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学习 11 课莺、 12 课月亮上的足迹第三单元检测 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一 . 本周教学内容1. 学习 11 课莺、 12 课月亮上的足迹2. 第三单元检测. 学习重点1.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把握课文内容。2. 学习运用描写和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事物。三 . 和老师一起学11 课莺(一)作者简介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 40年时间写成36 卷巨册的 自然史 。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 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二)内容简介标题是本文的说明对象,作者从萧条冷漠的
2、冬季写起,引出了春的使者,杰出的歌唱家莺,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图。文章以文学的笔调,描绘了莺 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丰富多彩 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三)基础知识1. 读准字音m dmi nch mgq ih nti nh e阴霾休眠欢畅栖 息涵养 恬静 千呵 万护2. 解释词语 涵养:蓄积并保持。 恬静:安静。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迁徙:迁移。 栖息:(鸟类)停留休息。 赋予:交给。 千呵万护:非常爱护。(四)结构课文共六段:第一段:冬天过去了,鸟类带来了初春的信息。第二段:莺活跃、
3、灵巧、轻盈、好动。第三段:莺的毛色暗淡而缺少光彩。第四段:莺在花园里,树丛中,菜园里栖息、繁衍、打闹。第五段:莺生性胆小,但容易忘却,很快回到欢乐之中。第六段:莺有着美妙的歌声,它歌唱幸福,人们为之动情。12 课月亮上的足迹(一)作者简介和内容要点作者朱长超,记者、作家。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纪实报道(属记叙文范畴)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二)文章结构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其中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六件事: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
4、情况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树立登月纪念碑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三)写作特点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充分体现文章的科学性,本文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要求非常高,用数字说明非常得当。【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60 分钟)一 . 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不计其数(shiu)无稽之谈(j i ) 孕育(yen) b. 凝 神静听(n mg)千呵万护(h e)阴霾(md)c. 混 然天成(h tn)俯首帖耳(ti 6 )恬静(ti m)d. 小心翼翼(y d不胜枚举(sh mg)雅俗共赏(su)下列各组没
5、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哀草连天孕育农谚b. 簌簌无忧无虑草长茧飞c. 次第风雪载途描摹d. 藐小俯首贴耳千喝万护e. 含养不计其数恬静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销声匿 迹(隐藏)不胜 枚举(不能忍受)b. 无稽 之谈(查考)不计其数 (数目、数量)c. 俯 首帖耳(低下)少见多怪 (感到奇怪)d.浑然天成(完整)无,.无虑(忧愁)4.下面各句使用修辞方法正确判断的一项是()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布谷鸟开始唱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调整下面一段说明文的顺序北雁南飞果实成熟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
6、象到了秋天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活跃在田间草际上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6 .选词填空(1)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a.观测 b.灵敏 c.灵活 d.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a.观测 b.观察 c.预测 d.观望(3)这首诗并不是以我们在乘凉时候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的那种悠闲舒适的 来写 的。a.情致 b.兴致 c.情绪 d.心情(4)这歌声仿佛 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a.蕴含 b.包含 c.容纳 d.涵养(5)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7、对整个人来说,是巨大的 。a.进步 b.进展 c.飞跃 d.前进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8 .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2)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3)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4) “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
8、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 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时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9.分析下列词语,将序号填入括号内。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数词e.代词f.副词g.介词h.连词(1)神奇()弹奏( )道德()(2)计()兴趣( )我们()(3)而且()在()很()(4)环境()告诉( )浓厚()阅读理解(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 口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 口要赶
9、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 口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 .选段选自 ,文章将“草木枯荣” “”等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2 .选择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a.传达c.传达明白懂得b.传语暗示懂得d.传语暗示明白用心爱心专心3 .选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c.杏花开了就要去种地;桃花开了,就要赶着种谷子。4 .给选文划分层次,正确的是(a./b./c./d./5 .选段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c.逻辑
10、顺序6 .从结构上看,选文属于()a.分一一总b.总一一分一一总c.总一一分7 .选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原文回答)8 .选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a.丰富的物候现象b.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生长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d.耕在播种,割麦插禾9 .选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是()a.打比方b.打比方举例子举例子分类别 引用c.举例子打比方引用分类别d.分类别打比方引用(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 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 的头顶 秋越来越深 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在这颗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
11、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 也叫做天河。正像我们把北方的七颗星连成个“北斗” 一样,西洋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 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把它叫做天琴座,说这就是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的七弦琴,用这 七弦琴,他弹奏出神妙的曲调,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有一幅名画,画的就是这个故 事。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俯首帖耳地伏在他面前。看 了那些狮子凝神静听的表情,我们似乎听到了画上弹奏的七弦琴的曲调。我们如果看过这 张画,知道了这个故事,再看那织女星,一定更觉得耐人寻味了。1 .本语段选自 。作者,是一篇介绍 的文章,具有一定的 ,并包含了作者的。2 .对“他
12、弹奏出神妙的曲调, 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演奏者技巧高超。b.演奏用的乐器好。c.曲子太美妙,森林的野兽都睡着了。d.只有奥佛士用这样的七弦琴弹奏出的曲调,才使得森林中的野兽们沉浸在美妙的境界中。3 .下面这段话无标点,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在初秋口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口秋越来越凉 口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口在这颗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口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 口也叫做天河。b.无;,。,c.无。,。,4 .文章引用古诗的作用是什么?(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
13、起多少 人的遐想啊!“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 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 观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 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 “明 月几时有”说起。“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 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 太阳,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 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 可
14、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 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 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 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 是从来就是如此呢?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四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三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 口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七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 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 每个月将会变成 40天、 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
15、 了。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 个答案历来 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 .请用快速阅读法浏览这篇说明文,然后用一句话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简要概括(不得超过30个字)(1分)答:2 .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应是(1分)()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3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1分)()a.分类别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下定义 e.举例子 f.打比方4 .第五段方框处应填的词语是(1分)()a
16、.初四 b.初五 c.初九 d.十五5 .依据第三段文字,参看下列示意图,“明月”的位置应在 处。(从a、b、c、 d四处中选一处)(1分)6 .与最后一段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中的“历来” 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 (1分)a.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b.七年万年前c.四亿年前d.今天7 .第五段文明了三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三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 因是(3分)【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 b2. c3. a4. b5.6. baadc7. b8. vxvx9. (1) cba (2) dae(3) hgf(4) abc二.课外阅读(一)1 .大自然的语言、候鸟去来、大自然的语言2 . b 3. b 4. a 5. c 6. b7.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 农事。8. c9. c(二)1. 卧看牵牛织女星;叶至善;天文知识;人生哲理思考2. d 3. d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和县初一初二数学试卷
- 喷泉喷头施工方案(3篇)
- 青浦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焊工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忻州化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心理科普作业题目及答案
- 效应分析题目及答案高中
- 小学圆环面积的题目及答案
- 综合营销策划方案撰写指南模板
- (2025年标准)动火安全协议书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动物防疫检疫试题(附答案)
- 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程机械驾驶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 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