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分冲刺检测卷部 编 版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1. 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a. 农民起义夺权b.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c.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 外戚夺取政权2. 如下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为:百年乱世出新朝。下列叙述与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无关的是()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c.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 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3.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 监察制度b.

2、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科举制4.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a. 贞观之治b. 文成公主入藏c. 设西域都护d. 重用谏臣魏征5.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b. 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c. 日本商人在长安市购买丝绸d. 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6. 有史学家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游玩享乐,但因为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会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a. 统一与发展的需要b.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 北方的

3、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7.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b. c. d. 8.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 唐太宗能够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4、a. 唐朝国力强盛b. 西北各族惧怕唐朝的势力c. 唐太宗推行开明民族政策d. 西北各族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0. 下列属于两宋之交婉约词风的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白居易11. 从“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12. 杜甫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作,人们将他的这些诗称为a. 史诗b. 诗史c. 诗圣d. 诗仙13. 如下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5、. 开元盛世d. 安史之乱14.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5. 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的是a. 王安石变法b. 后周世宗的改革c. 杯酒释兵权d. 陈桥兵变16.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重武轻文政策c. 重文轻武政策d. 对外开放政策17. 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

6、,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田园,臣之愿也。”材料中宋太祖之“意”是a. 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 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 暗示他们自解兵权18. 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a. 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b.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 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d 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19. 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a. 北宋与西夏b. 北宋与辽c. 南宋与金d. 南宋与西夏20.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 辽的统治者b. 西夏的统治者c. 女真的统治者d

7、. 党项的统治者21.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于什么时期a. 南宋b. 唐朝c. 北宋d. 元朝22. 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朝代是a. 宋b. 唐c. 明d. 元23.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a. 西厢记b. 桃花扇c. 窦娥冤d. 牡丹亭24. 元朝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行省c. 宣政院d. 澎湖巡检司25.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a. 成吉思汗b. 元世祖c. 阿保机d. 冒顿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皇帝

8、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材料三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1)材料一中“长策”指什么制度?由谁正式确立?(2)“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3)联系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的作用。(4)写出唐宋时期科举的变化27.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9、。”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3)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两例予以说明。

10、(4)据材料三的史实,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28.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的文章(1)从材料

11、二、三可以看出经济格局呈现什么趋势?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2)结合材料一分析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的“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什么?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答案与解析1. 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a. 农民起义夺权b.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c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 外戚夺取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是北周的外戚,隋朝的建立是通过外戚夺取政权完成的,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d。2. 如下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

12、辉煌第一章为:百年乱世出新朝。下列叙述与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无关的是()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c.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 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朝”是指隋朝,581年,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他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选项abd与隋文帝相关;而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是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因此与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无关的是选项c,故选c。3.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

13、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 监察制度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清朝末年,废除了科举制,所以科举制在我国存在了近两千年之久,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4.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a. 贞观之治b. 文成公主入藏c. 设西域都护d. 重用谏臣魏征【答案】c【解析】

14、【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故选c。5.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b. 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c. 日本商人在长安市购买丝绸d. 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贞观长歌”,这与唐太宗相关,因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所以是发生在唐朝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唐朝还没有出现,因为瓦子出现于宋朝,而选项acd符合唐朝的史实。因此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故选b。6. 有史学家指出:“

15、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游玩享乐,但因为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会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a. 统一与发展的需要b.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 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是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a符合题意;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时期,b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大都在山东、河南,而并非在南方,c不符合题意;民族融合的高潮并非出现在隋朝,d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7.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16、;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文材料“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从“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不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故可排除。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在题文材料

17、中不能体现,故选b。8.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由此可见,选项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能体现唐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9. 唐太宗能够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a.

18、 唐朝国力强盛b. 西北各族惧怕唐朝的势力c. 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 西北各族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唐太宗得称呼,因为唐太宗时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 “天可汗”。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 下列属于两宋之交婉约词风的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白居易【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选项b辛弃疾是南宋

19、时期豪放派词人;选项d白居易是唐朝诗人,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 从“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的文化,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往来;754 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经过 4 年的

20、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三者对外交往体现出对外开放和双向交流特点,故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出对外交往的特点,不是高度繁荣;共享太平,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世界领先,排除c;材料只能说明双向交流,不是泽被东西,排除;故选。12. 杜甫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作,人们将他的这些诗称为a. 史诗b. 诗史c. 诗圣d. 诗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

21、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诗仙”是李白;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3. 如下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18年唐朝建立,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713年到741年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时间是755-763年,

22、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安史之乱”,它标志着唐朝从此日趋衰落。907年,唐朝灭亡。文景之治是隋朝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14.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最终导致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符合题

23、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5. 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的是a. 王安石变法b. 后周世宗的改革c. 杯酒释兵权d. 陈桥兵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周世宗在位时进行了改革,政治方面唯才是用,整顿吏治,经济方面兴修水利,统一货币,减轻百姓负担,经过改革,后周就强大起来,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准备了重要的条件,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重武轻文政策c. 重文轻武政策d. 对外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

24、识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c符合题意;a项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是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措施;b项重武轻文政策说法错误;d项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唐朝时期实行的政策。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7. 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田园,臣之愿也。”材料中宋太祖之“

25、意”是a. 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 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 暗示他们自解兵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可知,宋太祖暗示他们自解兵权。因为赵匡胤是前朝武将夺权,所以他害怕其他武将效仿,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8. 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a. 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b.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 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d. 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答案】d【解析

26、】【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d项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这种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文人投身到科举考试中去。abc都是宋朝科举发展得影响。故选d。19. 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a. 北宋与西夏b. 北宋与辽c. 南宋与金d. 南宋与西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

27、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所以答案选b20.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 辽的统治者b. 西夏的统治者c. 女真的统治者d. 党项的统治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女真的统治者。故c符合题意;辽的统治者是契丹族,故a不符合题意;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岳

28、飞是南宋抗金英雄,结合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即可解答。21.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于什么时期a. 南宋b 唐朝c. 北宋d. 元朝【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增长,由于市场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这样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2. 清明上河图产生朝代是a. 宋b. 唐c. 明d. 元【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它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所以

29、清明上河图产生于宋朝。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3.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a. 西厢记b. 桃花扇c. 窦娥冤d. 牡丹亭【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文化特征是元曲,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代表作,b项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d项牡丹亭是明代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4. 元朝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行省c. 宣政院

30、d. 澎湖巡检司【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中书省,是元朝直属中央;选项c宣政院,管辖西藏;选项d.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5.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a. 成吉思汗b. 元世祖c. 阿保机d. 冒顿【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蒙古草原

31、出现割据混战的局面,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成吉思汗,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元世祖是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选项c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选项d冒顿,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材料三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32、1)材料一中“长策”指什么制度?由谁正式确立?(2)“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3)联系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的作用。(4)写出唐宋时期科举的变化【答案】(1)科举制隋炀帝(2)选拔人才为封建统治服务(或为了巩固统治)。(3)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教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4)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武举,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策”指科举制度;为了革除以前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

33、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根据材料“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策”是指科举制度”,“太宗”实施“长策”是为了选拔人才,为统治者服务,从而巩固统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教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科举的变化在于,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武举;而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点睛:抓住题眼“唐宋时期科举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因为科举制度在隋炀帝时正式诞生,唐朝

34、科举制逐渐完善,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以明经和进士最为重要,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27.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

35、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3)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两例予以说明。(4)据材料三的史实,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答案】(1)开明、平等(2)和亲文成公主入藏(3)引进来、走出去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学经典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还带去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4)启示:尊重

36、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根据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亲是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民族之间交流。(3)根据材料三“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引进来、走出去。如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带回大量的佛学经典;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还带去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