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全册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全册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全册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全册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漳州双语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六年级(上)语文学科人教版导学案 第三组课文导读一、单元学习内容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我们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写一写

2、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我们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课外书屋”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导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情操。二、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写1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舒适、勉强、魁梧、湿淋淋、”等词语。2、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4、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

3、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5、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6、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7、积累谚语。三、单元学习重点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四、单元学习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五、单元学法指导:1学习中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读书的时间,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2要学会根据问题情境主动提出问题。3要开

4、展有效讨论。讨论前,先梳理问题,一般性的问题要求自读课文解决。讨论要有理有据,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必要时再读课文。4课后练习要求摘抄印象深刻的句子,摘抄前,先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六、单元课时安排:学习本组课文建议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穷人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_ 姓名:_ 座号:_一、学习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正确、流利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预习导学:1、认真读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并在课文中画出。2、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三、自我检测:1、我会读下面生字词。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呼啸、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本课易错难写的字:2、多音字组词。m( ) qing( ) d ( ) zu( )模 强 qing( )

6、得 作 m( ) jing( ) di( ) zu( )3、比一比,再组词。怨( )梧( )霉( )虑( )搁( )祭( )悟( )毒( )虚( )阁( )4、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保护( )看望( )高大( )舒服( )埋怨( )仍然( )担心( )七上八下( )5、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穷人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 ,我还知道他写的 和 。(2)、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合作探究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两两成对把文中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

7、读。五、目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g bn bo yun xin q ku w do mi yu l( ) ( ) (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1)自己对自己说话。( ) (2)形容风很大,波浪滔天。( )(3)心里非常的担忧、害怕。( )(4)形容内心非常不安。( )3、课文内容我知道。屋外( ),(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海上正起着( ),外面( ),这间渔家的小屋却( )。地扫得( ),炉子里火( ),食具在搁板上( )。资料链接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

8、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穷人学案(第二课时)班级: _姓名:_ 座号:_一、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通过课后作业“续写穷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去创造,去创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预习导学:1、认真研读,仔细品味。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穷人”的贫穷?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

9、样的印象?3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三、自我检测:1、听写目标中的词语。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渔夫 ( )的天气 ( )的屋子 ( )的桑娜 ( )的神情 ( )的餐具 ( )的渔网 ( )的海风 ( )的孩子3、选词填空抱怨埋怨(l)、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别人。(2)、我()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安静平静(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4)、南湖()得像一面镜子。宁可也与其不如尽管还是(5)、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6)、渔夫和妻子

10、()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四、合作探究: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1)桑娜沉思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2)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11、,体会渔夫高尚品质。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五、目标检测:1、本文通过( )和( )、( )的描写,赞美桑娜和渔夫( )的美好品质。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1)、用“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2)、用“_”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3)、用“_”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3、体会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

12、略递增的次数;(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语意的跳跃。a、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 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 c、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 )4、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写后和同学交流。别饿坏了那匹马导学案班级 姓名 座号 一、 学习目标:、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13、。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3、进一步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二、预习导学:1、熟读课文,圈划课内生字。2、预习课文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3、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三、自我检测:1、我会读刻骨铭心 瞥见 嗫嚅 溜之大吉 不由分说 一如既往 身无分文 流连忘返2、我了解(1)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讲了的故事。(2)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人物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因为。3、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请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四、合作探究:1、

14、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2、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找一找、画一画文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想想从中体会到人物什么样的品质?3、文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那么善良,我们可以从多处描写中体会到他们的美好心灵。读文找出相关句子,抄写在下面。父亲的善良: 碧云的善良: “我”的善良: 4、认真读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五、目标检测:1、根据语意写词语。a、一眼看见。( ) b、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c、跟过去完全一样。( ) d、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2、按要求写句子。(1)、学校

15、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缩句:_(2)、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变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3)、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_3、课文内容我知道。(1)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讲了的故事,赞扬了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2)“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次,用意是。4、大胆想象,学习表达。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根据故事的结尾,请你展开想象,“我”回家后会怎样向父亲诉说?写一段父子俩的对话。 唯一的听众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_姓

16、名:_ 座号:_一、学习目标: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二、预习导学:1、认真读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并在课文中画出。2、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谁?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自我检测:1、认真读几遍课文,扫清字词障碍。shn shng zhung zhng shng wng ji y ( ) ( ) ( ) ( ) hung tng li zu zhuwn d ch y jng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组成

17、词语。yu ( )久 ( )静 ( )愁 ( )秀y ( )式 ( )妈 ( )忘 ( )动jng 平( ) 干( ) 环( ) 眼( )3、整体感知,梳理层次。(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依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在课文中做出标记。家中练琴遭冷遇 林中练琴遇知音 舞台演琴生感慨4、自我挑战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把所填的内容连起来回答问题。( )的老妇人 满头( ) ( )的老人 ( )的眼睛,像( ) ( )的语言( )地望着我 ( )的教授 四、合作探究:1、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思考:这位“唯一的听众”是如何帮助我练琴的,在她的帮助下,我

18、练琴时的行动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2、哪一句话最能点明老人在我心中的位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目标检测:1、我会写j sng bo qin li yng y( ) ( ) ( ) 走 ( )c xing shng wng( ) ( )2、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1)、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2)、灰心失望。 ()(3)、智力低下。 ()(4)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5)众所仰望的名声。 ()3、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开始拉小提琴,心情是 ,老妇人虽然“ ”,却是我唯一的 ,在她的鼓励和赞扬下,我有了 ,练好了小提琴。唯一的听众学案(第二课时)班级:_ 姓名:_

19、 座号:_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二、预习导学:1、为什么说这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2、当“我”得知她的身份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三、自我检测:1、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尽管(jnjn)沮丧(snsn)仪式(yy)溜走(lili)2、字典检索。“透”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用部首查字法查_部,其书写时的笔顺规则是_。该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通过泄露极度显露达到充分的程度。请为句中的“透”字选

20、择解释。(填序号)(1)、他的脸白里透红。()(2)、他伤心透了。()(3)、你给他透个信儿过去。()(4)、我浑身上下让雨水给浇透了。()(5)、阳光透过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3、臭味相投(写近义词)。庄重()打扰()介意()感受()羞愧()毕竟()洋溢()声望()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一( )树林 极瘦的( ) 悄悄地( )一( )小令 ( )的潭水 ( )地演奏四、合作探究:1.你喜欢这样的老人吗?为什么?2.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对老人语言的描写也如诗一般,再读课文,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说明理由。a、当老人夸“我”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

21、什么样的感觉? b、老人说“我”的琴声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真的是这样吗?写写你的理解。 c、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3、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一个“听众”,他关心你、呵护你、倾听你的心声,给你鼓励和支持,请与小组成员分享。五、目标检测:1、读写结合,大胆表达。 “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出现了多次,想象每一次的情景,把它写下来。l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l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l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老人真的“耳聋”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3、

22、老人说“我”的琴声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真的是这样吗?写写你的理解。 4、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5、通过本文的学习,我明白了 用心灵去倾听导学案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中涉及的常用词语,如:兴高采烈、修理等。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3、领会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5课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把你最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二、预习导学:1、熟读课文,圈划课内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

23、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3、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4、预习课文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三、自我检测: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一遍。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着(zho zho)迷 名字(z zi) 召(zho zho)唤 告诉(s su)3、默读课文,我知道:在生活中,善良的人们无处不在,即使远隔天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也会有“天使”向你奉献上她真挚的爱心。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文,主要讲( )用心灵去倾听( )的心声,使他获得了( )。4、认真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四、合作探究:、自由朗读

24、课文,简单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 ”画出感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法提示: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同桌或同组合作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3、“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五、目标检测:1、我会写xi l shu co xng go ci li( ) ( ) ( )2、缩写句子。从那以后,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3、你认为苏珊是一个怎样的人?4、课文多处运用

25、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试着找找这样的语句。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相照应的句子: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相照应的句子: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相照应的句子:5、苏珊在去世前给汤米留了一张纸条,请联想她当时的想法,写几句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座号_一、学习目标1、我要在表达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了解和认识辩论、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培养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通过辩论会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二、学习准备收集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三、预习导学 1、 回顾本组内容,想一想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

26、马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关“善意的谎言”的语句。2、自读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3、了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明确辩论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四、合作探究1. 回顾课文,体会关爱: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静静地回忆,细细的品位(交流感悟)。2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五、课堂展示 班级内开展辩论会。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案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座号_一、 学习目标1、 围绕“关心爱护他人”写一篇记事的习作。2、 要写真人真事,写清过程。3、 学会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

27、作等描写方法,写出真实感受,并学会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4、 留心身边的事,养成把自己身边的事记录下来的好习惯。5、培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优秀品质。二、预习导学1、说说你对关心爱护的理解。2、真人真事:自己做过的、听到的或者看到的,说给家人听。3、说出两个事例,要真实的。三、 合作探究生活中你遇到过不少爱护他人的事吧?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四、反馈练习1、 我也用笔来记录那一次次感人的经历2、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看看,自己写的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运用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真情实感?该如何进行修改?回顾拓展三(导学案)班级:_ 姓名:_ 座号:_一、 学习目标:1、

28、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2、积累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故事等。3、推荐课外读物。二、预习导学:1、熟读本组课文的四篇文章,感受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描写对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2、预习日积月累,尝试背诵并默写。3、自己阅读课外书屋三、自我检测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心( )肉( ) 一如( )( ) 万( )千( )大( )一( ) 狂风( )( ) 尽( )尽( )兴( )采( ) 舍己( )( ) ( )( )割舍省( )俭( ) 闪闪( )( ) ( )( )不安表现人物心理或神态的:表现人物品质的:表现事物样子的:2、把下列的格言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a、填一填。

29、()必寡信。()民无信。()不精不诚,。()诚者,;诚之者,。(),纤毫必偿;,时刻不易。b、这些格言都讲述了的道理。c、你还知道关于这个主题的格言吗?四、合作探究:1、学生回顾本组课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本组课文的收获。2、学习日积月累。a、小组内流利地朗诵。b、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理解。c、多种形式地读,并会背诵和默写。3、自由阅读课外书屋,推荐阅读书目。五、反馈练习(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xin ( )起 新( ) ( )女 ( )后l ( )师 考( ) ( )化 合格( )g ( )板 收( ) ( )声 ( )膊mi ( )炭 倒( ) ( )毛 ( )花(2)

30、、选词填空。安静平静宁静、孩子们()地睡着了。、西蒙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孩子们呼吸均匀而(),睡得正香甜。宁可也与其不如虽然但是、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孩子()不算多只有两个,()全靠她一个人张罗。(3)、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渔夫说他们总能熬过去的。1、巴金说:“我爱月亮,但我也爱星星。”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 3、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 (4)、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

31、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作家 。2、“他”指的是 ,他正在和 商量事情。3、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句,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句,用“ ”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词句。4、“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5、这段话说明渔夫是一个 的人。第四组课文导读一、单元学习内容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

32、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讲述了人们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故事,号召人类要重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二、单元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18个生字。2、理解并学会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人

33、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4、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5、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环境意识,并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三、单元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单元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单元学法提示:1、在学习课文之前要认真阅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我们可以联系实际获

34、得一些启示。2、在学习课文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可以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进行习作练习,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六、单元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只有一个地球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_ 姓名: _ 座号:_一、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资源、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

35、亲”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二、预习导学:1、 自由读课文3遍,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同桌互相检查。3、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以此为依据给课文分段。4、 查找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5、 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等。三、自我检测: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晶( jn jng)莹 和蔼(i i ) 滥用(ln nn )扁(pin bin)舟 破碎(su cu) 威胁( xi xu)2、 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目(赌 睹) 慷(概 慨) (竭 揭)力(资 姿)源

36、(摇 遥)望 威(胁 协)3、我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4、课文内容填空。 只有一个地球从四个方面对地球进行了介绍:(12)_;(34)写_;(58)段讲_;最后呼吁_.四、合作探究: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一说。3、重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作者是如何描写地球的美丽渺小的?(1) 、找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2)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a: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个句子用了_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b、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这个句子用了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_。五、目标检测:1、两两对碰听写文中的生字新词。2、课文内容我知道。(1)、本文采用 的形式,从 介绍了 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2)、“ ,这位人类的 ,这个生命的 ,是那样的 , 。这个句子用了_的说明方法,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