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第1页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第2页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第3页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第4页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论文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论文论文题目: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学 生:朱石存系 (部):畜牧兽医系专 业:农产品质量检测年 级:08指导老师:朱兴贵职 称:副教授二九年五月十日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石存 指导教师:朱兴贵摘要:鸡新城疫又叫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接触病鸡的排泄物及其所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经过口腔和呼吸道感染。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对养鸡业的威胁很大。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秋季最易发生。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染此病。关键词:鸡、新城疫、诊断、治疗前言:新城疫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综

2、合性工程。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及监测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单纯依赖疫苗来控制疾病。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注意饲料营养,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特别要强调全进全出和封闭式饲养制,提倡育雏、育成、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建立科学的适合于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充分考虑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及毒力,最佳剂量和接种途径,鸡种和年龄。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一旦发生非典型nd,应立即隔离和淘汰早期病鸡,全群紧急接种3倍剂量的lasota(系)活毒疫苗,必要时也可考虑注射系活毒疫苗。如果把3倍量系活苗与nd油乳剂灭

3、活苗同时应用,效果更好。对发病鸡群投服多维和适当抗生素,可增加抵抗力,控制细菌感染。正文:1:症状及病理变化 1.1:症状: 发病急,传播快,开始有几只鸡突然死亡,继而全群发病,几天内大批鸡只死亡。病鸡最初症状不明显,随后体温升高达43以上,食欲废绝,排浓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粘污,冠和肉髯呈暗紫色,喉头部发出怪叫声,呼吸困难,有的有头颈扭曲、跛行、一肢或两肢麻痹瘫痪、两翅下垂等神经症状,死亡率90%100%。 1.2病理变化?: 鸡新城疫的主要病变发生在消化道和呼吸道。剖检病鸡可见:腺胃粘膜乳头常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并形成小的溃疡,有的在腺胃中央或整个腺胃大面积发生出血和溃疡;

4、小肠、大肠的黏膜充血或出血并常形成溃疡;气管内渗出物增多,气管粘膜充血和出血;皮下、内脏的浆膜面、心冠部和其他脂肪组织有点状出血;脾脏有白色小点状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2.诊断 2.1当鸡群突然采食量下降,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拉绿色稀粪,成年鸡产蛋量明显下降,应首先考虑到新城疫的可能性。通过对鸡群的仔细观察,发现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症状,结合尽可能多的临床病理学剖检,如见到以消化道粘膜出血、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示病性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新城疫。确诊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也可通过血清学诊断来判定。例如,病毒中和试验、elisa试验、免疫荧光、琼脂双扩散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等。但迄今

5、为止,血凝抑制试验hi仍不失为一种快速准确的传统实验室手段。 2.2:主要症状 2.2.1: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2.2.2: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常有“咕噜”、“咯咯”的叫声,排黄、绿色粪便。 2.2.3:腺胃粘膜出血,小肠出血坏死。 2.3:实验室诊断-病原检查 2.3.1:病毒培养鉴定:样品经处理后,接种910日龄spf鸡胚,37孵育47天,收集尿囊 液做ha试验测定效价,用特异抗血清鸡抗血清或i试验判定nd病毒存在。 2.3.2:毒力测定: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 2.4血清学

6、试验 病毒血凝试验ha、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现场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口岸进出境鸡检疫的筛检。 2.5:样品采集 用于病毒分离,可从病死或濒死禽采集脑、肺、脾、肝、心、肾、肠包括内容物或口鼻拭子,除肠内容物需单独处理外,上述样品可单独采集或者混合。或从活禽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雏禽或珍禽采集拭子易造成损伤,可收集新鲜粪便代替。上述样品立即送实验室处理或于4保存待检不超过4天或一30保存待检。 用于血清学试验的样品,一般采集血清。3.防制 3.1:一般鸡的主要防治方法 3.1:肉仔鸡 7日龄lasota或clone-30弱毒苗滴鼻、点眼;2426日龄lasota喷

7、雾免疫或系苗肌肉注射。或7日龄nd-系或clone-30弱毒苗点眼+0.3mlnd灭活苗皮下注射;15日龄lasota弱毒苗点眼,或喷雾,或2倍量饮水。 3.1.2:蛋鸡和肉种鸡 7日龄lasota滴鼻点眼,同时nd灭活苗0.3ml肌肉注射;28日龄lasota喷雾免疫或2倍量饮水;9周龄lasota喷雾免疫;必要时可考虑用系苗注射补强;开产前23周nd+eds+ib三联灭活苗肌肉注射,同时lasota点眼或喷雾;开产后每610周用nd+ib活苗喷雾一次;44周龄时复免一次nd灭活苗效果更佳。 3.2:鸡场主要措施3.2.1: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严格隔离消毒

8、,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3.2.2: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油乳灭活疫苗对鸡安全,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另外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疫苗使用

9、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现介绍几个免疫程序供参考。小型鸡场和农户养鸡的免疫程序:第一次,47日龄雏鸡用系苗滴鼻免疫,2530日龄用系或l系弱毒苗进行第二次免疫(滴鼻或饮水)。2月龄后用系苗肌注免疫疫期可持续一年以上。在有零星新城疫发生的鸡场或鸡群,可参考下列免疫程序:雏鸡在35日龄时以系苗滴鼻免疫,至1721日龄仍以系或l系苗滴鼻或饮水进行第二次免疫,待2月龄后用系苗肌注。对产蛋鸡或种鸡可每年进行12次系苗肌注免疫。鸡新城疫油乳灭活疫苗可用于任何年龄的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0.2毫升,同时

10、以系或l系苗滴鼻,鸡很快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70140天;肉鸡以此法1次免疫,可保护至出售,2月龄以上的鸡用0.5升注射,免疫期可达10个月以上;经弱毒苗免疫过的育成鸡。在开产前23周注射0.5毫升,整个产 蛋期均可得到保护。大型鸡场应建立免疫监测,定期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和鸡群的血凝抑制效价。3.2.3:鸡场发生鸡新城疫的处理 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鸡新城疫病变内脏便亦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立即彻底消毒环境,并给鸡群进行系苗加倍剂量的紧急接种;鸡场内如有雏鸡,则应严格隔离,避免系苗感染雏鸡。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两周后,并通过严格消

11、毒,方可解除封锁,重新进鸡。 发生本病时应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处理。扑杀病禽和同群禽,深埋或焚烧尸体;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环境要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立即紧急接种疫苗。 4. 免疫程序4.1:肉仔鸡 7日龄lasota或clone-30弱毒苗滴鼻、点眼;2426日龄lasota喷雾免疫或系苗肌肉注射。或7日龄nd-系或clone-30弱毒苗点眼+0.3ml nd 灭活苗皮下注射;15日龄lasota弱毒苗点眼,或喷雾,或2倍量饮水。4.2:蛋鸡和肉种鸡 7日龄lasota 滴鼻点眼,同时nd灭活苗0.3ml肌肉注射;28日龄lasota 喷雾免疫或2倍量饮

12、水;9周龄lasota 喷雾免疫;必要时可考虑用系苗注射补强;开产前23周 nd+eds+ib 三联灭活苗肌肉注射,同时lasota点眼或喷雾;开产后每610周用nd+ib活苗喷雾一次;44周龄时复免一次nd灭活苗效果更佳。4.3:划地 典型的鸡新城疫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消化道粘膜广泛出血为特征。过去常引起发病鸡场全军覆灭,经济损失惨重。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典型鸡新城疫已不多见,但非典型的鸡新城疫却经常发生,由于症状与病变不明显等特点,给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鸡群发病时,不能及时确诊和采取有效措施,病鸡、死鸡延绵不断,使养鸡场药物费用、饲料成本不断增加,经济

13、损失仍然不可估量。4.4:发病新特点 4.4.1:免疫鸡群发生鸡新城疫流行。经过多次免疫的鸡群仍然发生本病,多发生在二免与三免之间。 4.4.2:病鸡群出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产蛋鸡主要出现产蛋量下降。由于病鸡常出现呼吸困难、甩头、张口呼吸等症状,与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病的症状十分相似,给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4.2.3:低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目前出现的鸡新城疫发病率一般在10-25%,死亡率在15-35%,产蛋鸡产蛋率下降30%左右。 4.2.4:剖检病变不明显。典型鸡新城疫病变明显部位表现在腺胃粘膜、肌胃角质

14、膜下出血,肠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坏死、出血。目前经过免疫的鸡群发生鸡新城疫时多数无上述明显病变,有的只有十二指肠、直肠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肌胃、腺胃基本无病变。 4.2.5:鸡群发生鸡新城疫时,多继发大肠杆菌病。 4.3:防治措施 4.3.1.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切断病毒入侵途径。鸡场应有严格的防疫消毒规章制度,严格做好隔离消毒工作,设置车辆、行人进出鸡场的消毒池,勤添消毒药水,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进鸡前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平时做好带鸡消毒工作。 4.3.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抵杭力。饲料配合要科学,保证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的足量供应;饲养密度要适宜;鸡舍要保证通风良好,以减少各种

15、不良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在天气变化、环境条件改变以及接种疫苗前后等应激情况下,增加维生素供应,增强鸡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3.3.做好鸡群抗体水平监测工作,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于雏鸡应视其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来确定首免日龄,一般应在母源抗体水平低于1:16时进行首免,确定二免、三免日龄时也应在鸡群hi抗体效价衰减到1:16时进行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4.3.4.积极预防和治疗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保证鸡群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免疫接种才有效。 4.3.5.接种操作技术要规范,使用疫苗质量要保证。疫苗在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在接种方法上,根

16、据鸡新城疫的免疫学特点,尽量采用点眼、滴鼻或喷雾接种方法。避免在按种疫苗前后使用杭病毒药物。_ 4.3.6.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采取有效措施。总结: 各种鸡和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和中鸡更易感染,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降低。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

17、典型的形式出现,应引起重视。 谢词 本次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朱兴贵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自己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的,在整个的构思过程中,朱老师给了我好多建议,在这期间,朱老师也为我提供了许多素材以及设计思路的重点,同时也讲述了怎样在论文中突出自己的重点。在此向朱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学三年的生活将要结束了,在此向这几年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的栽培。同时要感谢我的同学,他们在我写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及好多好的建议,而且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1 德时,许青荣,程峰, 等. 禽流感病毒夹心e

18、l 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j . 畜牧兽 医学报, 2004, 35 5 : 62 - 67.2 亢文华,郝俊峰,宁宜宝, 等. 鸡新城疫-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 产蛋下降综合症四联灭活油乳剂疫苗的研制与免疫试验 j . 中国兽药杂志, 2005, 39 7 : 23 - 263 施建忠,田国彬,李雁冰, 等. 重组高繁殖力疫苗株h7n2h7 /pr8病毒的制备和鉴定a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 2004. 69 - 72.4 徐京跃. 我国两种禽流感疫苗的研制获得重大突破 eb /0l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2005 - 2 - 5.5 田国彬,李雁冰,施建忠, 等. 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研究及应用a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 2004. 404 - 407.6 贾立军, 刘秀梵,卢建红, 等.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力 j . 畜牧兽医学报, 2004, 35 5 : 542 - 545.7 马文军,陈化兰,于康震, 等.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免疫原性评估 j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 26 1 : 7 - 9.8 乔传玲,姜永萍,田国斌, 等. 表达禽流感病毒ha及np基因重组禽痘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