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五年高考全国理综试题卷1和答案_第1页
(2013--2017)五年高考全国理综试题卷1和答案_第2页
(2013--2017)五年高考全国理综试题卷1和答案_第3页
(2013--2017)五年高考全国理综试题卷1和答案_第4页
(2013--2017)五年高考全国理综试题卷1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I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

2、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 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 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

3、某植物离体 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 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承As養舉窑礁於t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 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 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

4、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 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弓I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 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

5、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 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i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 B. Fi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 乂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

6、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9 已知Q (b)、D (d )、Q ( p)的分子式均为C6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 .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 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 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管式炉 盛有wg的瓷舟 装置Q A. 、中依次盛装 KMnO4溶液、浓H2SC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

7、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 K,再停止加热 D. 装置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 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 所有短周期主族

8、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 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 Y属于同一周期 13 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g c(XJ) c(HX) A. Ksp ( H2X)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表示pH与lg C(HX 的变化关系 c(H 2X) C. NaHX溶液中 c(H

9、 ) c(OH ) 亠 2 亠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 c(HX ) c(X J c(OH =c(H ) 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 得0分。 14. 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 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 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B. 5.7 x 1kg m/s 22 C. 6.0 x

10、 1kg m/sd. 6.3 x 1kg m/s (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 15.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 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 a, b, 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 ma, mb, 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

11、纸面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 的是 A. ma mbmc C. mcmamb D.mcmbma 17 .大科学工程 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231231 1 H 1 Hf 2He0n,已知 出 的质量为2.0136u, 2He的质量为3.0150u, 0n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C. 2.7MeV D. 0.93MeV 18 .扫描对到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

12、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 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 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 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x x :x XX 齣TM扫描头創 g可加磁场区 底盘 紫钢薄板 jxx X EXXlx 7?=SO2(gH:O(l) +6(g) AH:=-151kJ moF1 f | SO;fe)-r2(s)+ 2H2O (1) =2HI(aq)- H2SOaq) 2 HI(aq) H2(g)+ I劇 H:S(g)+ HiSO4(aq)=S(s)4- SO=(g) +

13、2HQ(1) 热化学硫碘循环硫优氢分解联产氢气、硫黄系统(U)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I)和系统(H)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 (3) H?S与 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Q(g)COS(g) +fO(g)。在 610 K 时,将 0.10 mol CO 2 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H2S的平衡转化率!=%,反应平衡常数 K=。 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 ,H2S的转化率g21,该反应的也H0。 H2S转化率增大的是 D.N2 (填标号) 向反应器中再分别

14、充入下列气体,能使 A. H2SB. CQ2C.COS 29 ( 10分)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 可将病毒分为 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 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 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30 ( 9 分) 植物的CQ补偿点是指由于 CQ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 物的CO?补偿点大于

15、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1 )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 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 ,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 (填“大于0” “等于0” “小于0”)。 (2 )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 呼吸增加,原因是 。 31 . ( 8 分)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胶 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 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

16、渗透压降低, 水分由进入组织液, 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 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3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32 . ( 12 分)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 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 毛由等位基因(M/m )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 )公羊中基因型为 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 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 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17、;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某同学为了确定 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 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 =3 : 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 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 M/m 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则说明 M/m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 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 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 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 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18、勺同源区段 Y (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 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一一选修3 - ( 15分) (1)( 5分)氧气分子在 0 C和100 C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 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 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单位速皋洵隔的分子数 A. 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C时的情形

19、D.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 与0 C时相比,100 C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 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2)( 10分)如图,容积均为 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位于细管的 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 心、K3, 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 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 B的底部;关闭 心、心,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 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 p。的3 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C,汽缸导热。 (i)打开心,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 )接着打开Kj,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20、(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C,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34 .物理选修3 - ( 15分) (1)( 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0(0, 4)和S(0,乞)。两 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 -)的路程差为 m,两列波引起的点 B(4, 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填 加强”或 减弱”), 点C(0, 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填加强”或减弱”)。 S( P G; .24 2+二二八 图(a) (2)( 10分)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 R的半球体,

21、 0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 R、高 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 0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0C之间 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 率。 2R 35 .化学一一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 nm (填标号)。 A. 404.4B. 553.5 C. 589.2D. 670.8E. 766.5 (2) 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占据该能层

22、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 状为o 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 Cr彳氐,原因是o (3) 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离子的几何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 杂化类型为 o (4) KIQ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方结构,边长为a=0.446 nm ,晶 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 nm,与K紧邻的 位置。 O个数为 (5) 在KIQ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 则K处于位置,O处于 Ok 36 .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化合

23、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CHO + CHCHO NaOFU H30 A RCH=CHCHO + H20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 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3) E的结构简式为 。 (4) 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 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芳香化合物 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Q,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 : 2 : 2 : 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6) 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O*的

24、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37.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能分解尿素的 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 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打出两点即可)。 (2 )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 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填“尿素”“ NH4NO3” 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C4和Na? HPQ,其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

25、可)。 38 .生物一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 A)。回答 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 (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 不选用 作为载体,其原因是 。 (3 )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 A是否翻译

26、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 (填“蛋白A的基 因”或“蛋白A的抗体”)。 (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 程 的 先 导 , 如 果 说 他 们 的 工 作为 基 因 工 程 理 论的 建 立 提 供 了 启 示 , 那 么 , 这一 启 示是 2017年高考理综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D 2. B 3. C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C 13.D 、选择题 14. A 15. C 16. B 17.B 18.A 19.BC 20.AC21.AD 三、非选择

27、题 22. (1 )从左向右 (2)0.19 0.037 23. (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 增大增大 (3)0.391.17 24. ( 12 分)解: (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1 2 Ek0mv0 2 式中,m和V。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8 Ek0 =4.0 10 J 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 Ehmgh 2 5 式中,Vk是飞船在高度1.6 10 m处的速度大小。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12 Eh =2.4 10 J (2)飞船在高度h = 600m处的机械能为 1 2.0 Eh二喘 Vh)2 mgh 由功

28、能原理得 W = Eh,:-Eko 式中,W是飞船从高度600m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8 W =9.7 10 J 25. ( 20 分) 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 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 qE2 -mg 二 mai 油滴在时刻t1的速度为 Vi =v aiti (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i的匀强电场 t=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 E1增加至E2时,油滴做竖 a1满足 电场强度在时刻t1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2满足 qE2 mg 二 ma2 油

29、滴在时刻t2 =21的速度为 v2 =va2t1 由式得 V2 二V-2gt1 (2)由题意,在t =0时刻前有 qEmg 油滴从t =0到时刻t1的位移为 1 2 s =v0t1a1t1 2 油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t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S2 j2 由题给条件有 2 Vo =2g(2h) 式中h是B、A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点在A点之上,依题意有 $ s2 = h 由式得 Vo1 Vo 2 E2 =2 -2(一)2E1 gti4 gti 为使E2E!,应有 2一2竺(竺)2 1 gti 4 gti 即当0 ::: ti :(1 一_1)竺 2 g 或ti(i3)Vo 2 g 才是可能的

30、: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v2 0和v2 : 0两种情形。 若B在A点之下,依题意有 s s = -h 由?式得 Vo 1 Vo 2 E2=22()Ei gti 4 gti 为使E2 Ei,应有 2-2竺-丄(竺)2 .i gti 4 gti 即ti ( 5 i)Vo 2 g 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已舍去。 26. ( i5 分) (i) 避免b中压强过大 (2 )防止暴沸直形冷凝管 (3) 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 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NH + OH也NH3 +H2O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5) 迪 (1) 100 C、2h, 90C, 5h 27. ( 14 分) (2) FeT

31、iOs 4H 4CI 一 二 Fe2 TiOClj一 2H2O (3) 低于40C,O2L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C,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 导致TiO 2L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 4 _22 (5) 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 po3-)= 1.3 10 5 molL-1=1.3 X 10-17 mol L-1, I.OSO* c3(Mg2+) X c2(PO43-)值为(0.01) 3X (1.3 X 10-17) 2=1.7 X 1O-40 v Ksp 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 Mg(PO)2 沉淀。 高温 (6) 2FePO+ Li 2CO+ H

32、2GO= 2LiFePO+ MOf + 3CQ f 28. ( 14 分) (1) D 1 (2) HO(I)=H 2(g)+Q(g) H=+286 kJ/mol 2 HzS(g)=H2(g)+S(s) H=+20 kJ/mol系统(II ) (3 2.52.8 X 10- B 29. (10 分) (1) 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 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 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2) 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

33、RNA病毒;反之为 DNA病毒。 30. ( 9 分) (1) 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 CO的量,使密闭小室中 CO浓度降低,光 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大于0 (2) 甲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02使密闭小室中 O增加,而 O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 NADH发生 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0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31.(8 分) (1) 血浆 (2) 增加降低 (3)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2. ( 12 分) (1) 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 1 (2) 白毛个体全为雄性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3) 3 5 7 33. (

34、15 分) (1) ABC (2) (i )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 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v = pm (3po)V = (2V -场) 联立式得 = 2 P1=2po (ii )打开K3后,由式知,活塞必定上升。 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 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V2 (2乞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3 Po )V = P2V2 由式得 3V P2Po 由式知,打开 K3后活塞上升直到 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2誇Po (iii )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 300K升高到

35、T2二320K的等容过程中, 由查理定律得 _P2工 TT2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得 P3 = 1.6 Po 34. ( 15 分) (1) 2 减弱 加强 (2) 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0C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 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点反射。 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sin i = nsinr 由正弦定理有sin r sin(i -r) 2R R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 OC的夹角为 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L sin i R 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0C的距离。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sin

36、r = 6 V205 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n 二、2.05 : 1.43 35 .化学一一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 A (2) N 球形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 (3) V 形sp3 (4) 0.31512 (5) 体心棱心 36 .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苯甲醛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3) C6H5-匚匚匚-丁二 (4) COOCaH)H (5) (6) 37. (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 NHNO,能分解尿素

37、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NO,不能起到 筛选作用 (3) 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38. ( 15 分) (1) 基因A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 法表达出蛋白 A (2) 噬菌体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 (3)繁殖快、容易培养 (4)蛋白A的抗体 (5)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

38、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0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

39、,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 加入酶t加入底物t加入缓冲液t保温并计时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t加入酶t计时t加入缓冲液t保温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T加入底物T加入酶T保温并计时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T计时T加入酶T加入缓冲

40、液T保温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

41、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学科当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B.3C.4D.5 17.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

42、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 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 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h B.4h C.8h D.16h 18.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19. 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 00悬挂于0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 于水平

43、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 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 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 绳00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20. 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 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点的电势比P点高 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 B. 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 C. 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 D. 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 t =

44、3s时并排行驶,则 21.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 (5 分)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 的频率有20Hz、

45、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D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 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下 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O (2)已测得Si=8.89cm, S2 =9.5.cm, s3=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试验中重物受到 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Hz。 23. ( 10 分) 提供的器材有: 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

46、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60 C时,系统报警。 Q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 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i (最大阻值为 1000Q ),滑动变阻器 R2 (最大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 阻值为2000 Q),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 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 20mA时,报警器可 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 C时阻值为650.0 Qo (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 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填“ R

47、”或“ 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Q;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应置于 (填“ a”或“ 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 将开关向 (填“ c”或“ 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24. (14分)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0,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 ab (仅标出a端)和cd (仅标 出c端)长度均为L,质量分别为2m和m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abdca,并通 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

48、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使两金属棒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两根导线刚好不在磁场中,回路电阻为R两金属棒与斜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已知金属棒ab匀速下滑。求 (1)作用在金属棒 ab上的安培力的大小; (2)金属棒运动速度的大小。 25. ( 18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轨道 AC的底端A处,另一端 5 位于直轨道上 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直轨道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 C点,AC=7R A、B、 6 C D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

49、达E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 4 n 3口 4 sin 37, cos37 二 55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 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D处水平飞出后, 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 2 改变后P的质量。 26. (14 分) 氮的氧化物(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将NQ3还原生成 N。某

50、同 学在实验室中对 NH与NO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t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 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 NH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 (两端用夹子Ki、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 Y管中 Y管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 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

51、态水凝聚 打开K2 27. ( 15 分) 3+22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 (蓝紫色)、Cr (OH 4-(绿色)、CO-(橙红色)、CrO-(黄色) 等形式存在,Cr (OH 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63+与A|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 Cr2 (SQ) 3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 (2)CrO2-和Cr2O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 L-1的NaaCrO溶液中c (CO2 -)随c (H)的变化如图所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stCrO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

52、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 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升高温度,溶液中 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 H0 (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 (3) 在化学分析中采用 KzCrQ为指示剂,以 AgNO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 CrQ2-生成 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 x 10-5 mol L-1 )时,溶液中 c (Ag+)为mol L-1,此时溶液中c (CrO42-)等于mol L-1。(已知Ag? CrO4、AgCl 12 10 的 Ksp分别为 2.0 x 10-和 2.0 x

53、 10-)。 (4) +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将废液中的 CO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 (14 分) NaCIQ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NaCIQ中CI的化合价为 。 (2) 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IO2的化学方程式 。 (3) “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和CsT,要加入的试齐吩别为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4) “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I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5)“有

54、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 少克CI2的氧化能力。NaCIQ的有效氯含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9. ( 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来标记DNA分子。用a、B和丫表示ATP或dATP (d表示脱 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A-P a P3Py或dA-P aP3Py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的 (填“ a ” “ B ”或丫 ”)位上。 (2) 若用带

55、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分子上,则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的 (填“ a ” “ B ”或丫 ”)位上。 (3) 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 DNA分子的两天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 在不含有32P的培养 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P的 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2/n,原因是。 30. (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 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甲组模拟自然光照, 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56、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 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的量),光合作用强度 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b兄聊還甫 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CO浓度” 或“ Q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 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曲线与甲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初步结论是。 31. ( 9 分)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

57、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 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 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 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32. ( 12 分)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 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

58、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早灰体:早黄体:父灰体:父黄体为1 : 1 : 1 : 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 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 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 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 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

59、3. 物理一一选修 3 - 3 (15分) (1) (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2分,选对2 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 (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 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 2 系为 p=-,其中(T =0.070 N/m。现让水下

60、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o=1.O x 10 Pa ,水的密度 p =1.0 x 10 kg/m,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 。 (i )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ii )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34. 物理选修 3 - 4 (15分) (1) (5分)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 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 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