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1页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2页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3页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4页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十章 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1、发酵想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常见的发酵产品与相应的微生物:酒酿、面包、 馒头一酵母菌;酸奶,泡菜一乳酸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一酵母菌;果酒变 酸、制醋一醋酸菌2、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1)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香料等,(2)医药 产品:如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3)食品和饮料:如酱制 品、酒类、饮料等3、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由微生物的 生长、繁殖等引起的。4、食品保存的原理: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5、保存食品的方法:(选择、判断):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

2、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利用 酶等第二十一章现代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按照 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 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内或它们的受精卵内, 并能在细 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p12图21-2:转基因抗虫烟草培养示意图;将苏云金杆菌中的 杀虫毒素基因 转入普通烟草细胞的 细胞核中,从而培育出有抗虫特性的烟草新品种。2、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 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无性生殖)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大题)

3、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去核卵细胞、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多利羊与以往的克隆动物的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了的住 细胞一乳腺细胞,而不是早期的胚胎细胞。3、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有应用。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克隆人(法律、伦理、道德观念等问题)生物武器第二十二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牛态系统中的作用 以及在讲 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独是生物界

4、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分类单位越 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3、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 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池塘水变绿, 这与藻类植物的大量生殖 有关。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投、茎、吱,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抱子(生殖细胞) 繁殖。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楸楞等。苔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 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常见种类主

5、要包括各种松、杉、 柏以及银杏、苏铁等。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 根、茎、此、花、h实、种子 六大器官,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 种环境中。4、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楸楞、水杉、金花茶、琪桐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6、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1)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2)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 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树的95% ,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主要类群。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 体节组成、代表

6、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克。代表动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的 物有:珍珠贝、蜗牛、章鱼、乌贼等。(3)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 用眼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 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如海马,鲨鱼。(4)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由 水牛向陆生的过度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 在丛中,用胆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 陆地上、用腹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 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蛛、大蛇。(5)爬行动物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 盹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动 物体表被覆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

7、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卵生)。代表动 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甲鱼(鳖)。(6)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 覆羽毛,卵生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7)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 在玉,胚胎发育在母体 工宜内进行(啦生),幼体 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喷孔),如鲸鱼和海狮,海豚。7、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8、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 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 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鹦、扬子鳄(爬行类)、中华铝(鱼类)等。形态结构生殖呼吸生活环境鱼类流线型;体表被 覆鳞片体外受精,卵生用腮呼吸水中两栖类皮肤裸露体外受精,卵 生,变态发

8、育幼体用腮呼吸, 成体用肺呼吸水中或潮湿的 陆地爬行类体表被覆鳞片 或甲体内受精,卵 生,有卵壳用肺呼吸水中或陆地鸟类呈流线型,前肢 变成了翼,体表 被覆羽毛体内受精,卵 生,有卵壳用肺呼吸空中、水中或陆 地哺乳类一般有体毛,大 脑发达体内受精,胎生 哺乳用肺呼吸空中、水中或陆 地9、病毒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 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牛物的细 胞里,无限增殖。生殖10、细菌分布极其广泛。个体微小, 需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它们有 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和核物质等部分构成,有些细

9、菌有袈 膜(保护)和鞭毛(运动结构)、根 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 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 疑生 和腐生生活(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裂11、真菌除了少数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真菌有 单细胞的(如 酵母菌)和多细胞的(如霉菌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细胞都是由 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一般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真菌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后无细胞结构后无成型的细胞核生殖方式宫养方式代表生物.病毒无r无线增殖寄生艾滋病病毒有无分裂生殖寄生或腐生结核杆菌真菌有有无性或后 性生殖寄生或腐生酵母菌、木 耳、毒菌第二十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1、生物

10、多样性的含义: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 美学价值)、间接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价值。5、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6、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和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 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止匕外, 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也是生物 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8、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

11、库是实施迁地 保护的主要手段。第二十四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一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等)一有机大分子(如 蛋白质、核酸等)一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一原始单细胞生物2、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水蒸气(没有氧气)3、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4、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水蒸气米勒 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有机小分子米勒做出的假设:原始地 球有可能产生有机小分子搜集到的证据:容器内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 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结论:在一定条件下

12、,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 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5、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 代牛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的总称。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 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 并唯一着地。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古代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 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7、生物进化的规律:从 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筐到高筐、从简单到复杂、从 水牛到陆牛。8、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

13、很强的 生虫能力,但是由于 食物和生活空 问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须的 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 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 异的个体被淘汰,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 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 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 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 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 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因此,我们现在

14、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尝试用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桦尺蛾的变异会产生黑色和灰色。 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在生 存斗争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灰色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易被淘汰, 这样在一代代的繁殖过程中,黑色个体就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在污染区的黑 化现象。9、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地雀在喙的形 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 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10、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 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 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 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

15、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 猿同祖。猿及古猿头骨化石 被认为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11、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阶段名称脑容量(ml) /、要记数字特点南方古猿500直立行走能人1550-750可能已经具有谛言能力直立人1000用火、狩猎、语百智人1300-1500身穿兽皮衣、手执标枪和长矛第二十五章生态系统1、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 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 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以动植 物为食的动物和人)和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

16、细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 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 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 食物链, 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食物链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 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 食物网。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指出最长和最短的食物链含某种物质浓度最高的消费者(生物富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占的营养级3、生物富集是指牛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 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牛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开始的。能量流

17、动的特点:(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产者一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一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一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5、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伴随。第二十六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 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 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 统也可以分为春殳、里蛎、荒漠等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 要是土壤层),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2、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

18、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 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 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 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也保持相对稳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 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平衡。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的 生物种类 越受,食物链和食物网越 复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 统。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牛 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 牧业、 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4、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5、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