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2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3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蔡安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与韩愈相关的文化常识。2学习本诗运用通感、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3、与琵琶行对比,体会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缘琴而发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唐代是一个诗歌和音乐的时代,音乐成为了诗人们表现的题材,许多杰出的诗人 都有出色的音乐描写诗流传至今,例如我们上星期刚学的白居易的琵琶行, 还有诗仙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诗鬼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还有韩愈的听 颖师弹琴等等。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韩愈的听

2、颖师弹琴。二、简介作家、背景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 文运动”,古文运动与白元二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相呼应。苏轼赞其为“文 起八代之衰”。他一生宦海浮沉,起起落落,屡次上奏剖析政事,屡遭贬斥。792年登进士第,816年先迁为中书舍人,后降为太子右庶子。817年升任刑部 侍郎。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2、背景 颖师是当时一位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曾经向几位诗人请求作诗表扬自己 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之句。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3、师旷弹清角 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然而到了 “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 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乐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 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三、诵读:讲解内容,鉴赏艺术手法。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2、请1-2名学生范读诗歌,教师引导其读出诗中音乐的变化,找出前五句中出现的音乐形象:儿女、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凤凰。3、诗歌解读。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一一昵昵,亲昵,指儿女之间的亲热之态。尔汝,指的是交好的人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表示亲近。怨,嗔怨。画面上,首 句描绘了一幅儿女私语的场景,而且语音上,“昵”、“女”、“语”、“尔

4、”、“汝”等字,读起来看似拗口,实际上正好符合了细语呢哝的特点。首句表现了 音乐的细语柔情。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一一画风突变,音乐陡然像勇士一样,昂扬激越,雄健刚强,气势非凡,奔赴敌场,与上句的儿女私语比较,一柔一刚,形势悬殊。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一一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 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 飘浮不定,若有若无,轻盈灵动。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静谧灵长。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一一主谓倒装,百鸟群喧啾,一大群鸟儿叽叽喳喳 地叫着,展现的是一幅热闹的景象,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 长鸣,孤单却高傲。

5、热闹的乐声,主旋律突然清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一一这只凤凰一心向上,不愿与平凡的百 鸟为伍,却饱受跻攀之苦,最终还是跌落下来。主旋律先是昂扬向上,而后骤然 低落,戛然而止。小结:前五句是对颖师音乐的直接描写,然而作者并没有选择描述听到的乐 曲如何,而是运用五个意象(儿女、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凤凰),刻画多幅 场面(儿女私语、勇士赴敌、云絮飘扬、众鸟喧啾、凤凰高飞、失势落千丈), 作者描写的这些场景,分别表现了颖师所奏乐曲的哪些变化?(细语柔情一一 刚强雄健一一空灵静谧一一热闹喧杂一一挣扎跌落)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和琵琶行相比有哪些异同?(同:比喻、对比、通感、拟声;异

6、:景物烘托。会拓展开讲。)4、齐读后四句,思考后四句的内容。(后四句写的是作者听颖师弹奏的反应和感受。可以算是对颖师音乐的侧面描 写。)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簧。一一可惜啊,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却不懂音乐。未 省:不懂得。丝簧:弦乐、管乐,指音乐。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一一自从听了你的弹奏,音乐变跌宕起伏,我心中情绪也变化万千,坐立难安。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一一情感上的强烈刺激,让我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眼泪已经湿了我的衣襟。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一一颖师啊!你实在很厉害!你的弹奏就好像 将冰与火置于我的胸膛。意思是说,冰火原不相容,但颖师技法高超,将其融为 一体,时而将我引入欢乐的

7、天堂,时而将我掷入悲苦的地域。冰炭置肠运用了通 感的手法,化听觉为感觉。可见,颖师弹奏的音乐对作者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大家回忆一下,白居易琵琶 行中,作者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是什么反应?(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 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 衫湿。)白居易泪沾衣裳,是因为停了琵琶女的乐曲和身世后,联想到了自己, 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而韩愈呢?他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啊? 当我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如果只抓住作者描摹的音乐节奏,而不去挖掘作者蕴 含在诗中的情志,便无法体会隐藏在诗歌里面的内涵。

8、 一首诗,或示之以儿女柔 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寄寓超凡脱俗之想,或叹息坎 坷不遇之悲。韩愈在听完颖师弹奏的乐曲后,坐立难安,泪雨滂沱,究竟是为什 么?四、体会情感韩愈从颖师跌宕起伏的乐声中,联想到了自己的宦海浮沉,起起落落。二十岁赴 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 G五岁登进士第,却又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三 十六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贬阳山令。四十九岁时先迁为中书舍 人,后降为太子右庶子。韩愈作此诗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四十九岁时),自然易从音乐中感伤自身的 不幸。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升降起伏,正好与自己的仕途相符合。而音乐中那一只 飞出百鸟群的孤凤凰,“跻攀分寸不

9、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正是诗人那一年 仕途的写照,最能引起诗人的感伤。因而,韩愈描写的不仅仅是颖师乐曲中的节 奏变化,更是在叹息自己的仕途坎坷之悲啊。五、再次诵读,读出音乐变化,读出作者情感。六、讨论探究,加深理解同样是写对音乐的感受,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什么不同?1、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到“曲 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一个完整的音乐表演过程,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则从乐曲中途切入,只截取了精彩的一部分。2、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和琵琶女的人物形象是息息相关的,音乐是在为 人物做铺垫,作者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处处紧扣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感情。而听 颖诗弹琴中,颖师的身世经历并未出现。3、韩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