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_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导学案(2)_第1页
121_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导学案(2)_第2页
121_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导学案(2)_第3页
121_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导学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浪河中学 勤学 善思 纯真 务实2 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共1课时备课人:左建鲸 班级第组学生姓名: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干电池组、小灯泡(带座)、5 Q, 10 Q, 15 Q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 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2、 【温故知新】 (1) 、电压是形成 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电荷 形成了电流。 (2) 、电阻表示的大小。 (3) 、滑动变阴器的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保护电路。 【实验探究】 活动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猜想假设: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 。 2 设计实验: (1)保持不变,用 、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 ”电流。 (2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 、。 (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实验记录表格并画出图像: 实验次数 电流/A 电压/V 电阻/ Q 1 2 3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滑动

3、变阻器的接线柱要采用 值调到 实验中是采用 U/V ;在闭合开 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法来探究的。 (5)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活动2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 猜想假设:在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 。 2. 设计实验: (1) 保持不变,用电流表测出不同定值电阻的电流值,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 、 (3) 电路图:同实验 1 (3 )电路图:画在下边虚线框内并将实物按电路图连成电路。 补浪河中学R/ (4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电流/A 电压N 电阻/ Q 1 2 3 实验中应

4、保持不变,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I/A O 1 3、实验结论是:导体两端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实验注意事项: (1)在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小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的误差。 (2)在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次数尽量多一些,至少要测三组以上。 (3)在叙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因为是电压、电阻的变化导致了电流的变化,所以必须说 成“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或“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归纳实验1、2两个结论,可以得出: 。这个结论是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首先研究得出的,叫作 欧姆定律。 1、 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 I() U() R() 2、将公式变形:U

5、 =R= 3、注意:(1)只适于纯电阻电路。(2)欧姆定律的三个量必须针对同一个导体(同一段电路)。 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材 P86例题) 【课堂达标】 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R= U ,下列对此公式说法正确的是() I A. 导体中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B.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通过它电流也为0,它电阻为0 点拨: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不能单纯从数学上 的关系理解为“导 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有的小汽车前排座椅中安装有高低温档

6、的电加热器,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电 路图,其中R1=12Q , Ra=6Q ,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求:(1) Ri两端的电 压;(2)通过R2的电流。. 课外阅读资料 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 on Ohm,17871854年)是德国物理学家。 生于巴伐利亚埃尔兰根 城。欧姆的父亲是一个技术熟练的锁匠,对哲学和数学都十分爱好。欧姆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 数学并受到有关机械技能的训练,这对他后来进行研究工作特别是自制仪器有很大的帮助。 1800年在中学接受过古典式教育。1803年考入埃尔兰根大学,未毕业就在一所中学教书。1811 年欧姆又回到埃尔兰根完成了大学学业,

7、并通过考试于181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17年,他的几 何学教科书一书出版。同年应聘在科隆大学预科教授物理学和数学。在该校设备良好的实验室里, 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发明。他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公式,后来被称 为欧姆定律。1826年,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题目为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的论文,发表在德国 化学和物理学杂志上。欧姆在1827年出版的动力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从理论上推导了 欧姆定律,因此他对声学也有贡献。1833年,他前往纽伦堡理工学院任物理学教授。1841年,欧姆 获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柯希利奖章,第二年当选为该学会的国外会员。1852年,他被任命为慕尼黑 大

8、学教授。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其定义是:在电路中两点间,当通过1安培 稳恒电流时,如果这两点间的电压为1伏特,那么这两点间导体的电阻便定义为1欧姆。 欧姆的研究工作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不仅要忙于教学工作,而且图书资料和仪器都 很缺乏,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设计和制造仪器来进行有关的实验。1826年,欧姆发现了 电学上的一个重要定律一一欧姆定律,这是他最大的贡献。这个定律在我们今天看来很简单,然而它 的发现过程却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欧姆为此付出了十分艰巨的劳动。在那个年代,人们对 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概念都还不大清楚,特别是电阻的概念还没有,当然也就根本谈不上对它们 进行精确测量了;况且欧姆本人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也几乎没有机会跟他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进行接 触,他的这一发现是独立进行的。 欧姆最初进行的试验主要是研究各种不同金属丝导电性的强弱,用各种不同的导体来观察磁针的 偏转角度。后来在试验改变电路上的电动势中,他发现了电动势与电阻之间的依存关系,这就是欧姆 定律。这一定律可以表示为两种形式:一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通过部分电路的电流,等于该部分 电路两端的电压,除以该部分电路的电阻;二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即通过闭合电路的电流,等于电 路中电源的电动势,除以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