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历届考题1_第1页
生理历届考题1_第2页
生理历届考题1_第3页
生理历届考题1_第4页
生理历届考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历届 考生理历届考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23456789101112131415()1.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负反馈过程。()2.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是继发性主动转运。()3.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血液充盈主要取决于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4.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等容收缩期延长。()5.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了每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之间的关系。()6.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也通过糖酵解供能。()7.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入球小动脉血压。()8.当血液中维生素 a含量过低时,

2、将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可引起夜盲症。()9.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环状联系。()10.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11.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12.化学性突触传递具有双向性传递特征。()13.激素受体的合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之中。()14.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产生升压作用。()15.女子基础体温随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而波动。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在下框中将正确答案涂黑,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20分。)1a b c d e2a b c d e3a b c

3、 d e4a b c d e5a b c d e6a b c d e7a b c d e8a b c d e9a b c d e10a b c d e11a b c d e12a b c d e13a b c d e14a b c d e15a b c d e16a b c d e17a b c d e18a b c d e19a b c d e20a b c d e1.血浆中起关键作用的缓冲对是()a. khco3/h2co3 b. nahco3/h2co3c. k2hpo4/kh2po4 d. na2hpo4/nah2po4 e.蛋白质钠盐 /蛋白质172.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a.

4、a抗原 b. b 抗原 c. a 和b抗原都有 d. a 、b及h抗原均无 e. h 抗原3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a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b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c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4 .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a. v因子 b.出因子 c. x因子 d.刈因子 e.即因子5 .在等容收缩期()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b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6 .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o2和co潴b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

5、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 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 0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d . c02主要以hc03形式运输e. c0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7 .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8 .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 .可促进维生素 b12的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胆汁、胰液、小肠液的分泌9 .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b .蛋白质 c .脂肪d .糖与蛋白的混合物 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10 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 b .胃液 c .胰

6、液d .小肠液 e .胆汁11 .关于能量代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影响最大b .脑组织代谢水平很高c.蛋白质为机体主要供能物质d.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e.安静状态下,脑组织的耗氧量为肌肉组织的20倍12 .体内能源储存的主要形式是()a.肝糖原 b .肌糖元 c .脂肪 d .组织脂质 e . atp13 .动脉血压在80180mmh苑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a.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b .神经调节 c .体液调节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e .神经-体液调节14 .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a. n

7、a+ b . cl- c . mg2+ d. ca2+ e . k+15 .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a. a受体b . 3受体c . n型受体 d . m型受体 e . h型受体16 .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元c .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 .传出神经元 e .效应器17 .下列哪一项是内脏痛的特点()a.刺痛 b .定位不明确c.必有牵涉痛d.牵涉痛的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投影部位e ,对电刺激敏感18 .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a.屈肌反射 b .肌紧张 c .对侧伸肌反射 d .翻正反射 e .腱反射19 .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a.黑质

8、b .红核 c .苍白球 d .小脑 e .丘脑底核20 .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a.肢端肥大症 b .巨人症c .粘液性水肿 d .侏儒症e .向心性肥胖21 .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 .促进糖原合成 c .促进糖异生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 .内环境:细胞外液(1分)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分),称为内环境2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1分)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分),称为兴奋性。3 .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1分),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1分),称为心指数或静息心指 数(l/ (

9、min m2)。4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1分)生成的超滤液量(1分)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约 为 125ml/min。5 .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1分)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1分),称为自分泌。6 .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1分)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1分),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 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讪后电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 v) 2.( x )3.( x )4.( v)5.( v) 6.( v) 7.( x) 8.( v)9.( v)

10、 10.( v)11.( v) 12.( x )13.( v) 14.( x) 15.( v)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在下框中将正确答案涂黑,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20分。)i. (b) 2.(b) 3.(b) 4.(b)5.(d)6.(c) 7.(d)8.(c)9.(c) 10.(c)ii. (e) 12. (a)13.(d)14.(d) 15.(c) 16.(b) 17.(b)18.(a) 19.(a)20. (0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1

11、分):(2)心率(1分):(3) 外周阻力(1分):(4)大动脉弹性(1分):(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1分)。2 .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答: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长,约4m(1分); 面积大,达200m2粘膜具有环形皱褶,并有大量绒毛,上面又有微绒毛(2分);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3-8h),食 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1分); 绒毛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丰富(1 分)。3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2分):精神活动(1分):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 ) (1 分)

12、: 环境温度(1 分)。4 .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答:(1)肾小球的滤过(2分);(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2分);(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1分)。5 .为什么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答: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 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模糊的图像(3分)。所以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使平行光线经辐散后进入眼内,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2分)。五、论述题(第1、2题各10分,第3题8分,共28分)1 .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

13、侧的电位差(1分)。动作电位是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的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1分)。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na+k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 k+、磷酸盐离子比细胞外液多。此外,安静时细胞膜 主要对k+t通透性,而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故 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度移 向膜外,而磷酸盐离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且其它离子也不易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于是随 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可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 k矽卜流形成的,接近于k矽卜流的平衡电位(4分)。动作电位包括

14、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 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峰电位的形成原因: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 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呐流起吸引作用-na+迅速内流f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勺较高浓度势能,na+继续内移, 出现超射。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 na啾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 na+勺平衡电位。由于na+1道 激活后迅速失活,na蚀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 k+!道开放,k+电导增大;在膜 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ffi速外流。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 k+外流所致。后电位的形成 原因: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

15、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 k矽卜流所 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4分)。2 .何谓胸腹腔内负压试述其形成的原理及其生理意义。答:胸腹腔内负压是指胸腹腔内压,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和呼气均为负压,故称胸腹腔内负压(2分)。平静呼气末胸腹腔内压约为-0.665-0.399kpa(-5-3mmhg),吸气末约为-1.33 -0.665kpa(-10-5mmhg)(1分)。胸腹腔内负压是出生后形成和逐渐加大的。出生后吸气入 肺,因肺组织有弹性,在被动扩张时产生弹性回缩力,形成胸腹腔内负压(2分)。婴儿在发育过程中,因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的发育速度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由于胸

16、腹腔 内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作用和肺组织的弹性,肺被胸廓牵引不断扩大,导致肺的回缩力加大, 因而胸腹腔内负压增加。胸腹腔内负压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缩力。胸腹腔内压=肺内压 -肺的回缩压(4分)。胸腹腔内压为负值,有利于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 淋巴液的回流(1分)。3 .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答: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会出现动脉血压的升高(2分)。心脏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弓、颈 总动脉而到达颈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该处动脉管壁受到机械牵张而扩张,从而使血管壁 外膜上作为压力感受器的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减压反射,使血压下降。当血压下降使窦 内压降低

17、,减压反射减弱,使血压升高(2分)。在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心室射出的 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 枢的冲动减少,减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因容量血 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4分)。生理历届考题,错误的画“x”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1234567891011121314150 1.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的标志是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传导的机制是膜的已兴奋部分与未兴奋部分形成的局部电流连续刺激未兴奋部 分,引

18、起整个膜依次发生动作电位。()3.溶血实际是指纤维蛋白溶解。()4.使血液与粗糙面接触可加速血液凝固。()5.心脏的节律性活动是由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发放的节律性冲动引起的。()6.肺通气/血流比值愈大,肺换气效率愈高。()7.由于每分肺通气量是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故呼吸频率愈快,通气效率愈高。()8.胆汁之所以能消化分解脂肪,是因为它含有大量脂肪酶的缘故。()9.体温的相对恒定主要取决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10.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从入球端到出球端是递增的。()11.突触前抑制是去极化性抑制,而突触后抑制是超极化性抑制。()12.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是肾上腺素能

19、纤维。()13.神经垂体的激素生物合成的部位是下丘脑,不是神经垂体。()14.生长激素可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增加机体对糖的利用并促进脂肪分解。()15.雌激素可使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活动减弱,因此临床上常用雌激素保胎。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在下框中将正确答案涂黑,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28分。) ()1a b c d e2a b c d e3a b c d e4a b c d e5a b c d e6a b c d e7a b c d e8a b c d e9a b c d e10a b c d e11a b c d e12a b c

20、d e13a b c d e14a b c d e15a b c d e16a b c d e17a b c d e18a b c d e19a b c d e20a b c d e21a b c d e22a b c d e23a b c d e24a b c d e25a b c d e26a b c d e27a b c d e28a b c d e1 .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是属于a .单纯扩散 b .原发性主动转运c .经通道易化扩散 d .经载体易化扩散e入胞()2.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b .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c.在不同的

21、细胞,其大 小可以不同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e .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3.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 . ca2的贮存库b . 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 .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d.将电兴奋传向肌细胞内部e .使ca2饼口肌钙蛋白结合()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a.通透性增大b.悬浮稳定性差c.脆性增大d.可塑性差e.脆性减小()5.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 abofi1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b . 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c. 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d.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e. rh阳性的人可接受 rh阴性的血液()6.

2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2期复极的离子基础是:a. na+内流.k+外流b. k+外流.cl-内流c. k+外流.ca2+内流d. na+ 外流.k+内流e. k+内流.ca2+外流()7.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d. 减慢射血期e.快速充盈期()8.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a. ca2+内流 b. na+ 内流 c. k+ 内流 d. ca2+ 外流 e. k+ 外流()9.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吸气肌收缩b.呼气肌收缩c.胸膜腔密闭 d.肺内压高于大气压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0.实验过程中,如果切

23、断家兔的双侧颈迷走神经,呼吸运动表现为:a.幅度加大,频率减慢b .幅度加大,频率加快 c .幅度减小,频率减慢d .幅度减小,频率加快e.幅度和频率均无明显变化()11.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a. co2b. h + c . o2 d. oh- e. nahco3()12.小肠粘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a. na+b . cl- c . k+ d . ca2+ e , mg2+()13.蛋白质物理热价大于生物热价的原因:a.蛋白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不完全b .氨基酸在体内转化为糖c .氨基酸在体内合成组织蛋白d.蛋白质在体内没有完全氧化e .大量蛋白质以氨基酸形式从

24、尿中排出()14.冰帽降温的主要机理是增加a.辐射散热b .对流散热 c .传导散热d .发汗 e .肺呼吸()15.能量代谢最稳定的环境温度是:a. 0 c10 cb . 10 c20 cc . 20 c30 cd. 30 c 40 ce . 40 c 50 c()16.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 .血浆蛋白减少c .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增加d.近端小管重吸收量增加e.肾小囊内压降低()17.营养不良的老人尿量增多的可能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 .动脉血压升高 c .直小血管血流加快d.尿素生成量减少e.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18.下列关于特殊感官特性的描述,

25、哪项是错误的?a.对适宜剌激敏感b .多具有辅助结构 c .均不易适应d .均有换能作用e .均有信息编码功能()19.关于对视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愈近视网膜中心部,视锥细胞愈多b .中央凹处分布最密集c .视网膜周边部,视锥细胞少d.对光的敏感度较差e .与颜色的辨别无关()20.飞机上升和下降时,嘱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 .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 .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 .调节中耳与内耳间的压力平衡()21.有关前庭器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前庭器官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b .前庭器官

26、能感受机体在空间的位置感觉c.可感受机体的变速感觉d.可调节姿势反射,保持身体平衡e.与植物性神经机能反应和眼震颤也有关()22.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a.连锁状联系b.环状联系c.辐散式联系d.聚合式联系e .侧支式联系()23.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 .调节内脏活动 b维持身体平衡 c .维持姿势d .协调运动 e .调节肌紧紧张()24.对脑和长骨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a .生长素 b .性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e . 1.25二羟维生素 d3()25.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使淋巴细胞减少b .使红细胞数目增加 c .增加机

27、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d .对正常血压的维持很重要e .对水盐代谢无作用()26.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a .协同作用 b .致敏作用c.增强作用d .允许作用e.辅助作用()27.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 .促进糖原合成c .促进糖异生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 .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28.出现月经是由于血液中哪种激素的浓度急剧下降所致a .生长素 b .雌激素 c .孕激素 d .雌激素和孕激素 e .雌激素和生长素一:名词解释(2分x6)1 .稳态: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8、2 .交叉配血试验:是将献血者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以观察有无凝 集反应的试验。3 .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温度。4 .肾糖阈: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5 .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6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 痛。二、判断题(1分x 15)1. (v) 2. (v) 3. (x) 4. (v) 5. (x) 6. (x) 7. (x) 8. (x) 9. (v) 10. (v) 11. (v) 12. (x) 13. (v)

29、 14. (v) 15. (x)三、选择题:(1分x28)i. (c) 2. (e) 3. (d) 4. (b) 5. (a) 6. (c) 7. (b) 8. (a) 9. (c) 10. (a)ii. (a)12.(a)13.(d)14. (0 15.(c)16.(a)17. (d)18.(c)19. (e) 20. (d) 21. (a) 22. (b) 23. (a) 24. (c) 25. (e) 26. (d)27. (c) 28. (d)四、简答题(5分x 5)1、试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答: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它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其

30、本质是na+-k唯赖式atp酶的蛋白质。作用是能分解 atp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 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 na破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 和保持膜内高k+ffi膜外高na+勺不均衡离子分布。其生理意义主要是:钠泵活动造成的 细胞内高k铝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的相对稳定。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 na-k k+ft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具是细胞生物 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是其它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 运的动力。钠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 ph值和ca+秫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影响静息电 位的数值。2、简述影

31、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特点。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不大时,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 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大小。(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 脉压增大。(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 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加大。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 力的大小。(4)大动脉弹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 弱,收缩压

32、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改变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 降。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答: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r型细胞分泌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 卵磷脂,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作用:(1)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2)能维持 大小不一的肺泡容量的稳定性;(3)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月中的发 生。4、简述胃酸的生理作用答:(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 环境。(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

33、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4)与铁和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5)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尿量明显增加。因为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血容量增加,通过晶体渗 透压感受器反射和容量感受器反射,引起血管升压素的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吸收减少,因此尿量增多。五、论述题:(10分x2)1、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异?答: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心肌与骨骼肌比较有以下不 同:(1)心肌有自动节律性,骨骼肌无自动节律性。在

34、整体内,心肌由自律性较高的细胞(正常起搏点)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而骨骼肌收缩的发生有赖于运动神经的传出 冲动;(2)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总是收缩、舒张交替 进行以完成射血功能;而骨骼肌的不应期很短,容易发生强直收缩,以维持姿势和负重。(3)心肌的收缩有“全或无”现象,因为两心房、两心室分别组成两个功能性合胞体; 骨骼肌为非功能性合胞体,整块骨骼肌的收缩强弱随着受刺激的强度变化而不同;心脏上有特殊传导系统,保证心房、心室先后有序收缩,骨骼肌上不存在特殊传导系统,骨骼肌 的活动受躯体神经支配。(4)心肌细胞的终末池不发达、容积小、贮存 ca2吐匕骨骼肌少, 所以

35、心肌收缩更依赖于外源性ca2y而骨骼肌收缩不依赖于外源性钙。2、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答: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其相同点是: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 ca2+!透性增加;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 后膜离子通道状态改变;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 的活动改变。不同点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 质;抑制性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 对na+!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兴奋性突触传递时,

36、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即epsp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即ipsp。前者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生理历届考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23456789101112131415()()()()() () ()1 .正反馈调节在体内普遍存在。2 .骨骼肌收缩时肌小节缩短,粗肌丝和细肌丝的长度无变化。3 .从事长期站立性工作的人,应不时活动双下肢以加快下肢的静脉回流。4 .心房与心室既可同时收缩又可同时舒张。5 .左右心室作功量不同,而心输出量相同。6 .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最低水平

37、的代谢率。7 .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营养成分的丢失和代谢产物的堆积。()8.随着声波频率的增高,基底膜的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顶部。()9.简箭毒可阻断乙酰胆碱与 n受体结合,故可作骨骼肌松弛剂。()1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是肾上腺素能纤维。()11.突触前抑制是超极化性抑制,而突触后抑制是去极化性抑制。()12.脊休克是由于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下行纤维的抑制作用所致。()13.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应迅速停药。()14.神经垂体的激素生物合成的部位是下丘脑,不是神经垂体。()15.排卵是由于黄体生成素大量释放( lh峰)而引起的。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

38、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在下框中将正确答案涂黑,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20分。)1a b c d e2a b c d e3a b c d e4a b c d e5a b c d e6a b c d e7a b c d e8a b c d e9a b c d e10a b c d e11a b c d e12a b c d e13a b c d e14a b c d e15a b c d e16a b c d e17a b c d e18a b c d e19a b c d e20a b c d e1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a.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b.红细胞对低渗溶

39、液的抵抗力c.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2 .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a. v因子 b.出因子 c. x因子 d.刈因子 e.即因子3 .下列哪些凝血因子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a. m vn b. nivnixx c. nvnixx d. n vrn xi xn e. nixxxn4 .某人的红细胞与 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此人的血型为a .a型b. b 型 c. ab 型d. o 型e. 无法判断5 .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血液充盈主要取决于a.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流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c.心室舒张时的“抽吸”

40、作用d.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e.血液的重力作用6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d.胸膜腔密闭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7 .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 c.胆汁d.胰液e.小肠液8 .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便于吞咽,并引起味觉 b.可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c.可冲淡、中和、清除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d.可使蛋白质初步分解e.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9 .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关系密切的成分是a.胆固醇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c.胆色素 d.胆盐e.脂肪酸10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a.皮肤 b.

41、呼吸道 c. 泌尿道 d. 消化道 e. 肺循环11 .在寒冷环境中,下列哪项反应不会出现: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c.出现寒战d.组织代谢提高,产热量增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12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d.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13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总和e.易疲劳14 .谈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42、c.非条件反射d.自身调节活动 e.应激反应15 .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a.cl- b.ca2+ c.mg2+ d.na+ e.k+16 .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引起触觉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睡眠状态e.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1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a.ca2+ b.cl- c.k+ d. na+ 和 k+,尤其是 na+ e. cl- 和 k+,尤其是 cl 18 .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儿茶酚胺 d.多巴胺e.乙酰胆

43、碱19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d.胰岛素e.醛固酮20 .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糖水平 b.血脂水平 c.血中氨基酸水平 d.血na+b度e.血ca2+浓度一、名词解释:(2分*6,共12分)1、内环境:细胞外液(1分)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分),称为内环境。2、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1分)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1分),称为单纯扩散。3、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当心跳停止、血流暂停时(1分),循环系统各段血管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压力相同(1分),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4

44、、肾糖阈:将开始出现尿糖时(1分)的最低血糖浓度(1分)称为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5、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1分),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1分),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6.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1分)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1分),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二、是非题:(1分x 18,共1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23456789101112131415xvvxvxvxvxxxxvv三、单项选择题(1

45、分x20,共20分,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上途黑)1. (b)2. (b)3.( c) 4. (c) 5.( c) 6. (d)7. (d)8. (d)9. (d)10. (a) 11.(b)12. (b)13.(a)14.( b) 15. (b) 16. (e)17. (e )18. (e)19.(b)20.( a)四、简答题(5分x 5,共25分)1、简述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答: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1)心肌有自动节律性,在整体内,心肌由自律性较高的细胞(正常起搏点)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2)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总是收缩、舒张

46、交替进行以完成射血功能;(3)心肌的收缩有 全或无”现象,因为两心房、两心室分别组成两个功能性合胞体,心脏上有特殊传导系统,保证心房、心室先后有序收缩。(4)心肌细胞的终末池不发达、容积小、贮存ca2+比骨骼肌少,所以心肌收缩更依赖于外源性ca2+。2、简述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答: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以下生理特性:和骨骼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较慢。 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有自发性节律运动,但频率慢且不稳定。具有紧张性,即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对电刺激、切割、烧灼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3、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答: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

47、肉活动: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活动加强,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即使轻微的劳动或运动,都将提高代谢率,剧烈运动时期耗氧量可增加1020倍。 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烦恼、愤怒、恐惧或强烈情绪激动)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 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 1h左右开始)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 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c30 c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 30c或低于20c代谢率都将增加,体温每升高 1c,代谢率将

48、增加13%左右。 4、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并简述其机制。答:尿量明显增加。因为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引起血 管升压素的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吸收减少,因此尿量增多。5、简述何谓听觉的行波理论?答:行波理论认为,听觉器官之所以能对声波频率具有分析功能,主要是由于基底膜振动是以行波方 式进行的,而且基底膜不同部位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反应不同。内淋巴的振动,首先引起靠近卵圆窗处的基 底膜振动,再向耳蜗顶部方向传播。声波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接近基 底膜顶部;声波频率愈高,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近,最大

49、振幅出现的部位愈接近基底膜底部。五、论述题(第1、2题各10分,第3题8分,共22分) 1、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动脉血压的形成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充足的循环血量和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条 件;另一个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是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微动脉口径和血液粘滞度的影响);同时,大动脉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不大时,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收 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大小。(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

50、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加大。舒张压主要反映外 周阻力的大小。(4)大动脉弹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 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改变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门控 ca2+通

51、道开放,ca2+内流。进入前末梢的 ca2+促使突触小泡内递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间隙后,经扩散抵达 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 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在每分通气量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气体交换率高于浅而快的呼吸?答:只有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当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或潮气 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每分通气量不变,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量)刈乎吸频率,

52、由于解剖无效腔的存在,潮气量减半时进入肺泡的气量减少,呼吸频率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其减少量,导致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通气/血流比值下降,使部分血液得不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另外由于功能残气量(2500ml)的存在,当平静呼吸时,每次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为潮气量(500ml)减去解剖无效腔量(150ml),即350ml,那么每次呼吸约有 1/7的肺泡气得到更新,当 浅而快呼吸使潮气量减少时可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从而使肺泡po2降低,pco2升高,不利于肺泡气体交换的进行。,错误的画“x” )生理历届考题、判断题(每题i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画“一12345678910111213

53、1415()i.细胞膜对同一物质的通透性是固定不变的。()2.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传导的机制是膜的已兴奋部分与未兴奋部分形成的局部电流连续刺激未兴奋部 分引起整个膜依次发生动作电位。()3.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越强,说明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越大。()4.任何人的血清中不含同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应的凝集素。()5.期前收缩后出现白代偿性间歇 ,其原因在于窦房结少发放一次节律性冲动。()6.由于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故呼吸频率愈快,通气 效率愈高。()7.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8.胆汁之所以能消化分解脂肪,是因为它含有大量脂肪酶的缘故。()9.体温的相对恒定主要取决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10.由于h+-na+交换与k+-na+交换之间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所以酸中毒可导致高血钾。()11.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旦建立后不容易消退。()12.内脏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13.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可出现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14.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腺的活动则不能影响神经系统。()15.排卵是由于黄体生成素大量释放而引起的。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在下框中将正确答案涂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