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英语的人文性及其实施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但在现实中,初中英语的人文性被严重忽视,存在认识不足、能力欠缺、方式偏差和教材落后等问题,必须在教师素质、教材运用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人文性 实施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但当前对于英语课程人文性的理解和贯彻都存在一些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存在的问题 1. 师生观念问题。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注重工具性的落实。在教育者方面,很多老师偏重
2、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着力点是应试的能力,认为进行人文性教学是在浪费时间;在受教育者方面,许多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被动学习,或受功利驱动,只知外在文采之美,不识内在哲理之韵。即使双方都有人文意识也存在较大偏差,以为人文性就是多了解一些英语国家文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表述是:“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仅仅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是不够的,还要审慎地看待这些文化,采取“拿来主义”,而且还要学会在对外交流
3、中得体地宣扬中华民族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人品。 2. 教师能力问题。教师能力问题集中表现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个人经历和职业倦怠原因,英语文化所知不多,涉猎不广,导致说不出来,做不得体。在现实生活中会教书不会活用英语者大有人在。笔者亲眼见到一英语老师在招待外宾时,可以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宾对话,却用自己的筷子为外宾夹菜,导致场面尴尬。二是没有激情,不能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性。许多教师立足于做一个教书匠,上课照本宣科,英语课堂教学变成英语语法教学,枯燥无味。而人文性教学更深层次的是情感的共鸣和价值观的认同,自身人文素质不高更别说示范感染学生了。三是偏激。教师不能客观、全面、理性地看待中
4、外文化,常出现一边倒批判,不是崇洋媚外就是盲目排外,导致学生人格缺陷、性格偏激。再加上评价时常用考试成绩论英雄,缺少人文关怀,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怎么能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呢? 3. 教学方式问题。语言的习得从来都不是从语法规则入手的,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模仿、应用中掌握的。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自己学习汉语的情形就明白这个道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培养,还有灵感、顿悟、语感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态度、自信心、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文性的特点确定了其实施的主要途径应放在潜移默化的熏
5、陶感染上,而不是开个英语文化讲座,灌输式植入。有些老师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认识不深刻,将两者割裂开来,分别授课,效果很差。经调查,大部分英语厌学者讨厌的是工具性的枯燥,而不是讨厌其人文性,相反,大量英语成绩“后进生”对英语文化相当感兴趣,对参加相应的活动表现积极。当我们实施人文性教学时,这些“后进生”就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促进英语知识的掌握。因此,英语教学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 教材编写问题。作为教材,对语言呈现的规范性要求比较高,但真正生活中的英语却不是那么规范,所以教材不可避免“失真”。目前教材的编排更多的是体现工具性,缺乏地道的英语文化材料,都是“编”出来的。即使按话
6、题编排,也受到特别是一些年长教师的排斥,因为他们习惯了过去时态分年级分布的体例。有些老师说,以前初一教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初二讲一般过去进、过去进行时,初三上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层次分明,逐级推进,很好上。现在时态混杂,初一的教材什么时态都有,讲还是不讲,很是纠结。其实这还是语法体例教学思维作怪。我们知道,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用语,时态是混杂的。 二、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英语人文因素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有人统计,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2011)
7、由五册书构成,共有61个单元,涉及59个话题。每个单元都有语言功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同时还有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部分,其中初中学段三个年级的教材中共包含29个学习策略,覆盖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附录中话题表列出的24大类话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教材中已有的词汇、俗语中找。如初二上册第10单元的话题是“dream”,既可以引出美国著名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名篇“i have a dream”,介绍人物和事件的背景,又可以结合当前“中国梦”的宣传,让学生由“个人之梦想”升华到了“民族之梦想”“人类之梦想”,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也可以从教材中的文化视点从
8、找。如:初三第8单元的话题是“volunteering”,结合奥运会和本地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出:在英语国家,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将成为高校招生的考察内容之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还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国际意识。 2. 改革英语文化教学方式。笔者经过试验,认为以下三种方式较具实效:一是文化比较。例如,中国人比较含蓄,表达时主干词隐藏较深,通常放在后面。在生活中,“我爱你”是轻易说不出口的。英语国家人士比较直接,故在句子成分排列时,先来个主谓宾,再来定状表等。在英语国家里“i love you”逢谁都可以说,没有特定含义,千万别自作多情。这样一比较
9、,学生豁然开朗。二是身先示范。教师是语言的讲授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其语言、行为、习惯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平时遇见学生时主动说“hello”“how are you”“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等,久而久之,学生也形成了英语思维的习惯,文化交际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所以,我们要做个有人文素养的教师、英语文化的爱好者,示范、感染学生。三是实践历练。第一步是创设英语情境,感受英语氛围。如课前的英语歌。第二步是扮演角色,或模拟或真实,参与其中。如课中的游戏。第三步是深入体验,反思养成。如课后的过圣诞节,吃西餐。 3. 扩大阅历。学习一门语言
10、,单靠课堂是不够的。要促使学生利用一切条件阅读英语材料,游历英语国家或地区。如阅读英语报纸杂志,观看英语影视,收听英语广播,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并适当组织撰写心得、评论,以提高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别,积蓄正能量。现在全国各地小城镇都有西餐厅,麦当劳、肯德基遍地开花,也经常会有英语节庆活动,英语文化充斥市场,可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英语国家旅游,感受英语文化也成了可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感受英语文化时,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培养中国文化自信,要有辨析意识,防止出现“全盘西化,数典忘祖”的现象。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进行综合人文素质教育是应有之义。英语教学应当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护理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冷水水表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高级翻译自考试题及答案
- 矿山爆破考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高炉配管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文水井钻探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事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就业测评考试题及答案
- 中高频炉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电力营销业务培训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 边坡削坡施工方案
-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八册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视听语言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