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问题在战略_第1页
笨蛋,问题在战略_第2页
笨蛋,问题在战略_第3页
笨蛋,问题在战略_第4页
笨蛋,问题在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笨蛋,问题在战略( 9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杀秦降王子婴, 烧秦宫室, 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 “关中阻山 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 心怀思欲东归, 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 ” 说者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送走刘邦后,项羽率军进入 咸阳屠城,杀死秦王子婴,焚烧秦朝宫殿,掠夺财货妇女后 东归。韩生(汉书项籍传)建议项羽道:“关中有山河为 险阻,四面都是关塞,土地肥沃富饶,是可以用来定都称霸 的。”项羽眼见秦朝宫室都已焚烧残破, 心里又一直想着东归, 遂道:

2、“富贵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绣花的衣服在夜里行走, 有谁知道!”韩生道:“人们都说楚人不过是戴着帽子的猴子 而已,现在看果然是如此。 ”项羽听说后,便将这个人烹杀了。 在司马迁看来,项羽不愿定都关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 嫌弃秦宫残破,二是想要富贵还乡。富贵还乡这个理由应该 是成立的,不仅项羽口中明确说出了这句话,日后韩信在与 刘邦汉中对策时也谈到“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日夜跂而望 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 何所不散”,可见富贵还乡绝不是项羽一个人的偏狭之见, 而 是所有西征楚军的共同愿望。可是,秦宫残破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早在封章邯为雍王时,项羽就已经放弃当关

3、中王 的念头,准确地说,项羽是因为根本就不想定都关中才会焚 烧秦宫,而不是因为焚烧秦宫后才不愿定都关中。对于项羽的屠城之举,后世多将其理解为纯粹是在发泄仇恨,进而 批判其缺乏战略远见。事实上,项羽的确缺乏战略远见,也 的确有仇恨需要发泄,但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项羽还没 有头脑简单到这种程度,也没有情绪无法控制到这种程度, 否则当初他就不会接受章邯的投降,并且封他为雍王了。对 于韩生所说的“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 心里其实是认同的。项羽虽然自己不想做关中王,但这并不 意味他不明白关中的重要性。所以,项羽才会坑降卒,目的 是消灭秦人的军事实力;才会杀子婴,目的是铲除秦人的政 治

4、领袖;才会屠咸阳,目的是摧毁秦人的经济基础。项羽非 常清楚,一个君明臣直、国富兵强的秦国显然是极具威胁, 故而不符合其长远利益的。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一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派使者向楚怀王请示,楚 怀王的回答是:“如约”。后世多将此解读成项羽希望楚怀王 封他作关中王,可是遭到怀王拒绝,“如约”即按照原来的约 定由刘邦出任关中王。其实,这种解读是不准确的,我们已 经讲过很多次,项羽是想称王,但他根本就不想做关中王。只是按照怀王之约,原六国的疆域已经固定,天下还能够拿 出来封的,就只有关中王了。因此,项羽派使者向楚怀王请示的,一是要楚怀王认可其所立的章邯为雍王,以取代刘邦 做关中王;二

5、是要楚怀王在原六国的疆域上另外再划拨一块 土地供项羽称王,而且最好是以原楚国的领地为主。显然, 这两条都是楚怀王不愿意接受的。可问题在于,项羽现在的 国际威望和军事实力都已空前强大,早已不是怀王一句“如约”就能轻易打发的。当初项梁兵败身死时,怀王北上彭城以总 揽大权,曾有一系列非常漂亮的政治运作,可他在宋义被杀 后的十四个月内竟没有对项羽采取任何有效的反制措施,就 只会在恶果来临时强硬拒绝,岂非是令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为怀王计,在被迫封项羽为上将军时,他就该考虑如何从项 羽手里重新夺回军权;在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时,他就 该考虑如何调整灭秦之后的天下安排,与其它五国会盟以巩 固怀王之约,以防

6、止项羽将来拥兵自重。可惜的是,怀王什 么事情都没有做,足见其在战略应变上的平庸无能。由于怀 王只是简单粗暴的“如约”,那也就怪不得项羽简单粗暴地废 约了。在分析项羽所重新安排的天下秩序前,我们有必要 再次回顾之前已有的政治体制和思潮。在秦灭六国前,采取 的是“存亡国,继绝世”的周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取的 是“废分封而立郡县,扬军功而抑世袭”的秦制。陈胜起义拿 下陈县后,曾邀请各路英雄前来商讨,其中张耳、陈余的建 议是“愿将军毋王,遣人立六国后”,这就是完全复辟周制。三老、豪杰的建议是“(将军)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是半周半秦制:半周即只为故楚存亡国, 而不去兼并天下; 半秦即陈胜凭

7、军功称楚王,而不必立故楚王之后。陈胜心里 的盘算是全面继承秦制,可惜由于实力不济,遂在执行时还 是逐渐演变成了半周半秦制:半周即派出去略地的将领纷纷 自立为王,而不再接受陈胜领导;半秦即自立为王的权力基 础是军功,而不是世袭血统。陈胜起义失败后,项梁采纳范 增的建议立原楚怀王芈槐之孙芈心为楚王。除燕国王室后裔 逃往朝鲜半岛外,其余齐、赵、魏、韩四国也均是由六国王 室后裔担任国王,遂使得陈胜时期的半周半秦制中半秦的部 分也回到了周制,而怀王之约就是对于全面回归周制的法律 认证。项羽之所以讨厌怀王之约, 不是因为“先入关中者为王” 的这条约定阻碍了他当关中王,而是因为按照全面回归周制 的精神,他项

8、羽就只能是楚国的将领,永远不存在封王的可 能。因此,项羽为了称王,是必须要废除怀王之约的。(项羽)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 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 命。一一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 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 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诸将皆曰:“善! ”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一一史记项 羽本纪 在高祖本纪的记载中,项羽明确提出决定政权归属的应该是军功而不是血统。项羽认为,楚怀王没有军 功,所以没有主持条约的

9、资格。现在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 我们有军功,所以才有主持条约的资格。在项羽本纪的 记载中,项羽认为,当时为了灭秦的需要,所以暂且建立了 各诸侯国。可是,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我们建立了军功, 故而理应享有天下。他们没有军功,故而理应把土地拿来给 我们分封。 可以看到,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的记载 虽然在侧重点上略有差别,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以 军功来决定封地和政权。后世常将项羽的分封诸侯理解为向 周制的复辟,其实恰恰相反,项羽正是希望借用秦制来破除 周制。正如有血统而无军功的楚怀王必须要依靠周制才能树 立称王的合法性一样,有血统而无军功的项羽也必须要靠秦 制来树立称王的合法性。于是,项羽尊怀王

10、为义帝,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将其调离彭城,迁往长沙郡 的郴县(今湖南郴州),就相当于先秦时周天子的角色。然 后,项羽将原天下七国划分成十九个诸侯国,如下表所示: 项羽分封诸侯王表 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逐个分析,先说秦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 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 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 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 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 都栎阳;立董翳

11、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史记项羽本纪 在项羽的天下分封中,最难处理的诸侯就是刘邦。 首先,按照以军功为分封基础的原则,率先攻入关中的刘邦 无疑是军功卓著的,论排序仅次于项羽,不封是不可能的, 就连封少了都不行。可是另一方面,关中地势险要,土壤肥 沃,刘邦又通过约法三章而深得秦人拥戴,如果真把关中封 给刘邦,则将来势必会成为心腹大患。于是,项羽和范增商 议,将刘邦分封到巴蜀为王,因为巴蜀也可以算作关中,那 么刘邦在巴蜀称王就不算有违“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怀王之约 了。关中,最初只是个地理名词, 其面积约八百里, 故称“八百里 秦川”。关中的北面是黄土高原, 南面是秦岭山地, 因地质史 上曾发生过断

12、陷,故形成地势相对较低的盆地,而在盆地的 周围就形成了许多险要的关口,如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 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故名关中,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秦国 的根本。后世亦常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皆称为关中,但关中 无论如何算不到巴蜀, 毕竟两者之间还隔着秦岭山脉。 前 316 年,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派兵平定巴国和蜀国,之后 相继设置为巴郡和蜀郡,自此巴蜀皆归于秦国所辖。项羽和 范增因秦国和关中在名称上长期通用,遂将属于秦国的巴蜀也算作属于关中,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刘邦虽内心极度不满,却也只好服从安排。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 以献项伯。汉王亦

13、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 之,遂得汉中地。一一史记留侯世家按照留侯世家 的记载,项羽最初封刘邦为汉王时只想让他统治巴蜀,是因 为张良将刘邦赐给他的重金转赠给项伯,通过贿赂项伯来为 刘邦求得的汉中。后世史家对这条史料皆采信不疑,但姚尧 却认为它是靠不住的,里面有太多的疑点经不起推敲。第一,关于分封刘邦为汉王之事,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是: “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史记高祖 本纪的记载是:“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 都南郑。”这两处的记载都非常明确,都是直接圭寸刘邦巴、蜀、 汉中,不存在留侯世家中通过贿赂项伯而获得汉中的桥 段。第二,天下分封的方案是项羽和

14、范增制定的,从鸿门 宴前后项伯的表现来看,显然他并非足智多谋之士,因而很 难在这样的大战略上有太多发言权。就算项羽听信项伯的建 议而将汉中也封给刘邦,那么何以范增竟然没有提出反对意 见?第三,天下分封是关于战后格局的整体规划,汉中作 为秦楚交界的战略要地,必定是在分圭寸方案制定时就已有明 确归属的。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郦商)别将攻旬关, 定汉中。”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郦商)别定汉 中及蜀。 ”可知当时实际掌控汉中的是刘邦的部将郦商。 如果 说刘邦最初只封到巴蜀,那么汉中是封给谁了?若是依军功 封给郦商,那和封给刘邦原无差别。若是封给别国将领,那 么他又凭什么军功封汉中?若是将汉中从他

15、手里夺回重新 封给刘邦,则他必定会强烈反对,为什么史籍上对此皆无任 何记载? 第四,汉中郡本是因在汉水中游而得名,刘邦被 封汉王,其名号亦是与汉水、汉中相关。若刘邦最初的封地 只有巴蜀,那又怎么会称作“汉王”呢? 第五,刘邦被封为汉 王之后,都城设在南郑(今陕西汉中) ,而南郑是汉中郡的 郡治。若刘邦最初的封地只有巴蜀,又怎么会把都城设在汉 中郡呢? 前 316 年,秦国出兵占领巴、蜀。前 312 年,秦 国在丹阳之战中大败楚军,占领楚国的汉中郡。秦国以楚之 汉中郡为基础,再加上之前占领的部分巴蜀之地,设置为秦 之汉中郡。由于秦国占领巴蜀和汉中的时间比较接近,距离 秦灭六国又有近百年之久,故此

16、时人们将这三郡也视为秦国 之固有领土。项羽偷换概念,称这三郡亦属于关中,用来分 封刘邦,而将真正的关中分给三位投降的秦军将领。其中章 邯的封地最大, 统领陇西郡、 北地郡及内史西部 (咸阳以西) , 都城设在废丘(今陕西兴平) 。封司马欣为塞王,统领内史 东部(咸阳以东) ,都城设在栎阳(今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 封董翳为翟王,统领上郡,都城设在高奴(今陕西延安) 。 项羽将关中分封给三位秦军将领,故又称为“三秦”,以秦岭为界,在北面压制刘邦。如下图所示:接着说楚国。司马迁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 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 此东楚也。衡山

17、、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 因此,楚国大致可分为西楚、东楚、南楚三部分。项羽将南 楚地区分封给三位战功卓著的楚军将领,分别是封英布为九 江王,统领九江郡、 庐江郡, 都城设在六县 (今安徽六安) 。 封吴芮为衡山王, 统领衡山郡, 都城设在邾县 (今湖北黄冈) 封共敖为临江王,统领南郡、长沙郡及黔中郡,都城设在江 陵(今湖北江陵) 。共敖是楚怀王的柱国,又在攻克南郡时 立有大功,故封地尤广,此三国可在东面压制刘邦。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一一史记高 祖本纪 从字面上看,项羽给自己选定的国号是“西楚国”, 可事实上,项羽不仅统领西楚、东楚,而且还占据了魏国的 部分

18、领土, 合计下辖九个郡, 领土面积远超于其它各诸侯国。 对于项羽具体下辖哪九个郡,历代史家众说纷纭。其中基本 不存在分歧的,是泗水郡、薛郡、砀郡、东郡、会稽郡这五 郡,至于另外四郡, 姚尧考证的结果是东海郡, 鄣郡,陈郡, 南阳郡。如下图所示 原魏国的领地主要包括东郡、砀郡、 河东郡和河内郡。项羽将东郡和砀郡划入自己的西楚国后, 又将河内郡封给了司马卬,称“殷王”,都城设在朝歌(今河 南淇县)。在刘邦入关 一集中我们提到, 前 207 年五月, 赵国将领司马卬率领一支军队从上党郡南下,抵达平阴(今 河南孟津)的黄河北岸,有意从平阴南渡黄河进入三川郡, 之后向西攻取函谷关。当时,刘邦军正在颍川郡

19、,当他察觉 到司马卬的意图后,立刻率军北上直插平阴,封锁了黄河渡 口,迫使司马卬放弃南渡黄河入关,转而投奔在黄河北岸的 项羽,后随项羽一同入关。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就是奖赏 他的这段军功。魏国的四郡被划走三郡后,就只剩下河东郡,项羽遂又从赵 国划来上党郡,封原魏王魏豹为西魏王,统领河东郡与上党 郡,都城设在平阳(今山西临汾) 。如下图所示:原赵国的 领地主要包括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常山郡(即 恒山郡)、巨鹿郡、邯郸郡、上党郡这八郡。项羽将上党郡 划给西魏国后,又将赵国分成两半,封张耳为常山王,统领 邯郸郡、巨鹿郡和常山郡, 都城设在襄国 (即赵国旧都信都, 今河北邢台南) 以奖赏他追

20、随项羽入关。 封原赵王歇为代王, 统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和太原郡,如下图所示:原韩国 的领地主要包括颍川郡和三川郡。前 207 年四月,刘邦率领 的西征军与韩成、 张良在颍川郡会师, 攻克了颍川郡。 之后, 刘邦留韩成驻守颍川郡,自己与张良继续西征。于是,项羽 封韩成为韩王, 统领颍川郡, 都城设在阳翟 (今河南禹州) 。 巨鹿之战后,张耳的宠臣申阳率军攻入三川郡,并在黄河南 岸迎接项羽渡河南下,之后追随项羽入关。于是,项羽封申 阳为河南王,统领三川郡,都城设在洛阳(今河南洛阳) 。 如下图所示 :原燕国的领地主要包括上谷郡、 广阳郡、渔阳郡、 右北平郡、辽西郡和辽东郡。巨鹿之战时,燕王韩广

21、派臧荼 率军援赵,之后臧荼一路追随项羽入关。于是,项羽封臧荼 为燕王,统领原燕国西部之上谷郡、广阳郡和渔阳郡,都城 设在蓟(今北京西南) 。将原燕王韩广改封为辽东王,统领 原燕国东部之右北平郡、 辽西郡和辽东郡, 都城设在无终 (今 天津蓟州)。如下图所示:原齐国的领地主要包括济北郡、 临淄郡、琅琊郡和胶东郡。项羽在安阳杀宋义后,准备渡黄 河去解巨鹿之围。原齐国的国王是田儋之子田巿,但大权掌 握在田儋之弟、 宰相田荣手中。 田荣不肯派兵协助项羽救赵, 而是忙于齐国内战,命田都去攻打田安。结果,田都和田安 相继归顺项羽,引项羽从平原津西渡黄河,之后一路追随项 羽入关。于是,项羽将齐国分成三块,将

22、原齐王田巿改封为 胶东王,统领胶东郡,都城设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 。将 田都封为齐王,统领临淄郡和琅琊郡,都城设在临淄(今山 东淄博临淄区) 。将田安封为济北王,统领济北郡,都城设 在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如下图所示:以上就是项羽对 于战后天下秩序的重新安排,后世有史家认为,项羽将秦始 皇建立的郡县制又退回到分封制是在开历史倒车,从而导致 了后来的失败。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项羽天下 分封的历史背景,不是秦始皇确立的全面秦制,而是怀王之约确立的全面周制。如果说历史的潮流是由周制转到秦制, 那么项羽的分封恰恰是在怀王之约的周制中加入了秦制的 成分,我们称之为“周秦混合制”。按照周制

23、,诸侯封王的合 法性来源是血统,怀王之约所确立的精神就是如此。可是按 照项羽的分封方案,既没有完全消灭最初依血统封王的诸侯, 又新添了许多依军功封王的诸侯,这就是让依周制封王的诸 侯与依秦制封王的诸侯相混合。按照周制,天子分封诸侯以 建立国家,诸侯则在自己的圭寸国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圭寸,卿 大夫则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士进行再分封,从而形成“天子一-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体制。可是按照项羽的分封方 案,天下虽建立了十九个封国,但各封国已不再对卿大夫和 士实施再分封,而是对封国内的各郡、县、乡、里全面推行 秦制,这就是宏观上的周制与微观上的秦制相混合。因此,项羽将怀王之约确立的周制推向周秦混合制,这是

24、符合历史潮流的。之所以没能进一步推向全面秦制,那也是 因为受客观条件制约。项羽参加巨鹿之战时率领的楚军人数 不会超过十万,之后进入关中时的兵力虽有四十万,但其余 三十万都是各诸侯国的联军。这些诸侯联军之所以愿意随项 羽入关,目的是为了能在将来的战后秩序安排中获得好处, 而不是让自己的母国重新成为项羽直接统治下的郡。项羽的 灭秦,灭的只是原战国七雄中的秦国。 项羽能够肆意处置的, 也只有战国七雄中的秦国,而不可能全面继承大秦王朝的统治权,这与秦始皇以武力相继兼并东方六国,兼并到哪里就 在哪里设置郡县是有本质区别的。此时的项羽,绝不可能仅 凭自己手里的十万楚军,就把东方六国再打一遍,因而也就 根本

25、不具备立刻成为秦始皇的实力,周秦混合制已经是项羽 天下分封所能达到的极限。 那么,既然项羽的方向是正确的, 速度也没有太超前,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问题就在于 具体布局时的战略安排上。从整体上看,在项羽分封的十九国中,会反对这项分封方案的,是利益受损的六国,即原 准关中王刘邦、原赵王赵歇、原齐王田市、原燕王韩广、原 魏王魏豹和原韩王韩成,我们称之为“倒项派”;会支持这项 方案的,是项羽依军功所封的其他十三国,我们称之为“拥项派”。为了压制倒项派的反抗情绪, 项羽让原战国七雄中的拥 项派都占据优势。如原秦国是以章邯、司马欣、董翳统领的 四个郡压制刘邦的三个郡;原魏国是项羽自占两郡,再加上 司马

26、卬之河内郡以压制魏豹的两个郡;原赵国是以张耳的三 个郡以压制赵歇的四个郡,张耳虽然在数量上略少,但他统 领的三郡是传统赵国的核心区域,赵歇统领的四郡地处北部 边境,人口稀少且靠近匈奴;原韩国是以申阳之三川郡压制 韩成的颍川郡,数量虽然相等,但三川郡较颍川郡地域更大, 战略位置也更重要;原燕国是以臧荼的三个郡压制韩广的三 个郡,韩广三郡虽地域更大,但位置上更加偏僻荒凉,而臧 荼三郡是传统燕国的核心区域;原齐国是以田都、田安统领三个郡压制田市的一个郡;至于原楚国,那更是由项羽独占 七郡,英布、吴芮、共敖合占六郡,以雄视天下。这样,在 天下分封的四十三个郡中,倒项派只占据其中十三个郡,而 拥项派占据

27、三十个郡。在项羽看来,拥项派不仅在领土的数 量和质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是彼此间连成一片,倒项派 不仅在领土的数量和质量是处于绝对劣势,而且都被分割在 天下的边缘,他们即便是有心,也是无力为乱的了。【注】秦始皇最初设三十六个郡,后又将大郡拆成若干小郡,如原 齐郡拆成济北郡、临淄郡和胶东郡,原九江郡拆成九江郡和 庐江郡。 然而,事实却远不止项羽想象中那般简单。项羽 早年曾经不屑地看着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如今,项 羽取代了秦始皇,但是他却不能替代秦始皇,因为他对秦制 的理解终究是肤浅的。我们再次回顾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召开 的那场关于天下新秩序安排的御前会议: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 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 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也,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