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话甲骨_第1页
说文解字话甲骨_第2页
说文解字话甲骨_第3页
说文解字话甲骨_第4页
说文解字话甲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 料推荐说文解字话甲骨殷墟甲骨文约有单字四千左右。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考释, 已经认识一千来字。我这里选释部分常见的字以饗读者。“”:字从二(上)从( 人 ) ,隶作“元”。人之上会意为首。孟子滕文公:“勇士不忘丧其元。”即用其本义。引申义为始为大。例如:称国家最高领导人为“元首”,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称每个年号的第一年为“元年”,称主将为“元戍”。“”: 甲骨文“天”字或写作“” ,像人之正立形,上突出其头部。或写作“ ”,从二(上)从大。大亦人也,人之上即颠。故说文曰:“天,颠也。”卜辞云“庚辰王弗疾朕天”,即用天之本义,“疾天”即指头部之疾病。“”: 甲骨文“帝”字异构很多

2、,王国维、郭沫若谓“帝”乃“蒂”之初文, 象花萼。叶玉森云像束薪积柴形,用于祭天,相当后来的体字。由此派生出天帝、帝王义。叶说近是。“ ”: 甲骨文“祝”字从“示”从“兄”,亦是神主。象人跪于神主之前有所祷告之形,字或省示。说文:“祝,祭主赞词者。”甲骨文“示”字写作“ ”等字形。1最新 料推荐“”甲骨文“王”字象钺形。钺为古兵器多为弧形刀,青铜或石制,盛行于商周,有出土文物刻参考。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王权是抽象的,乃以钺形代表。“”甲骨文“玉”字象串玉之形。横划代表玉竖划(或作)代表穿玉之丝绳。珏字作“”。殷商时玉乃货币或饰物。“”此字上象山崖形,“”即山 , 房屋形,故崖下之即洞窟

3、也。王即玉, 即“ ”(箕筐之属),“ ”即辛,凿类工具。象于山洞中双手执辛, 开凿玉石置于“ ”之意。唐兰释璞,战国策 . 秦策:“郑人谓玉未理者,璞。”。“”象(飘带),中间之口,应是一方形箱子,四面标明方向。故甲骨文“中”字,象风向标,可随风向转动,而立柱恒居中央而不动。卜辞云“五中”,即以之测风向及风之大小。甲骨文“中”字多用为伯仲之仲, 与“ ”有别。或谓“ ”即旂帜,“五中”即立 ,氏族议大事时先“立中”聚众。“”甲骨文“每”字,从“女”或从“母”,义同。其上部之或, 象发饰之形。 甲骨文女作“ ” 母作“ ” ,中增两点表示乳房,已字之女为母也。女与母在卜辞中有时通用无别。每字在

4、不辞中用为悔、晦。2最新 料推荐“”甲骨文“”字从又从“”或从“”,从“”与丛林同。又即手。象以手取草之形。说文:“、”字从又持“”,即“”之义,“”以饲牲畜谓之“”,引申之放牧之牲畜牛羊亦谓之“”, 再引申之,放牧牲畜亦谓之“”。“”字象埋牛羊犬于土坎中之形。学者释为“薶”字。“薶”又写作“埋”。卜辞用为祭名。“”字象以斤断木之形,即“折”字。斤,古人用以砍斫木头的横刃斧子。说文:“折,断也,从斤断。”许说不确,断不用斧斤,割鸡鄢用牛刀;甲骨文折字所从形即断木。许慎乃据篆书折字()为说。“”甲骨文“春”字构甚多。 说文:“春椎也。从“”从日,“”春时生也。屯声。篆书“春”作“”,与甲骨文略同

5、。“”甲骨文 蓐 字,从“林”(或从“”)从“辰”从“又”,象手持辰除草之形。辰即蚌镰,当时的农具,用蜃壳做成。“”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曰”在“”中。”甲骨文“莫”字从“”或从“林”。日落3最新 料推荐“ ”中或“林”中, 表示天色已晚。此即“暮”字。 “莫”与“暮”为古今字,“莫”被借为虚词后便又增一日字以作“朝暮”之“暮”。甲骨文莽字从林从犬,象犬在林莽之中。说文:“莽,南昌谓犬善逐兔中为莽。从犬从,亦声。”甲骨文从 从林同。方言:“草,南楚之间谓之莽。”古籍中用如草字,有时草莽连文。甲骨文小字作三点。 说文:“小,物之微也。”又有作 者,隶作少。小和少古本一字,卜辞中有时通用无别,

6、有时又有区别,说明甲骨文中小少二字开始分化。甲骨文分字从刀在儿中。 说文:“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字象以支柱支撑屋顶之房舍,释为余。卜辞中余字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尚书、 周礼、国语等古籍中作“余一人”或“予一人。 ”尔雅。 释诂:“余,我也。”甲骨文牛字。象牛头形。4最新 料推荐字中之乃雄性家畜之形符,甲骨文字对畜兽之性别分别表示之,后来则统一用杜字作为公畜之通称。字中之乃雌性畜之形府。与牡字一样, 字后来成为母畜之通称。字象圈 养畜之形。隶作牢。 说文“牢,闲养牛马圈也。取其四周币也。”卜辞中的牢是专门圈养以供祭祀之用的牛羊。象人张口吹气,说文:“吹,嘘

7、也,从口从欠。”甲骨文欠字作 、 ,象一跽之人的侧面形,上是口字,人张着大口大哈欠。甲骨文问字从问从口以会问讯之意。口在门外,是外来之人问门内之人,后来为了字形的整齐方正,把口子安在门内。字从户从口,即启字。说文:“启,开也。”甲骨文户字作日, 半个门字,即一扇门,即,以手开门谓之,卜辞中用为云开天晴之义,或又增口作,同。又作诸形,增加义符曰表示云开日出。5最新 料推荐咸字从戍从口。说文:“咸,皆也,悉也。”甲骨文戍( )是一种兵器。或云咸乃喊之初文。卜辞用为人名,咸亦称咸戊,典籍中作巫咸,咸是殷之元臣,并列于先王同受祭祀。周字象阡陌纵横之农田,其中小点表示禾苗。殷墟甲骨文周字不从口,青铜器善

8、夫克鼎,毛公鼎等铭文周字增口作。各字从父(倒止)从(或、坎)隶作各。上古先民多穴居。甲骨文以象之。落于内,表示从外面回来。甲骨文出字作会于穴居中外出之意。杨树达卜辞求义:“从父从,当释各,亦足有所至之形。 为来格之格本字,皆后起加以旁字。”卜辞“各日”即落日,其实各应即落之本字,倒足于中,即示落、到、来之义。甲骨文止字,象人足形。隶作单。象狩猎所用工具, 故狩之初文从作。卜辞有“东单”、“西单”、“南单”,皆地名。象桑树形,象采桑之筐。 隶作。之本义当为采桑,卜辞借为亡义,如“不众”等。6最新 料推荐前字从止从行凡声。说文:“,不行而进谓之 ,从止在舟上。”此说不确。甲骨文从凡不从舟,从止从行

9、会前进之义,凡是其声符。登字从从豆或又从,会捧豆升阶以祭神祗之义。豆 , 古代盛食器 , 象高脚盘。字从从。隶作或。谓即古文. 从双止于() 上, 出人头地也 .步字从二止 , 象人之双足一前一后, 以会行进之义 .甲骨逆字从(, 倒人形 ) 从. 人从对方过来 ,会迎迓之义 .: 逆, 迎也 . 从 声. 关东曰逆 , 关西曰迎 .甲骨文字从 从之止 . ,短尾鸟 , 鸟用翼则飞翔 , 用止则登枝或在地上进行 . 放:, 登也 . 字金文又从作 .甲骨文逐字从豕 ( 或兔 , 鹿) 从止 .: 逐, 追也 , 从 从豚省 . 豚省即豕 , 猪也 . 从止于兽后 , 会追逐之义.7最新 料推荐

10、甲骨文得字从具从又, 或又从, 一手持见 , 有所得也 . 小篆见讹作见 , 寸即又 : 得, 行有所得也 . 从声., 古文省.行字象四达之卫 , 人所行也 . 行也作道路讲 .: 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 景行 , 大道也. 正象四通八达之道路 .甲骨文字从行从四止 . 表示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 或写作等字形 .字从从虫 , 既之字, 或作.为齿疾 , 民间俗谓 虫吃牙 既. 甲骨文字作, 象形 .字从止从. 可隶作, 既字之初文.,足也 . 析言之 , 械手为, 械足为, 浑言之 , 械手足皆为. 甲骨文象桎梏之形 , 隶作幸 .字作.字象胫足之形 , 乃足之本字 .作字

11、,足本为一字 , 许书误分为二 .字象编管之乐器 , 既之字 . 卜辞用为祭名 .8最新 料推荐字象一束简策之形 , 是册字 . 先秦没有纸张 , 符命文书写在简牍之上 .: 惟殷先人 , 有册有典 . 甲骨文中有册之象形字 , 说明殷商时代确有典册 . 卜辞云 再册 , 意为奉举命册封 .象竹席形 , 应既之初文 . 释作西字 , 古文写作. 甲骨文宿字作. 象人寝于竹席之上 .讯字象一反缚双手之人 , 前有一口 , 以会执敌而讯之之意 . 或又增 8, 强调被缚之义 .字象二人接踵 .走之形 . 上部之似为头饰 .甲骨文濮字 , 象一人双手执其 , 尻后有尾饰 , 头上有, 以示曾受黔刑 .象用双手把陷阱中的人搭救上来, 应既丞字 , 丞乃拯之初文 . 小篆作, 犹存古意 , 只是双手移了位 .字从 从 , 当释承 . 承与丞后世虽可通用 , 但原非一字 . 丞字是从坑中往上拉人 , 承字是从下把人升举起来 ,将丞承混为一字是不对的 .9最新 料推荐字从四手共抬一, 隶作,乃凡字 , 甲骨文凡即盘 , 也就是殷陵 m1001出土的大抬盘 , 长 1.7 米, 宽 0.6 米, 漆木彩绘 . 从口与否义同 .:, 起也 . 从从同 , 同力也 . 其同乃所变 , 非 同力 也.释鬲 , 象形 . 古代之炊器 , 多口 , 三空足 . 有书将当作鬲 , 误.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