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中物理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龙台中学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45分)1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东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东“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 参照物是()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迎面走来的行人C.地面D .旁边驶过的汽车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它发生的声音B. 声音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3. 擂鼓时,人们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A. 响度增大B .音调升高C.音色改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下列说法中正确
2、的是()A. 夜空中的月光是光源B. 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X 108m/s5.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手影游戏B .光透过玻璃C.镜中的人像D.小孔成像6. 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某人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该人矫正视力时应该佩戴的眼镜是下面图中的()7. 小东用焦距为10cm凸透镜观察蚂蚁.则凸透镜与蚂蚁间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 .大于10cmC.大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间&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24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9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厂 :讯游标卡尺C.螺旋测微器D.挂钟10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森林公园桃花花香阵阵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11.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 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4、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1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14.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
5、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15.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16.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7. 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以坐在教室前面的监考老师为参
6、照物,同学们是 的;若以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同学们是 的.18. “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重型战斗机,如图,它具有雷达隐形、超音速巡航等先进性能,其飞行速度能达到2.5马赫(1马赫=340m/s),即最大速度为 km/h .以这个速度飞行 10min通过的距离是 km.19. 弹奏吉他时,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琴弦的 ;城市里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种措施是为了 .20. 日食和月食是较为罕见的天文现象,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上天的某种预兆,实际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光的 形成的自然现象;奇妙的海市蜃楼现象常见于沙漠或海上,这是由光的形成的.21.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40角斜射到水面,则反射角
7、为 ;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水面,则入射角是.22. 小东以1.5m/s的速度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行进,则镜中的像向他靠近的速度是m/s .小东身高1.6m,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为 m23. 漳州属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在海岸线上修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电时,把能转化为能.24. 晶晶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晶晶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25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26 .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透镜.(选填“凸”或“凹”)27 .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
8、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三、作图及实验题(每空 2分,共22分)28 .根据光路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29 . OB是一束从水中射到水面后进入空气中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0. (10分)小刚同学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验 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 )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改变蜡烛
9、位置,使其位于 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Y丿0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31. ( 6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 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2) 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 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四、计算题(每题 6分,共12分)32.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
10、国的固有领土,六百多年前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钓鱼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北 186km浙江温州港东南 356km处.(1)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以40km/h的速度航行,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 如果用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主力战机歼-10飞机从温州港机场起飞,只需要约30min就能到达钓鱼岛上空,则飞机的速度是多大?33光在 5秒钟传播的距离为多少米,声音在1 0秒钟传播的距离呢?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龙台中学 2015-2016 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45 分) 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东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东“坐好,别动!”这个
11、“别动”的 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迎面走来的行人C.地面D .旁边驶过的汽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 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别动”的意思 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 解:小东坐在座位上, 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东相对于地面、迎面的行人、旁边驶过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研究同一 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
12、同.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它发生的声音B. 声音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 不同【解答】解:A、物体振动时若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我们都听不到,故A错误;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真空不能传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人
13、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 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比较简单3擂鼓时,人们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A.响度增大B .音调升高C.音色改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分析】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它决定声音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擂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 响度也越大故选 A 【点评】该题考查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的题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夜空中的月光是光源B. 影子的形成是因
14、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X 108m/s 【考点】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X 108m/s.【解答】解:A、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是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B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错误;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X 108m/s,故D错误.故选
15、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游戏B .光透过玻璃C.镜中的人像D.小孔成像【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 均匀、 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
16、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 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所以光透过玻璃属于光的折 射,故与题意不符;C镜中的人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 C【点评】 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 在 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6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某人眼球折光系统折
17、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 该人矫正视力时应该佩戴的眼镜是下面图中的()【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 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解答】解:由图可知,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的前方成像, 说明该同学患了近视,需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从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D是凹透镜,ABC是凸透镜.故选D.【点评】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
18、视网膜的前面, 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7.小东用焦距为10cm凸透镜观察蚂蚁.则凸透镜与蚂蚁间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大于10cmC.大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v u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v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知道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制成.【解答】解: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
19、 v f=10cm,所以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一定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 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蜡烛凸透镜光屏/2F FF 2F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对光的作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20、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掌握漫反射的概念知道要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需要发生漫发射.【解答】解:A、由图知,蜡烛放在 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
21、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 选项说法错误.C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同时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本选项 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 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 像距的变化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游标卡尺C.1112 109 -.8 .7 6 5螺旋测微器D.挂钟【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每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
22、: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挂钟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使才能去使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初中物理的常用测量工具-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挂钟, 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各种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各种仪器.10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森林公园桃花花香阵阵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考点】分子的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分析】要解
23、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 的运动.【解答】解:能闻到公园里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故A正确;薰衣草和树叶下落,都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B、C错误;“雾淞”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变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 能透过玻璃欣赏11. 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 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
24、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12.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
25、电能B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在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干电池中都会发生能量的转化,明确它们的原理,才 能正确判断对其能量转化的描述是否符合实际.【解答】解:A、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说法错误;B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说法错误;C汽油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说法错误;D干电池工作时,内部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电能,故说法正确. 故选D.【点评】掌握不同装置的能量转化应从其原理入手进行理解,切忌不要死记硬背.13.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26、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 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
27、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l ?-技 (_一 =12.35cm.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14.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 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 正办法.【专题】光的传播和反
28、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 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 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例如:平面镜成像、 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 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C错误;D斜插入水中
29、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 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 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5.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考点】音色.【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 定的音色打开;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16.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
30、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 节控制噪声的是(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 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是 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解答】解:A、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戴耳机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3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7. 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以坐在教室前面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同学们是静止的;若以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同学们是运动 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以坐在教室前面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同学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若以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
32、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一道基础题.18. “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重型战斗机,如图,它具有雷达隐形、超音速巡航等先进性能,其飞行速度能达到 2.5马赫(1马赫=340m/s),即最大速度为3060 km/h .以这个速度飞行10min通过的距离是510 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知道1马赫=340m/s,可求超音速战斗机高空飞行最大速度,(2)知道飞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以高空最大速度飞行的距离.【解答】解:(1):1马赫=340m/s, 超音速战斗机高空飞行最大速度:v=34
33、0m/sx 2.5=850m/s=3060km/h;注意 1m/s=3.6km/h ;(2)t=10 min= h,由心可得,飞行10min通过的距离:s=vt=3060km/h x 丄 h=510km.1m/s=3.6km/h、故答案为:3060 ; 51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 马赫=340m/s.振动 ;城市里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19.弹奏吉他时,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琴弦的 这种措施是为了控制噪声的产生.【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 指声音的高
34、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优美的琴声是来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2)城市里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标志的意思是“禁止鸣笛”这种措施是为了控制噪 声的产生.故答案为:振动;控制噪声的产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0. 日食和月食是较为罕见的天文现象,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上天的某种预兆,实际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自然现象;奇妙的海市蜃楼现象常见于沙漠或海上,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考点
35、】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直线传播,都是基本的光学知识,生活中与之相关 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
36、该学会辨别.21.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40角斜射到水面,则反射角为50: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水面,则入射角是 0.【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 线;(3)掌握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它们是指对应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所以入射角为 90- 40 =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50;若太阳光
37、垂直射向水面,则入射角为0.故答案为:50; 0.【点评】光的反射定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命题形式来看,选择题、作图题、填空题仍然是主要的三种题型,作图题将更加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希望在今后的学习 中要多观察,勤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2. 小东以1.5m/s的速度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行进,则镜中的像向他靠近的速度是3m/s .小东身高1.6m,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为1.6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
38、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所以当小东向平面镜移动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还是 1.6m;当小东以1.5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1.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则镜中的像向他靠近的速度是 1.5m/s+1.5m/s=3m/s .故答案为:3; 1.6 .【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23. 漳州属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在海岸线上修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电时,把机械(动、风)能转化为电能.【考点】能量转
39、化的现象.【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风中蕴含了巨大的能量,用风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使其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所利用.【解答】解:根据对风力发电站的了解可知,利用风力发电时,将机械(动、风)能转化为 电能.故答案为:机械(动、风);电.【点评】风能的实质其实是动能,属于机械能,俗称风能,用它来发电环保、无污染,在我 国的局部地区有巨大的开发前景.24. 晶晶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晶晶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 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X 108 m/s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40、【分析】而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 10 8m/s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此时物距为1m,像距也为1m所以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1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X 108m/s .故答案为:1; 3X 10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传播速度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5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经过凹透镜可以是会聚的,只是比原来错后会聚; 本来光线可以会聚,经过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聚光线变为平行光线;光线经过凹透镜可以 是
41、发散的光线.【解答】解:光线无论是会聚、平行、发散的,凹透镜对这些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发散.【点评】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6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凸 透镜.(选填“凸”或“凹”)【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增大对光线的会 聚能力,需要凸透镜.故答案为:凸.【点评】把正常眼睛、近视眼、 远视眼看远处和看近处在视网膜的成像情况,再选择合适的 透镜进行矫正.27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
42、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 )声音需要靠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介质 中,温度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影响.(2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 不同.(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解答】解:(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
43、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 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2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 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 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案为:不同;音色;响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 握,同时还考查学生对声音中概念的全面掌握情况,包括音色的定义和与响度有关的因素.三、作图及实验题
44、(每空 2分,共22分)28. 根据光路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 方向,判断光线被会聚了还是发散了. 若光线被会聚则填凸透镜, 若光线被发散则填凹透镜.【解答】解:通过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镜如图:【点评】在分析会聚、发散现象时,需要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比原来靠近主光轴则为会聚作用;若比原来远离主光轴,则为发散作用.29. 0B是一束从水中射到水面后进入空气中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位
45、置.【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根据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 出大致的入射光线 A0【解答】解:先过折射点 0垂直水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AQ方向指向入射点,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折射 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0. (10分)小刚同学
46、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验 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 )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 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立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 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 立、 放大 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1if叫rrii|nhpliT|Tih叩“丫 1训 wpi叫舁|中|训*11甲|川11“麻1口*和1|1山|叫1缈OcmlO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v u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v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的位置在 50cm处;(1 )当蜡烛位置位于(2 )当蜡烛位置位于(3 )当蜡烛位置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政策法规鉴定报告
- 集中供暖管路改造方案(3篇)
- 2025年福建物业管理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复方天仙胶囊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超速高速离心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DSP芯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考语文生字试题及答案
- 保育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财务预算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龄社区智慧化转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 山东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 语文课程教学技能课件
- 【Google】2025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市场数据、渠道打法、ROI全盘点)
- 家政培训服务中心路演
- 模特老师培训课件模板
- IATF16949内审员培训资料
- 危重病人约束护理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