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选自肥皂泡(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读这段话时,要用()的语气。a.慷慨激昂b.快乐骄傲c.恋恋不舍(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

2、者想象的部分。(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快乐:_骄傲:_希望:_(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答案】(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5)略【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3、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4、。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5)略【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

5、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荷叶作为药材_可去火清热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荷叶不怕油污_不怕水浸_不怕烟熏_用荷叶煮成的粥_碧绿清香_清爽可口_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1)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2)用波浪线画出荷叶样子的语句。(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标点。荷叶作为药材_可去火清热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荷叶不怕油污_不怕水浸_不怕烟熏_用荷叶煮成的粥_碧绿清香_清爽可口_

6、(4)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a.“我”不爱荷花,只爱荷叶。b.荷花不值得赞美。c.荷花值得赞美,但荷叶更值得赞美。【答案】(1)我爱荷叶(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3),;,;,;,;,;,;(4)c【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

7、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结合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故答案为:(1)我爱荷叶(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3),;,;,(4)c【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衙

8、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zhngzhng)得通红,嚷(rngrng)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涨_(zhngzhng)得嚷_(rngrng)道(2)文段写了_的场面。(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县官_和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县官是一个_的人。(4)满堂的人为什么都

9、慌了?(5)枣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案】(1)zhng;rng(2)枣核在衙门受审(3)神态;语言;心狠手辣(4)因为他们把县官的牙齿给打了下来。(5)枣核给我留下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印象。【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3)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句子分析是神态、语言描写

10、。(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zhng、rng(2)枣核在衙门受审(3)神态、语言、心狠手辣(4)因为他们把县官的牙齿给打了下来。(5)枣核给我留下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印象。【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神态、语言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

11、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

12、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1)第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_。(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方方正正圆圆溜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的帽子。(3)第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为什么?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4)第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说说你的想法。【答案】(1)帽子的式样;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舌形的、虎头形的(2)各式各样

13、;方方正正(3)方帽子店的广告好。“从不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终如一。新帽子店的广告好。“各式各样”“舒服”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4)顾客们可能在想: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选择别致的新帽子呢?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用、更吸引人。【解析】【分析】(1)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帽子的式样。(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只要把二者做一对比,从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

14、体语境进行分析。(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故答案为:(1)1、帽子的式样2、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舌形的、虎头形的(2)各式各样、方方正正(3)方帽子店的广告好。“从不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终如一。新帽子店的广告好。“各式各样”“舒服”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4)顾客们可能在想: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选择别致的新帽子呢?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用、更吸引人。【点评】(1)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

15、内容之一。(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不_(适应适宜)(

16、适应适宜)_了(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它”指_,“它们”指_。a昙花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3)文中画“”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a.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b.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c.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度b.湿度c.光照d.土壤e.昆虫的活动时间(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答案】(1)适宜;适应(2)a;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

17、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适应:动词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

18、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故答案为:(1)适宜、适应(2)a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6阅读

19、短文,完成练习。剪枝的学问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_(hoh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我着_(zhuzho)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_(jiji)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春天到了,桃花开了。远远望去,王大伯的桃园红云

20、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_(bnbn)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2)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概括剪枝的学问。剪枝要_,保留_(3)找出与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4)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最后一自然段横线上写写树上桃子的样子。7【答案】(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

21、)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2)

2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8【答案】(1),:“?”:“?”(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颜色;形状;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3)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第一空找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23、。“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第二、三、四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颜色;形状;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3)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第一空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

24、句的方法并运用。第二、三、四空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9类文阅读。掮枪的生活(节选)叶圣陶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

25、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a.整理装束b.练习打枪c.练习冲锋d.练习队列(3)结合文中画线句子,你体

26、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答案】(1)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2)c(3)“我”有自尊自信的民族情感。【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2)c;(3)“我”有自尊自信的民族情感。【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曾子杀猪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