而有好名声。吏部尚书沈演之常常向太祖称赞他。世祖镇守襄阳时,将秀之调去 任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可灌溉)良田数千顷,六门堰年久失修堤坝决口,公田私田 都荒废了生产。世祖派遣秀之整修了年久失修的堤坝,雍部因此获得大丰收。后又改领广平太守。元嘉二 十五年,升任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梁、南秦二州刺史。当时汉川之地遭受荒年,境内一片骚乱,秀 之善于治理,亲自倡导节俭。这之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刘秀之限制(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