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_第1页
挑战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_第2页
挑战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_第3页
挑战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_第4页
挑战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以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为例 指导老师: 刘松竹 成员: 蒋斌 雷孟卓 梁庆潭 俸芸 张彩玲 李取珍 2011年5月2日广西财经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以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为例 系 别:经济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李取珍 蒋斌 雷孟卓 俸芸 张彩玲 梁庆潭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

2、,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大学选拔赛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学院团委统一报送至校团委;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竞赛组委会咨询。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

3、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蒋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年1月学校广西财经学院系别、专业、年级经济系、经济学、三年级学历高中学制4年入学时间2008年9月作品名称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以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为例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经济0842班邮政编码530003办公电住地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经济0842班邮政编码530003住宅电话150771072

4、95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李取珍女23高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雷孟卓男22高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张彩玲女22高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梁庆潭男22高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俸 芸女21高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10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否 (部门签章)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

5、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以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为例作品所属领 域 (B)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一、研究目的通过对广西灌阳县德里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从农村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娱乐、心理等情况探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此来揭示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如何制定的新的农村政策以及相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弱视群体。以及对收取数据的分析农村发展和农业的影响,结合农村社会的各种实际情况,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视角,为解

6、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保障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消除农村贫穷,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思路1、背景分析:主要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背景下,导致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2、理论基础构建: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灌阳县德里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学习现状、思想感情现状、社会娱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3、模式设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分析通过问卷、询访等调查方法收集农村儿童群体的各种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水平、学习等)。4、应有研究:综合研究分析农村

7、社会儿童现状的各种显著特征,指出了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5、思考总结:针对其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视角,为解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三、调查研究方法:1.文献法:本文以前人理论研究为基础,坚持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风险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2.问卷法:结合德里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德里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及

8、原因做出进一步实证分析和探讨。3.访谈法与观察法:适当开展实地调研,笔者深入实际,随机抽取了15位监护人、15位留守儿童、5位德里小学教师、德里村支书、村长及计生专干进行详细访谈,深入了解德里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通过观察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各种情况,获得直接具体的材料,有计划的收集留守儿童的各种信息;同时适当开展实地调查、座谈、专家咨询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课题开展到位、深入推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四、研究的科学性分析:一是理论依据充分、方法科学、实证分析切实可行: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众多值得借鉴的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9、保证分析方法上的科学性。二是研究目标切实可行:本文所设立的目标,是研究分析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就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农村和谐环境和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本研究具有一系列基本的保障条件:包括成员分别在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相关要求。四是本研究选题立意合理:通过一个具体的样区调查,实际具体到一个典型村,分析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这样更具有研究的操作性可行性,避免了学生因精力、社会关系不足等原因的困扰。五、先进性及独特之处:1、采用

10、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保证分析方法上的科学性及先进性。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适当开展实地调查、座谈、专家咨询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课题开展到位、深入推进。2、深入研究分析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揭示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下留守儿童问题的新特点,探索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留守儿童的新情况及突出的问题,提出促进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和建议,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3、本调查报告从细小处着眼,通过一个具体的样区调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选题新,立意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4、因地制宜,结合灌阳县德里村的实际情况,从

11、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视角思考,为解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保障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关注“三农”,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各种突出问题,分析制约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以此来揭示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资源情况为解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有针对地提出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措施,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消除农村贫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品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导致我国农村

12、大部分地区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受到了各方面关注。农村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灌阳县德里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学习现状、思想感情现状、社会娱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其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视角,为解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无 请提

13、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 程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2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1)3 费文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 改革与开放2010(2)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胡晟姣 唐玉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分析来自湘潭县的调查J. 中国商界 .2010(1)6 何裕东,蒋人轲.灌阳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N.桂林报.2010-03-217 乐其顺.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14、 学术论坛. 2007(5)8 刘佰桥.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9 李子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0马虹.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及思考以舒城县部分乡镇调查现状为例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0(4)11石庆新,张海霞.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家庭育.2007(4):21-23.12胥洪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农业.2009(3)13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教育问题的带哦差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14张

15、玉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成因探析. 经营管理者.2010(6)15张俊良.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6赵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翟继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J.社会学研究 2010(06)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广西 省(市) 灌阳 县(区) 水车 乡(镇) 德里村 村(街) 村委 单位 邮编 541607 姓名 蒋继坤 电话 077

16、35065279 调查单位 2 个 6 人次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 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 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刘松竹性别女年龄29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通讯地址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邮政编码530003单位电话07713822955住宅电话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调查报告从细小处着眼,通过一个具体的样区进行

17、实地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该调查报告选题立意新颖,结构合理,逻辑设计准确,通过一个具体样区详细分析农村社会留守儿普遍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单位电话住宅电话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其它说明学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 (团委代章) 年 月 日 校主管领导或校主管部门确认盖章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评审委员

18、会初评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审定意见 团 委 科 协 教 育 厅 学 联(签章) (签章)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E学校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合格 不合格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合格 不合格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导致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受到了各方面关注。

19、农村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灌阳县德里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学习现状、思想感情现状、社会娱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其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视角,为解决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the rural surplus l

20、abor transfers to the urban areas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an especially vulnerable social group, most rural area children. These children, as a social problem,has currently entered the awareness and concern of all parties. It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growth for the children, theyre

21、having to face a series of problems due to a long-term lack of parental care and family education. Our investigation of the children left in Deli village, Guan Yang County, concerning basic situations such as living, learning, entertainment, thoughts and sentiments, etc., raised various questions. W

22、e have analyzed and thought deeply about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hildren, their imp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reasons, and have put forward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views and suggestions relating to points of government, society, schools and families.Keywords: rur

23、al areas; labor force migration; investig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unattended children; problem; strategy目 录一、引言- 1 -二、调查研究的背景、方式及地点- 1 -(一)我国处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镇转移时期- 1 -1.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2.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诱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 -(二)调查研究方法:- 2 -1.文献法- 2 -2.问卷法- 2 -3.访谈法与观察法- 2 -(三)调查地点概况- 2 -三、德里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24、分析- 3 -(一)基本生活状况- 3 -1.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分布广- 3 -2.家庭生活现状令人担忧其健康成长- 4 -3.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其养成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4 -(二)学习教育状况- 5 -1.受教育环境的影响造成文化水平偏低- 5 -2.缺乏良好教育使其学习成绩较差- 5 -3.自我调节能力弱导致学习思想压力较大- 6 -(三)思想感情状况- 6 -1.亲情比较淡薄产生心理问题- 6 -2.不明确自己的理想使其感到迷茫- 7 -3.价值观念的错位导致行为偏差- 7 -(四)社会生活状况- 8 -1.性格比较内向造成人际交往较弱- 8 -2.自控能力差致使娱乐心较重- 8 -

25、3.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产生安全隐患- 9 -四、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9 -(一)社会原因- 9 -1.社会制度的缺陷导致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 9 -2.社会不良现象严重危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10 -3.土地流转现象扩大了留守儿童的规模- 10 -(二)经济原因- 10 -1.县域经济落后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 10 -2.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留守儿童规模加大- 10 -(三)学校教育原因- 11 -1.城镇学校教育对农村儿童门槛较高- 11 -2.借读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缺陷- 11 -3.农村的中小学校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 11 -(四)家庭原因- 11 -1

26、.缺乏亲情关爱促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效率低下- 11 -2.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关心留守儿童身心成长- 12 -3.监护人责任淡薄造成孩子身心健康问题- 12 -五、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12 -(一)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2 -1.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体系- 12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12 -3.社会舆论宣传加大对留守孩子的关注- 13 -(二)全面发展乡镇经济,推进科技进乡- 13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 13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3 -3.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13 -(三)学校要高

27、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4 -1.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4 -2.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4 -3.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引导其健康成长- 14 -(四)家庭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怀与教育- 14 -1.家长应该理性的选好监护人- 14 -2.监护人树立担当父母角色的观念- 15 -3.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统计表- 17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18 -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以广西灌阳县德里村为例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城

28、镇转移,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受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外出务工人员很难解决其子女生活和教育问题,将其子女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是他们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只能将其子女留在户口所在地由其父母一方、父母的长辈、亲戚朋友或是邻居监管照顾,甚至有些留守儿童无监护人照顾,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更加弱小社会边缘的群体留守儿童。为了便于统计和工作的展开,这里根据(段成荣等,2005)的定义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是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416岁的孩子留在所在户口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

29、1)。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2005年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在我国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3000多万人,总数较大,而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比例占53.71%,女孩比例占46.29%,男女性别比为114.75%,男孩稍微多于女孩 程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人口与经济.2010。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

30、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调查研究的背景、方式及地点(一)我国处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镇转移时期1.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和城镇发展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及跨区域外出务工能不断提高和改

31、善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而选择经济利益最优的选项。为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向城镇转移,以此取得更多的收入。再者,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在城镇务工的报酬高,这就对在农村务工者有了极大的诱惑,致使他们相信去外面务工真的能发家致富。因此便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而进城的大多都是青壮年。目前广西农村富余劳动力约有800万人以上,2005年广西城乡收入差距3.72倍,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乐其顺.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学术论坛. 2007(5)。2.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诱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生产率较低,其农业的边际劳动

32、生产率远小于其他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我国城市地区的收入远高于农村收入的状况。按照托达罗的模型,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解释,这是我国广泛存在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的原因。刘易斯则以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 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低下。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一直到农业过剩劳动力全部被吸吮尽为止。这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工资水

33、平线将由水平直线变为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工业劳动者的工资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都将随投资增加而逐步提高,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趋向逐步转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城乡处于平衡发展状态,最终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二)调查研究方法:1.文献法:本文以前人理论研究为基础,坚持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风险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项目进行综合研究;2.问卷法:结合德里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34、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通过随机取样本120人,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7份,回收率89.16%,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83.18%;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德里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做出进一步实证分析和探讨。3.访谈法与观察法:适当开展实地调研,笔者深入实际,随机抽取了15位监护人、15位留守儿童、5位德里小学教师、德里村支书、村长及计生专干进行详细访谈,深入了解德里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通过观察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各种情况,获得直接具体的材料,有计划的收集留守儿童的各种信息;同时适当开展、座谈、专家咨询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课题

35、开展到位、深入推进。(三)调查地点概况水车乡德里村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辖村,灌阳县位于桂林东部,北连全州,南接恭城,西靠兴安、灵川,东与湖南道县、江永交界。山地丘陵分布明显,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是桂北农业强县之一。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在农业方面,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红薯、小麦、玉米、黄豆、高粱、栗等。经济作物有西瓜、甘蔗、芝麻、花生、红瓜子等。水车乡德里村位于灌阳县东北部,东与湖南省道县交界,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264人,外出务工人员约8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00元,目前德里村有一所小学,只接受小学三年级以下儿童学

36、习教育,教师12人,小学三年级去水车乡寄宿制小学“矮山脚小学”继续学习,初中在水车乡唯一的中学“水车中学”接受教育。在目前德里村,有80%以上的青壮年家长外出务工,但他们受到社会经济、户籍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得不将其子女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他们将其子女由其父母一方抚养的所谓“单亲家庭”里或完全由祖父母、外族父母、亲戚朋友等代为监管。据调查德里村16周岁以下的儿童有240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60人左右,大约124位在其家乡读中小学,辍学的约有20人,其他约80人(见图1)。图1:德里村留守儿童分布比例三、德里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分析(一)基本生活状况1.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分布广经调查显示

37、,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孩子的监护人多是祖辈,基本上是隔代监护,年龄偏大,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他们没有教育理念,监管不到位。德里村的留守儿童总共有160人,占全村儿童总数的67%。其中祖父母监护占47%;外祖父母31%,亲戚监护占18%,其他占4%(见图2)。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分布面在农村所占比例高、规模大、分布广。也由于是隔代监护,边远农村地区基础保障措施等不完善,这对德里村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么大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家庭,教育等问题不言而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图2:留守儿童及监护人比例分布2.家庭生活现状令人担忧其健康成长吃穿住是人类最基本的

38、需求,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无法满足需求,放学课余时间需要做家务活,甚至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是在工厂、建筑工地、苗场等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工资一般不高。故往家里寄钱不多,监护人也很少注意儿童的饮食搭配,导致留守儿童生活营养跟不上。调查显示,40%的留守儿童人均每月的零花钱低于15元;只有18%的留守孩子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好,感到满意;44%的儿童以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一般,还有达21%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见图5)。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无不令人担忧,已成为农村社会的为一个普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图3: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情况3.繁重的家

39、务劳动使其养成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农村,儿童也算是家里的补充劳动力,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虽然孩子们有很强的劳动观念,生活自理能力强,但由于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大多数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会对家务劳动产生厌倦。同时,有的孩子也的确由于参加过多劳动而有很少时间去学习,从而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样也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压力、学习压力。笔者发现德里村留守儿童要做家务或农活,放学以后还要帮家里喂猪、淋菜、煮饭或者到地里除草、种东西等等,家务劳动是比较繁重的。同时,笔者了解到,留守孩子的自我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基本会洗衣、做饭等。数据显示,64%的孩子会帮忙做家务农活的

40、,自己洗衣的有40%,以为经常帮忙做家务的达72%(见图4)。图4:留守孩子帮忙做家务情况(二)学习教育状况1.受教育环境的影响造成文化水平偏低 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其他监护人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又不能良好全面的引导教育好孩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强,从而导致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在现实生活中,也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其初中甚至于小学未毕业后就早早辍学回家。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孩子就业劳动能力。调查

41、中发现,德里村有约67的留守儿童,据当地老师及村长提供的数据显示,初中毕业的大约为52%,小学毕业的占19%,只有21的同学就读高中学校(见图5)。在这21里面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则比例只有6%,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德里村的留守儿童的文化水平都普遍偏低。图5:留守儿童文化水平表2.缺乏良好教育使其学习成绩较差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很多的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或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都是文盲和半文盲状况,无法对留守儿童起到正确的指引教育作用,也因为其他监护人因家务、农活忙碌,放松或忽视对孩子的学习教育,造成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其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占

42、22%,中等的占28%,良好以上的占24%,不及格的高达26%(见图6)。有近70%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很难,且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家教进行学习辅导。图6: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3.自我调节能力弱导致学习思想压力较大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人际交际和缺乏自信等。且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他们的一些悲观消极情绪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生在文

43、化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感觉自己像是没有人要,没有人管的孩子,造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而其父母对孩子给予很大的期望,无形中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学习成了他们的全部,造成孩子自闭心理,失去本该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童趣。时无人关心小孩心里所想的问题,无人帮助小孩排解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了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是过大的压力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导致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在调查问卷中,只有26%的孩子以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开心”、以为自己“有时开心”或“经常不开

44、心”所占比例分别为46%、18%(见图7)。图7:学习生活快乐比例情况(三)思想感情状况 1.亲情比较淡薄产生心理问题父母亲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然而,现在的父母有的因为生活所迫,长期与孩子分离,留守孩子要独立面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问题。缺少父母的关怀,孩子也不经常跟父母联系,所以父母很少能关注到孩子的心理,这样就不可避免对孩子教育思想关怀不到位,造成留守儿童普遍的心理,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作为孩子的父母,在追求经济收入的同时,不能忽视子女的成长需求和正常的心理需求,要时常关心子女,经常与之交流与沟通,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调查显示,33%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

45、经常联系,德里村的留守儿童不经常与父母联系有几种情况:一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增加他们的感情负担;二是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跟父母没有什么话可以聊,也怕他们唠叨等。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30.8%,虽然经常与父母联系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他们跟父母联系时也很少聊自己的内心感情。每月一次电话联系的占20.2%,很少联系的占16% (见图8)。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知道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是比较淡薄的,亲情缺失较为严重。 31%21%32%16%0%5%10%15%20%25%30%35%经常联系比较多联系比较少联系很少联系图8:留守孩子与父母联系情况2.不明确自己的理想使其感到迷茫留守儿童身居偏远地区

46、,能与外界接触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成绩不好,对自己个人的学历要求不高。57%的被调查孩子认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了,甚至有的还认为自己成绩很差,觉得没有必要读书。通过调查走访,笔者了解到德里村的留守儿童因受地里环境的制约,除了老师教育,身边基本上没有人正确指引他们生活学习等。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感到迷茫,理想不清晰,目标是不明确。调查显示,有39%的孩子对自己的理想有不清楚,不知道长大后怎样;有38%要去打工赚钱,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们,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在现在的这个要求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又如何立足于社会。只有23%的人理想较清晰,对未来有个较好的期待(见图9)

47、。图9:留守孩子理想清晰状况3.价值观念的错位导致行为偏差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关心孩子,监护人也不经常教育,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身在外乡的父母觉得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在经济基础允许的条件下,家长尽可能的用金钱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的缺失,父母回家的时候经常购回很多东西,讨孩子欢心;孩子通常用金钱物质来掩饰自我的自卑心理,通过这样他们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得金钱至上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从而逐渐形成拜金主义。祖辈多偏向于养育,不让孩子受委屈,较溺爱孩子,易使他们过于放纵、任性、唯我,同时,祖辈文化素养较低,不能给予孩子学习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导致他们行为偏差 石庆新,张海霞.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

48、题与对策J.中国家庭教育,2007(4):21-23.。此外,受到其他一些不良影响,这使得孩子们思想观念、言语习惯受到很不好的影响。据小学老师介绍,一些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出现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混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有极少留守的儿童去偷去抢的早早辍学,和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社会生活状况1.性格比较内向造成人际交往较弱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很少回家,长期分离使得孩子们内心缺乏关爱,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实现亲密的交

49、流。而留守儿童有的寄养在其他人家里,形成因寄人篱下而消极的心理,而祖辈们基本很少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而产生代沟等原因,孩子们很少与监护人交流。在这样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大部分“留守儿童”交往的对象逐渐趋于同龄人。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于他人交流中,选择和同学朋友交流的占46%,与老师交流的有13%,父母占20%,与其长期生活的监护人只占13%(见图10)。从学校的老师了解到,孩子们有很强的交流欲望,同龄之间的交流很多且正在逐渐加强,但与其他人交往较弱。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

50、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造成人际关系上不和谐。图10:留守儿童日常交流情况2.自控能力差致使娱乐心较重根据调查发现,留守孩子身居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差,课余闲暇时间活动单一。留守孩子平时除了做家务就是看电视和与伙伴们玩耍,其中在家看电视的占38%,去同学家玩的占34%。加上有的监护人因不是孩子的父母,担心孩子外出玩耍会发生意外事故,便限制孩子们的活动范围,这就使得孩子存在封闭性和堕落型,动面窄且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闭,致使其社会适应能力差。在这种环境下,培养不了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这样的现象怎能不引人深思。同时,留守的孩子自我性格还

51、不完善,自控能力较差,平时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虽然娱乐方式较少,却也经常玩耍,不爱学习,少部分学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调查中还发现,有12%的留守儿童沉迷于网吧、游戏中,甚至有5%的留守儿童参与赌博(见图11)。图11:留守儿童日常娱乐情况3.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产生安全隐患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并且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有效地监管,因此留守儿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留守儿童虽有监护人,但其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是其长辈家属、亲戚以及兄弟姐妹等,他们往往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

52、监护责任了,至于学习教育等则由学校负责。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成了绝对自由的人,平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缺乏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系数极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侵害或者人身伤害。留守儿童虽然在家有人看管,在学校有老师监管,但是在课余、放学后的时间留守儿童是自由的,这样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青年影响或骚扰,孩子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发生落水、触电、被拐卖等;二是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诱惑,涉足违法的事情,做出危害他人和自己的事情。四、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原因1.社会制度的缺陷导致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由于我

53、们中国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城市中的资源优于农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得不转移到城市谋求能更好的养家糊口,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出现。同时大量的外出务工者无法在设施、医疗、保险和教育以及政策等方面享受到和城市户籍居民同等的待遇,加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 留守儿童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保护儿童的政策,但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这些特殊主体权益保护的规定很少,或者即使有规定,但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就造成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这种分割状态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政策规定没有被严格执行,例如在教育方面虽然已经规定取消借读费,然而却没有严格督促实行,限制了部分儿童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在父母在工作所在地上学。而且许多用人单位和工厂方面都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这使得农民工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却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执行制度。留守儿童大部分出身贫寒,社会上很难接纳他们,甚至还存在偏见与歧视,使留守儿童被社会冷落在爱的大家园之外。 2.社会不良现象严重危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在社会上,存在有许多危害儿童的不法行为,特别是对监管不严的留守儿童,他们分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