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水利]辽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规定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1.gif)
![[电力水利]辽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规定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2.gif)
![[电力水利]辽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规定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3.gif)
![[电力水利]辽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规定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4.gif)
![[电力水利]辽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规定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822d77ad-cf61-43ea-9167-52880ebf672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暂行规定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4年4月1 总则1.1 为加强辽宁省电力工业的金属技术监督工作,保证辽宁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金属部件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438-2000,制定了本规定。1.2 金属技术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监部件检测和诊断,及时了解并掌握设备金属部件的质量情况和健康状况,防止由于选材不当、材质不佳、焊接缺陷、运行工况不良、应力分布异常等因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从而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1.3 中温中压机组按照dl/t785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要求,并参照本规定执行。1.4
2、 本工作规定规定了辽宁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的内容、职责及考核办法。1.5 引用的规范性文件gb/t3077-1998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9222-199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9-1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440-19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处理规程dl441-1991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蠕变测量导则dl505-1992 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199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5007-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1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dl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47-19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dl/t551-19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t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86-19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60-1996 火力发电厂金属试验室仪器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标准dl/t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
4、导则dl/t654-1998 火力发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dl/t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t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dl/t714-2000 汽轮机叶片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717-2000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dl/t718-2000 火力发电厂铸造三通、弯头超声波探伤方法dl/t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dl/t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3-2001 汽轮
5、机铸钢补焊技术导则dl/t773-2001 火力发电厂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dl/t785-2001 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dl/t786-2001 碳钢石墨化检验及评级标准dl/t787-2001 火力发电厂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t818-2002 低合金耐热钢碳化物相分析技术导则dl/t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jb3144-1982 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jb3375-1991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j
6、b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验cvda-1984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20q/000-10501-1992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监督细则(试行)1.6 实行辽宁省电力行业的金属技术监督归口管理的企业包括:辽宁省发、供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1.7 辽宁省电力工业的金属技术监督由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按本规定具体负责,实行有偿服务。2 主要工作内容2.1 做好监督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在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中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和部件质量的监督以及金属试验工作。2.2 检查和掌握受监部件服役过程中金属组织变化、性能变化和缺陷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爆、防断、防裂措施。对调
7、峰运行的机组,其重要部件应加强监督。2.3 参加受监金属部件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处理对策,并督促实施。2.4 了解受监范围内管道长期运行后应力状态和对其支吊架全面性检查的结果。2.5 参与新机组的监造和老机组更新改造工作,参加带缺陷设备和超期服役机组的安全评估、寿命预测和寿命管理工作。2.6 参与金属技术监督培训考核工作。2.7 采用先进的诊断或在线监测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及判断受监金属部件寿命损耗程度和损伤状况。2.8 建立和健全金属技术监督档案。3 监督机构及职责分工3.1 金属技术监督实行在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各发电企业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发电企业的主管单
8、位、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发电企业的响应部门设监督专责人,组成技术监督网。监督网分三级,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为一级,发电企业为一级,发电企业的分厂、班组为一级。各级都应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金属技术监督工作。3.2 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职责3.2.1 贯彻执行部颁标准dl438-2000,指导和推动有关单位金属技术监督工作;3.2.2 参与组织修订本标准,参与制订辽宁省电力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参与组织制订辽宁省电力行业金属技术监督组织网络;3.2.3 经常了解辽宁省电力行业金属技术监督人员及重要测试设备的配备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9、;3.2.4 及时掌握辽宁电力行业2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金属受监部件的技术状况,发现问题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协助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3.2.5 做好辽宁电力工业新建、扩建、改建及设计、修造工程中有关金属技术监督的全过程管理工作;3.2.6 参加受监督范围内金属设备、部件的重大事故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3.2.7 组织并承担辽宁电力行业的金属技术监督培训任务,负责归口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结合辽宁电力行业金属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测试技术水平并积极推广新技术;3.2.8 按期汇总、分析管区金属技术监督主要技术指标状况,提出意见后报主管部门;3.2.9 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做好管区内金属技术监督的
10、年度计划,总结和专业技术经验交流工作。3.3 发电企业的职责3.3.1 组织贯彻部颁标准dl438和本标准以及有关标准、文件。组织制定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规章制度或补充细则;3.3.2 编制机组年度大修的标准检验项目和非标准检验委托计划,前者及时交送分场和金属试验室,后者及时上报总工程师,负责检查、落实计划的完成情况;3.3.3 负责本单位受监金属设备、部件的事故分析、试验鉴定,参与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工作。对受监设备状态(如质量情况、运行参数、运行小时和启停次数等)进行运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呈报总工程师和上级单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参与解决;3.3.4 做好对钢材、备品、配件和焊接质量的监督
11、管理工作;3.3.5 建立健全金属技术监督档案,收存设备制造、安装的原始资料、重要文件及重要设备监督的原始留段;3.3.6 负责编写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报表和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年度总结,并按时上报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金属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3.3.7 负责组织本单位金属技术监督活动(如组织业务学习、经验交流、事故分析、现场参观等),检查有关部门对金属技术监督指令性要求和计划的执行情况;3.3.8 开展技术革新,学习和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测试技术,协助有关部门搞好金属技术监督普及工作;3.3.9 参加受监设备、部件的设计、修造、进货等全过程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3.4 发电企业分厂、班组的职责3.4.
12、1 分厂的职责:3.4.1.1 组织贯彻执行本标准及其它有关标准和文件。负责制订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规章制度或补充细则;3.4.1.2 编写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检测计划和总结,上报厂(公司)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3.4.1.3 布置检查各班组及有关人员金属技术监督具体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其及时圆满完成。 3.4.1.4 建立、健全保存本单位金属技术监督检测档案、资料。保管好受监备件、材料;3.4.1.5 参与金属蠕变检测,掌握设备状况。熟悉有关金属技术监督标准,做到不失监不漏检,及时发现问题(如设备隐患等)并及时向厂(公司)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报告;3.4.1.6 负责组织本单位群众性的金属技术监
13、督活动(如组织会议、讲座、现场参观等)。3.4.2 班组的职责:3.4.2.1 认真贯彻执行本标准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文件。对本班组负责范围内的设备、材料、产品(如管道、受热面、铸件、紧固件、容器等)的状态质量负直接责任;3.4.2.2 负责本班组责任范围内的设备、材料、产品的宏外观质量监察检测,确保其完好。对限于手段不能自检的设备、产品,须及时委托金属试验室检测;3.4.2.3 做好本班组责任范围内的设备、材料、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填写并妥善保存质量监督图卡、报表和技术记录;3.4.2.4 编制本班组范围的年度产品和机组大修的金属检测计划和金属检测委托计划,及时送报分场金属技术监督专职工程
14、师。4 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要求4.1 辽宁省电力行业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的设计、安装、修造、材料供应及试验研究等部门,均应执行本工作规定。4.2 辽宁省电力行业有关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负责监督本标准的贯彻执行。4.3 金属技术监督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各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制订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监督制度,尤其是有超临界机组和采用新钢种的单位,应注意总结金属部件服役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和损伤规律。5 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内容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辽宁省电力工业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适用于如下金属部件的监督:5.1.1 工作温度不
15、小于450的高温承压金属部件(含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联箱、阀壳和三通),以及与主蒸汽管道相联的小管道;5.1.2 工作温度不小于435的导汽管;5.1.3 工作压力不小于3.82mpa的锅筒;5.1.4 工作压力不小于5.88mpa的承压汽水管道和部件(含水冷壁管、省煤器管、联箱和主给水管道);5.1.5 300mw及以上机组的低温再热蒸汽管道;5.1.6 汽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和发电机大轴、护环、风扇叶;5.1.7 工作温度不小于400的螺栓;5.1.8 工作温度不小于435的汽缸、汽室、主汽门。5.2 金属材料的技术监督5.2.1 受监范围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
16、及焊接材料的订货5.2.1.1 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及焊接材料的年计划,必须经过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的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厂家、材质、规格、验收标准、用途等。5.2.2.2 临时急需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及焊接材料也要经过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的认可,方可订货。5.2.1.3 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及焊接材料,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认为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可行使否决权。5.2.2 受监范围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的质量验收5.2.2.1 国产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有关标准。进口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5.2.2.2 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
17、备件供货时应带有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应注明材料牌号、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及必要的金相检验结果和热处理工艺等。数据不全的应进行补检,补检的方法、范围、数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有关标准。进口受监的金属材料、备品备件除应符合合同规定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外,尚须有商检合格文件。5.2.2.3重要的金属部件,如管子、管件、锅筒、联箱、汽轮机大轴、叶轮、发电机大轴、护环等,除应符合有关的行业标准和有关国家标准外,还必须具有部件的质量保证书。5.2.2.4 验收应遵照如下原则a. 无质量保证书或虽附有质量证明书但其内容与质量不符,拒绝验收;b.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协商验收a) 当质量保证书中的
18、炉(罐、批)号与实物相符,但其它内容不完整;b) 当质量保证书内容完整,但实物的炉(罐、批)号混淆不清;c) 备品备件虽有质量保证书,但与合同单的要求不符。5.2.2.5 受监的金属材料入厂的检验抽查数量按jb/t3375中的规定执行。5.2.3 材料的代用5.2.3.1 采用代用材料,要有充分的技术依据,原则上应选择成份、性能较优者;代用材料壁厚偏薄时,必须进行强度核算,应保证在使用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原设计要求。5.2.3.2 修造、安装中使用代用材料,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和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的认可和总工程师的批准。检修中使用代用材料时,必须征得金属技术监督专职工程师的同意,并经总工程师批
19、准。5.2.3.3 安装、修造材料代用,设计单位应出据修改通知单,使用单位材料代用应做好技术记录并存档,同时应相应修改图纸或在图纸上注明。5.2.3.4 受监范围的金属部件的材料选用或代用应按国家或dl/t715的规定执行。5.2.4 钢材牌号的验证凡受监督范围的钢材、部件在制造、安装或检修更换时,必须验证其钢号,防止错用。组装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确认无误才能投入运行。5.2.5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管理按dl5007规定执行。5.2.6 备品备件的管理5.2.6.1 物资供应部门、各级仓库、车间、工地储存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的金属材料、焊接材料、备品备件等,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保管和领用
20、制度,严防错收错发。5.2.6.2 具有质保书或经过质检合格的受监范围的钢材、钢管和备品、备件,无论是短期或长期存放,都应挂牌,标明钢种和钢号,按钢种分类存放,并做好防腐蚀措施。5.2.6.3 应根据存放地区的自然情况、气候条件、周围环境和存放时间的长短,按sd168的规定和材料设备技术文件对存放的要求,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做好保管工作,防止变形、变质、腐蚀、损伤。合金钢应单独存放,不锈钢严禁与碳钢混放或接触。5.2.6.4 对进口钢材、钢管和备品、配件等,进口单位应在索赔期内,按合同规定负责进行质量验收,并按规格、品种和进口合同号分别保管。5.2.7 受监范围的金属材料及其部件应按dl/t5
21、86的规定对其质量进行监造。5.3 重要管道和部件的技术监督5.3.1 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的技术监督5.3.1.1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设计必须符合dl/t5054的有关要求。5.3.1.2 工作温度大于450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应在温度较高直管段上设置监察段(含进口机组)进行组织性能变化和蠕变监督。监察段上要设计三组蠕变测点,监察段应选择该管系中实测金相组织最差、硬度较低、壁厚最薄的同批钢管,其长度为3000mm4000mm(对外径d外500mm的钢管,其长度不小于6d外3m)。监察段上不允许开孔和安装仪表插座,也不得安装支吊架。两端进行金相组织、硬度、碳化物成份和
22、结构分析检验。5.3.1.3 工作温度大于450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应设置蠕变测点。蠕变测点的设计、安装,按dl441-91的规定进行。管道安装完毕移交生产前,由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共同对各组测点进行第一次测量,做好技术记录。5.3.1.4 露天布置的主蒸汽、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及与油管平行、交叉和可能滴水的部分,必须加包金属薄板保护层(焊接接头单独保温)。露天吊架处应有防雨渗入保温层的措施。主给水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也应同样要求。5.3.1.5 安装时,管子、管道附件(含弯管、弯头、三通)及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和技术资料,否则应进行所缺项目的检验,
23、其指标应符合生产国现行技术标准。5.3.1.6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所有的直管和弯管,安装时施工单位须逐段进行钢号、外观、壁厚、金相组织、硬度等检查。弯管背弧磁力探伤。管道安装完毕,施工单位会同生产单位共同对弯管取分三个截面用加长爪游标卡尺(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不圆度测量,找出最大不圆度,做好技术记录,测量位置应有永久性标记。5.3.1.7 用于制作弯管的管子,应采用加厚管或至少选用壁厚有足够裕度的管子弯制。弯管弯制后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为不合格:a. 内外表面存在裂纹、重皮和过烧等缺陷;b. 弯曲部分不圆度大于5%(公称压力大于8mpa);c. 弯曲部分不圆度大于7%
24、(公称压力等于和小于8mpa);d. 弯管外弧部分壁厚小于直管的理论计算壁厚。5.3.1.8 弯管制造厂家应按dl5031的规定,逐个检查弯管的壁厚、不圆度、波浪度、几何尺寸等,并须做好技术记录,产品合格方可供货,并向使用单位提供检验技术证件。5.3.1.9 三通、弯头、阀门等管件安装前必须由施工单位打磨,做内外壁外观检查,有怀疑须做无损探伤。当发现裂纹或超标缺陷时(表面光滑,不允许存在尖锐的划痕;凹陷深度不得超过1.5mm,凹陷最大尺寸不应大于周长的5%,且不大于40mm)应处理或更换。投入运行5万小时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检查周期一般为5万小时。5.3.1.10 三通、弯头有下列情况时及时处
25、理:a. 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需更换,应选用锻造、热挤压或带有加强的焊制件;b. 已运行20万小时的铸造三通、弯头,检查周期缩短到一个大修期(约2万小时),发现蠕变裂纹时或缺陷消除后剩余壁厚小于理论计算壁厚应更换;c. 碳钢和钼钢三通、弯头,以及焊接接头发现石墨化4级时应更换。注:石墨化评级按dl/t786规定进行。铸造三通、弯头采用超声波探伤方法时,可参照dl/t718规定进行。5.3.1.11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和高温导汽管的焊接接头须采取氩弧焊打底的焊接工艺。焊完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全部进行无损探伤检验。质量评定按dl5007-92有
26、关规定执行。对未超标缺陷,须确定位置、尺寸和性质,做好技术记录。管道保温层表面应有焊接接头位置标志。5.3.1.12 工作温度大于450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移交生产时设计、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a. 设计单位应向生产单位提供管道单线立体布置图,图中应标明:a) 管道、管件的钢号、规格、管道理论计算壁厚、壁厚偏差;b) 设计采用的持久强度、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c) 支吊架位置、类型、钢号;d) 监察段位置;e) 管道的冷紧值、冷紧口位置;f)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力矩;g) 管道最大应力及其位置;h) 支吊架的安装荷重、工作荷重、支吊架热位移值。b. 施工单位应向生产单位提供与实
27、际管道和部件相对应的以下资料:a) 三通、阀门型号、规格、出厂证明及检查结果;b) 焊接接头坡口形式、焊接材料、焊接接头位置、焊工姓名及代号、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及各项检查结果(含射线底片);c) 每段直管的外观、壁厚、金相组织(附金相照片、底片)及硬度检查结果;d) 弯管的弯制及热处理工艺、外观、不圆度、波浪度、几何尺寸等检查结果和外弧部位金相组织照片;e) 支吊架弹簧的安装高度记录及热位移值;f) 管道系统部件(含支吊架)的光谱分析记录;g) 代用材料记录;h) 注明管道规格、材质、蠕变测点、监察段、膨胀指示器、焊口、支吊架、三通和阀门等尺寸位置的管道立体峻工图;i) 安装过程中异常情况及
28、处理记录;j) 监察段碳化物相成份分析结果。5.3.1.13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要保温良好,严禁裸露运行,保温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运行中严防水、油渗入管道保温层。保温层破裂或脱落时,应及时修补。更换容重相差很大的保温材料时,不能对管道金属有腐蚀作用,并应对支吊架做相应的调整。严禁在管道上焊接保温拉钩,不允许借助管道起吊重物。5.3.1.14 运行人员每日、检修指定专人每月一次检查支吊架和位移指示器的工作状况,特别注意机组启停前的检查,发现松脱、偏斜、卡死或损坏现象时,由锅炉、汽机检修人员及时调整修复,并做好记录。5.3.1.15 应掌握已运行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
29、汽管道及其部件的质量情况。对情况不明的钢管、三通、弯管、弯头、阀门和焊接接头等,要结合设备检修在最近两个大修期中分批检查,摸清情况,消除隐患。检修中的监督检验项目见附录a。5.3.1.16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特别是弯管、弯头、三通、阀门和焊接接头等薄弱环节,电厂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巡视。对露天布置的主蒸汽管道应建立降雨期的检查制度,发现保温剥落要及时修复。对超设计使用期限的主蒸汽、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更要注意检查,每值至少巡视一次。发现漏泄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5.3.1.17 弯管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更换:a. 当发现6.1.7条规定之一时;b. 碳钢和钼钢弯管,发
30、现石墨化达级时;c. 发现外壁有蠕变裂纹或有严重蠕变损伤(蠕变损伤3级及以上)时;d. 当运行时间达20万小时,弯管不圆度小于2%时。注:蠕变损伤评级按dl438-2000附录c规定进行。5.3.1.18 累计运行时间达到或超过10万小时的主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其弯管为非中频弯管工艺制造,应设监察弯管。监察弯管的选择应遵照如下原则:a. 弯曲角度为90,应无划痕;b. 管系计算应力最大处的弯管;c. 工作状态下,当弯管两端点间的热位移使其弯曲角度变小时(称为开弯)的弯管;d. 实测弯管外弧侧壁厚最薄的弯管;e. 原始不圆度值较大,且复圆速度较快的弯管;f. 金相组织变化明显,且蠕变损伤
31、程度较大的弯管。监察弯管的蠕变监督(蠕变测点的安装、蠕变测量及蠕变计算),见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附录a,监察弯管技术监督检测项目同其它弯管。新机组若设置监察弯管,可参照上述规定进行。5.3.1.19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温度、压力的上限运行,如超温时,应将超温情况记入金属监督档案。启动和运行中应严格控制暖管和疏水措施,认真控制温升、温降速度,并监视管道膨胀情况。5.3.1.20 与主蒸汽管道相联的小管道,应采取如下监督检查措施:a. 主蒸汽管道可能有积水或凝结水的部位,(压力表管、疏水管附近、喷水减温器下部、较长的死管及不经常使用的联络管),
32、大修时应重点检查内壁裂纹。b. 小管道上的管件和阀壳应按6.1.76.1.10的规定进行检查和处理。c. 对联络管、防腐管等小管道上的管件和阀壳,运行10万小时后,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全部更换。5.3.1.21 工作温度不小于450的碳钢、钼钢主蒸汽管道,运行10万小时要进行全面普查:a. 宏观检查:弯管、三通、阀门100%,当发现蠕变裂纹时更换;b. 壁厚测量:直管在距焊接接头中心线100mm处两个截面各测四点(互成90)、弯管处弧长600mm,宽150mm内测五点,当实测壁厚小于直管理论计算壁厚时更换;c. 复膜金相:焊接接头、直管、弯管100%,三通、阀门各抽查20%,当石墨化达4级(石
33、墨化评级按dl438-2000附录d规定进行)时更换;d. 无损探伤:焊口100%超声波探伤,弯管外弧由两侧起弧点处延一个管径长,宽度按弧中心两侧各30度弧长进行100%磁粉探伤;e. 不圆度c测量:弯管长600mm均分三个截面测量;计算方法为:c(dmax-dmin)/dmax100%式中:dmax、dmin在垂直于管子中心线的同一截面测得最大和最小外径,mm;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运行时间达20万小时(设计寿命为万小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割管(含焊接接头)进行材质鉴定。运行时间较长和受力复杂的母管,是石墨化检查的重点。对石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管道、除做好检查、分析、
34、处理外,必须按规定要求做好管道运行、维护工作,防止超温、水冲击等。5.3.1.22 运行时间达10万小时,工作温度大于450主蒸汽、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要进行全面普查:a. 外观检查:弯管、三通、阀门100%,当发现裂纹时更换;b. 壁厚测量:直管段在距焊口中心线100mm处两个截面各测4点(互成90),弯管外弧长1000mm,宽200mm内测五点,当实测壁厚小于直管理论计算壁厚时应及时更换;c. 无损探伤:弯管、焊口100%超声波探伤,弯管外弧由两侧起弧点外延一个管径长及中心两侧各30度弧长的范围内进行磁粉探伤抽查,三通、阀门必要时无损检测。d. 不圆度测量:弯管两个起弧点内均分三个截面进行不
35、圆度测量,找出最小不圆度;e. 直管进行壁厚、硬度和金相检查;f. 弯管和监视段(焊接接头)进行100%的壁厚、硬度、金相、蠕变损伤检查。5.3.1.23 工作温度大于450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运行时间达20万小时,除按第6.1.22所列项目对管件进行复检外;对管壁较薄,应力较高的部位(尤其是弯管)还应增加蠕变损伤和碳化物检查,根据检验情况,必要时割管进行材质鉴定。材质鉴定按dl/t654推荐的方法进行。5.3.1.24 运行时间达三倍设计使用期限(30万小时),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除按6.1.23条要求检查外,对高应力部位进行蠕变损伤检查,必要时进行管
36、系寿命鉴定。管系寿命鉴定可参照dl/t654推荐的方法进行。5.3.1.25 已运行20万小时的12crmo、15crmo、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经检查符合下列条件,直管段一般可继续运行至30万小时:a. 实测最大蠕变相对变形量小于0.75%或最大蠕变速度小于0.3510-5%/h;b. 对监察段钢中碳化物内含钼量占钢中总含量比值:12crmo、15crmo钢不超过85%,12cr1mov钢不超过75;c. 监督段金相组织未严重球化(铬钼钢未达到6级注1,铬钼钒钢未达到5级注2);d. 未发现严重的蠕变损伤。注1:铬钼钢球化评级按dl/t787规定进行。注2:铬钼钒钢球化评级按dl/t
37、773规定进行。5.3.1.26 12crmo、15crmo和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材质鉴定:a. 运行至20万小时超出第6.1.25条所规定条件之一时;b. 运行至30万小时前,实测蠕变相对变形量达1%或蠕变速度大于0.3510-5%/h。5.3.1.27 除第6.1.25条中三种钢种外,其余合金钢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当蠕变相对变形量达1%或蠕变速度大于110-5%/h时,应进行材质鉴定。5.3.1.28 高合金钢(f11、f12和p91等)主蒸汽管道异种钢焊接接头(包括接管座焊接接头),运行5万小时,进行无损探伤,以后检查周期为24万小时。5.
38、3.1.29 对已运行3万4万小时的300mw以上机组,和已运行8万10万小时的100mw以上机组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包括热段、冷段),检修部门应对管系支吊架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其检查内容包括:松脱、偏斜、悬空、卡死、固定生根是否移动、弹簧是否失效等,当发现上述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修复或更换。若更换时,支吊架弹簧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支吊架弹簧的外弧及其几何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a. 弹簧表面不应有裂纹、折迭、分层等缺陷;b. 弹簧尺寸公差符合图纸的要求;c. 弹簧工作圈数的偏差不应超过半圈;d. 在自由状态时,弹簧节距均匀,其偏差不超过平均节距的10%;e. 弹簧两端支承面与弹簧轴
39、线应垂直,其偏差()不超过自由高度(h)的10%。5.3.1.30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锅炉出口、汽轮机进口导汽管,可根据不同炉型应在运行10万小时左右,进行下列检验:a. 壁厚测量:每根弯管外弧至少5点;b. 无损探伤:焊口100%超声波探伤,弯管外弧进行磁粉探伤;c. 不圆度测量:每根弯管沿三个截面测量,发现异常进行蠕变孔洞检查。以后检查的周期为5万小时左右。对启停次数较多(累计250次以上),原始不圆度较大和运行后明显复圆的弯管应特别注意,发现裂纹、实测壁厚小于理论计算壁厚时,应及时更换。5.3.1.31 300mw以上机组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冷段)投运后第一次大修,应做如下检查:a. 2
40、0%的焊口(含纵、环焊口)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如发现不合格焊口,应加倍复查;b. 弯管(含弯头)按30%进行不圆度检查;c. 壁厚检测。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5.3.1.32 已运行20万小时的低合金耐热钢主蒸汽管道,应根据蠕变损伤检查结果确定如下检查周期:a. 发现单个孔洞,检查周期为4万小时5万小时;b. 发现方向性孔洞,检查周期为2万小时3万小时;c. 发现链状孔洞,检查周期为0.5万小时1.5万小时;运行达到或超过30万小时的主蒸汽管道,可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检查周期,也可参照5.3.1.24和5.3.1.25有关技术指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5.3.1.33 低合金耐热钢主蒸汽管道材质
41、损伤,经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及时处理或更换:a. 自机组投入运行以后,一直提供蠕变测量数据(含弯管整体周向或外弧侧局部切向),其相对蠕变变形量达到2%;b. 在管子的总寿命损耗率达到60%之前补装的蠕变测点(含弯管整体周向或外弧侧局部切向),其相对蠕变变形量达到1%;c. 多个(3个及以上)晶粒度长的蠕变微裂纹。5.4 受热面管子的监督5.4.1 对受监范围内的受热面管子,应根据能源电19921069号文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的规定,把好在设计、监造、安装、运行、检修各个环节的技术关。5.4.2 受热面管子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装箱单和图纸进行全面清点,核对制造单位出具的出厂说
42、明书及质量证明书是否齐全,其内容应包括技术条件编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常温和高温),供货状态及协议书中规定项目的全部检验结果。若检查项目不全时,由制造单位补齐所缺项目。5.4.3 安装前,对受热面管子质量和制造焊接接头进行下述检查:5.4.3.1 注意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折叠、龟裂、变形、撞伤、压扁、划痕、砂眼等缺陷,当发现表面裂纹时不允许使用,外表面缺陷深度超过管子规定壁厚的10%,或咬边深度大于0.5mm时,由施工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商定处理措施;5.4.3.2 外径与壁厚测量:壁厚测量不少于组件总根数的5%,且每根至少测量两个截面,每个截面至少测两点,其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5.4.3
43、.3 弯管按10%进行抽查,弯管外弧实测壁厚不小于理论计算壁厚,弯管压缩面不得有皱折。弯管最大允许不圆度:当弯曲半径r0.25dw时,不圆度12%;当弯曲半径r2.5dw时,不圆度10%;5.4.3.4 对制造焊接接头质量抽查应按dl/t5047规定进行;5.4.3.5 合金钢管及其焊口均需100%光谱分析和硬度抽查;5.4.3.5 焊接接头进行常温力学性能抽检,其比例按每个钢种、规格割取一个焊接接头。5.4.4 对安装焊接接头的检验:5.4.4.1 宏观检查:对焊接接头做100%宏观检查,其质量评定按dl5007-92的规定执行;5.4.4.2 焊口做不少于50%射线探伤,其余进行超声波探伤
44、;5.4.4.3 安装焊接接头的检查结果(包括底片、简图和照片等)及缺陷处理情况等,应出具正式报告,并移交生产单位。5.4.5 高温过热器或高温再热器高温段如采用18-8不锈钢时,其异种钢焊口应在运行810万小时,进行宏观检查和20%无损探伤抽查。5.4.6 每次大修时,由锅炉检修部门指定专人对水冷壁管壁温较高部位进行有无变形、鼓包、磨损及表面裂纹等宏观检查,发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处理。对火焰温度较高,有垢下腐蚀部位的水冷壁管应做5%壁厚抽检,要有检验报告,并附检验部位示意图。5.4.7 每次大修,由锅炉检修部门指定专人对省煤器进行有无磨损(易磨处)、变形等宏观检查,要有检查记录。5.4.8 每次
45、大修,锅炉检修部门指定专人对过热器、再热器进行有无变形、鼓包、胀粗、严重氧化、表面蠕变裂纹等宏观检测,对各级过热器、再热器管子在有代表性的固定部位,用专用卡具进行蠕胀测量。测量数据填入有附图的固定格式记录卡中。5.4.9 为了解壁温大于450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运行中的材质性能变化规律,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锅炉,在壁温最高处设监察管进行定期取样,取样周期为5万小时左右。检查监察管壁厚、管径、组织、碳化物成分和结构、脱碳层和力学性能等变化。5.4.10 受热面管子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报废:5.4.10.1 碳钢管子局部胀粗超过管子外径的3.5%;合金钢管局部胀粗超过2.5%时(当经常发生爆破时,应适
46、当降低其允许蠕变量);5.4.10.2 高温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外表面氧化皮厚度超过0.6mm,或晶界氧化裂纹深度超过5个晶粒;5.4.10.3 管子外表面有宏观裂纹;5.4.10.4 微观检验发现蠕变裂纹;5.4.10.5 奥氏体不锈钢管产生应力腐蚀裂纹;5.4.10.6 12cr2mowvtib(钢研102)钢管b540mpa、518%,或碳化物明显(34m)聚集长大;5.4.10.7 管壁厚度减薄到小于强度计算壁厚时,或减薄量大于壁厚的30%;5.4.10.8 腐蚀点深度大于壁厚的30%;5.4.10.9 碳钢和钼钢管子石墨化达4级。注:若发现奥氏体不锈钢管有粗大的相沿晶界析出,应进行材质
47、鉴定。5.4.11 大修时,更换的受热面管子,100%涡流或超声波探伤(尤其注意管子两个端头区域的检验),单排管子进行0.7s压力下水压试验,制造厂的技术证件必须齐全,并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不全者要补全;对更换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全氩弧焊工艺焊接,对更换焊接接头要做到100%无损探伤检查。5.4.12 对cr-ni奥氏体钢管,在制造、运输、库存、安装、运行等各个环节中应采取如下防止应力腐蚀措施:5.4.12.1 cr-ni奥氏体钢直管、弯管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相应的热处理;5.4.12.2 cr-ni奥氏体钢锅炉排管应涂防锈漆和管口密封;5.4.12.3 应采用除盐水做水压试验,严禁用生水,试验
48、溶液应满足dl/t561的要求,氯离子应低于200g/l。水压试验后应及时把水放净,用压缩空气吹干。5.4.12.4 锅炉酸洗时所选择的酸洗介质和缓蚀剂均应有利于防止应力腐蚀。5.5 高温紧固件的技术监督高温螺栓的监督按部颁dl439、dl438-2000(第12章)和原东电企业标准20q/000-10501-92进行。5.6 锅筒的技术监督5.6.1 根据dl64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安装锅筒时,应重点进行下列检查:5.6.1.1 查阅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质量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如资料不全或对质量有怀疑,应进行复核检查,必要时应要求制造厂参加复验;5
49、.6.1.2 对汽包筒体纵焊缝的25%、环焊缝的10%(含全部t形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对人孔加强圈焊缝和返修过的部位应重点抽查;5.6.1.3 对集中下降管管座进行100%的无损探伤,对其它管座每种至少抽查2个进行无损探伤;5.6.1.4 对给水管座角焊缝进行无损探伤;5.6.1.5 对焊接接头表面100%进行宏观检查;5.6.1.6 对合金钢锅筒的每块钢板、每个管接头及焊缝均进行光谱检查;5.6.1.7 对筒体、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硬度抽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验按照jb3144的规定方法执行。5.6.2 锅炉投入运行5万小时,按6.4.1条b、c的要求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检查周期结合大修进
50、行。检查内容如下:5.6.2.1 宏观:筒体和封头内表面金属(尤其是水线附近和底部)和纵环焊缝、给水管和集中下降管管孔周围和孔内壁(尤其是拐角处)等可见部位、人孔加强圈焊缝和预埋件焊缝、封头过渡区和其它管座角焊缝及其热影响区,除锈后进行100%宏观检查。5.6.2.2 探伤:对集中下降管管座焊缝100%超声波探伤,分散下降管管座焊缝进行探伤抽查,对主焊缝(含t形接头)进行纵焊缝至少25%,环焊缝至少10%的无损探伤。5.6.3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如下处理措施:5.6.3.1 表面裂纹和其它表面缺陷可磨除,磨除后对该部位锅筒壁厚进行测量,按gb/t 9222规定或设计采用的强度计算标准进行强度校核
51、。5.6.3.2 磨除缺陷后,剩余壁厚小于强度计算壁厚时应进行补焊。补焊应按dl440的要求制定方案,经省公司审批后进行。若进行重大处理,应报国家电力公司和地方劳动局备案。5.6.3.3 对超标缺陷较多,超标幅度较大,暂时又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或采用一般方法难以确定裂纹等超标缺陷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时,应按cvda的规定进行安全性和剩余寿命评估。如评定结果为不可接受的缺陷,则必须进行补焊,或采取降参数运行和加强运行监督等措施。5.6.4 对退役锅炉的锅筒,检验内容按6.4.2进行,以后检验周期根据设备实际情况适当缩短。5.6.5 对碳钢或低合金高强度钢制造的锅筒,在安装和检修中严禁焊接拉钩或其它附
52、件。5.6.6 锅炉水压试验时,为了防止锅筒脆性破坏,水温不应低于锅炉制造厂所规定的试验水压温度,一般以3070为宜。5.6.7 在启动、运行、停炉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锅筒壁温上升和下降速度。高压炉应不超过60/h,中压炉不超过90/h,同时尽可能使温度均匀变化。对已投入运行的有超标缺陷的锅筒,锅筒壁温上升和下降速度还应适当减低,尽量减少启停次数,必要时可视具体情况,缩短检查的间隔时间或降参数运行。5.6.8 对按基本负荷设计的现已调峰的机组,按gb/t 9222的要求,应对锅筒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校核。采用国外引进材料制造的锅筒,可按生产国规定的周疲劳寿命计算方法进行。5.6.9 直流锅炉汽水分离
53、器的监督可参照锅筒的技术监督有关规定进行。5.6.10 锅筒、人孔门保温必须完整。5.7 联箱、给水管道的监督5.7.1 联箱安装前,应做如下检查:5.7.1.1 对所有联箱进行宏观检查,是否存在表面缺陷;5.7.1.2 合金钢箱体、封头、管接头以及这些部件的焊缝,必须逐个进行光谱分析;5.7.1.3 每个合金钢联箱母材及焊缝各1处进行硬度抽查;5.7.1.4 每个联箱抽1条环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每种管座角焊缝至少抽1个进行无损探伤,手孔管座角焊缝100%进行表面探伤;5.7.1.5 检查联箱(尤其是蒸汽联箱、减温器联箱)内部钻孔时有无遗留的杂物(如眼睛片、钢屑、石头等),如存在杂物,应进行彻
54、底清除。5.7.2 高温联箱的箱体蠕变监督,按dl441的规定进行。5.7.3对运行时间达10万小时的联箱,应进行全面检查,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宏观检查由锅炉检修指定专人进行,并出据检查报告。5.7.3.1 集汽联箱应进行如下检查:a. 箱体进行宏观、硬度、壁厚和金相检查;b. 安全门接管座100%的探伤检查;c. 变径管焊缝进行100%的宏观和探伤检查。5.7.3.2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应进行如下检查:a. 箱体进行宏观、硬度、壁厚和复膜金相检测;b. 封头焊缝进行100%的宏观和探伤检查;c. 排管管座及管孔间进行宏观和探伤抽查,应特别注意检查表面裂纹和管孔处周围处有无裂纹。
55、5.7.3.3减温器联箱应进行如下检查:a. 封头焊缝进行100%的宏观和探伤检查;b. 内套管、喷头和内壁进行内窥镜检查,必要时对箱体进行超声波探伤。5.7.3.4 省煤器水冷壁联箱封头焊缝应至少进行25%的宏观和无损探伤抽查,以后每次抽查25%,直到全部查完。5.7.4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如下处理措施:5.7.4.1 较浅的表面缺陷应打磨圆滑过渡;5.7.4.2 磨除缺陷后,如剩余壁厚小于强度计算壁厚,应采取修补措施;5.7.4.3 发现裂纹时,应更换;5.7.4.4 套筒、喷头发现裂纹时,应更换。5.7.5 工作压力不小于5.88mpa的主给水管道,运行5万小时,应做如下检查:5.7.5.
56、1 对三通、阀门进行宏观检查(表面打磨,用放大镜);5.7.5.2 对20%的弯管进行宏观(表面打磨,用放大镜)、测厚(每个外弧不少于五点)抽查;5.7.5.3 对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宏观和20%无损探伤;5.7.5.4 对阀门后管段进行壁厚测量。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5.7.6 100mw及以上机组的给水管道,运行10万小时,应对管系及支吊架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整。检查和调整的具体实施措施按dl/t616规定进行。5.8 汽轮发电机转子技术监督5.8.1 汽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和发电机大轴、护环、风扇叶等重要转动部件,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查阅制造厂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若发现资料不全或质量有问题时,应要求制造厂补检或采取相应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平衡点探索
- 区块链助力教育管理实现数字化升级
- 买方回复销售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维护与风险降低方案
- 医疗大数据助力精准疾病预测与防控
- bot水务合同范例
- 视网膜震荡与挫伤的临床护理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 PDF版含答案
- 临时雇佣饭店合同范例
- 2024年天然气液化模块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Product Monitoring产品监视与测量程序(中英文)
- 压力管道安全检查表参考范本
- SB∕T 10170-2007 腐乳
- 外贸进出口流程图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 皮肤管理--ppt课件
- 双向气动插板门使用说明书
- 无生老母救世血书宝卷
- (完整版)2019年高考数学浙江卷(附答案)
- 信用社大额贷款会审制度
- 门式起重机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