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夯基达标练习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夯基达标练习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夯基达标练习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夯基达标练习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语文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夯基达标练习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语文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夯基 我达标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午餐( cn)污染 ( r n) 障碍(i ) 概率( gi )b. 决策( ju )谚语( yn)福利( f ) 抱怨 ( yun)c. 涉足( sh)储备( ch) 利润( r n) 住宿 ( s)d. 稀缺( x)博学( b)租用( z) 赚取( zhun)解析: b 项中的“福”应读“ f ”。答案: b2.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效应谨慎放肆驾驶b. 激励捷径决策收益c. 伙食壮况控制管制d. 探讨稀缺贮藏起源解析: c 项中的“壮况”应为“状况”。答案: c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2、假如语言能够产生物质材料,那么夸大其词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b. 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决不会一帆风顺。c. 我们办案人员要深入调查取证,不能片面地听取一家之言。d. 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伤害。解析: a 项“夸大其词”指写文章或说话不切实际,夸大事实。此处应为“夸夸其谈”。 c 项“一家之言”应改为“一面之词”。 d项“集腋成裘”是褒义词,用来指错误的积累不恰当。答案: b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b. 由于一个经济的 行为反映了组

3、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c.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事件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d. 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解析: d 项犯了句式杂糅的错误。答案: d5. 下列各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选自曼昆的经济学基础(第二版)。b. 我们必须清楚与不同税负形式相关的负担是多少。c. 有许多经济问题会激起你的好奇心。为什么在纽约找公寓如此困难?为什么如果旅客停留周六一个晚上,航空公司对往返机票的收费就要低?d.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解析: d 项中的问

4、号应删掉。答案: d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8 题。用心爱心专心- 1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益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

5、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6. “大炮”与“黄油”各指什么?(不超过10 个字。)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由“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这句话可归纳出来。参考答案: 国防开支和国民消费支出。7. 选择“大炮与黄油”的含义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经济原理?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注意语言的归纳。参考答案: 选择“大炮与黄油”指如何决定国防开支和国内国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体现了“人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这一经济原理。8. 在环境与收入的关系上,你应如何作出取舍?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问

6、题,整合知识,阐述观点的能力。应首先关注环境保护。答案: 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 12 题。生命的一抹郭枫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地喟叹。那些稚气的举动

7、,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览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景象于心版上: 石头城苍凉的落日, 西子湖柔美的夜月, 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

8、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 30 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用心爱心专心- 2 -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

9、拙稚呢?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 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 要有一片静美 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淡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世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沉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 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

10、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9. 第段中说: “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概括为什么?解析: 首先要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要把握这句话的语境及前后文的意思。参考答案: 热爱美好的生命;为美好生命的逝去而感伤。10. 第段中,作者把自己比作蜘蛛。( 1)二者的相似点是 _(不超过 30 个字。)( 2)文中说: “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 ”这

11、两种说法的区别是 _ (不超过 15 个字。)解析: 这两道题都可以在原文中从问话的前后找到答案,这类题目一般采用由近及远的原则。答 案:(1)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2)强调“我”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11. 第段最后说: “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从全文来看,“我”得到的“启示”是 _ 。(不超过 30 个字。)“充实我”的意思是 _ 。(不超过 35 个字。)“美化我”的意思是 _ _ 。(不超过 20 个字。)解析: 通读全文,充分理解“启示” “充实”“美化”的意思,分别从文章中找与此相对应的内容。答案: 在平淡中

12、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常发现许多事物每天都有新的意义保持孩童的拙稚,独守文学天地,微笑着面对七彩人生12.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物欲蠢动的世界和非现实的精神清明的世界。b. 作者在人海中打滚了 30 多年,历尽沧桑,可仍固守着心灵的纯真。c. 作者的生活态度是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讽,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d. 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他的心愿。美是什么,作者年轻时说不出来。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美就是真理,美就是永恒。解析: d 项与文章内容不符,从最后一段我们知道美和永恒

13、还是作者无法了解的问题。答案: d二、语言运用13. 按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写两个句子。例句: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用心爱心专心- 3 -解析: 请注意原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仿写的语句也应是假设关系。同时应注意最后一个句子要点明寓意。答案示例:( 1)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你将收获一片甜蜜。( 2)如果你种下的是毅力,秋天你将收获满仓的知识。读书做人曼昆的成名,是因他对经济学思想的突出贡献。众所周知,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停滞膨胀,使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主流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受到严重质疑。一些新学派纷纷登场,其中曼昆尤为一枝独树。他不是放弃凯恩斯主义,而是通过自己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努力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一个新的、更坚实的微观基础。他大量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升华于各家之言之上。曼昆随和的个人作风,也给哈佛相当严肃的师生关系吹进了一缕新风。当学生问到他不熟悉的问题时,他从不讳言自己对此缺乏研究。曼昆说话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