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学性质第一节土壤胶体_第1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一节土壤胶体_第2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一节土壤胶体_第3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一节土壤胶体_第4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一节土壤胶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土壤化学性质 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胶体及其性质土壤胶体及其性质 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碱性 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胶体及性质土壤胶体及性质 一、土壤胶体一、土壤胶体colloid (一)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大小在(一)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大小在1-1- 100100毫微米在长、宽、高的三个部分至少有一毫微米在长、宽、高的三个部分至少有一 个方向在此范围的固体颗粒,具有胶体性质的个方向在此范围的固体颗粒,具有胶体性质的 微粒部分。微粒部分。 土壤中粒径土壤中粒径11nmnm或或2nm2nm的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的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

2、(分散相分散相dispersed phase)分散在土壤溶液)分散在土壤溶液 (分散介质分散介质dispersion medium)中的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体系。 (二)、 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来源 1、土壤胶体的类型土壤胶体的类型 土壤胶体通常分为三大类:土壤胶体通常分为三大类: 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 含水氧化物含水氧化物 1.1 1.1 无机胶体无机胶体 层状硅酸盐矿物(层状硅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粘土矿物) 1.2 1.2 无机胶体无机胶体inorganic colloid:其主体是粘土矿物;:其主体是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一般是指含有粘土矿物一

3、般是指含有-OH-OH基的结晶质的硅酸盐次基的结晶质的硅酸盐次 生矿物。生矿物。 1.3 1.3 粘土矿物的来源:粘土矿物的来源: 由云母等矿物经过风化或成土作用演变而来;由云母等矿物经过风化或成土作用演变而来; 由矿物的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而成由矿物的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而成; ; 在一定条件下由粘土矿物互相之间演化形成,即在一定条件下由粘土矿物互相之间演化形成,即 由一种演变成另一种粘土矿物。由一种演变成另一种粘土矿物。 1.4 有机胶体:是由碳、氢、氧、氮、硫、磷等有机胶体:是由碳、氢、氧、氮、硫、磷等 元素组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非晶质的物质。元素组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非

4、晶质的物质。 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各种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各种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 胡敏素等),还有少量的木质素、蛋白质、纤维胡敏素等),还有少量的木质素、蛋白质、纤维 素等。具有强吸水性、亲水性。素等。具有强吸水性、亲水性。 2、土壤胶体的来源:土壤胶体的来源: 有机质有机质 粘土矿物粘土矿物 氧化物氧化物 二、 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 (一)土壤胶体的构造(一)土壤胶体的构造 1 土壤胶体分散系包括:土壤胶体分散系包括: 胶体微粒胶体微粒colloid droplet(为分散相(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 )和)和微粒间溶液微粒间溶液(为分散介质(为分散介质d

5、ispersion medium )两大部分。)两大部分。 胶体微粒在构造上可分为胶体微粒在构造上可分为微粒核微粒核droplet core、 决定电位离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electric potential ion layer 和和补偿离子层补偿离子层compensation ion layer三部分三部分 组成组成。 (1)微粒核)微粒核droplet core : 主要由腐殖质、主要由腐殖质、 无定形的无定形的SiO2(amorphous quartz)、氧化铝、氧化铝 aluminium oxide、氧化铁、氧化铁iron oxide 、铝硅、铝硅 酸盐晶体酸盐晶体aluminosil

6、icate crystal物质、蛋白物质、蛋白 质分子质分子protein molecule以及有机无机胶体的以及有机无机胶体的 分子群所构成。分子群所构成。 (2)双电层双电层 微粒核表面的一层分子,通常解离成离子,微粒核表面的一层分子,通常解离成离子, 形成符号相反而电量相等的两层电荷,所以称形成符号相反而电量相等的两层电荷,所以称 之为双电层。双电层由之为双电层。双电层由决定电位离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和和补偿补偿 离子层离子层组成。组成。 (2)双电层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是由土壤:是由土壤 胶体表面的负电荷和代换性阳离子的正电荷构胶体表面的负电荷和代换性阳

7、离子的正电荷构 成。成。 Stern层层: 在紧贴着土壤胶体颗粒表面的那在紧贴着土壤胶体颗粒表面的那 一部分阳离子受电场静电引力作用极度强一部分阳离子受电场静电引力作用极度强,与与 土壤胶体表面成平行密实排列土壤胶体表面成平行密实排列,牢牢地被吸引牢牢地被吸引 着着,难于移动难于移动,此层称为此层称为Stern层层。 Gouy层:在层:在Stern层的外面,阳离子受静电引力层的外面,阳离子受静电引力 和热运动的影响,胶体(扩散层)周围的阳离和热运动的影响,胶体(扩散层)周围的阳离 子数量随着离胶体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子数量随着离胶体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 稠密变为稀疏,呈扩散式分布,此层

8、称为稠密变为稀疏,呈扩散式分布,此层称为Gouy 层。层。 (二)二) 土壤胶体的性质土壤胶体的性质 1 土壤胶体比表面和表面能土壤胶体比表面和表面能 比表面积(比面)比表面积(比面)specific surface area是指是指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总表面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总表面积(cm2/g, cm3/cm3)。 由于表面分子与外界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相接触,由于表面分子与外界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相接触, 因而在内、外方面受到的是不同分子的吸引力,因而在内、外方面受到的是不同分子的吸引力, 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具有多余的表面能。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具有多余的表面能。 这种能量产生于物体表面,

9、故称为表面能。这种能量产生于物体表面,故称为表面能。 胶体数量愈多,比面愈大,表面能也愈大,吸附胶体数量愈多,比面愈大,表面能也愈大,吸附 能力也就愈强。能力也就愈强。 球状土粒的比面 2 土壤胶体有凝聚和分散作用土壤胶体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凝聚作用凝聚作用:土壤胶体溶液如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土壤胶体溶液如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使胶体微粒下沉,由溶胶变成凝胶,这种作用使胶体微粒下沉,由溶胶变成凝胶,这种作用 叫做胶体的凝聚作用;叫做胶体的凝聚作用; 分散作用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叫做胶体的分散由凝胶分散成溶胶,叫做胶体的分散 作用。作用。 促使胶体凝聚或分散的原因,主要决定于电动促使胶体凝

10、聚或分散的原因,主要决定于电动 电位的高低。而电动电位的高低又取决于扩散电位的高低。而电动电位的高低又取决于扩散 层的厚度层的厚度. 凡电荷数量少而水化度大的离子凡电荷数量少而水化度大的离子(如如Na+),形,形 成的扩散层厚,电动电位高。使胶体分散;成的扩散层厚,电动电位高。使胶体分散; 电荷数量多,水化度小的离子电荷数量多,水化度小的离子(如如Ca2+),形成,形成 的扩散层薄,电动电位降至一定程度时,胶体的扩散层薄,电动电位降至一定程度时,胶体 即可凝聚。即可凝聚。 电解质种类对胶体的凝聚作用有影响:一般是电解质种类对胶体的凝聚作用有影响:一般是 一价离子一价离子二价离子二价离子Al3

11、+Ca2+Mg2+H+ NH4+K+Na+ 电解质浓度对胶体的凝聚也有很大影响电解质浓度对胶体的凝聚也有很大影响:浓度浓度 大大,可促使凝胶形成。可促使凝胶形成。 (三)土壤胶体电荷 a 、永久电荷、永久电荷permanent charge :它是由于粘:它是由于粘 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这种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这种 电荷一旦产生后,就不能改变,而成为粘粒矿电荷一旦产生后,就不能改变,而成为粘粒矿 物的永久性质。物的永久性质。 这种电荷不受介质的这种电荷不受介质的pH值的影响,主要发生值的影响,主要发生 在在2:1型粘粒矿物中,在型粘粒矿物中,在1:1型矿物中极少

12、。型矿物中极少。 b 、可变电荷、可变电荷variable charge: 胶核表面分子胶核表面分子 或原子团的解离所产生的电荷,没有永久性质,或原子团的解离所产生的电荷,没有永久性质, 它的数量和性质随着介质的它的数量和性质随着介质的pH值而改变。所以称值而改变。所以称 为可变电荷。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为可变电荷。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pH而改变而改变 的电荷。的电荷。 c 、土壤的、土壤的pH0值是表征其可变电荷特点的一值是表征其可变电荷特点的一 个重要指标,它被定义为土壤的可变正、负电个重要指标,它被定义为土壤的可变正、负电 荷数量相等时的荷数量相等时的pH值,或称为可变电荷零点、值,

13、或称为可变电荷零点、 等电点等电点pH ( isoelectric pH 。 Silicon Tetrahedron Aluminum Octahedron Mg Al Examples of Isomorphic Substitution Al3+ for Si4+ Mg2+ for Al3+ 产生可变电荷可的主要原因有: 粘粒矿物粘粒矿物晶面晶面上上-OH -OH 基的解离基的解离 含水铁、铝氧化物的解离含水铁、铝氧化物的解离 腐殖质上某些原子团的解离腐殖质上某些原子团的解离 含水氧化硅的解离含水氧化硅的解离 粘粒矿物粘粒矿物晶层晶层上的断键等。上的断键等。 二二 土壤胶体的交换吸附作用土

14、壤胶体的交换吸附作用 土壤吸收性能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土壤吸收性能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 中的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中的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 及微生物的能力。土壤吸收性能亦称土壤吸收及微生物的能力。土壤吸收性能亦称土壤吸收 保肥性能。保肥性能。 (一) 土壤吸收性能类型 (1)机械吸收性)机械吸收性mechanical absorbability : 是指土壤对固体物体的机械阻留,如施用有机是指土壤对固体物体的机械阻留,如施用有机 肥时,其中大小不等的颗粒,均可被保留在土肥时,其中大小不等的颗粒,均可被保留在土 壤中。壤中。 这种吸收作用取决于土壤的

15、孔隙状况。这种吸收作用取决于土壤的孔隙状况。 (2)物理吸收性:这种吸收性能是指土壤对分)物理吸收性:这种吸收性能是指土壤对分 子态物质的保持能力,它表现在某些养分聚集子态物质的保持能力,它表现在某些养分聚集 在胶体表面,其浓度比在溶液中为大,另一些在胶体表面,其浓度比在溶液中为大,另一些 物质则胶体表面吸附较少而溶液中浓度较大,物质则胶体表面吸附较少而溶液中浓度较大, 前者称为前者称为正吸附正吸附positive adsorption后者称为后者称为 负吸附负吸附negative adsorption。 负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的离子或分子浓度低于整负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的离子或分子浓度低于整 体

16、溶液中该离子或分子的浓度的现象。体溶液中该离子或分子的浓度的现象。 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是由于固体颗粒界面上的表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是由于固体颗粒界面上的表 面自由能的作用。面自由能的作用。 气态物质(水气、气态物质(水气、CO2、NH3等)和细菌的吸附等)和细菌的吸附 也是物理吸附。也是物理吸附。 (3)化学吸附性:是指易溶性盐在土壤中转变为)化学吸附性:是指易溶性盐在土壤中转变为 难溶性盐而沉淀保存在土壤中的过程。难溶性盐而沉淀保存在土壤中的过程。 这种吸收是纯化学作用过程。这种吸收是纯化学作用过程。 (4)物理化学吸收性:是指土壤对可溶性物质中)物理化学吸收性:是指土壤对可溶性物质中 离子态

17、养分的保持能力。这种吸收是以物理吸收离子态养分的保持能力。这种吸收是以物理吸收 为基础,又呈现出化学反应相似的特性。为基础,又呈现出化学反应相似的特性。 (5)生物吸收性:是指土壤中植物根系和微生)生物吸收性:是指土壤中植物根系和微生 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种吸收作用的特点是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种吸收作用的特点是 选择性和创造性,并且具有累积和集中养分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并且具有累积和集中养分的 作用。作用。 上述五种吸收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上述五种吸收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影响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专性吸附)专性吸附:是非静电因素引起

18、的土壤对离是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 子的吸附子的吸附,它是指离子通过表面交换与晶体上它是指离子通过表面交换与晶体上 的阳离子共享的阳离子共享1个或个或2个氧原子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而形成共价键而 被土壤吸附的现象被土壤吸附的现象. 二、二、 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 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即是土壤离子交换作用。即是土壤离子交换作用。 分为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和阴离子交换作用分为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和阴离子交换作用 1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 1.1 吸附吸附adsorption过程:过程:离子从溶液中转移到

19、离子从溶液中转移到 胶体上的过程,称为离子的胶体上的过程,称为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过程; 1.2 解吸解吸desorption过程:过程:原来吸附在胶体上的原来吸附在胶体上的 离子转移到溶液中的过程,称为离子的离子转移到溶液中的过程,称为离子的解吸过程解吸过程。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 - - - - - - - - - - - - - - - S O I L Ca+2 Mg+2 Al+3 K+ Ca+2 Mg+2 H+ Ca+2 H+ Ca+2 Exchangeable Cations H+K+ Mg+2Ca+2 1.3 1.3 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阳离子交换作用

20、特点: a.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 b.阳离子交换作用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而且阳离子交换作用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而且反反 应迅速应迅速 c.阳离子交换作用中离子与离子交换作用是阳离子交换作用中离子与离子交换作用是等量等量 交换交换 , 它是等量电荷对等量电荷的反应。它是等量电荷对等量电荷的反应。 1.4 1.4 阳离子交换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是指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是指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 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有能力。各种阳离子交换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有能力。各种阳离子交换 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FeFe3+ 3+Al Al3+ 3+H H+ +Ca

21、Ca2+ 2+Mg Mg2+ 2+NH NH4+ 4+K K+ +NaNa+ + 1.5 1.5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 a. 电荷的数量电荷的数量 charge number b. 离子半径离子半径ionic radius和离子水化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ion hydration radius c.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ionic concentration 2 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CEC) 2.1 2.1 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或(或 吸收容量):吸收容量):是指在一定是指在一定pHpH

22、值条件下值条件下, ,每每1000g1000g 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mol/kgcmol/kg)。)。 2.2 2.2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因素: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因素: a、胶体类型、胶体类型 b、胶体数量、胶体数量 c、土壤、土壤pH值值 Structure of Humic Acid R-C00- R-C00-R-C00-R-C00- R-C00- Contributes to high CEC 200 cmol(+)/kg 3 3 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的盐基饱和度base saturation ratio 3.1 土壤

23、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类是盐基离子盐基离子base ion,包括包括Ca2+、Mg2+、K+、 Na+、NH4+等;等; 另一类是另一类是致酸离子致酸离子acid ion,即即H+、Al3+。 3.2 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 cmol/kg占阳离子交换量占阳离子交换量cmol/kg的百分数称为土的百分数称为土 壤的盐基饱和度,即:壤的盐基饱和度,即: 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度 base saturation ratio= 交换性盐基交换性盐基 总量总量/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 100%100% 3.3

24、3.3 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 a. 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 离子饱和度离子饱和度:土壤吸附的某离子量占土壤全部阳:土壤吸附的某离子量占土壤全部阳 离子量的百分数。离子量的百分数。 b. 陪伴(补)离子效应陪伴(补)离子效应accompany ion effect 土壤胶体上同时吸附着多种阳离子,对其中某种土壤胶体上同时吸附着多种阳离子,对其中某种 离子来说,其余的各种离子都称为它的陪补离离子来说,其余的各种离子都称为它的陪补离 子子. 4 极限极限pH值:值: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全全 部是致酸离子部是致酸离子,即

25、,即H+、Al3+时,称为时,称为“盐基盐基 完全不饱和态完全不饱和态,此时土壤的,此时土壤的pH值称为值称为 “极限极限pH值值”。 三、阴离子三、阴离子anion的交换吸附的交换吸附 土壤在一般情况下是带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土壤在一般情况下是带负电荷,吸附阳离子;但在强酸性;但在强酸性 条件下带正电荷吸附阴离子。条件下带正电荷吸附阴离子。 阴离子的交换吸附阴离子的交换吸附是指土壤中带正电荷的胶体吸附的阴离是指土壤中带正电荷的胶体吸附的阴离 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这种交换作用与阳离子交换作用一样,服从质量作用定律,这种交换作用与阳离子交换作用一样,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但土壤中的阴离子往往与化学固定等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但土壤中的阴离子往往与化学固定等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 阴离子吸附类型阴离子吸附类型 a、阴离子吸附受阴离子种类的影响。、阴离子吸附受阴离子种类的影响。 易于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磷酸根、易于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磷酸根、H2PO4-、 HPO42-、PO43-,硅酸根,硅酸根HSiO3-、SiO32-),), 这些离子也易与阳离子反应产生难溶性化合物;这些离子也易与阳离子反应产生难溶性化合物; 磷的固定磷的固定phosphorus fixation:可溶性磷酸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