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案(共 2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定义、特征和组成; 2记住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 :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 9-1 :蔗糖、食盐溶解。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形成过程的 实质。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会,水会变味,是因蔗糖以 的 形式均一地 到水分子中,形成一种 的混合物。食盐(或氯化钠) 溶于水后,食盐(或氯化钠)会 ,水会变味,是因氯化钠以 和形式向水中 ,形成稳定的氯化钠溶液。 溶解属于
2、变化。 知识点2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思考】结合蔗糖溶解、食盐溶解的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 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 。这体现溶液的 性。 (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 样? 。这体现溶液的性。 (3 )如果向盛有食盐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勺高锰酸钾。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锰酸钾 吗? 。这说明同一液体中可以溶解 (填“一种”或“多种”)可溶性物质。 小结: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做。因此,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组成的。 溶解在中形成溶液。
3、【阅读】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那么应怎样来命名溶液呢? 若溶质是A,溶剂是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 A的B溶液;若溶剂B是水时,水可省 略,可命名为A溶液。 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食盐的水溶液(简称食盐溶液)。即溶液为溶质的溶剂溶液。 【练习】请你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齐U 溶液 溶质 溶齐U 蔗糖溶液 稀盐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溶液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FeCI 2溶液 知识点3 :溶液、溶质和溶剂间的质量关系 【思考】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 和溶
4、剂的体积之和。若将 50g碳酸钠粉末溶于 4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还剩余了6g碳酸钠没 有溶解,则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溶液质 量为 g。 【讨论】结合实验现象记录,阅读P28,完成下列习题。 问题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水是唯一的溶剂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3分析实验9-2,讨论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 力也。 问题4.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那么区分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
5、可以是或。一般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时,、是溶质,是溶剂;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 一种叫做 ,量少的一种叫做 。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 叫做溶剂。 【知识拓展】当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气体 不是溶质,溶剂仍为水。 例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溶质是,溶是。 若把足量的锌投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形成 的水溶液,溶质 是,溶剂是 。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是 ,溶 质是,溶剂是。 知识点4 :溶液的用途 【阅读】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A. 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B. 医疗上的葡糖糖溶液
6、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C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 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三、自我测评: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溶液的物质类别是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蒸馏水C.糖水D.汽水 3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香油B.食盐C.白糖D.食醋 4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A.纯净物B.单质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7、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化合物D.混合物 ( ) B.溶质的状态可以为固、液、气三种状态 D.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6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C. 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案(共 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乳浊液、悬浊液的概念和常见的乳化现象,会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2认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原因; 3能利用物质溶解时的吸热现象或放
8、热现象解释常见实验现象及原理。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 :乳浊液和悬浊液 【实验探究】结合实验9-3,观察、分析实验 9-4 :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和乳化现象。 项目: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的 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1)水和植物油 (2)水和植物油 及洗涤剂 【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 这种液体 稳定,静置后会出现 现象。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 成的混合物叫做。 (2)实验(2)说明了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请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30页第一段,回 答问题) 洗涤剂
9、有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 中形成液,该现象又称之为 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3 )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这是由于汽油能 油污,形成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 油污,形 成。两者去污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同”)。 小结:乳浊液: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的混合物。 例如:水和油混合、牛奶、油漆。 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的混合物 例如:泥沙、钡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后得到的液体 知识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固
10、体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请大家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31页第一段,回答 问题)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这是由于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 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 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热量。不同的 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 溶解时,扩散吸热大于水合放热,则溶液温度表现为 ,如 ;如 果扩散吸热小于水合放热, 则溶液温度表现为 ,如 ;如果扩散 吸热等于水合放热,则溶液温度 ;如:氯化钠、蔗糖溶于水。 小结:大多
11、数物质溶解于水时,Q吸7放,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 NaOH固体、浓H2SO4、溶于水时,Q吸v Q放,溶液温度 固体NH4NO3、冰块溶于水时,Q吸Q 放, 溶液温度 三、自我测评: 1. 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B.碘与酒精C 2. 在家庭厨房中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汽油B .用热水 C 3. 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 A.都是纯净物B .都是混合物 ( .食盐与水 ( 面粉与水 用冷水加洗涤剂 ) C都澄清透明 用热水加洗涤剂 4.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
12、油污B C.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D 5.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洗发精洗去头上的油脂B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的干净 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定量的下列物质后: C.硝酸铵固体 A. B. C. D. 7. 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 A.氢氧化钠固体B.蔗糖固体 D.氯化钠晶体 (1) 使U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 (2) 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 (3) U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D .都均一、稳定 (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 )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镁和稀硫酸; .生石灰和水 8.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 饮用前摇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小学语文(16篇)
- 政治中考题目及答案广东
- 活动执行合同的基本要素
- 生态保护与产业集聚并重的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塑造报告
- 2025年日语初级题目及答案
- 专业配方师考试题及答案
- 猪饲养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山西招聘特岗教师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山西建筑安管人员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14603-2025电子气体卤化物气体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给纪检委的招投标违规举报信范文
- 胶质细胞瘤课件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发热护理课件
- 2025年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库房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