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_第1页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_第2页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_第3页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_第4页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金属吸气的危害 以溶解、吸附和化合状态存在于金属中的气体,在铸 锭凝固折出时,使铸锭产生气孔、缩松、起泡、分层等组 织缺陷,甚至出现氢脆危害,恶化材料的工艺性能和力学 性能。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1 金属熔体中的气体金属熔体中的气体 本章内容要点本章内容要点: n吸气过程 n气体的存在形式 n气眼和气泡的形成过程 n熔体中气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 有色金属中的气体有色金属中的气体 n本课程内容目录:本课程内容目录: n1.1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1.1.1熔体与炉气的作用熔体与炉气的作用 1.1.2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

2、形式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1.1.3气体的来源(气体的来源(炉气中、炉料中、炉衬中及铸造过程的吸气) n1.2熔体的吸气过程熔体的吸气过程 1.2.1熔体吸气的动力学过程熔体吸气的动力学过程(吸附,离解,扩散) 1.2.2气体在金属中的扩散传质气体在金属中的扩散传质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n1.3气眼、气孔的形成气眼、气孔的形成 1.3.1金属中气体的析出过程; 1.3.2金属熔体中气泡的形成条件; 1.3.3析出性气孔与反应性气孔形成过程。 (析出性气孔,反应性气孔) n1.4熔体中气体的检测方法熔体中气体的检测方法 2.4.1密度测试法; 2.4.2减压凝固法; 2.4.3定量减压测氢

3、法; 2.4.4第一气泡法; 2.4.5真空熔融抽出法;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2.4.6真空固体加热抽出法; 2.4.7惰性气体载体抽出法; 2.4.8遥测法; 2.4.9浓差电池法。 熔炼工艺:装炉熔化扒渣搅拌取样调整化学成分搅拌 精炼扒渣取样出炉铸锭。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n1.1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1.1.1熔体与气体的作用熔体与气体的作用 熔炼过程中相关的气体种类:熔炼过程中相关的气体种类: (1)单原子气体:Ar、He惰性气体,作为除气和除杂的载体; (2)双原子气体:H2、O2、N2简单气体,其中, H2、O2容易与Al 发生作用; (3)复 合

4、气 体:CO、CO2、H2O、CH4、SO2、H2S,SF6 其中, H2O 容易与Al发生作用。 熔体与气体的反应形式熔体与气体的反应形式 (1)铝氧反应; (2)铝水反应; (3)铝氢反应; (4)镁氧反应; (5)镁水反应; (6)镁氢反应; (7)镁氮反应; (8)镁硫反应。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铝氧反应 Al2OAlOAl2O3 O2 Al -Al2O3致密(900以下) -Al2O3破裂(900以上) 低价氧化物氧化膜致密;低价氧化物润湿性好,于铝熔体中造渣 -Al2O3的致密度好, 700起时厚度约为10m, 800时厚度约为20m , 气体和金属原子通过此厚度的氧化膜

5、非常困难,因此在800时铝熔体熔炼8小时, 几乎不能发生继续氧化现象。 当熔炼温度为900 ,-Al2O3向-Al2O3转化,由于-Al2O3密度较大,故发生氧 化膜破裂现象,其连续性遭到破坏,使氧化加剧进行,因此,铝熔应超过900。 -Al2O3的外表面是多孔结构的,极易吸附H气和水分,因此,夹杂与H气有伴生关系。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低温下的氧化膜是致密的低温下的氧化膜是致密的, , 其厚度为其厚度为10m,一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形一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形 成不均匀的、不连续的氧化膜成不均匀的、不连续的氧化膜, , 厚度增加并弥散于铝液内部的厚度增加并弥散于铝液内部的, ,空间结构如空间结构如

6、 图图, , 在铝晶格上铺出一个单元氧化物晶胞在铝晶格上铺出一个单元氧化物晶胞, , 形成六角形棱柱体形成六角形棱柱体, , 其内部棱其内部棱 边的铝原子边的铝原子, ,由于周围存在着很近的氧原子是强烈的电子受体由于周围存在着很近的氧原子是强烈的电子受体, ,具有剩余的具有剩余的 负电荷负电荷, , 因此与基体中的铝原子相比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因此与基体中的铝原子相比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 ,将是电子的受体将是电子的受体 , , 在其上面会出现氢电子密度的重新分配在其上面会出现氢电子密度的重新分配, ,成为吸附氢的活性中心成为吸附氢的活性中心, , 可称为可称为 “ 吸附窗吸附窗” , , 将为氢

7、气泡的形核提供基底。将为氢气泡的形核提供基底。 图图 Al2O3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气体气体(H)与与Al2O3伴生关系伴生关系 吸附理论吸附理论 形核理论形核理论 复合物理论复合物理论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铝熔体中的氢与夹杂存在着某种共生存的相互作用关系铝熔体中的氢与夹杂存在着某种共生存的相互作用关系, , 影响铝中气影响铝中气 孔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夹杂物孔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夹杂物, , 只有排除夹杂物只有排除夹杂物, , 才能保证铝液质量。弄清才能保证铝液质量。弄清 铝熔体中夹杂与氢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实质铝熔体中夹杂与氢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实质, , 对于铝液净化工艺的合理对于铝液净化

8、工艺的合理 设计极为重要设计极为重要, , 是改善和提高铝液净化效果的理论基础。是改善和提高铝液净化效果的理论基础。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铝中元素与氧反应:铝中元素与氧反应: 按合金元素与氧的亲和力的大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BeLiMgNaCaAlTiSiMn CrZnFeNiCu Al以下的与氧和亲和力小,非活性元素,形成复杂的氧化物, 其组织致密,对铝液起屏蔽保护作用; Al以上的与氧亲和力大,是表面活性,所形成的组织硫松,对铝液无屏蔽和保 护作用,同时,蒸汽压高,所以,增加了铝熔体的倾向,所以, 要覆盖剂保护。 Al2O3对铝熔体的保护作用,与铝熔体中的合金元素有关!对铝熔体的保

9、护作用,与铝熔体中的合金元素有关! 例如:Al-Mg合金,形成的氧化膜其结构是变化的,当M g含量 较低时,为-Al2O3结构(Mg固溶在-Al2O3 中),当Mg含量为 0.11,0%时,氧化膜为Al2O3和MgO的混合物,当Mg含量超过1.5%时, 为MgO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氧化的致密度氧化的致密度: V0/mVm 其中:其中:V 0为氧化物的摩尔体积,为氧化物的摩尔体积,Vm为金属熔体的摩尔体积,为金属熔体的摩尔体积,m为为1Mol氧化物中氧化物中 含有的金属原子摩尔数,含有的金属原子摩尔数,Al2O3,m=2。 1,氧化膜致密,氧化膜致密, 氧化膜疏松,例如:氧化膜疏松,例如:

10、 -Al2O3, =1.42, Mgo, =0.81 熔体对氧化物的润湿性:熔体对氧化物的润湿性: 熔体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通常有黏附功表示:熔体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通常有黏附功表示: cosW黏附黏附/熔体熔体1 其中:其中:为真空条件下熔体与固相间的润湿角,为真空条件下熔体与固相间的润湿角, W黏附为黏附功的,黏附为黏附功的, 熔体为熔体的熔体为熔体的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 黏附功的大小与熔体与固相之间的键合类型有关,并按以下顺序递增:分子键、离子黏附功的大小与熔体与固相之间的键合类型有关,并按以下顺序递增:分子键、离子 键、共价键、金属键。键、共价键、金属键。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A

11、l2O3、AlO、Al2O的润湿角与温度间的关系:的润湿角与温度间的关系: 氧化物氧化物 Al2O3 AlO Al2O 温温 度度 700850 8001100 11001200 润湿角润湿角 156160 80100 4060 可见:随温度的升高,铝熔体的润湿角发生跳跃式变化。可见:随温度的升高,铝熔体的润湿角发生跳跃式变化。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2)铝水反应)铝水反应 (a)温度低于250:2Al6H2O=2Al(OH)3+3H2 (b)温度高于400 :2Al3H2O=Al2O3+6H 造成的析氢现象:H分压远大于H2,是析氢的主要原因,2Al(OH)3Al2O32H2O 又会形成

12、H。 因此,即使水蒸汽的浓度很低,也会造成析因此,即使水蒸汽的浓度很低,也会造成析H形象,活性元素加剧析形象,活性元素加剧析H! (c)当有活性较强的合金元素时,与水反应形成疏松的氧化膜,例如 : MgH2O=MgO+2H 经推算分析得出铝液中气体的分压之比:经推算分析得出铝液中气体的分压之比:P PH H2 2/P/PH H2 2O O7.37.310104 4, , 可见即可见即 使使PH2O微小微小, , 平衡的气也可以达到很高值。当铝液温度平衡的气也可以达到很高值。当铝液温度727727时时, , 极微小的极微小的 PH2O条件也能与铝液发生反应条件也能与铝液发生反应, , 说明任何虽

13、经烘干的工具、熔剂等说明任何虽经烘干的工具、熔剂等, , 对铝对铝 液均是潮湿的液均是潮湿的, , 还会使之吸氢。还会使之吸氢。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铝合金熔体中氢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铝合金熔体中氢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 (1 1)铝合金中约占的氢以原子状态固溶于金属晶格间隙)铝合金中约占的氢以原子状态固溶于金属晶格间隙, ,这种以原子状这种以原子状 态溶解于铝合金中的氢态溶解于铝合金中的氢, ,称为溶解型;称为溶解型; (2 2)还有少部分氢以分子态残存于金属中)还有少部分氢以分子态残存于金属中, ,吸附在夹杂的表面或显微缩松吸附在夹杂的表面或显微缩松 处处, ,形成负曲率半径的氢气泡形成

14、负曲率半径的氢气泡, ,称吸附型:称吸附型: (3 3)若铝合金中的气体含量超过固溶极限或铝合金中含有化学亲和力大)若铝合金中的气体含量超过固溶极限或铝合金中含有化学亲和力大 于气体原子间亲和力的金属原子如斓、妮、钛、锆等于气体原子间亲和力的金属原子如斓、妮、钛、锆等, ,氢将与金属氢将与金属 原子形成金属氢化物原子形成金属氢化物, ,以化合物形态弥散于晶粒内或存在晶界上。以化合物形态弥散于晶粒内或存在晶界上。 影响氢在铝及其合金熔体中溶解度的因素影响氢在铝及其合金熔体中溶解度的因素: 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的, ,包括熔体的温度、压力、合金化学成分、熔炼的炉气氛包括熔体的温度、压力、合金化学成分

15、、熔炼的炉气氛 围、氧化夹杂物等因素。围、氧化夹杂物等因素。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图图 纯纯Al中中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氢在纯铝液相及固相中的溶解度相差约倍左右氢在纯铝液相及固相中的溶解度相差约倍左右, ,且发生突且发生突 变,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随温度的变化与熔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变,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随温度的变化与熔体结构随温度的变 化密切相关化密切相关, ,在熔点左右熔体结构发生了突变在熔点左右熔体结构发生了突变, ,从而导致铝合金从而导致铝合金 熔体中氢含量该温度处发生转折。熔体中氢含量该温度处发生转折。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表表 氢在铝中的溶解度氢在铝中的溶

16、解度(ml/ 100g Al)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图图 ZL101合金液中的饱和吸氢量与氢分压及温度的关系合金液中的饱和吸氢量与氢分压及温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温度和体系中的湿气分压是影响氢在铝合金熔体中溶解度的客观因素温度和体系中的湿气分压是影响氢在铝合金熔体中溶解度的客观因素, , 铝熔体中的氢含量随熔体过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铝熔体中的氢含量随熔体过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原因是高温条件下原因是高温条件下, ,熔体中的氧熔体中的氧 化夹杂物多化夹杂物多, ,吸氢就多的缘故吸氢就多的缘故。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图图 氢含量与氢含量与Al-Si合金中合金中Si含量及温度的关系

17、含量及温度的关系 对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的影响与液态一合金熔体结构有关对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的影响与液态一合金熔体结构有关, ,由于铝合金由于铝合金 熔体中含量的变化引起铝合金熔体中自由体积的变化熔体中含量的变化引起铝合金熔体中自由体积的变化. .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铝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对熔体中的含氢量的影响也极为重要铝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对熔体中的含氢量的影响也极为重要, ,当铝合金当铝合金 熔体中夹杂物含量为熔体中夹杂物含量为0.002%0.002%和和0.02%0.02%时时, ,熔体中相应的氢含量分别熔体中相应的氢含量分别 0.2cm0.2cm3 3/100gAl/100gAl和和0.

18、35cm3/100gAl,在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在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相同的条件下, ,氧氧 化夹杂物的含量越高化夹杂物的含量越高, ,铝合金组织中由氢引起的针孔率越高铝合金组织中由氢引起的针孔率越高“即便是铝合金即便是铝合金 熔体中含有少量的氧化夹杂物熔体中含有少量的氧化夹杂物, ,也能显著降低氢在铝合金中形成氢致缺陷的也能显著降低氢在铝合金中形成氢致缺陷的 临界浓度值。临界浓度值。 双原子气体的平方根公式:双原子气体的平方根公式:SKP1/2 其中,一定温度下双原子气体的溶解度其中,一定温度下双原子气体的溶解度S与金属熔体气体界面处气体分压与金属熔体气体界面处气体分压P 的平方根成

19、正比,系数为的平方根成正比,系数为K。但是当铝熔体的氧化膜存在时,不完全符合此关系。但是当铝熔体的氧化膜存在时,不完全符合此关系。 环境压力对铝熔体中环境压力对铝熔体中H含量的影响含量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铝熔体中合金元素对铝熔体中H含量的影响含量的影响 主要考虑合金元素对主要考虑合金元素对H活度系数的影响情况,从而改变活度系数的影响情况,从而改变 了了H在铝熔体中的溶解度。在铝熔体中的溶解度。 例如:例如:H的活度系数随的活度系数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溶解度随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溶解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 c)H与Al可形成间隙固熔体,溶解

20、在Al熔体中是金属熔体的流动性降低属熔体的流动性降低, 使固态金属的塑性降低,金属凝固时金属凝固时,H的溶解度降低18倍,H可能变成可能变成H2, 机械性能降低,并影响导电和导热等物理性能。 ( b)H的存在形式:H与Al可形成间隙固熔体H与氧化物吸附H2H的化合物的化合物 (a)铝熔体中含气量,H约占7090; (3)铝熔体中的)铝熔体中的H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镁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镁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 镁液易于与大气中的氧、水蒸气、氮气反应生产不溶解于镁液的、难熔的MgO、 Mg3N2等化合物,形成夹杂。 4 Mg与与O2的作用的作用 Mg与O的亲和力大于Al与O的亲和力,同时,MgO

21、为疏松的氧 化膜,使氧化过程不断进行,并且,当温度超过500时候,氧化 速率急剧增加,并因是放热反应和MgO绝热性质,出现燃烧的现象, 甚至高于Mg的沸点(1380K),引起Mg的大量汽化,发生爆炸。 氧化物的致密程度,用值氧化物体积/反应金属熔体的体积表示, 当1时候,致密。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各种金属元素的值 元素 CuAlMgFe 值1.741.270.782.18 各种金属元素的值 H的原子半径很小,是唯一能深透进固体金属中的气体,Mg与H的作 用分为4个过程: (1)吸附:熔体表面力场; (2)扩散:进入金属熔体纵深的过程; (3)溶解:H在Mg中的溶解度比在Al中的溶解度大两

22、个数量级; (4)化学作用:H与Mg不能形成化合物,只能形成间隙固溶体, 但H可与其它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5 Mg与与H的作用的作用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6 Mg与与N的作用的作用 7 Mg与与S、SO2的作用的作用 在Mg合金熔点以上,3MgN2Mg3N2 此反应比MgO2反应慢,同时,Mg3N2为粉末状,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 ,也不能阻止Mg的蒸发,所以,N2不能作用Mg的保护气体。 S遇Mg液体时,S蒸发为蒸气(沸点717K),并在Mg熔体的表面形成致 密的MgS薄膜,保护Mg不再氧化。 SO2遇Mg液体时,发生放热反应,形成致密保护膜,对Mg熔体起保护作 用,SO2为Mg的保护气

23、体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8 Mg与与H2O的作用的作用 Mg+H2O=MgO+H2+Q Mg+2H2O=Mg(OH)2+H2+Q 反应的特点是:强烈的放热,H2与大气中O作用形成水,并急剧汽化膨胀 ,导致猛烈的爆炸。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Mg防止氧化和燃烧的方法防止氧化和燃烧的方法 熔剂保护法熔剂保护法 气体保护法气体保护法 熔剂作用形式熔剂作用形式 熔剂要求与种类熔剂要求与种类 气体保护的机理气体保护的机理 SF6气体保护气体保护 熔剂作用形式:熔剂作用形式: (1)覆盖作用:形成覆盖层,隔离空气与水汽。)覆盖作用:形成覆盖层,隔离空气与水汽。 (2)精练作用:利用熔剂的润湿与吸附能

24、力,以及与金属熔体的密度差,分离夹杂物。)精练作用:利用熔剂的润湿与吸附能力,以及与金属熔体的密度差,分离夹杂物。 熔剂要求与种类:熔剂要求与种类: (1)熔剂的要求:熔点低,表面张力小,与金属熔体有较大的密度差,化学稳定性性好)熔剂的要求:熔点低,表面张力小,与金属熔体有较大的密度差,化学稳定性性好 (2)熔剂的种类:)熔剂的种类:MgCl2, KCl, BaCl2, CaF2, MgF2等。等。 MgCl2具有覆盖、精练和阻燃作用,阻燃作用:具有覆盖、精练和阻燃作用,阻燃作用: 2MgCl2+O2=2MgO+2Cl2 Mg+Cl2=MgCl2(在无熔剂覆盖的在无熔剂覆盖的Mg熔体表面形成了

25、保护层熔体表面形成了保护层)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KCl:MgCl2中加入中加入KCl能显著降低其熔点,能显著降低其熔点, (MgCl2KCl)E480, CE38.5,wt%KCl。 BaCl2:加重剂,使溶剂与熔体便于分离,:加重剂,使溶剂与熔体便于分离, 同时,可以增加溶剂的粘度。同时,可以增加溶剂的粘度。 CaF2:加重剂,使溶剂与熔体便于分离,:加重剂,使溶剂与熔体便于分离, 同时,可以增加溶剂的粘度。同时,可以增加溶剂的粘度。 MgF2:提高:提高MgO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强造杂能力。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强造杂能力。 常用溶剂的成分配比:常用溶剂的成分配比: 1 1无水光卤石:

26、无水光卤石:4452%MgCl2,3246%KCl,其余为氯盐,覆盖和精练用。,其余为氯盐,覆盖和精练用。 RJ-1熔剂:熔剂: 9295%无水光卤石无水光卤石, 58%BaCl2 ,覆盖和加重用。,覆盖和加重用。 RJ-2熔剂:熔剂: 9295%无水光卤石无水光卤石, 58%BaCl2 , 35%CaF2 CaF2的加入,提高了熔剂的黏度和精炼性能。的加入,提高了熔剂的黏度和精炼性能。 RJ-3熔剂:熔剂: 75%无水光卤石无水光卤石, 1520%CaF2 ,715%MgO,具有良好的精炼和覆盖性能,具有良好的精炼和覆盖性能, 并容易与并容易与Mg熔体分离。熔体分离。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27、 气体保护的机理气体保护的机理 保护气体主要有:保护气体主要有:CO2,SO2和和SF6气体气体 Mg与与CO2作用作用 高温下发生如下反应:高温下发生如下反应:2Mg+CO2=2MgO+C(无定型无定型)。 无定型无定型C附着在氧化膜的空隙处,提高镁氧化膜的致密程度,同时,其带正电的特性,附着在氧化膜的空隙处,提高镁氧化膜的致密程度,同时,其带正电的特性, 抑制镁的扩散,从而抑制了镁的氧化。抑制镁的扩散,从而抑制了镁的氧化。 Mg与与SO2作用作用 高温下发生如下反应:高温下发生如下反应:3Mg+SO2=2MgO+MgS。 MgS致密程度高,抑制了镁的氧化。致密程度高,抑制了镁的氧化。 Mg

28、与与SF6作用作用 高温下,含有高温下,含有SF6的气体与镁发生如下反应:的气体与镁发生如下反应: Mg+SF6O2=2MgO 2Mg+O2SF6=MgOMgF2SO2MgS(微量)(微量) MgO和和MgS形成了致密保护层,能抑制了镁的氧化。形成了致密保护层,能抑制了镁的氧化。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气体保护的机理:气体保护的机理: (1)与镁熔体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与镁熔体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阻止镁熔体的蒸发;)阻止镁熔体的蒸发; (3)保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隔绝镁与氧的接触。)保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隔绝镁与氧的接触。 SF6气体

29、保护气体保护 (1)SF6气体特性:温室效应,具有化学惰性,无毒,在常温下极稳定。气体特性:温室效应,具有化学惰性,无毒,在常温下极稳定。 2Mg+O2SF6=MgOMgF2SO2MgS (2)SF6气体保护机理:气体保护机理: MgOMgF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3)SF6混合气体组成:混合气体组成: (a)SF6混合气体:干燥空气混合气体:干燥空气SF6 (b)SF6混合气:干燥空气混合气:干燥空气CO2SF6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温度温度/K混合气体的成分混合气体的成分/V%保护效果保护效果 非常好非常好 非常好非常好 非常好非常好 923978 923978 92

30、3978 空气空气+(0.040.2)SF6 75空气空气+25CO2+0.2SF6 50空气空气+50CO2+0.3SF6 不同温度下混合气成分不同温度下混合气成分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AirCO2SF6混合气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混合气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熔室熔室 泵室泵室 N2SF6混合气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混合气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混合气体压力和流量控制系统混合气体压力和流量控制系统 1、2氩气瓶,3、4、10、36、39、40压力表,5、6、37、38压力开关, 7、8、1114、2528、33、34电磁阀,9、35减压阀,1518、29

31、32节流阀, 1922流量计,23、24空气过虑器,41、42氢气瓶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23 4 5 6 7 8 9 10 11 熔炼系统炉体内部结构熔炼系统炉体内部结构 1 镁锭预热及添加装置;2 熔室测温电偶;3 叶轮泵电机;4 炉盖;5 炉体保温 ;6 浇铸管;7 浇铸管保温;8 叶轮泵泵体;9 不锈钢坩埚;10 泵室测温电偶; 11 气压式液面仪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Ar2 保护的全封闭熔炼与浇注系统保护的全封闭熔炼与浇注系统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1.2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金属中的气体主要是氢、氧、氮三种气体,金属中

32、的气体主要是氢、氧、氮三种气体, n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n(1)化合物形式:氧化物、氮化物、氢化物;)化合物形式:氧化物、氮化物、氢化物; n(2)气体形式:吸附在夹杂物上、单纯气泡;)气体形式:吸附在夹杂物上、单纯气泡; n(3)溶解形式:溶解在金属熔体中、金属晶格中形成间隙固溶体;)溶解形式:溶解在金属熔体中、金属晶格中形成间隙固溶体;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不同形态的气体去除的难易程度不同形态的气体去除的难易程度: (1)气体形式和吸附形式时,最容易去除; (2)溶解形式,特别是与金属形成间隙固溶体时,最难去除。 1.1.3气体的来源气体的来源 (1)从炉

33、气中吸收的气体;)从炉气中吸收的气体; 就吸H而言,炉气中的H2不是吸H的主要气源,其原因是:大气中H2 的分压极低,小于Al熔体中H的分压; H2O蒸汽与Al反应是吸H的主要来源。 温度高于400:2Al3H2O=Al2O3+6H 造成的析氢现象:H分压远大于H2,是析氢的主要原因。 (2)从炉料中带来的气体)从炉料中带来的气体(吸潮);吸潮); 炉料:金属原料,中间合金,合金,熔炼用溶剂; (1gH2O与Al发生反应能形成1224cm3标准态的的H2)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炉料中带入的水份、油污是造成吸H的主要原因, 油污与油污与Al反应式为:反应式为: 因此,炉料入炉前应进行烘干及清

34、洁处理。因此,炉料入炉前应进行烘干及清洁处理。 (3)炉衬和工具上吸附的气体;)炉衬和工具上吸附的气体; 主要是指工具上因吸附水份而引起金属熔体吸气的现象,例如:烘炉及工主要是指工具上因吸附水份而引起金属熔体吸气的现象,例如:烘炉及工 具涂料烘干不彻底。具涂料烘干不彻底。 (4)浇铸过程中吸收的气体。)浇铸过程中吸收的气体。 (a) 熔体流动过程的吸气:流动产生负压、氧化膜破裂,金属与空气接触;熔体流动过程的吸气:流动产生负压、氧化膜破裂,金属与空气接触; (b) 熔体铸造过程的吸气:铸模的涂料中挥发出了的气体或水汽。熔体铸造过程的吸气:铸模的涂料中挥发出了的气体或水汽。 HCAl 3 HCA

35、l 3 4 34nm n mm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2熔体的吸气过程熔体的吸气过程 1.2.1熔体吸气的动力学过程熔体吸气的动力学过程 吸气分为 :吸附、离解和扩散三阶段 吸附阶段 金属吸附气体有两种形式,即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a) 吸附阶段(物理吸附):由于金属表层原子受力不平衡,因而存在一表 面力场,当气体分子碰撞到金届表面时,产生吸附现象,吸附的气体处 于稳定的分子状态,故不能为金属所吸收。 (b) 离解阶段(化学吸附):当金属和气体间具有一定亲和力时,吸附在金 属表向的气体分子 离解为原于状态时,气体才能为金属熔体吸收,但 它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2) 扩散阶段: 吸附在金

36、属表面的气体原于,只有向金属内部扩散,才能 溶解于金属中。扩散过程就是气体原子从浓度较高的表面向浓度较低的 内部运动的过程。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n金属吸附H2的过程: H22H 2H (吸附) (离解) (溶解) 其中,分子态的H2 原子态的2H, 离解能为4eV 分子态的H 离子态的H+和e-, 离解能为10eV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综上所述,金属吸收气体由以下4个基本过程组 成 (a)气体分子碰撞并吸附在金属表面; (b)在金属表面上气体分子离解为原子; (c)以气体原子状态吸附在金属表面上; (d)气体原子扩散进入金属内部。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2.2气体在金属中的扩散

37、传质气体在金属中的扩散传质 dx dc DJ 占支配地位的是扩散过程,它决定着金属的吸气速度 由扩散第一定律: 压力和浓度间关系式: PkC 气体通过金属表面的扩散速度:) 2 exp( RT E P x K DJ D 式中:D为扩散系数,P为压强,K为系数,ED为扩散激活能,x为扩散层厚度 T为温度。 可见,扩散速度随温度的增加、金属厚度的减少、金属表面的气体分压 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与金属氧化膜的性质有关,同时,与表面状态有关。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3气眼、气孔的形成气眼、气孔的形成 1.3.1金属中气体的析出过程; 扩散至金属表面,形成汽泡 (动力是:气体的析出分压) 气体在金属

38、中的析出过程: 形核形成汽泡,并上浮 (动力是:异质形核与浮力) 汽泡析出的速度比扩散速度大23倍。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3.2金属熔体中气泡的形成条件 Pa Ph PH2Pa+Ph+2/r 式中:Pa为界面压力,Ph为静水压力 R为汽泡半径,为表面能。 汽泡形核并溢出的条件为: 气泡的形核条件为:异质形核,它可能来自于热扰动、 异质形核质点(悬浮物、模壁,结晶晶粒) 可见自发形核非常困难 气泡的长大条件:气泡形核后,由于压力差的作用,通过吸附气体原子而长大。 汽泡上浮:汽泡长大后,浮力增加,克服与异质核心的附着力,stokes力, 而上浮。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1.3.3析出性气

39、孔与反应性气孔 (a) 析出型气泡是金属凝固过程中,气体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气体,未能 及时排出所形成的气泡。 (b) 反应型气泡:金属熔体与铸模间的气相(水份和油污)反应而产生气 体,所形成气泡。 分析:析出型气泡的形成过程析出型气泡的形成过程: 其中,KCs/CL,,Cs和CL分别为气体在固相和液相中的溶解度 SL为气泡析出浓度 固相 液相 浓度C0/K 原始浓度C0 SL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铝液中的氢主要是以原子状态存在的。在凝固过程中铝液中的氢主要是以原子状态存在的。在凝固过程中, , 由于溶质再分配由于溶质再分配 规律规律, , 一部分氢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结晶的固相中一部分氢以固

40、溶体形式存在于结晶的固相中, , 其余因溶解度所限而富其余因溶解度所限而富 余的氢将被迫析出余的氢将被迫析出, , 而在凝固前沿发生氢的偏析而在凝固前沿发生氢的偏析, , 出现氢的富集区出现氢的富集区, , 即在固即在固 液相间形成氢的浓度梯度。在其形成的同时还可能有以下行为液相间形成氢的浓度梯度。在其形成的同时还可能有以下行为 由于与周围铝液间存在溶质氢的浓度差由于与周围铝液间存在溶质氢的浓度差, , 将发生氢原子的扩散将发生氢原子的扩散, , 浓度差浓度差 愈大愈大, , 扩散过程愈激烈扩散过程愈激烈; ;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随凝固过程的进行, , 富集区内氢原子浓度增加富集区内氢原子浓度增

41、加, , 当达过饱和状态时当达过饱和状态时, , 将将 析出氢分子析出氢分子, , 进而形成氢气泡。进而形成氢气泡。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从热力学的角度看, , 氢气泡形成前还必须先形成气核氢气泡形成前还必须先形成气核, , 只有当气核大于只有当气核大于 其临界尺寸时它才可稳定存在其临界尺寸时它才可稳定存在, ,同时还要克服铝液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力同时还要克服铝液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力, , 若在纯净的铝液中要形成气核若在纯净的铝液中要形成气核( (半径半径=0.1mm=0.1mm),需克服的附加压力可达),需克服的附加压力可达 1800Pa,1800Pa,因此,气核自生是困难的。因此,气核自生

42、是困难的。 实际上,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实验发现熔体中形成第一气泡的过饱和压实际上,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实验发现熔体中形成第一气泡的过饱和压 力只有力只有100Kpa100Kpa,这说明实际上的,这说明实际上的H H的形核是异质形核过程,与夹杂的吸附形的形核是异质形核过程,与夹杂的吸附形 核有关。核有关。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剖析 Al2O3- -H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铝熔体中杂与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铝熔体中杂与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夹杂对气孔夹杂对气孔 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对于氢依附于夹杂上生核的问题主要是从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对于氢依附于夹杂上生核的问题主要是从 热力学润湿性、附加压力等方面考虑的,热力学润湿性、附加压力等方面考虑的, 图表示在铝晶格上铺出一个单元氧化物晶胞图表示在铝晶格上铺出一个单元氧化物晶胞, , 形成六角形棱柱体形成六角形棱柱体, , 其内其内 部棱边的铝原子部棱边的铝原子, ,由于周围存在着很近的氧原子是强烈的电子受体由于周围存在着很近的氧原子是强烈的电子受体, ,具有剩具有剩 余的负电荷余的负电荷, , 因此与基体中的铝原子相比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因此与基体中的铝原子相比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 ,将是电子的将是电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