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_第1页
【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_第2页
【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_第3页
【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_第4页
【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型应用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实例 软件配置管理作为贯穿软件开发过程始终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 喻。51cmm上已有众多关于配置管理介绍、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工作开展 心得一类的文章,这些文章从概念和实施上介绍了配置管理工作的内容,但美 中不足的是仍嫌抽象,那些想要依葫芦画瓢的兄弟姐妹们在试图将这些理论应 用到自己项目的配置管理中的时候,会发现仍然是无从下手(我也曾是这些感 觉无从下手的人中的一个)。因此,本文拟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本人近实际操 作的一个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谈起,从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配置管理流程制 定、配置管理库结构的确定,以及作为配置管理工作的推动者如何推动这项工 作等方面

2、仔细描述一下本人的做法,希望这几篇文章能给那些水深火热中的兄 弟姐妹们一点帮助。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 1 本文描述的内容是以一个项目的配置管理为主线,对组织级的配置管理 和配置管理策略没有进行详细讨论; 2本文用来做示例的项目是一个 “工程型 ”的项目,所谓的 “工程型”是和“产 品型”对应的,这样的项目需要公司的开发人员和现场的开发人员进行协作开 发,一般而言,在公司的开发人员完成大部分的功能,现场的开发人员根据用 户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这部分的工作量一般会较大,在一个16人年的项目 中,这部分的工作可能会占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作量)。 配置管理工作概述 配置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在 5

3、1cmm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描述,具体可以参 考河清专栏的基于 CMM和CMMI的配置管理和陈越的软件配置管理实施 体会。在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 本文涉及的项目背景 本文用来示例的项目是某省电信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工作量大约是 16 人 年,项目周期约为 1年。大部分( 90%以上)的开发工作在前 8个月内完成,后 期的工作主要由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和调整。在 8 个月的开发时间中,前 5 个月由开发人员在公司进行开发,根据用户的需求完成设计,确定系统架构并 实现整个框架,部分明确的功能以及公用模块也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后 3 个月 的时间部分开发人员在现场,部分开发人员在公司共同完成后期的开发工作

4、。 整个项目采用的开发语言是 C+ Java ASP,涉及的平台包括Solaris和 Windows,采用的开发工具包括 VisualStudio和Solaris上的CG 此外,整个项 目还使用了一些第三方的平台,如 IBM 的 MQ 等。 除用户需求之外,公司还对项目组提出了代码复用方面的要求,开发人员 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代码的可重用性。 配置管理前期准备工作 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后,配置管理工作就可以开始了。配置管理工作开始的 步就是一份配置管理计划。 51cmm 上已有不少配置管理计划的模板,大家可以 一般而言,需要在配置管理计划中明确的内容包括: 1、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 2、配置库结构

5、; 3、人员、角色以及配置管理规范; 4、基线计划; 5、配置库备份计划; 在下文中,我们将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配置管理环境 配置管理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具体的资源需求应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 确定,一般需要考虑的包括:网络环境、配置管理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空间需 求,配置管理软件的选择等。配置管理环境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 素,包括我们采用的开发工具,开发方式,开发人员对配置管理工具的熟悉程 度等,其中,开发人员对配置管理工具的认可和熟悉程度常常直接决定配置管 理能否正常进行,如果选择了需要开发人员花费比较大的精力去熟悉的配置管 理软件,我们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培训;同时,配

6、置管理软件和开发工 具的集成程度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据我们的经验,选择一个和开发环 境集成紧密的配置管理工具至少可以减少 20%花费在Checkln/CheckOut和配置 管理人员保持配置库完整上的工作量。 根据我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有如下一些考虑: 根据历史经验,一个类似项目的配置库大小约为3G,考虑到备份等操作对 空间的需求,至少应该为配置管理库保留10G以上的空间。为了保证配置管理 库的安全,除了相应的备份计划之外,还可以采用了RAlD01 的方式为配置数 据库提供更好的可用性保证; 考虑到在项目的后期有部分开发人员会在现场进行开发,因此在网络条件 上需要提供对远程访问方式的支

7、持; 配置管理服务器的选择和配置管理软件的选择相关,考虑到目前公司有一 台闲置的PC服务器,能充分利用这台服务器; 配置管理软件必须可以以某种方式支持远程访问,而且由于我们的开发平 台涉及Solaris和Windows,配置管理软件要能够支持这两种平台;考虑到开发 工具方面,配置管理工具要求能和我们选择的开发工具进行很好的集成; 项目组的开发人员缺乏使用配置管理工具的经验,有将约30%的开发人员 使用过VSS配置管理工具,但仅限于基础的使用,对 VSS的Label等功能没有概 念;结合以上的情况,我们首先考虑配置工具的选择。来源于 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 从开发人员具有的配置管理工具使用经验和配置

8、管理工具使用的难易度方 面来说,VSS是的选择,在现有的基础上只需要对开发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考虑 到和开发工具的集成,VS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本项目还要求对远程接入 方式的支持,以及对Solaris平台的支持,VSS肯定是不能满足要求的(VSS通过 VPN方式应该是可以实现对远程访问的支持,但 VSS的完全共享方式实在是不 敢在 Internet 上使用)。 除VSS外,可以选择的配置管理工具还有 CCCHarves、ClearCase CVS等, 但Harvest和ClearCase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需要一个专门的配置库管理员负责 技术支持,还需要对开发人员进行较多的培训,另外,Har

9、vest和ClearCase价 格不菲;CVS在 Unix下使用方便,而且是免费的,但其文本方式的操作界面对 于习惯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开发人员来说使用非常不习惯(CVS也有 windows下的GUI版本,但经过我们的试用,在操作习惯上和我们目前开发人 员习惯的方式很不相同,较难被接受)。 经过在MSDN和In ter net上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个 VSS的增强软件SOS (SourceOffsite),它基于VSS的数据库,可以支持通过 TCP/IP方式访问和操作 VSS库,在Windows、Slolaris和Linux上都提供了客户端,并且通过传输数据的 压缩和加密方式,使得文件操

10、作的速度大大加快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SOS 可以在SourceGea啲网站上找到详细介绍和试用的下载(/sos )。事实证明, VS9 SOS的组合在我们的整个项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我们使用的 SOS是 3.53的Standard版本,本文也将以该版本为例在下一部分中说明具体的 操作和使用步骤。 软硬件环境的选择 确定了配置管理工具后,我们使用公司购置的一台CompaqPCServe作为配 置管理的硬件环境,该服务器配置如下: CPU 1CPU P42.0G 内存: 512MDDR 硬盘空间:30GX 4 网卡:HPGbit网卡一张 终确定的方案是安装该服务器安装 Windows

11、Server操作系统,为了保 证配置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采用 RAIDW 1方式,总的可用空间在50G左右;另 外为了备份的需要,还为服务器配置了一个CDR刻录机。 网络环境的选择 公司已有现成的 100M 局域网,通过一个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至 Internet, 有一个公网的静态IP;配置管理服务器是内网的一台机器,具有一个内网 IP。 为了满足远程访问的需要,我们通过在路由器上设置端口映射,将 SOS需要使 用的端口映射到配置管理服务器上(缺省情况下, SOS使用8888和8890两个 端口)。 在公司的开发人员通过局域网使用 VSS访问和操作配置库,在现场的开发 人员通过 Internet

12、 接入对配置库进行访问和操作 配置库维护和备份计划 配置库的维护的备份需要专职的配置库管理员来负责。在整个项目中我们 采用的配置库维护策略是根据 Microsoft的BestPractice白皮书建议,包括以下 要点: 1保持配置数据库的大小不超过 5G;Microsoft 建议,配置库的大小在 3 -5G比较合适,太大的数据库会极大影响 VSS的效率;减小配置库大小的 2.每周进行VSS数据库的分析(Analysis),发现问题及时修正;VSS提供 了 Analysis和Fix工具,由于不合理的Delete等操作,VSS数据库有可能会出现 一些 InterruptData 之类的问题,通过定期的每周的分析工作,可以极大减少数 据库出现问题的风险; 3 .每日进行配置库的增量备份,每周进行数据库的完全备份;VSS库的备 份可以通过VSS自己的Archive功能或者是操作系统的Backup程序来进行。VSS 的Archive功能对VSS中的文件数据进行压缩并保留 VSS的所有状态,但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