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诗歌鉴赏: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课型复习授课人刘红芳教学目标1、把握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主题2、品味意象冷暖,体会诗歌情感教 学过 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设导入: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 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 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 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而将意象含义和具体诗句中的意思结合起来简要分析将是今后命题的方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意 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解读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 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或者通 俗的说,凡是自然之物融入作者主观感情就形成意象
2、。如果这么说 很抽象的话,我们可以形象的举例说明,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这其中的“花”和“鸟”,花本无情,鸟本无意,但感 时伤别,融入作者情感以后,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二:出示教学目标1、把握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主题2、品味意象冷暖,体会诗歌情感三:解读目标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载体。在我国古典诗歌 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 定的,是诗人独特心声的表现。千百年来,正是通过这些意蕴相对 固定的意象内涵,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受他们独特的思想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的内涵,会给鉴 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例如,梅
3、”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它就成为诗歌的 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孤芳、傲雪凌霜的形象。同时,意象在诗歌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往往带有表现作者情感的修饰词,修饰词的不同,诗歌的情感色 调就不同。如果把能带给我们温暖、希望、愉悦的词称为暖色调的 词的话,那么相反,给我们孤独、寂寞、伤感的词就是冷色调的。 所谓意象的冷暖,也就是意象带给人的不同的情感体验。1、出示多媒体穿越意象的天空 倾听诗人的心声谈意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听教师解读意象。3、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意象4、多媒体出示目标把握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主
4、题 品味意象冷暖,体会诗歌情感5、教师解读目标6、学生讨论对意象的认识教学重点1、把握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主题教学难点1、品味意象冷暖,体会诗歌情感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计划1班级7、多媒体出示常见意象四:目标运用的前提:积累常见意象的内涵。如: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2、柳:离情的象征3、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5、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6、蝉:高洁同义词。7、寒蝉:渲染悲凉的气氛五:以熟悉的诗歌解析“意象内涵和冷暖”在诗歌表情达意中 的作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5、肠人在天涯。1、我们先找出其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2、然后分析某些意象的内涵,确定诗歌的主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天涯”,它往往同漂泊在外联系在一起, 人在天涯,想必是人漂泊在外。那么,人漂泊在外,此时是内心是 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看意象“夕阳” ,夕阳西下,日暮时刻,而漂泊8学生举例常见意象的内涵月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柳:如“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元稹) 、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6、点 点滴滴”(李清照 、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以蝉自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 永)渲染离别的伤感。9、教师引导学生用目标谈对诗歌的解读多媒体出示 天净沙秋思第一步找意象:作者选取的意象: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第二步品意象:“天涯”,它往往同漂泊 在外联系在一起;“夕阳”,夕阳西下,日暮 时刻,漂泊在外的人往往怀有思乡的情感; 藤 是一生命即将终结;树,树,已无生气;鸦,在民族文化中本来就是 一种
7、凶鸟,更何况是在夜幕将临的黄昏?道, 是古道,透过古字,我们看到的多年失修, 坑坑洼洼,让人难行;风是砭人肌骨的寒风, 不是宜人的春风;马是瘦马,人骑上去摇摇 欲坠,更“载不动许多愁;太阳,是即将落 山的夕阳,人,是断肠人。把这些意象的修 饰词品味一下,就可感受到衰败、凄凉深秋环境,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 者内心的悲戚。第三步做解答: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 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作者用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画龙点睛之笔和意象的色调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渲染情绪的惆怅、 忧愁、悲苦,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 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10、高考题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习题多媒体出示画
8、堂春根据以上所学方法,我们先来解决诗歌的主 题和情感。第一步找意象:落红、小雨霏霏、杏园 憔悴、杜鹃啼,这是暮春时节特有景物,可 见主题与春天有关,第二步品意象:落红、杜鹃啼本身就含伤感情怀,可见主题是伤春之作,更用“无 奈春归”直接点题。第三步做解答: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从所见所闻之春归的景物写起,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水”只 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 句写“杏园”用了 “憔悴”二字,写出春光 之迟暮,春归之伤感。所以此题答案为: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 鹃等残春景象(用到意象的内涵)
9、,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用到意象的情感色调)之情。在外的人往往怀有怎样的情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当然是思乡。所以本诗表达的主题与思乡有关。那漂泊在外的人是 怎样的思乡情怀?3、分析意象的修饰词,体味作者情感:藤,是一些枯藤,生命即将终结;树,是老树,已无生气;鸦,在民族文化中本来就是一种凶鸟,更何况是在夜幕将临的黄昏?道,是古道,透过古字,我们看到的多年失修,坑坑洼洼,让人难行; 风是砭人肌骨的寒风,不是宜人的春风;马是瘦马,人骑上去摇摇 欲坠,更“载不动许多愁;太阳,是即将落山的夕阳,人,是断肠 人。把这些意象的修饰词品味一下,就可感受到衰败、凄凉深秋环境:几根枯藤缠绕着
10、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 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4、通过意象,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在秋风萧萧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 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 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 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 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 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瑟 瑟。在这里,我们通过意象的内涵,把握了诗歌主旨,通过品 味意象
11、情感色调,体会到了诗歌的情感冷暖。五、洞穿高考:2008年的山东高考诗歌鉴赏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ni an):持取,捻弄。问题: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1、根据以上所学方法,我们先来解决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第一步找意象(有时意象不必全部找出,找有代表性的即可)第二步品意象(有时意象不必与修饰词割裂分析,它本身就饱含11、生讨论习题解法:多媒体出示春日即事第一步找意象:小雨、落花,这是暮春时节特有景物,可见主题与春天有关。“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第二
12、步品意象:说“无边丝雨细如愁” 这春日的丝雨容易唤起人们春光即失的寂寞 惆怅,而含愁的思绪与小雨丝丝之间又存在 某种形象上、意念上的联系。“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 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 愁怅也更深了。 “不到张罗地”,既表现门庭 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第三步做解答: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 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 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 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 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愁怅也更深 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
13、的慨叹。宿鸟反托出冷寂。“自掩门”的“自”,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 味,暗示这样的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 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 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情感第三步做解答: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写“落花”只是“铺径”, 写“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写“杏园” 用了“憔悴”二字,写出春光之迟暮,春归之伤感。2、根据以上分析,解答第一题: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 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所以此题答案为: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 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用到意象的内涵),表现伤春(惜 春)的无奈(用到意象的情感色调)之情。这是
14、典型的“将意象含义和具体诗句中的意思结合起来 简要分析的命题的方式”例子。六:对接练习(2008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 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第一步找意象(有时意象不必全部找出,找有代表性的即可)第二步品意象(有时意象不必与修饰词割裂分析,它本身就饱含情感第三步做解答: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 眼前所见, 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 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 寂寞愁怅也更深了。 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张罗地”借指自己的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 慨叹。宿鸟反托出冷寂。“自掩门”的“自”,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这样的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 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冋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主题月亮(思乡)、柳 (离情)、蝉 (咼洁)2、品味意象冷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简易店铺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建设设计与实施合同
- 心电监护仪器使用流程
- 恋爱婚姻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疼痛护理常规
- 2025亚马逊美容个护市场深度洞察报告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历史(B)
- 浙江省六校(杭州二中 温州中学 金华一中 绍兴一中 舟山中学 衢州二中)联盟2025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卷英语试卷+答案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
- 医学伦理学情景剧
- 风电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测试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几何画板教程》课件
- 派出所民警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ERAS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 (新版)滑雪指导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
- 中外合作办学可行性方案
- 新会陈皮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