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基础知识教学PPT_第1页
化妆品基础知识教学PPT_第2页
化妆品基础知识教学PPT_第3页
化妆品基础知识教学PPT_第4页
化妆品基础知识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妆品化妆品 1.1.什么是化妆品什么是化妆品 2.2.化妆品发展史化妆品发展史 3.3.化妆品主要作用化妆品主要作用 4.4.化妆品的分类化妆品的分类 5.5.日常肌肤保养程序日常肌肤保养程序 6.6.美丽肌肤秘笈美丽肌肤秘笈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 体表面任何部位(包括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或口腔 黏膜,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 的日用化学工业用品。 1.什么是化妆品 2. 2. 化妆品主要作用化妆品主要作用 温和地清除皮肤和毛发上的污垢,以及人体新陈代谢过程 中所产生的不洁物。 保护皮肤表面,使之光滑、柔润,防燥、防裂,以抵御风 寒和紫

2、外线的辐射,保护毛发使之光泽、柔顺、防枯防断。 维系皮肤水分平衡,补充易被皮肤吸收的营养物及清除致 衰老因子,以延缓皮肤衰老。 美化面部皮肤(包括口、唇、眼周)及毛发(包括眉毛、睫毛) 和指(趾)甲,使之色彩耀人,富有立体感。 用于治疗或抑制部分影响外表的病理现象。如粉刺、脱发、 雀斑、痱子等。 3 3. .化妆品的发展史化妆品的发展史 3.1 化妆品的起源: 据考证,化妆品的应用主要发源于埃及,距今已有四千多午 的历史,最初人们使用化妆品是为了保护身体免受自然界的 伤害。达到保温、避光、防虫的目的,或是出于宗教的原 因在身上涂上颜色,防灾逃难。 在原始社会,一些部落在祭祀活动时,会把动物油脂

3、涂 抹在皮肤上,使自己的肤色看起来健康而有光泽,这应该算 是最早的护肤行为。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7世纪,各国有不少关于制作和使 用化妆品的传说和记载,如古埃及人用粘土卷曲头发,古 埃及皇后用铜绿描画眼圈,用驴乳浴身,古希腊美人亚斯 巴齐用鱼胶掩盖皱纹等等,还出现了许多化妆用具。 古埃及眼线膏瓶古埃及眼线膏瓶 古埃及含铅的黑色眼线膏古埃及含铅的黑色眼线膏 3.2 我国化妆品的历史与发展 n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化妆品的使用有着悠久历史 n晋朝“纣烧铅作粉” 涂面而美容 n后唐中华古今注有胭脂的记载:“起自纣,以红兰 花 汁凝成燕脂”,因其产自燕国而称之 n清朝宫廷慈禧、光绪曾用中药防治脱发 n“六

4、宫粉黛无颜色” “洗尽铅华” “素面朝天” 近代的化妆品生产 n中国最早的化妆品厂:1830年创建的扬州谢馥春生产的 香货:香佩、香囊、香珠、薰香等品种,此外还有宫 粉、水粉、胭脂、桂花油、冰麝头油1915年该厂产品 在巴拿马展出,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 n杭州孔凤春化妆品厂-建于1862年(同治元年),由 萧山人孔传鸿创办。主要为宫廷皇后嫔妃们生产贡粉 而著称。1988年与日本高丝化妆品公司合资,同时与 法国合资组建杭州兰莎化妆品有限公司。 现代的化妆品工业现代的化妆品工业 n1898年清末 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民族化妆品企业-香港广生行, 即上海家化联合公司的前身。生产双妹牌雪花膏、如

5、意油、如意膏等产品 (1905年生产“双妹牌”花露水、 雪花膏,比1895年问世的“旁氏”雪花膏只晚10年 ) n解放后 雪花膏、哈蜊油和花露水,被称作老三样 3.3 化化妆品的妆品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 四个过程(也称四代) 第一代是使用天然的动植物油脂对皮肤作单纯的物理防 护,即直接使用动植物或矿物来源的不经过化学处理 的各类油脂。最早的芳香物有樟脑、麝香、檀香、薰 衣草和丁香油等。 第二代是以油和水乳化技术为基础的化学成分化妆品。 第三代是添加各类动植物萃取精华的化妆品。诸如从皂角、果酸、 木瓜等天然植物或者从动物皮肉和内脏中提取的深海鱼蛋白 (ainera) 等精华素加入到化妆品中去。 第

6、四代是仿生化妆品,即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 仿并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并复配到化妆品中,以补 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老、修复受损皮肤等功 效,这类化妆品代表了21世纪化妆品的发展方向。 化妆品的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比天然产物更容易取得, 价格更低廉,且能够达到一定的皮肤护理效果 化学药品的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 天然产物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 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效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原始天然产物 化学合成制品 天然产物 3.4 我国近代化妆品发展的四个时期 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的数量 序号 省 市 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 1北京 100 2上海

7、 270 3浙江 340 4江苏 251 5山东 89 6广东 1868(至2010年6月) 7全国 3158家 广东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的数量 年 度 生产企业数量 (家) 同比增长(家) 2004年 1327 - 2005年 1392 65 2006年 1446 54 2007年 1561 115 2008年 1686 125 2009年 1802 116 (注:数据由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统计) 3.5 世界著名十大化妆品品牌 n一、法国(兰蔻): n 这个法国国宝级的化妆品品牌创立于1935年,迄今已有 70多年历史。自创立伊始,就以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作为 品牌标记。在7

8、0多年的时间里,兰蔻以其独特的品牌理念 实践着对全世界女性美的承诺,给无数爱美女性带去了美 丽与梦想。 n更难得的是,一个超过70年的老牌子,时至今日还能保持 如此年轻的状态,在彩妆以及护肤均有众多被时下女性拥 护的精品。 n二、美国(雅诗兰黛): n nadbanced night repair(简称anr)系列,无疑是该 品牌最为经典和大牌的护肤保养品了。自推出20多年来, 一直保持经典的琥珀色玻璃瓶包装,创下全球每十秒销售 出一瓶的佳绩。内含果酸,睡醒后,只觉得面郏水分充足, 光滑细腻。该产品的那句“如果你16年前已经用上了anr 系列,那么16年后的今天,你的皮肤依然和16前一样细腻

9、娇嫩”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n三、日本(资生堂) n有130多年历史的资生堂,是亚洲最老牌的殿堂级化妆品。 n主线资生堂国际系列,以优雅、品位、有效、安全,而深 入人心。 n四、法国(迪奥): ndior(又简称cd),全名为christian dior。 n以做高级时装起家的dior品牌,自1947年首次推出香水 miss dior后,现已全面进军美容领域。 n经典与高贵是dior的代名词,如今,dior更是时尚和创 新的代表之一。 n五、法国(香奈尔) n 以交叉的二个c为品牌标识的chanel品牌,同样以高级 成衣起家。在美容领域最大的成功为香水。 nno.5香水这个成就了一段香水神话的香

10、水,已经成为 全球无数女子的妆台最爱。它特别幽雅浪漫的格调,把女 子内心的的细致情怀表达尽致,著名影星梦露的那句“我, 只穿no.5入睡”的名言,更让这款女士香水名垂百年。 n六、美国(倩碧): nclinique的名字和品牌的概念来源于法文:医学诊所。 是estee lauder集团的另一重量级品牌。以过敏度低, 不含香料无刺激的护理理念闻名于世。clinique在美国、 英国均是销量第一的高档化妆品牌。 n护肤三步曲clinique自1968年品牌创立之初就推出 的三步曲概念,倡导简单就是美的哲学,至今仍秉承“洁 面皂+化妆水+特效润肤乳”的组合。在1、2、3步的三件 产品之外再用任何保养

11、品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肌 肤提供最简便、安全,有效的呵护。 n七、日本七、日本 n数十年前,一个科学家参观一个酿酒工厂时的偶然发现,诞 生了一个美容界的神奇品牌,它就是sk-ii。 n90年代起,sk-ii从mf(max factor)公司独立出来。定 位为高级保养品牌。其专利成分pitera,提取自米酒的天 然酵母。 n八、法国(碧欧泉): n碧欧泉卓越的护肤功效,来自自温泉中提取的精华petp (矿泉有机活性因子),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蛋 白质成分,能温和调理肌肤,使其达到均衡状态。它是法 国的科学家在研究温泉对人体的疗养功效时发现的。为了 寻求最佳的提取源,科学家不惜涉入法国

12、山脉深处,终于 以20年的努力,以生物技术提取到大量的petp因子,并成 功研发出适合皮肤每日使用的护肤产品,也就是我们今天 的biotherm护理全系列。 n九、(赫莲娜)(法国) n品牌名字取自该品牌创立者helena rubinstein女士。她 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美容院的创立者。hr产品以“追求完美” 著称,自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更成为该集团的科技先锋, 以一流的抗皱、修复系列品的研制为长。 n极至之美胶原系列、维他命c精华系列、有肌肤“急救 站”之称的二款抗皱、修复产品,对一切因为衰老而引起 的皮肤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受到了无数不再年轻,但 仍然追求完美肌肤的女性的追崇。 n十、美国

13、.(伊丽沙白.雅 顿): n早在20世纪20年代,ea已经是一个全球知名的美国品牌, 曾一度垄断整个高级美容护肤市场。一代著名影星玛丽莲. 梦露的化妆箱里,就常备有雅顿的眼影、唇膏。 n在美容届多元化的今天,ea依然保持其传统的特色,一些 产品的巧妙用法,仍为人称奇。 3.5 3.5 化妆品的质量特性和质量保证化妆品的质量特性和质量保证 (一)、质量特性: 化妆品的质量的基本特性是安全性、稳定性、有用性和使用性(使用 感和易使用性),如下所示: 1、安全性无皮肤刺激、无过敏现象、无经口毒性、无异物混入、 无破损。 2、稳定性无变质、无变色、无变臭、无微生物污染。 3、使用性 1)使用感(与皮肤

14、的融合度、潮湿度、润滑度)。 2)、易使用性(形状、大小、重量、结构、功能性和携带性)。 3)、嗜好性(香味、颜色、外观设计)。 4、有用性保湿效果、防紫外线效果、清洁效果、色彩效果等。 (1):内容物保证: (二)质量保证 a:安全性保证:a:各种安全性试验斑帖试验;b:重金属检测 b:稳定性保证: c:使用性保证:a:使用试验(官能试验)b:物理化学试验(流变性测定) d:有用性保证 按制品的各种效果试验。 (2):容器和外观保证: a:内容物保护性保证; b:材料适应性保证;c:功能保证;d:原料安全性 保证; e:使用安全保证;f:废弃性保证。 a:色调稳定性试验随时间变化的颜色稳定性

15、;b:耐光性试验 光照射引 起的褪色素;c:气味的稳定性 日光照射下气味的气味稳定性; d:耐温度、 耐湿度、耐稳定性实验;e:防腐性试验;f:药剂稳定性试验(效果保证); g:物理化学稳定性试验。 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1、首先要“捕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消费者的信息和要求,便从商品计 划开始进行产品化研究。 3、产品化研究包括内容物配方和容器等外包装的研究,在 充分探讨四个质量特性之后完成配方、制法和容器的工序, 申请得到药品管理部门许可,同时生产许可证也要获得,即 可进行生产。 4、商品开发时间一般为一年,若新产品中含有新药物有时

16、 需要78年。 四、化妆品的安全性 化妆品是每天敷用于皮肤上的产品,因此它的安全性居首要位置, 决不应有任何影响健康的副作用。 为了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对原料中的有害杂质作了限量规定, 生产和工艺上采取了无菌操作。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制订了化 妆品法规。 (一)安全性控制 (二)安全性的鉴定 1、诊断性试验 2、预防性试验 3、原料的预鉴定 (一)安全性控制 化妆品中毒除病菌感染外,主要是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 病菌可以通过消毒、产品的防腐等,而刺激性和过敏性则必 须严格控制。 一般说来,化妆品的刺激性和过敏性来自于表面活性剂 和香精香料,对于它们的控制可以通过使用少量的性能优良 的含杂质量

17、少的无臭表面活性剂,并减少香精的用量来降低 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 同时,全球各国的化妆品法规都已规定化妆品中禁止配 合的成分。 例如:日本对化妆品中禁止配合的成分有规定(见p47页 48页)。 1、诊断性试验 (二)安全性的鉴定 诊断性试验有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和敞开的局部涂布试 验,前者适用于刺激性较低小的产品;后者适用于刺激性较 强的产品。如染发剂、香波等。 1、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 2、敞开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此法常在较敏感的部位进行, 每次在6cm2的皮肤上涂布试样,不要洗掉,24小时后观察有 无反应,若无,再涂一次,24小时后再观察,反复三次仍无 反应,则无过敏性。 2、预防性试验

18、 当一个新产品或新品种试验成功投产以前,应该进行预防 性的过敏性试验。此试验必须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试验范围 一般逐级放大。开始可在110人内进行,通过后再在200人、 10000人中试验过敏性不超过1人,则产品安全性好。 注意: 1、化妆品中有些产品必须是长期使用而未发现过敏性才能是安 全的。如:唇膏试用1个月,香波2个月,指甲油3个月。 2、有些产品如香波与其它发用或浴用化妆品,在使用时如不小 心,有可能与眼睛接触而引起对结膜或角膜的刺激。此类产品 必须先作动物试验,通过后才能被认可。 3、原料的预鉴定 在化妆品实验或生产中,对刺激性和过敏性不熟悉的 原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鉴定。试验方法

19、如下: (1)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是指口服被试物质时短期内出 现的中毒现象,试验动物可用小白鼠。方法见教材p50页。 (2)刺激性试验:将试样0.5g(或ml)放在2.5cm 2.5cm的 绒布上,盖在毛已剪光的部位,用橡皮膏固定。经24小时 取下,观察皮肤有无反应。 (3)过敏性试验:将试样制成0.001g/ml溶液或悬浮液, 注射0.05ml至皮下,于第二天观察其反应。同时在邻近部 位注射0.1ml,如此反复观察与注射,直至完成10次注射为 止。在两星期后,在以前注射部位注射0.05ml,24小时后 观察其反应,并与第一次相比较,若有红肿迹象则为过敏。 3.6 3.6 化妆品工业现状化妆品工

20、业现状 n目前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其实是活在“低门槛经济圈”的 行业。其低门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n1、低资金启动,投资者与投机者“鱼目混珠” n10年前,在广州投资三、五十万元就可以建一家标准的化 妆品厂,现在,投资100万元人民币,也可以搞一家不错 的化妆品厂。由于化妆品的利润相对其它行业高,且生产 设备简单,生产工人少,政府审批容易、干涉少等等原因, 化妆品行业成了门槛低且一直热门的投资行业,其它行业, 如保健品、服装和建筑行业的老板们纷纷投资化妆品。据 工商部门统计,广州市的化妆品企业就不下于3000家。 n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这词

21、语大家耳闻 已久,解释成“生产委托方品牌的产品”,即定牌生产,现 在,很多行业都采用oem形式。即贴牌代加工)的出现, 10万元,甚至5万元就可以创造一个化妆品品牌,可以说, 进入化妆品行业的门槛已经降到最低点,市场上再次掀起化 妆品行业的投资浪潮。现在,许多原来在化妆品企业做市场 的区域经理们、大区经理们也另立山头,自己做老板了。 n2、低技术生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n用“搅拌”二字来定位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很贴切 的。化妆品厂最重要的必须设备就是真空乳化机和搅拌锅, 生产的技术含量是相当低的。可以这样说,一个地下工厂 或一个家庭作坊也一样可以生产出不比宝洁等大牌子质量 差的洗发水。

22、因为目前的化妆品厂其实应该称之为“化妆 品深加工厂(或罐装厂)”,厂家的工程师都明白,化妆 品的所有活性剂、添加剂、香精等化妆品原料都是有专门 的厂家研制和生产,市场上有钱就可以买到的,他们的工 作是简单的勾兑和配料工作。 n3、低素质从业人员,增加了行业成本,影响了行业提升 n化妆品行业流水线上的工人是相当少的,中型化妆品厂的 流水线上的工人也就三十人左右,大型的化妆品厂也只有 100多人,许多五、六个工人的化妆品厂一年也能很轻松 完成上千万产值的化妆品。由于化妆品流水线上的主要工 人是灌装和包装工人,这些人不需要有什么技术和文化。 n 虽然化妆品的工业成本低,但让所有化妆品老板们都 头疼和

23、无奈的是市场费用的“无底洞态势”,很多中小型 厂家的市场费用已经占了回款额的80%以上。造成这种结 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人员”,因为化妆品行业的市 场人员有一大半是不合格的低素质从业人员。由于许多中 小型化妆品企业根本不重视市场人员的岗前培训,草草招 人后,立即派到市场去应付对经销商“人员支持”的承诺 或实现其遍地开花“套钱”的计划,中国化妆品行业重视 市场营销的历史还不到10年,真正懂化妆品营销的人才远 远不能满足本行业的需求。 n化妆品行业是国家投资比较少,包袱比较轻的行业,同时又 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 95年化 妆品行业给国家上缴的税利是77亿元,96年是95

24、亿元,97 年是105亿元,98年是120亿元。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化 妆品行业为国家贡献是比较大的。 n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得很快,有专家预测 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要占到第一位。 简单方式对比 : 日本二亿人口,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而且,每家都 至少有一个别人不会(或不能)的东西!几乎家家运转正 常。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不足4000家。而且, 其中至少18%以上的企业不能维持正常运行。 如果不考虑国民经济等因素,可视为:中国还有9000家化妆 品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居世界前列,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成长,在长时间内

25、都具有广阔的空间, 还将获得大幅度的发展。 n人均消费与发达国家对比: n发达国家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35100美元;中国经济较发达 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才达1012美元, 整体只有2美元左右。 n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十余年来,中国化妆品的销售额平 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明显高于国民 经济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 n2、国际化妆品行业 n1995年世界化妆品总销售额已逾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化 妆品销售额约为400亿美元。 n销售方法:美国化妆品多通过连锁店、折价降价店、百货 商店、超市等商家进行销售。比例分别为36%

26、,32%, 24%,8%。 n日本化妆品销售通常采用专卖店、药店、超市、直销、百 货商店。比例分别为35%,21%,20%,13%,11%。 n生产研发:国外在化妆品研发方面投入巨资,以保证品牌 效应。 n如:1983年日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生产出紫草宁色素, 研制出世界第一支生物口红。 3.7 化妆品工业发展趋势化妆品工业发展趋势 n(一)化妆品产品的高科技化 1、化妆品原料的开发 2、化妆品生产工艺和设施变化 3、功能性化妆品的发展 (二)化妆品产业多学科的融合与渗透 (三)化妆品新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四)国外越来越注意化妆品的环保性、安全性、天然性。 n化妆品是用于人体皮肤的各个

27、部位。成人全身的皮肤面积 大约为1.22m2之间。 n4.1 皮肤结构 表皮层-皮肤的最外层,具增生繁殖之功能。 真皮层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汗腺、毛囊及 皮脂腺。 皮下组织 4. 化妆品与皮肤结构 4.2 皮肤的主要功能 保护身体阻止或减轻受热、紫外线、外力及毒性化学物质的 伤害。 调节体温 感觉器官:温度、触觉、痛觉及立体位置等 分泌和排泄:分泌汗液和排泄油脂 渗透和吸收:吸收药物 4.3 、皮肤的类型 n1、中性皮肤:皮肤中水分与油脂分泌适中,角质层的含水 量1020%,ph值5.05.6 n对外界不易过敏,适合涂用各种霜膏,是 一种健康理想的皮 肤类型。 n2、油性皮肤:皮脂

28、腺分泌过多,角质层含水量达20%以上, ph值为5.56.5,不易出现皱纹和衰老现象,不宜擦油脂含 量较多的化妆品。 n3、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油脂分泌较少,角质层含水 量在10%以下,ph值4.55.5,皮肤紧绷缺乏弹性,注意 保护,否则早衰。四季选用高滋养性的护肤品。 n4、混合性皮肤:t带(前额、鼻子、下巴)趋于油性皮肤, 其余区域属干性或中性,皮肤护理按油性皮肤对待。 n5、过敏性皮肤:皮脂分泌量偏多,使用化妆品后,易引 起皮肤过敏、红肿发痒。不宜使用过多化妆品。 5. 化妆品的分类 u按照剂型分类 1)液态化妆品:如化妆水、化露水、冷烫液、香水等。 2)油状化妆品:如防晒油、发油等

29、。 3)乳化体化妆品:如雪花膏、发乳等、 4)悬浮体化妆品:如粉蜜、水粉微胶类型化妆品等, 5)膏状化妆品:如洗发膏、眼影膏等; 6)凝胶状化妆品:如防晒凝胶、洁面凝胶等。 7)粉状化妆品:如香粉、爽身粉等。 8)块状化妆品:如粉饼、眼影等。 9)锭状化妆品:如唇膏、防裂膏等。 10)笔状化妆品:如唇线笔、眉笔等。 11)蜡状化妆品:如发蜡等。 12)气雾状化妆品:如喷发胶、摩丝等。 13)薄膜状化妆品:如湿布面膜等。 14)胶囊状化妆品:如精华素胶囊等。 15)纸状化妆品:如香粉纸、香水纸等。 u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1)洁肤化妆品; 2)护肤化妆品; 3)美容化妆品; 4)特殊用途化妆品。 5

30、.1 洁肤化妆品: 功能:清洁表面污垢、化妆残迹、灰尘、多余油脂。 作 用 成 分 使 用 方 法 香皂 去污力强,泡沫丰富,适用于水溶 性污垢较多的皮肤 硬脂酸、羊毛脂、 脂肪酸皂、氢氧化 钾、丙二醇等 温水浸湿皮肤,把香皂沾水搓 出泡沫再涂于皮肤,揉透后用 温水冲净 清洁霜 用于化妆皮肤和皮脂过多皮肤的清 洁。其中的油分可溶解脂溶性污垢 乳化剂、高碳醇合 成脂、蜂蜡、羊毛 脂、香精、去离子 水等 涂敷于皮肤,与化妆品滞留物 及污垢完全溶解时,用纸巾擦 试后再用温水冲洗,再用洗面 奶清洁 洗面奶 是一种不含碱性的液体软皂。利用 表面活性剂清洁皮肤,无刺激,并 可留下一层滋润的膜 表面活性剂、

31、羊毛 脂、蜂蜡、硼砂、 硅酮油、营养添加 剂等 根据皮肤性质选择,油性皮 肤收敛,干性滋润营养, 暗疮杀菌、消炎、收敛 卸妆油 是油彩妆及浓妆的第一道清洁剂, 油溶性,对油彩妆的清洁效果比清 洁霜好,但对皮肤刺激较强 矿物油、蜂蜡涂于皮肤,溶解油彩后用纸巾 或棉片擦试,再用洗面奶清洁 磨砂膏 呈均匀颗粒状膏体,摩擦后可使鳞 状角质剥起,除去死皮细胞 白油、蜂蜡、羊毛 脂、弹性颗粒等 先用蒸汽蒸面,使表皮软化, 再根据年龄大小和皮肤性质选 择粗砂或细砂 去死皮 膏(液) 对皮肤角化细胞有剥蚀作用,其中 的酸性物质使角化细胞溶解,搓掉 或除去后,可把被溶解的角化细胞 一起带下来,净化皮肤 酸性海藻

32、、润滑油 脂、胶合剂 像面膜一样涂匀,空出眼部皮 肤,搓脱(洗去) 5.2护肤化妆品 功能: 给皮肤补充水分和营养,起到保养肌肤的作用。保护皮 肤免受或减少自然界的刺激,防止化学物质、金属离子等 对皮肤的侵蚀,防止皮肤水分过多流失,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 调理水: 功能: 再次清洁皮肤,调理皮肤的纹理和ph值,补充水分、 促进吸收。 分类: 爽肤水、紧肤水、柔肤水、保湿水、营养液等。 爽肤水:涂抹的感觉比较清爽,能补充肌肤的水分; 紧肤水:细致毛孔,还可以有效平衡油脂分泌; 柔肤水:相较其他两种“水”而言比较滋润,给予肌肤细致的呵护 。 爽肤水更适合夏天用,柔肤水更适合冬天。 精

33、华素:分子小易吸收,是每个系列产品中功能最强,营养 价值最高、发挥影响很大的产品,可补充皮肤所需的营养和水 分,活跃细胞功能。 n乳液:质地稀薄,具有流动性,便于吸收,补水效果 好,适合中油性皮肤常年使用和正常皮肤夏季、南方 地区使用。 n面霜:质地较厚,没有流动性,与乳液相比,营养、 保湿和滋润效果更高,适合中干性皮肤常年使用或各 类型肌肤在秋、冬寒冷、干燥时使用。按使用时间不 同又分为日霜、晚霜和全能霜。 n乳霜: 质地界于乳液和面霜之间,具有乳液和面霜 的共同特点,一般可在任何季节使用。 n按摩膏:在按摩过程中起润滑作用,配合专业按摩手 法,能促进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活化细胞功能,并 能

34、深层清洁肌肤,增加肌肤弹性。 常见的划分为: a水性按摩霜 b油性按摩霜 n面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皮肤弹性, 收紧松弛皮肤,全面供给营养及水分,排泄毛孔内沉 积的污物。 n防晒霜: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肌肤造成伤害(如晒黑、 晒伤、晒老化、 色斑等)。 uva uvbuvc 波长 (纳米nm) 320-400280-320280以下 被臭氧层 吸收程度 能穿透臭氧层 大部分被臭氧 层所吸收 差不多全部被 臭氧层所吸收 到达地面 辐射量 超过百分之九十 八的紫外线是紫 外线 a 不足百分之二 的紫外线是紫 外线 b 几乎为零 对环境和人 影响 使肌肤晒黑 过量曝晒可引 致皮肤晒伤及

35、 晒老化 过量曝晒可引 起皮肤致癌 防晒指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防护uvb的防晒 标志,pa是防护uva的标志,“+”是代表有效程度。它的定 义是指用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使用化妆品后的最小红斑量与 未使用化妆品的最小红斑量的比。 防晒系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如果你在不涂防晒产品的情况下,在阳光下停留20分 钟后,你的皮肤回稍稍变成淡红色,则防晒系数15的产品可 保护你达5小时之久。 20(分钟)*15(spf)=300分钟(5小时) 防晒品分为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化学防晒是吸收紫外线, 物理防晒是反射紫外线。 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可选用spf5-8的防晒用品,

36、 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0-15的防晒用品。 游泳或做日光浴时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 隔离、修颜类: 功能:隔离灰尘,修正肤色 n(1)隔离: 隔离空气中灰尘、有害物质,同时有一定修正肤 色,遮盖瑕疵等功能。 n(2)粉底: 用于修正肤色,遮盖瑕疵,美白肌肤及化妆前打 底使用,同时具有一定隔离紫外线的效果。 眼部护肤品: n眼周的皮肤非常薄,不能使用常规的护肤品,应使用 专门为眼部设计的护肤品,常见的有三种: (1)精华素; (2)眼霜; (3)眼膜:a膏霜状 b眼膜贴 作用主要成分使用方法 按摩膏润滑,含有丰富的油分羊毛油、白油、蜂蜡、乳化剂、 卵磷脂、羊毛醇、抗氧剂和去 离

37、子水等 用于按摩,用后要清洗干净 按摩乳润滑,但含水分较大,适用于 油性和缺水皮肤 羊毛油、白油、蜂蜡、乳化剂、 卵磷脂、羊毛醇、抗氧剂和去 离子水等 按摩后容易洗净 润肤霜保持皮肤水分平衡和皮肤柔软 细腻。ph值在46.5,与皮肤 表面ph值很接近,保护皮肤 白油、橄榄油、卵磷脂、尿素、 润肤剂、保湿剂、柔软剂和去 离子水等 涂抹时可轻轻按摩,加强润肤霜与皮 肤的亲和性 雪花膏含水量大,质地洁白松软,用 后皮肤白皙 硬脂酸、碱水、多元醇等其中含有使皮肤显白的成分,用时要 涂抹均匀,含水分大,油脂含量相对 较少,适于油性和不同底色的皮肤 营养蜜 (乳、液) 水分含量大,油脂含量较少, 涂敷后感

38、觉清爽 白油、甜杏仁油、动物脂、羊 毛醇、抗氧剂和去离子水等 油脂含量小,相对保湿性差,适于分 泌旺盛的油性皮肤。并可作为无水清 洁用品,即可拭出污垢,又给皮肤补 充了水分和少量油脂 防晒膏 (油、水) 可防止日光中波长2900 3200a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有吸收和散射紫外线的功能 氧化锌、二氧化钛、凡士林、 硬脂酸锌、高岭土、芝麻油、 羊毛脂、液体石蜡、橄榄油等 涂于皮肤量要足,在皮肤上形成薄膜, 在日光强的情况下,2 3小时涂抹一 次 化妆水收敛油性,营养干性、衰 老性 氯化铝、氯化羚基铝、尿囊素、 对酚磺酸锌、明矾、去离子水 等;尿囊素、甘油、乙醇、珍 珠水解液、氧化锌等 皮肤清洁

39、后擦试或弹拍,是每个人每 天不可缺少的护肤品,早晚都要用 防裂膏软化角质、保持角质层水分, 促进上皮细胞增生,使表皮伤 口加速愈合 尿囊素、甘油、乙醇、二异丙 醇胺、丙烯酸聚合物、增溶剂 等 皮肤清洁后,以按摩的方式均匀涂抹 并使其渗透 5.3 美容化妆品 具有较强的美化修饰性。都含有色素成分,对于改善肤 色,调整五官轮廓和面部凹凸结构都有明显的效果。 包括:粉底、蜜粉、胭脂、眼影粉、眼线液、睫毛膏、 唇膏、唇线笔、眉笔、指甲油。 5.4 特殊用途化妆品 针对性强,通过对化妆品的配合使用与身体内部调理, 使问题皮肤患处得到改善和治疗。 作 用 主 要 成 分 使 用 方 法 祛斑霜抑制黑色素的

40、形成,改 善皮肤色斑状态,使颜 色变浅、面积变小 维生素c、当归、芦荟、 白芍、枸杞等 每天早晚清洁皮肤后, 以按摩的方式涂敷于色 斑部位,使其充分渗透 粉刺霜 (露、液) 是角化细胞凝聚作用降 低,黑头松动,具有杀 菌消炎,使皮肤恢复健 康的作用 甘草酸二甲、胶状体硫 磺、卤化烃、乙醇、羚 乙烯基聚合物 清洁后涂用,每隔4小 时重新擦试 抑汗霜 (粉、液) 收敛性强,可使皮肤表 面蛋白质凝结,汗腺口 膨胀,阻止汗液的排泄, 抑制减少汗液分泌量 碱式氯化物、硫化铝、 十六醇、硫酸钠、尿素、 丙二醇、钛白粉、香精 等 在清洁的多汗部位涂抹, 间隔4小时清洁,再重 新涂用 除臭霜 (粉、液) 杀菌

41、和抑制细菌繁殖滑石粉、软质碳酸钙、 硼酸苯甲烷、鲸蜡醇、 氧化锌、香精等 主要用于腋窝,间隔2 小时清洁,再重新涂用 6. 6. 化妆品用油性原料及粉料化妆品用油性原料及粉料 化妆品用的主要原料有油脂、蜡类、酯类等油性原料,表面活性剂,保 湿剂和增粘剂、成膜剂、高分子粉体、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金属离子螯 合剂、染料和颜料,此外还有维生素类,植物萃取物等药物,香料等等。 分类:大体可分为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两种。基质原料是组成化妆品的 主体,在产品中起主要功效的作用,而辅助原料一般用量不大,能使产品成 型、稳定或赋色、赋香等特定作用,其功效也是很重要的。 化妆品在使用和选择基本原料时必须考虑的主

42、要条件是: a:符合使用目的、功能优良; b:安全性良好; c:优良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 d:不含异味、质量均一。 一、油性原料一、油性原料 (一)油脂、蜡的化学成份 (二)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1、动植物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2、矿物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3、合成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三)油、脂、蜡的变质及防止 二、粉类原料 (一)粉体的性质 (二)化妆品中所用的粉体原料 (一)油脂、蜡的化学成份(一)油脂、蜡的化学成份 油性原料包括油、脂、蜡,是油溶性物质,不溶于水。包括动植物油、脂、 蜡,矿物油和矿物蜡,半合成油、脂、蜡。油:流态的油性物质;脂:半固体 的脂肪质;蜡

43、:固态的软性油料。 油脂、蜡的化学成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脂肪酸甘油酯:各种脂肪酸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甘油酯类。 3、脂肪酸(rooh):指碳十二以上的羧酸。以硬酯酸应用最多。肉豆蔻酸 用于洗面奶或剃须膏;二十二酸可作香波的不透明剂;十一烯酸可用来配制 滑石粉类产品。 5、烃类: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类,其中以液体石蜡应用最广。 2、酯类(roor,):由羧酸和醇通过脱水缩合而制得的酯类。 4、高级脂肪醇(roh):主要有十六醇、十八醇、二十二醇等。 6、金属皂(rcoo)m:指碳十二至二十二的脂肪酸皂。 1 1、动植物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动植物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此类油性原料是占有相

44、当用量的化妆品基质原料。植物油脂按其油种及 其性质可分为干性油(碘值为120以下);半干性油(碘值约为100120);不 干性油(碘值为100以下)。动物性蜡则分液体蜡和固体蜡。蜡是由脂肪酸和 一价醇化合而成的酯,熔点较高。 (1)、椰子油:性状:白色半固体植物脂肪,微具椰子香气,溶于乙醚,氯仿 和二硫化碳。 (2)、甜杏仁油:性状: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油脂,近于无自臭,味顺和,能溶 于乙醚、氯仿和苯,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3)、橄榄油:性状:浅色或黄绿色的液体油脂,微有特征的臭味,尝尝微辛, 溶于醚、氯仿和二硫化碳,产于西班牙、意大利。 组成:油酸占6585%;棕榈酸占716%;亚油酸占41

45、5%。 作用:抑制皮肤蒸发水份,提高化妆品手感。 (4)、蓖麻油:性状:无色或微黄色粘稠透明液体,蓖麻油固有气 味,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油的 粘度受温度差变化影响不大,原产于印度和非洲,约含8595% 蓖麻醇酸,很粘稠,主要用于口红、香膏中,还可作染料溶解剂。 (5)、霍霍巴油:性状:亮黄的液体油脂,有微油脂味。 主要成分:不饱和高级醇(11二十碳烯醇、13二十二碳烯 醇)和不饱和脂肪酸(11二十碳烯酸和油酸)的酯。 性能: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使用感好。易与皮肤溶合,用于膏 霜、乳液和口红。 (6)、角鲨烯:全名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又名异三十

46、 烷、鲨烷。 性状:无色无臭无味的透明油状液体,溶于乙醚、苯、氯仿, 不溶于水,是一种高安全性、高化学惰性的油性原料,常用于膏 霜和乳液中。 (7)、乳木果油: 性状:浅黄色至淡黄色油状固体物,带有微弱的特征气味, 不溶于水,溶于油相,是公认的安全护肤原料。 成分和功能:三甘油酯80%;二甘油酯4%;单甘油酯2%; 游离脂肪酸5%;不可皂化物3.59%;蜡状脂类化合物6%。 (8)、羊毛脂: 性状:色微黄,略有臭,能溶 于苯、乙醚、丙酮、氯仿、石油 醚和热乙醇中,不溶于水,但可和两倍重的水混合而不分离。 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醇和甾醇以及高级醇的酯的混合物。 其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复杂,反式异构和异

47、构脂肪酸占大部分; 甾醇为胆固醇和异胆固醇,此外有c1233高级醇。 (10)、小烛树蜡:又名坎特利那蜡。 (9)、蜂蜡:又名白蜡、黄蜡、蜜蜡。 性状:白色带淡黄色固体,薄层时呈透明状,略有蜂蜜气息, 溶于乙醚、氯仿及油类,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品种:主要有东洋蜂蜡(含羟基棕榈酸二十六烷醇酯和棕榈 酸二十六烷醇酯)和西洋蜂蜡(棕榈酸三十一烷醇酯)。 性状:淡棕色至黄棕色不透明或半透明固体,质硬而脆,有 光泽和芳香气味,能溶于丙酮、苯、二硫化碳、热氯仿、松节 油和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主要成分:c1634占30%;三十一烷烃类占45%;三十烷醇等 游离醇和树脂等占25%。 2、矿物油

48、、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来源于石油,属于矿物性原料。有链烷烃系(cnh2n+2)和链烯烃系(cnh2n) 两大类用作化妆品原料。其中以液体石蜡应用最广,用量最多。通常使用的液 体石蜡是按粘度不同来分类的。 轻质液体石蜡:6575s(赛波特粘度计测得); 重质液体石蜡:335365s(赛波特粘度计测得); 更为轻质的液体石蜡:4455s是特殊的化妆品原料,有时也用作化妆 品原料。 (1)、液体石蜡:又名白油,石蜡油。 性状:为无色清晰、透明的粘性液体,在日光下无荧光,几乎无臭无味,溶 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沸乙醇、挥发及不挥发油类,不溶于水、冷乙 醇和甘油。 成分主要是c15c30的饱和烃化

49、物。 性质:对微生物极稳定、具有化学惰性、不变质、易乳化,可抑制水分蒸发, 提高使用感,广泛用于化妆品膏、霜和乳液中。 (2)、凡士林 性状:白色至微黄色软膏状,几乎无臭无味,易溶于乙醚、石油醚、多种脂 肪油、苯、二硫化碳、氯仿和松节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水,不会变质。白 色为白凡士林;黄色为黄士林。主要为c24c34的非结晶烃类,用于膏霜口红, 有附着力t和化学惰性。 (3)、石蜡:性状:白色半透明的蜡状固体块,有特殊气味或无味,易溶于石油 醚、苯、氯仿、松节油、热乙醇、二硫化碳和橄榄油,不溶于酸类,不会变质, 价格低,溶点5070,主要是直链烃类,支链23%,碳原子数大约为 c16c40之

50、间,主要是c20c30。 (4)、地蜡:性状:白色结晶块状物,有很淡的特殊气味或无味,能溶于醇、苯 氯仿、石油醚,不溶于水。又称、矿地蜡。 (5)、微晶蜡: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体,有韧性、可塑性,不易破 碎。能与其它矿物蜡、大多数植物蜡和树蜡以任意比互溶,又称纯地蜡。 3 3、合成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合成油、脂、蜡的分类及特性 (1)、脂肪酸类 a、硬脂酸:又称十八烷酸。性状:略有珠光的白色,外观呈块状、片状或粒状。分子式: c17h35cooh,用于膏霜、口红和化妆水。 b、肉豆蔻酸:又称十四烷酸。性状:白色结晶无气味。能溶于无水乙醇、醚、氯仿、 苯等,不溶于水。分子式:c13

51、h27cooh,可用于洗脸制品等化妆品中,具有起泡性好, 洗涤力好的特点。 c、月桂酸:又称十二烷酸。性状:常温为白色固体,溶于乙醚、氯仿及其它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分子式:c11h23cooh。具有水溶性高,泡沫丰富,用于香皂、洗脸制品中。 d、棕榈酸:又称十六烷酸。性状:白色固体,能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及其它有机 溶剂,不溶于水。分子式:c15h31cooh。用于膏、霜、乳液中。 e、油酸:又称十八碳烯酸、红油、棉油酸。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凝固后成 白色柔软固体,露于空气中色泽逐渐加深,有类似猪脂特殊气味。能溶于乙醚、乙醇、 三氯甲烷、苯、汽油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分子式:c8

52、h17ch=chc7h14cooh。 a、十八醇:又称硬脂醇。性状:常温为白粉状或片状固体,能溶于乙醚乙醇 等其它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分子式为:c18h37oh。可作乳化稳定助剂。 d、月桂醇:性状:无色液体,低于20呈固体,具有持久的油脂气息。溶于 乙醚和乙醇,不溶于水。分子式:c11h23ch2oh b、十六醇:又称鲸蜡醇。性状:白色固体结晶,粒状或蜡块状。溶于乙醚、 乙醇、氯仿,不溶于水。与浓硫酸起磺化反应,遇强碱不起化学作用。分子式 为:c16h33oh。可作乳化稳定助剂。 c、异十八醇:性状:无色、无臭、透明的油状液体,溶于乙醚和乙醇等其它 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与饱和脂肪醇相比凝固点

53、和粘度大为降低,有很强的渗 透性,其氧化稳定性能很好,使用感很好。分子式为c8h17ch(ch2oh)c8h17 或c7h15ch(ch2oh)c9h19。 (2)、脂肪醇类 (3)、脂肪酸酯类 1、硬脂精:又称硬脂、甘油三硬脂酸酯。性状:无色结晶或粉未,无臭,有 甜味,能溶于热醇、氯仿、苯和二硫化碳,不溶于水、石油醚、乙醚及冷醇。 在酸或碱存在时能水解成硬脂酸和甘油,用烧碱作用时能生成硬脂酸钠,是肥 皂的重要组分。 2、棕榈精:又称软脂,甘油三棕榈酸酯、三棕榈精、甘油三软脂酸酯。 性状:无色针状结晶,能溶于热醇、醚和氯仿难溶于醇,不溶于水。 3、单硬脂酸甘油酯:又称甘油单硬脂酸酯十八酸甘油脂

54、、单甘酯。性状:纯 白色至乳色的蜡状物,有特殊脂肪气味,无毒、在水和醇中几乎不溶,可分散 于热水,极易溶热醇、石油和烃类中。 4、豆蔻酸异丙酯: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能和有机混合,不溶于水, 对加水分解稳定,可以抑制皮肤上水分蒸发,提高使用感。分子式为: c13h27cooch(ch3)2。 (4)(4)羊毛脂及其衍生物和硅酮油系列羊毛脂及其衍生物和硅酮油系列 a、羊毛脂及其衍生物:性状:羊毛中含羊毛脂10%25%。它为水包油型乳化 剂。缺点:一是有人不喜欢的气味;二是粘腻;三是对个别的人有过敏,故而 在应用上有所限制。 b、硅酮油系列:近年来酮(有机硅)已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常用的品种有

55、二甲基 硅油、二甲基氢化硅油和甲基苯基聚硅氧烷。 二甲基硅油:又名硅酮、dc200。性状:无色橙明的油状液体;无臭或几乎 无臭,无味。与氯仿、苯等能任意混合,在水或乙醇中不溶。特点:疏水性强, 可抑制油分的粘糊感,显出轻快的使用感,可帮助其它成分在皮肤上、头发上 的铺展。 二甲基氢化硅油: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除具有二甲基硅油的 性能外,还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可在低温下交联,具有良好的膜性。 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更好的抗水性、抗 氧化性和热稳定性。 (三)油、脂、蜡的变质及防止(三)油、脂、蜡的变质及防止 1、变质机理:主要有两种:一是氧化作用;二是微生

56、物作用。 2、变质的测定:油脂的酸败可用以下的方法来测定: (1)过氧化值(pov)的测定:适用于酸败初期。酸败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 pov出现峰值,同时酯值逐渐升高,碘值降低。 (2)kiels试验法:适用于酸败时产生多种物质的测定。 (3)硫代巴比士酸试验法:一种比色法适用于酸败初期。 (4)羰基测定:用比色法测定酸败时产生的羰基化合物的含量。 (5)吸光光度法:酸败后定量测定吸光度。 附:油脂氧化稳定性的评价:(见教材p235页。) 3、酸败的防止: 酸败的防止方法有两种:第一,控制酸败的条件。如日光、温度、湿度、 水分、微生物等。第二,加入抗氧剂。如bha(丁基羟基苯甲醚)、bht(二

57、丁 基羟基甲苯) (一)粉体的性质 1、覆盖力:是指遮盖皮肤的斑点瑕疵,比如色斑、伤疤、瑕疵、毛孔增大等, 并赋予皮肤柔润自然的色泽的能力。 2、遮光力:粉剂有切断紫外线能力,故在预防晒伤中用于化妆品。 3、吸收性:指粉剂能吸收分泌的皮脂和汗液,消除脸上某些部位的过渡光亮 的性能。 4、滑爽性:指易涂抹均匀功效,用后在皮肤产生特别的平滑感。 5、附着性:是决定粉体更好地粘在脸上的又一种重要功能。 6、艳丽性:用于艳丽性的原料,随潮流而变化,如美白、脸部血色、白色型 等等。主要有白垩、米淀粉、精制淀粉和丝粉等。 7、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的粉体的总表面积,以衡量粒子的大小。 8、充填性:可用表观密度

58、、比体积和空隙率来表示。(见p237页) 9、流动性:前面章节已有介绍。 (二)化妆品中所用的粉体原料(二)化妆品中所用的粉体原料 1、滑石粉:成分:3mgo4sio2h2o。用途:有柔滑的感觉,对酸、 碱、热有很好的抵抗力,是香粉类化妆品原料。 2、高岭土:成分:2sio2al2o32h2o。用途:用于香粉中,有吸收、 缓和及消除滑石粉光泽的作用。 3、钛白粉:成分:tio2。用途:有极强的遮盖力,用于香粉中。 4、氧化锌:用途:有很好的遮盖力,并对皮肤有杀菌作用,用于香 粉中。 5、碳酸镁和碳酸钙:有很好的吸收性,色泽极白,用于制造香粉、 牙膏及牙粉中。 6、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锌:有很好的粘

59、附性,用于香粉类化妆品中。 一、香料的概述 三、评香和加香 (一)香料的概念和分类 (二)植物性香料 (三)动物性香料 二、香料的调配 (一)香气的分类 (二)调香技术 (一)评香 (二)加香 一、香料的概述 (一)香料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 香料是指一种能使人嗅觉或味觉感到愉快的气味并且 能记忆其特征的挥发性物质。全球大约有40万余种。 2、分类: 香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又分 为动物性香料和植物性香料;合成香料又分为单离香料、 合成香料和调合香料。 (二)植物性香料(二)植物性香料 是指从植物的叶、茎、干、树皮、花、果、籽、根等提取的有一定挥发性 成分的复杂的芳香物质。

60、(油状、树脂状、半固体状) 种类: 、精油:香精油、芳香油; 、浸膏:香花中被挥发性溶剂提取后蒸去溶剂得到的混有植物蜡的半固体; 、香脂:用精制油脂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提取香花的芳香成份所得到的芳 香油饱和油脂; 、净油:用纯乙醇浸取浸膏,滤去植物蜡等杂质再浓缩而得到的混和物。 、酊剂:将净油用乙醇溶解而得到的试剂。 按化学成份将结构分为四类: 、萜类化合物:精油主体香成分。例如:松节油中的蒎烯(含量约80%), 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含量约80%)等均为萜类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单萜c10、倍半萜c15、二萜c20、三萜 c30等。 根据分子结构角度可以分为:开链萜、单环、双环、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