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外,应进度外,应进 行液化判别。对行液化判别。对6度区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度区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 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2.3.2 2.3.2 液化的判别液化的判别 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 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液化等
2、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凡经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场地土,原则上可凡经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场地土,原则上可 不进行标准贯入判别试验的判别。不进行标准贯入判别试验的判别。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砂土液化的判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砂土液化的判 别可分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别可分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两大步骤:两大步骤:1.1.初步判别;初步判别;2.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初步判别初步判别 以地质年
3、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以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度等作为判断条件度等作为判断条件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及其以前时,7、 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的颗粒)含量百分率,含量百分率,7度、度、 8度和度和9度时分别不小于度时分别不小于10、13和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液化的判别液化的判别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3 4.3.3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
4、条件之一时,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地质年代表(附) 相对年代相对年代 绝对年龄绝对年龄 (万年)(万年) 生物生物 宙宙代代纪纪世世 显显 生生 宙宙 新新 生生 代代 第第 四四 纪纪 全新世(统)全新世(统)Q41.1 12.8 73 250 6500 22500 57000 250000 400000 460000 更更 新新 世世 晚更新世(统)晚更新世(统)Q3 中更新世(统)中更新世(统)Q2 早更新世(统)早更新世(统)Q1 第三纪(系)第三
5、纪(系) 中生代(界)中生代(界) 古生代(界)古生代(界) 隐隐 生生 宙宙 元古代(界)元古代(界) 太古代(界)太古代(界) 地球天文时期地球天文时期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3 3)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 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w d 地下水位深度(地下水位深度(m 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 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0 d 液化土特征深度,按表液化土
6、特征深度,按表4.3.34.3.3采用采用 u d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 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 b d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m m),不超过),不超过2m2m时应采用时应采用2m 2m 987砂土 876粉土 987 烈度烈度 饱和土饱和土 类别类别 2 0 bu ddd3 0 bw ddd5 . 425 . 1 0 bwu dddd 表表4.3.3 4.3.3 液化土特征深度(液化土特征深度(m m)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上面判别式(上面判别式(db=2) 亦可用右图表示:亦可用右图表示: db2时,在
7、时,在du 、dw中减去(中减去(db-2)后再查图确定。后再查图确定。 2 0 bu ddd 3 0 bw ddd 5 . 425 . 1 0 bwu dddd 987砂土 876粉土 987 烈度烈度 饱和土饱和土 类别类别 表表4.3.3 4.3.3 液化土特征深度(液化土特征深度(m m) 0 1.50.5 (2) 2 uwb dddd 0 1.50.5 uw ddd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图示为某场地地基剖面图,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图示为某场地地基剖面图,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5.5m,其下为砂土,其下为砂土, 地下水位深度为地下水位深度为dw=6m,基础埋深,基础埋深db=
8、2m,该场地为,该场地为8度区。确定是否考虑度区。确定是否考虑 液化影响。液化影响。 5 . 425 . 1 0 bwu dddd 查液化土特征深度表查液化土特征深度表 md8 0 mdd b 5 .115 . 425 . 1 0 mdd wu 5 .11 需要考虑液化影响。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解:按判别式确定解:按判别式确定 dw=6mdw=6m du=5.5mdu=5.5m d db b=2m=2m 2 0 bu ddd 3 0 bw ddd 987砂土 876粉土 987 烈度烈度 饱和土饱和土 类别类别 表表4.3.3 4.3.3 液化土特征深度(液化土特征深度(m m) 例题例题2-
9、42-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初判条件均不能满足时,初判条件均不能满足时, 即地基土存在液化可能即地基土存在液化可能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进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进 一步判别其是否液化一步判别其是否液化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由穿心锤、触探杆、贯入器等组成由穿心锤、触探杆、贯入器等组成 2 500 30 35 51 7 2233 25 15 4 6 5 30 30 3 145 1 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穿心锤穿心锤 2-锤垫锤垫 3-触探杆触探杆 4-贯入器头贯入器头 5-出水孔出水孔 6-贯入器身贯入
10、器身 7-贯入器靴贯入器靴 钻孔至试验土层上钻孔至试验土层上15cm处处,用用63.5 公斤穿心锤,落距为公斤穿心锤,落距为76cm,打击,打击 土层,打入土层,打入30cm所用的锤击数记所用的锤击数记 作作N63.5,称为标贯击数。用,称为标贯击数。用N63.5 与规范规定的临界值与规范规定的临界值Ncr比较来确比较来确 定是否会液化。定是否会液化。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4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N63.5Ncr时,应判为液化土,否则为不液化土。时,应判为液化土,否则为不液化土。 w d-地下水位深度(地下水位深度(m)m); s d-饱和土标准贯入试验
11、点深度(饱和土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m)m); c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 3或是砂土时,均应取或是砂土时,均应取3 3。 0 N-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采用;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采用; 0 ln 0.61.50.1 3/ crswc NNdd 19191616121210107 7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0.400.400.300.300.200.200.150.150.100.1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 表表4.3.44.3.4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
12、准值 0 N g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4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cr N 在地面下在地面下20m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cr N-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00.80,第二组取,第二组取0.950.95,第三组取,第三组取1.051.05;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一、评价的意义一、评价的意义 液化地基的评价液化地基的评价 l 地基土液化程度不同,对建筑物的危害也不
13、同,采取的地基土液化程度不同,对建筑物的危害也不同,采取的 抗液化措施也不同。抗液化措施也不同。 l 为了衡量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抗震规范通过液化指为了衡量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抗震规范通过液化指 数来划分场地的液化等级,以反映场地液化可能造成的数来划分场地的液化等级,以反映场地液化可能造成的 危害程度。危害程度。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二、液化指数二、液化指数 液化指数液化指数 ii cri i n i lE Wd N N I)1 ( 1 n -判别深度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总数;判别深度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总数; crii NN , -分别为分别为i 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
14、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 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当只需要判别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当只需要判别15m15m范围以内的液化时,范围以内的液化时,15m15m 以下的实测值可按临界值采用;以下的实测值可按临界值采用; i d -第第i 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 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届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届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 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 i W -第第i i层考虑单位土层厚度的
15、层位影响权系数(单位为层考虑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系数(单位为m m-1 -1) )。当该层 。当该层 中点深度不大于中点深度不大于5m5m时采用时采用1010,等于,等于20m20m时应取零值,时应取零值,520m520m时应按线性时应按线性 内插值法取值。内插值法取值。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5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由液化指数,按下表确定液化等级由液化指数,按下表确定液化等级 液化等级与相应的震害液化等级与相应的震害 危害性大,不均匀沉陷可能大于200mm,高 重心结构可能产生不允许的倾斜 一般喷水冒砂都很严重,地面变 形很明显 严重 危害性较大,可
16、造成不均匀沉陷和开裂, 有时不均匀沉陷可达200mm 喷水冒砂可能性大,从轻微到严 重均有,多数属中等 中等 危害性小,一般不致引起明显的震害地面无喷水冒砂,或仅在洼地、 河边有零星的喷水冒砂点 轻微 对建筑物的危害情况 地面喷水冒砂情况液化等级 液化指数液化指数 严重中等轻微液化等级 60 lE I186 lE I18 lE I lE I 表表4.3.5 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5 三、液化等级三、液化等级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某工程按某工程按8 8度设防,其工程地质年代属度设防,其工程地质年代属Q
17、4Q4,钻孔资料自上向下为:,钻孔资料自上向下为: 砂土层至砂土层至2.1m2.1m,砂砾层至,砂砾层至4.4m4.4m,细砂至,细砂至8.0m8.0m,粉质粘土层至,粉质粘土层至15m15m;砂土;砂土 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8 8;地下水位深度;地下水位深度1.0m1.0m;基础埋深;基础埋深1.5m1.5m; 设计地震场地分组属于第一组。试验结果如表设计地震场地分组属于第一组。试验结果如表2-92-9,试对该工程场地液,试对该工程场地液 化可能作出评价。化可能作出评价。 例题例题2-52-5 地面 1.0 2.1 4.4 8.0 5.0 6.0 7.0 场地地基
18、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1 1) 初判初判 解解 Q4 ; 砂土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砂土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8 8 2 0 bu ddd 3 0 bw ddd 5 . 425 . 1 0 bwu dddd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两大步骤:两大步骤:1.1.初步判别;初步判别;2.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初步判别初步判别 以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以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度等作为判断条件度等作为判断条件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及以前时,7、8 度可判为不液化;度可判
19、为不液化; (2)当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当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的颗粒)含量百分率在含量百分率在 烈度为烈度为7、8和和9度时分别大于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和16可判为不液化;可判为不液化; 2.3.2 2.3.2 液化的判别液化的判别 (3 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 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2 0 bu ddd3 0 bw ddd5 . 425 . 1 0 bwu dddd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1 1) 初判初判 Q4
20、 ; 故均不满足不液化条件,需进一步判别故均不满足不液化条件,需进一步判别 371 obw ddd u 1.524.511.51 obw dddd 解解 9m8m7m砂土 8m7m6m粉土 987 烈度 饱和土 类别 液化土特征深度液化土特征深度d d0 0(m)m) 5 . 425 . 1 0 bwu dddd 2 0 bu ddd 3 0 bw ddd 砂土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砂土层及细砂层粘粒含量均低于8 8 0 8201 buw dm,dm,d,dm 地面地面 1.0 2.1 4.4 8.0 5.0 6.0 7.0 1.4 280 obu ddd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2
21、2)计算层位影响函数)计算层位影响函数 55. 1 2 1 . 1 0 . 1 1 Z 10 1 w 例如第一点,地下水位为例如第一点,地下水位为1.0m1.0m,故上界为,故上界为1.0m1.0m,土层厚,土层厚1.1m1.1m,故,故 第二点,上界为砂砾层层底深第二点,上界为砂砾层层底深4.4m4.4m,代表土层厚,代表土层厚1.1m1.1m,故,故 95. 4 2 1 . 1 4 . 4 2 Z 2 10w 余类推。余类推。 地面地面 1.0 2.1 4.4 8.0 5.0 6.0 7.0 1.4 i w 第一点所在土层中点深度:第一点所在土层中点深度: 第一点所在土层中点深度:第一点所
22、在土层中点深度: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3) 按式 最终给出ILE=12.16,据下表,液化等级为中等。 ii n i cri i LE wd N N I 1 )1 ( 计算各层液化指数,结果见下表计算各层液化指数,结果见下表 液化指数液化指数 严重中等轻微液化等级 60 lE I186 lE I18 lE I lE I 表表4.3.5 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图2-20为某办公楼地基柱状图。基础埋深为2m,地下水水位深度 , 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其他条件见表2-13,。
23、试求15m深度范围内地基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1 w dm g 例题例题2-62-6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1)求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cri N 10 ln 0.61.50.1 crsw NNdd 12 0.8 ln 0.6 1.4 1.50.1 17.2 其余各点其余各点 值见表值见表2-132-13 cri N 解:解: 1.4 s dm例如:第例如:第1 1标准贯入点(标准贯入点( ) 0 12N l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由表2-11差得 10 ln 0.61.50.1 crsw NNdd 0.8 l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故调整系数 0 12
24、,0.8,1 w Ndms d cri N l将 及各标准贯入点 值代入上式,即 可求得 。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2)求各标准贯入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 及其中点的深度 i d i z 1 2.1 1.01.1dm 3 5.54.51.0dm 5 8.06.51.5dm 1 1.1 1.01.55 2 zm 3 1.0 4.55.0 2 zm 5 1.5 6.57.25 2 zm (3)求 层中点所对应的权函数值 i d i 均不超过5m,故它们对应的权函数值 1 13 10,m 12 zz、 1 5 10 207.258.50 15 m 5 7.25 ,zm而故它对应的权函数值由线性
25、内插法得:故它对应的权函数值由线性内插法得: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4)求液化指数 l E I 1 1 n i lEii i cri N Id N 2812 (1) 1.1 10 (1) 1 10 (1) 1.5 8.50 7.2013.4815.75 15.05 (5)判定液化等级 上述计算过程可按表上述计算过程可按表2-132-13进行进行 根据液化指数 在618之间, 15.05 lE I 故该地基的液化等级属于中等。故该地基的液化等级属于中等。 液化指数液化指数 严重中等轻微液化等级 60 lE I186 lE I18 lE I lE I 表表4.3.5 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
26、对应关系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l 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可按表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可按表4.3.6选用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选用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 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 l不易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不易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抗液化措施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抗液化措施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 的工程情况综合确定。的工程情况综合确
27、定。 2.3.3 2.3.3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 其它经济的措施 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丁类 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 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 构处理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 施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亦 可不采取措施 丙类 全部消除液化沉陷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 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乙类 严重中等轻微 地基的液化等级地基的液化等级 建筑建筑 类别类别 表表4.3.6 4.3.6 抗液化措施抗液化措施 注: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的研究,但不宜低于乙类的响应要
28、求。注: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的研究,但不宜低于乙类的响应要求。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6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1、桩基桩基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 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 0.8m0.8m,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1.5m1.5m; 2、深基础深基础基础底面应埋人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应埋人液化深度以下的
29、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 0.5m 0.5m ; 3、加密方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密方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应处理至液化应处理至液化 深度下界,振冲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不宜小于本深度下界,振冲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不宜小于本 规范第规范第4.3.4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5、在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
30、应超过基础在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 底面下处理深度的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1/5。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可采用桩基、深基础、土层加密法、挖除全部液化土层等措施可采用桩基、深基础、土层加密法、挖除全部液化土层等措施 一、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一、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7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1 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 5;大面积筏基、;大面
31、积筏基、 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 1;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 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 注:中心区域指位于基础外边界以内沿长宽方向距外边界大于相应方向注:中心区域指位于基础外边界以内沿长宽方向距外边界大于相应方向1/41/4长度的区域。长度的区域。 2 2、采用振冲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采用振冲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 第第4.3.44.3.4条规定
32、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3 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规范、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规范4.3.74.3.7条条5 5款的要求;款的要求; 4 4、采取减小液化震陷的其他方法,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改善周边、采取减小液化震陷的其他方法,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改善周边 的排水条件等。的排水条件等。 二、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二、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8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综合考虑采取如下措施:综合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1 1、选择合适
33、的基础埋深;、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 2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 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4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 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 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34、。 三、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三、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9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和高含水量的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和高含水量的 可塑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可塑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采用桩基、地基加固 处理或本规范第处理或本规范第4.3.94.3.9条的各项措施(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条的各项措施(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 和上部结构处理),也可根据对软土震陷量的估计,采用相和上部结构处理),也可根据对软土震陷量的估计,采用相 应措施。应措施。 2.3.4 2.3.4
35、软土地基的抗震措施软土地基的抗震措施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12 软弱黏土地基:指软弱黏土地基:指7度、度、8度和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 小于小于80、100和和120kPa的黏土层所组成的地基。的黏土层所组成的地基。 软弱黏土地基特点: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软弱黏土地基特点: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 软弱黏土地基抗震措施:软弱黏土地基抗震措施: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3.11 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
36、下列方法。饱和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下列方法。饱和 粉质黏土震陷的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粉质黏土震陷的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 小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小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8 8度(度(0.30g0.30g)和)和9 9度时,当塑性指数度时,当塑性指数 小于小于1515且符合下式规定的饱和粉质黏土可判为震陷性软土。且符合下式规定的饱和粉质黏土可判为震陷性软土。 Ls WW9 . 0 75. 0 L I 式中:式中: 液性指数。液性指数。 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液限含水量,采用液、液限含水量,采用液、 天然含水量;天然含水量; L
37、 L s I W W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2.4.1 2.4.1 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验算的条件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验算的条件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4.1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 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 100kPa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1 1、7 7度和度和8 8度时的下列建筑:度时的下列建筑: 1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
38、单层空旷房屋;)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 2)不超过)不超过8 8层且高度在层且高度在24m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3 3)基础荷载与)基础荷载与2 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 震墙房屋;震墙房屋; 2 2、本规范第、本规范第4.2.14.2.1条之条之1 1款规定的建筑及砌体房屋。款规定的建筑及砌体房屋。 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2.4.2 2.4.2 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39、4.4.2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一、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 1. 1.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25%。 2.2.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对填土的要求时,可由承台正面填土与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对填土的要求时,可由承台正面填土与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 作用;但不应计入承台底面与
40、地基土间的摩擦力。作用;但不应计入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二、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二、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 抗震规范抗震规范GB50011-2010 4.4.3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承台埋深较浅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承台埋深较浅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 震作用的分担作用;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2.2.当桩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当桩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5m、1.0m1.0m的非液化土层或的非液化土层或 非软弱土层时,可按下列二种情况进行桩的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设计:非软弱土层时,可按下列二种情况进行桩的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设计: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 2 2)余震时,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余震时,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10%取用,桩承载取用,桩承载 力仍按本规范第力仍按本规范第4.4.24.4.2条条1 1款取用,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款取用,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 台下台下2m2m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 1 1)主震时,桩承受全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原电池课件
- 高中doing课件教学课件
- 高一知识培训课件
- 山地土地租赁合同范本(山地生态旅游项目合作开发)
- 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全权委托合作协议书
- 金融信息行业用工合同及商业秘密保护协议
- 宫颈糜烂护理知识细则
- 心理学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养殖场水质监测指南
- 如何引导初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规划
- 2025外汇展业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公务员入职礼仪培训课件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知识清单
- 排污许可审核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原发性高血压
- 退休教师国庆节活动方案
- CA6140普通车床进给系统的数控化改造
- 施工企业消防培训方案(3篇)
- 低效林改造管理办法
- 中学生自我管理课件
- 院前急产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