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渤海大学现代汉语精品课程申报材料现代汉语教学方案主讲教师:姚晓波渤海大学中文系2004年 3 月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说教学目的 主要讲解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现状、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状况有一般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当的讨论。教学时数 4学时 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 3 课时第 4 课时 第一节 现代汉语及其现状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现代汉语通常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2、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使用情况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国内各民族间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科技现代化中的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域名。第二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二)共同语的形成过程早期的“通语”、“官话”,书面语与口语的脱节。北方方言的影响扩大。“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的形成;“五四”时期的国语运动,推广北京音,促进了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形成。(三)共同语标准的确立1955年 10 月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提出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1956 年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特点语言的特点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理解,也是从其他语言的横向对比、与不同时期的汉语纵向对比中产生的。(一)同古代汉语比较显示的特点1、语音方面:( 1 )入声消失;( 2 )辅音系统简化。2、词汇方面:( 1 )词的双音化趋势明显;( 2 )词缀增加,合成词增多;( 3 )新词语大量出现,
4、外来词进入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现象减少;( 2 )广义形态变化出现;( 3 )句法结构更加严谨。(二)同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显示的特点1、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清浊对立不多,元音不分长短。2、词汇方面:多音节单纯词少。3、语法方面:( 1 )句法成分的位置上宾语在动词后,修饰语在中心语前;( 2 )词的重叠形式的分布和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三)同印欧语系语言比较显示的特点1、语音方面:( 1 )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2 )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 )没有复辅音;( 4 )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 1 )构词单位以单音节为主;( 2 )构词方法主要采用词
5、根复合方式;( 3 )双音节词居多。3、语法方面:( 1 )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 )词类具有多功能性;( 3 )构词法和造句法基本一致;( 4 )有量词,语气词丰富;( 5 )句法结构类型多样化。第三节现代汉语方言一、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现代汉语方言形成的因素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历史因素。时间因素表现为有的地区语言发展速度快,有的慢,原来相同的语言成为不同方言;空间因素表现为地域阻隔;历史因素表现为人的流动和阻隔。二、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2 、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 、湘方言,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6、; 4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 6 、闽方言,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 7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和闽方言内部比较复杂,均有次方言。与普通话最接近的是北方方言,其次为湘方言和赣方言。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表现在词汇上,语法方面的差别较小。三 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规律,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第四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一 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普通话的明确、一致的标准。1、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7、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语言发展的需要, 3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更需要现代汉语规范化。二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去除北京音中的土音成分。(二)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词汇为主,去除过于土俗的词语,适当吸收其他方言有用的词语。(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用例。三 现阶段语言规范化的任务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语言规范化工作,50 年代成立“文改会”,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现阶段的特点是信息化,交际广泛化,语言文字多用途化。因此,迫
8、切要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86年,成立国家语委,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一,加强对现代汉语的全面研究,制定各项更为科学的规范标准,做好规范化工作。第二,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四 规范化与语言变异和发展语言是发展的,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原有的要素不能适宜语言的表达需要时,就会产生变异。因此,语言的规范标准和规范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讨论课1、现代汉语的特点及其表现。2、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讨论引导与要求:现代汉语规范化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在
9、讨论前应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章,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讨论中应注意把握规范化与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规范化并不是限制语言的发展,而是纯洁语言,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交际的需要。 讨论前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做重点准备,然后在讨论中做重点发言。1、共同语概念的掌握2、现代汉语的的特点的把握1、方言的形成2、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及其特点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目的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任务思考练习题p21题;p112题思考练习题p142题第二章 现代汉语书写符号教学目的 主要了解汉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汉字的形体,把握汉字的构造单位和构造方式,了解汉字改革的过程、原则和方法,掌握汉字的标准化的有关方面及汉
10、字汉语信息处理的有关问题,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教学重点及难点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当的讨论。教学时数 2课时。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 5 课时第 6 课时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作用一 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口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用由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去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语素的声音。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二 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汉字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出来的。仓颉只是搜集和整理汉字的名人之一。三 汉字的作用汉字突破了汉
11、语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汉字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了汉语的书面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促进了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延续;对汉语有规范作用;是各民族间的通用文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字有影响。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和构造 一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从历史来看,产生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形体; 2 、从现代来看,现代汉字重要有手写体和印刷体 二 汉字的构造单位 (一)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提”。还有变形笔画。 笔顺:
12、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二)偏旁偏旁是构成汉字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偏旁有不同层级。偏旁分为: 1 、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 2 、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 3 、声旁和形旁。偏旁的作用: 1 、表音; 2 、表意; 3 、汉字教学; 4 、信息处理(汉字输入); 5 、字词典检字。部首是具有给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三 汉字的构造方式(一)会意造字法把字或偏旁组合起来以显示某种意义的构字方式,如“休”、“尘”。(二)形声造字法把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构成新字的方式,如“妈”、“汞”。(三)简化造字法通过简化改变繁体字的构造或笔画构成新字的方法。有简化偏旁、局部删除、
13、同音字替代、简化独体字笔画、草书楷化、全部改造等类型。第三节 汉字的改革和整理一 汉字的改革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难记难认难写,因此应当改革。 汉字改革包括汉字制度的改变和汉字本身的整理、简化两个方面。 50年代文字改革 3 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二汉字的整理 两项内容: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工作原则: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简化笔画: 1964 年简化字总表。“二简”的废止。 精简字数: 1955 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65 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88 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1977 年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 第四节汉字的运用和规范 一
14、汉字的标准化汉字的标准化指对汉字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的用字数量。含常用字、次常用字。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二汉字的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日益突出。重要包括: 1 、汉字的编码问题。目前比较成功的编码方案有拼音码、字形码、形音结合码等。2、汉字的音形转换。3、汉字的分词问题。三社会用字的规范化规范标准:国家的各项法规。规范内容:字形规范、字音规范、字义规范。第五节汉字的书写一汉字的书写要求要写规范汉字,要求:(一)不写错字(字典里没有的字);(二)不写别字
15、二汉字的书写要领 (一)硬笔的书写要领; (二)软笔的书写要领。1、汉字的表意性质2、汉字的构造单位和构造方式1、汉字改革的目的和方针。2、汉字整理的内容和方法。3、汉字标准化的内容。4、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思考练习题p303、4题。思考练习题p333、4题。p361、4题。p392题。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目的 了解语音的性质、基本概念和发音器官;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基本要素;了解音变的情况和规律;了解语音的节律及其技巧;能够正确地运用现代汉语语音,做到语音规范。教学重点及难点 语音理论、音节结构分析、方音辨正。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电子讲稿,辅
16、以适当的讨论。教学时数 20课时。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 7 课时第 8 课时第 9 课时第 10 课时第 11 课时第 12 课时第13课时第14课时第15课时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 语音的形成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的形成有三个条件: (一)语音形成的生理基础。 发音器官:1、肺和气管(发音动力);2、喉头和声带(形成清音和浊音);3、口腔和鼻腔(共鸣器,形成不同音色)。 (二)语音形成的物理因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延续的时间;4、音色:声音的特色。 基音和陪音;
17、乐音和噪音。 (三)语音形成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表现为:1、语音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2、语音的系统性。 二 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 音位 音节 1、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用/ /标识。一个音位所包含的音素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3、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音节是音素的组合形式。 (二)元音 辅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发元音时,气流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受到阻碍
18、;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发音部位紧张;3、发元音声带振动,比较响亮,发辅音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弱;4、发元音时气流比较强,发辅音时气流比较弱。 (三)声母 韵母 声调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声母后面的所有音素;声调是音节中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三 标音符号 给汉字注音,历史上出现过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现在主要使用的是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一)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 1、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5个部分组成。 2、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
19、工具;(3)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造文字的基础。 (二)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制定。原则:一个音素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素。优点:1、标音准确,避免混乱;2、用拉丁字母,容易学习,书写方便;3、使用范围广。 第二节 语音系统 一 声母 (一)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1、来源不同,声母来自我国传统语音学,辅音来自西方语音学。2、产生渠道不同,声母来自音节分析,辅音来自音素分析。3、范围不同,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不都做声母(n、ng)。 (二)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七类:双唇音(b p m)、唇齿音(f)、舌尖前音(z c s)、舌尖中音(d t n l)、舌尖后音(zh ch
20、sh r)、舌面音(j q x)、舌根音(g k h)。 2、按发音方法分。 (1)阻碍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2)声带振动:清音、浊音(m n l r)。 (3)气流强弱:不送气音、送气音。 3、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综合解说例示。 (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2)p双唇送气清塞音(3)m 双唇浊鼻音 (4)f 唇齿清擦音(5)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6)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7)s舌尖前清擦音 (8)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9)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10)n 舌尖中浊鼻音(11)l 舌尖中浊边音 (12)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13)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14)sh舌尖后
21、清擦音(15)r舌尖后浊擦音 (16)j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17)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18)x舌面清擦音(19)g舌根不送气清塞擦音(20)k舌根送气清塞擦音(20)h舌根清擦音 零声母。 (三)普通话辅音音位 归纳音位的3个原则:对立、互补分布、音感差异。 按照这3个原则,普通话分为22个辅音音位(21个声母和ng)。 课堂作业及发音练习 一 声母课堂作业 二 声母发音练习 同类练习(如塞音、送气音等)、对比联系(如清音浊音)、搭配联系(与韵母的搭配)。 二 韵母 (一)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1、来源不同,韵母属传统音韵学,元音属西方语音理论;2、产生渠道不同,韵母来自音节分析,元音来自音素分
22、析;3、范围不同,韵母可以由元音、元音加元音、元音加辅音构成。 (二)韵母的分类39个韵母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1、按结构分类 (1)单元音韵母(10个)。单元音的发音涉及3个因素: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用舌面元音舌位图表示)。a、 舌面元音(7个)a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i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b、特殊元音韵母-i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2)复元音韵母(13个)复元音韵母由几个元音构成。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是滑动,以一个元音为主。
23、复元音韵母的结构:韵头、韵腹、韵尾。韵头由i、u、充当,韵尾由i、u充当,各个单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按照响音(主要元音)的位置,复韵母分为前响、后响、中响3类。(3)带鼻音韵母带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发音特点:1、由元音向鼻辅音状态转化;2、鼻辅音除阻阶段不发音(发唯闭音)。 分类:1、n尾:an、en、in、n、ian、uan、an、uen;2、ng尾:ang、eng、ing、ong、iong、iang、uang、ueng。 2、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型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3、按韵尾分:无韵尾韵母、元音尾韵母、辅音尾韵母。 (三)普通话元音音位普通话有10个元音音位:/
24、a/、/o/、/e/、/i/、/、/u/、/、/-i/、/-i/、/er/。/a/有4个条件变体;/o/有2个音位变体;/e/有2个音位变体;/i/有3个音位变体;/有2个音位变体;/u/有4个音位变体;/有2个音位变体;/-i/、/-i/都只有1个音位变体;/er/有2个音位变体。 课堂作业及发音练习一 课堂作业二 韵母发音练习以单韵母的发音练习为主,以教学课件为辅助手段,重点发好8个标准元音。 三 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一)调值和调类 1、调值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一般用5度标记法表示。普通话单字的调值一般为55、35、214、51。 2、调类 调类是声调
25、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建立起来的类。普通话有4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古入声字的分化 中古汉语的声调是阴、阳、上、去,演变为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入派四声,阳上变去,去声不分。 古入声字的分化比较复杂。入声原来都是塞音韵尾,后来塞音韵尾消失,因而现在含鼻音韵尾的字在古代都不是入声。 (二)声调的变化声调的变化属于语流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上声的变调。(1)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读阳平;(2)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2、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读半去(53)。3、“一”、“七”、“八”、“不”的变调。4、形容词重叠的变
26、调。(三)普通话的声调音位属于非音质音位,主要有4个:1、/55/ 55 44 2、/35/ 35 34 3、/214/ 214 24 211 4、/51/ 51 53 四 音节 (一)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1、韵腹和声调在音节中必不可少;2、一个音节最多有4个音素;3、元音占优势;4、辅音只能做声母或韵尾,没有复辅音;5、韵腹是主要元音。 音节结构的分析及其分析方法:运用表格式的分析方法,按声、韵、调的结构分析。韵母中重点把握韵腹(主要元音),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省略的韵母、含y、w的音节、含ie、e的音节、舌尖元音的表示等。 (二)声韵调拼合规律 1、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 观察“配合表”
27、和“配合简表”,总结配合规律。 (1)b、p、m和d、t不拼撮口呼,b、p、m拼合口呼只限于u;(2)f、g、k、h、zh、ch、sh、r、z、c、s只拼合口呼、开口呼韵母,f拼合口呼只限于u;(3)j、q、x只拼齐齿呼、撮口呼韵母;(4)n、l能和四呼韵母相拼;(5)零声母四呼都有。 2、声调和声母、韵母的拼合规律(1) 浊声母音节很少有阴平字;(2)不送气音与鼻音韵母相拼基本上没有阳平字。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1、字母y、w的使用(加或改两种方式);2、隔音符号的用法(使用的条件);3、省写(iou、uei、uen);4、标调法(标在韵腹上);5、音节连写(连写规则)。 (四)音节的变化
28、 1、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是因为词义、词性、逻辑和语气的制约而使一个音节的调值消失的现象。轻声的特点是读的又轻又短。轻声的音高有所不同,取决于前一个字的音高,其规律为: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1。(1)轻声的作用轻声在物理属性上有涉及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的变化。轻声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的作用。(2)轻声的分布规律a句末语气词;b词尾;c方位词;d重叠音节的后一音节;e量词“个”;f正反偏义词的后一个语素;g其他。2、儿化儿化是后缀“儿”与前一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1)儿化的发音分为两种:儿化使原来的音有变化(弱化、脱落、加音等),然后加上卷
29、舌;直接加上卷舌。(2)儿化的作用a、表示喜欢的心情;b、表示温和的态度;c、表示微小的性质或形状;d、确定词性;e、确定意义。(五)音节的拼读方法1、音节拼读要点(1)声母要用本音;(2)声母、韵母之间不能有停顿;(3)要读准韵头。2、拼读的方法(1)两拼法;(2)三拼法;(3)声介合拼法。第三节 语音的节律及其技巧一 语音的节律语音的节律指语音的节奏和韵律,表现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运用的效果。(一)音高的运用1、平仄。讲究平仄可以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具有抑扬的美,平大致是阴平和阳平,仄大致是上声和去声(古今平仄略有不同)。2、句调 四种句调:(1)平调;(2)升调,用于问句;(3)降调
30、,用于陈述;(4)曲折调,用于反语、讽刺等。 (二)音强的运用 1、词重音词重音指双音节词中重音音节的位置。双音节词有3种音节轻重格式:(1)“中重”格,如“工人”;(2)“重中”格,如“只有”;(3)“重轻”格,如“东西”。(2)句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特点而重读的音。如谓语动词、状语、定语等常要重读。逻辑重音是根据表达需要而重读的音。同样一个句子,重音放在不同的词语上,会表达不同的语义或情感。(3)重音的作用a、在多音节词语中,重音是意义中心;b、在句子中,重音是句子表意的重点,是关键信息。2、轻音轻音和轻声是因果关系。轻音在语言表达中既可以区别不同的词义,如“地方
31、”、“地方(轻音)”;也可以体现说话人的心理状态。(三)音长的运用1、语速语速决定于音节延续时间的长短,语言表达中,情节的松紧、心情的急徐等都要求不同的语速。2、停顿停顿分为语法停顿、意群停顿和逻辑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语法结构所做的停顿,一句话末尾的停顿较长,书面表现为句号、问号、叹号,句中的停顿较短,书面表现为逗号、顿号。意群停顿是以意义为标准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有区别不同句义的作用。逻辑停顿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做出的停顿。(四)音色的运用1、押韵。(1)押韵的方法:韵相同。(2)押韵的依据:十三辙和十八韵。2、双声叠韵。3、“啊”的音变。主要受前音的尾音影响。(1
32、)在i、o、e后,变ya;(2)在u后,变wa;(3)在n后,变na;(4)在ng后,变nga;(5)在-i(后)后,变ra;(6)在-i(前)后,变sa。二 朗读的技巧朗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语言学习、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一)朗读的基本要求1、准确把握书面语言的思想感情。2、朗读要用普通话。3、防止漏读、添读、倒读、破读意群。4、朗读的语音要自然天成。5、要掌握基本的语音表达技巧。(二)各种文体的朗读1、诗歌的朗读诗歌的朗读比较特殊,要表现情感意境。(1)注意音高的变化;(2)注意音长的变化。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音步的把握、韵脚的突出等。2、散文的朗读注意抓住意脉,以意驭音。朗读时
33、语速的把握十分重要。3、小说的朗读注意人物对话的朗读,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4、议论文的朗读注意停顿的把握,体现论辩性。5、说明文的朗读语调要平稳。第四节 语音规范化语音规范化是以语音的发音原理和语音的发展规律为标准确立和推广标准音。一 确立正音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北京音系,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北京音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一)普通话语音和北京音北京音是普通话语音的基础,但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音。北京音中的分歧现象,如轻音、儿化、异读词等,需要规范。(二)轻声和儿化问题1、轻声问题不宜进入标准音的有:(1)重读、轻读两可的;(2)只在北京少数地区流行的。2、儿化问题儿化不儿化两可
34、的情况应进行规范。(三)异读词问题异读词指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读音,有4种情况:声母不同、韵母不同、声调不同、声韵调都不同。异读词是语音规范的对象。(四)多音多义字问题3种音义关系:1、读音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2、读音不同,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色彩和习惯用法不同;3、读音不同,表示的意义、色彩和习惯用法都相同。二 辽宁方音辨正(一)辽宁方音辨正辽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东北华北次方言区。辽宁方音在声韵调方面的特点:一部分地区没有zh、ch、sh,有的地区没有r;大部分地区没有o,近一半地区没有舌尖后韵母;没有入声,有阴阳上去4个声调。辽宁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声母方面:舌尖后音(zh、ch、
35、sh)与舌尖前音(z、c、s)及舌面音(j、q、x)相混;r声母字读成零声母;零声母前加n。韵母方面:韵母e与b、p、m、f相拼;o、e变读为ai;e变读为ao;uan丢失韵头;eng变读为ong;uen丢失韵头。声调方面:1、缺少调类,辽南个别地区没有阳平;2、调值不同;3、调类所领字不同。(二)辽宁方音的区域分布全省分为4个方言小区47个方言点。第一区:长海、普兰店、庄河、东港。第二区:大连、瓦房店、盖县、营口、岫岩、丹东、宽甸、桓仁。第三区:沈阳、辽阳、辽中、鞍山、海城、本溪、抚顺、清源、新宾、凤城。第四区:西丰、开原、昌图、康平、法库、铁岭、新民、彰武、阜新、北宁、黑山、盘锦、台安、锦
36、州、凌海、葫芦岛、兴城、绥中、建昌、建平、喀左、凌源、朝阳、义县、北票。(三)声母辨正1、分清z、c、s和zh、ch、sh。要掌握发音要领;注意语音结构;汉字声旁类推。2、分清j、q、x和zh、ch、sh。要掌握发音要领;熟记声韵配合规律;了解对应规律;汉字声旁类推。3、分清d、t和z、c、zh、ch。4、分清零声母和r声母。5、分清零声母和n声母。6、分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四)韵母辨正1、从e韵母字中分出o韵母字。要掌握o和uo的发音要领;注意对应规律;利用汉字声旁类推。2、从uo韵母字中分出e韵母字。3、从e韵母字中分出uei、i韵母字。要注意对应规律;利用汉字声旁类推;记少不记多。4、
37、从en韵母字中分出uen韵母字。5、从an韵母字中分出uan韵母字。(五)声调辨正1、注意辽宁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调值差异。辽宁方音四声调值普遍偏低。2、注意调类差异字。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目的 了解词汇的含义及构成,掌握词义的性质、类型和词义的分解;掌握同义词的分析方法,了解反义词的性质和特点;了解语义场情况;掌握词的结构和分析方法,了解词汇的发展与规范。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义词辨析、词的结构、义素分析。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电子讲稿,辅以适当的讨论。教学时数 20课时。时间安排教 学 内 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课时 第一节 词汇概说 一 词汇的含义 词汇是一
38、个集合概念,指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词汇具有层次性,如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汇、鲁迅的词汇等。词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词汇反映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反映语言的表达力;词汇量也反映一个人掌握一种语言的程度。词汇的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二是通过学习,丰富我们的词汇。二 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其包括的词叫做基本词。基本词汇的特点:1、全民性。基本词汇中的基本词所表示的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里所使用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或关系。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文化程度。2、稳固性。基
39、本词汇中的词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必需、最重要、长期存在的,因而表示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词汇也就随之长期存在,具有稳固性。但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基本词汇也有变化。3、能产性。基本词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常常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基本词构。词能力不强。基本词汇中的基本词也处在变动之中(二)一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一般词汇按照构成成分的不同来源,主要分为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和专业语词等。1、古语词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两种。文言词是现代汉语词取代了的古语词,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
40、但已为新产生的词所取代;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消亡了的事物的词。古语词的作用:(1)表示庄重严肃的色彩,并能使行文言简意赅;(2)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有时起幽默讽刺作用;(3)能反映历史事实,体现时代特征;(4)能协调语流节律,避免理解上的歧义。2、方言词方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言词指各种方言里的词,狭义的方言词指从方言里吸收进普通话的词。吸收方言词应该注意:(1)不吸收与普通话词汇在意义、色彩方面完全相同的方言词,而应吸收方言词中那些表示特殊意义、人物的生动形象或地方性人物特征的词。(2)表示方言区特有事物的词。(3)不吸收对丰富普通话词汇无积极作用的方言区词。(
41、4)基础方言中同时使用的几个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应当选用其中最普遍通行的。3、外来词外来词是从外族的语言词汇中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中的词。外来词进入汉语以后要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改造,如语音方面有了声调,语法方面失去了形态标志等。外来词进入汉语有四个高峰期:(1)汉朝,张骞通西域,出现波斯语的词;(2)汉朝到唐朝,特别是玄奘取经,出现大量有关佛教的梵语词;(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出现大量英语词;(4)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大量的英语词。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类型:(1)音译外来词,如沙发;(2)音译兼表意的外来词,分为3种:a、音义双关的,如乌托邦b、音译后加汉语语素,如啤酒,c、音
42、译兼译,浪漫主义;(3)借形词(此类一般不看作外来词)。使用外来词要注意:(1)基础方言和非基础方言同时吸收进来的外来词,一般采用基础方言的;(2)尽量采用意译的外来词;(3)音译的外来词尽可能采用通用的形式。4、新造词新造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新词。新造词构成的途径:(1)利用既有的基本词或语素,按照汉语的构词法直接构成;(2)由短语减缩而成。新造词和生造词不同。5、专业词语专业词语是指各个行业和科学技术上应用的词语,分为行业语和专门术语。专业词语可能产生引申义,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成为通用词。第二节 词汇单位一 词(一)词及其特点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能独立运用
43、”是指词本身能够单说单用,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最小”是指词在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上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二)词与非词的区别词向上是和短语区分,向下是与语素区分。词和短语的区分用“扩展法”,短语能够扩展,能插入其他词语,词不能扩展,如“骑马”可以扩展为“骑一匹马”,是短语,“骑兵”不能扩展,是词。词与语素的区分表现在两个方面: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都是不能独立运用的;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用来构词,构词时它不是独立的。二 固定短语固定短语是久用定型的短语,其意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词。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专名、格言和谚语等。(一)成语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定型的固定短语。1
44、、成语的特点(1)意义的完整性。成语的意义常常不等于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含有比喻、引申等意义,成语具有整体的意义,如“瓜田李下”、“九牛一毛”。(2)结构的定型性。成语相沿习用,约定俗成,其结构相对来说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加、减少或改变某个成分。成语一般体现为四字格的形式。2、成语的来源成语大都可以找到历史来源,大致包括:(1)神话寓言;(2)历史故事;(3)诗文语句;(4)口头俗语。上述来源的成语有的是直接引用,有的是经过加工而成的。3、成语的构造成语的构造主要有:(1)并列结构;(2)偏正结构;(3)动宾结构;(4)补充结构;(5)主谓结构;(6)兼语结构;(7)连谓结构。4、成语的作
45、用与运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积极作用:(1)言简意赅,有助于说明事理;(2)形象生动,可以增强感染力;(3)协调句式,增强节奏感。运用成语应注意:(1)要弄清成语的整体意义和感情色彩;(2)成语一般要用原型,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结构;(3)要读准成语。(二)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结构比较定型、说法通俗形象、意义有所引申的习用性固定短语。惯用语也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的特点,其字面义存在引申和比喻的含义,常常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如“走后门”。惯用语和成语的区别:1、惯用语一般是三个字的,成语一般是四个字的;2、惯用语具有口语色彩,成语具有书面语色彩;3、惯用语灵活多变,成语结构定型。(三)歇后语歇后语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1、喻义的歇后语。前面是一个比喻或故事,后面部分对前面部分做出解释,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2、谐音的歇后语。利用同音词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形态
- 宠物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新质生产力
- 2025年病理科镜下病理切片鉴定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学田野调查课件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心电图诊断与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肺功能科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检查要点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爱我中华课件
-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产业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解读维度
- 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新能源空气能热泵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用)
- 防腐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转让民宿协议书范本
- 直营店管理制度
- 2025年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客运索道修理S1证考试题库
- 【杭州智篆文化传播】2025天猫健身行业趋势白皮书
- 信访工作法治化培训讲座
- 《动物实验技术》课件-任务1:小鼠脓毒症模型建立
- SANAKOLAB100语言实验室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