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b/l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标准樟子松苗木及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防治规程2012年12月15日发布2013年4月1日实施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制定本标准为我公司推荐性文件本标准由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良8樟子松苗木及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防治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与防治技术有关的定义和术语、防治对象、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效果考核、建立技术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操作。 本规程适用于樟子松保护工作范畴,涉及所有关的管理部门、养护单位及个人。2 引用文件
2、及参考文献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 46 号令林木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出版社3 定义与术语植物检疫 :指植物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依法对输出或输人的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检疫处 理的行政管理活动。4 防治对象针对樟子松苗木和人工林容易发生的,能够对樟子松林木造成影响的病虫害。4.1 常见病害:枯梢病(衰退病) sphaeropsis sapinea 、主要有松针锈病c
3、oleospriumpulsatillae 、 烂皮病cenangiumferruginosum 、 落针病 lophodermiumspp. 、 红斑病 dothistromaseptospora 、 瘤锈 病 cronartium quercum 、疱 锈 病 c. flaccidum 、红疣 枯枝病 nectria cinnabarina 和窒息病 thelephora terrestris 等。4.2 常见虫害: 赤松毛虫 dendrolimus spectabilis、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落叶松毛虫 dendrolimus superans
4、 、 松梢螟 dioryctria splendidella 、 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mendcella 、 松沫蝉 aphrophora flavipes 、 松大蚜 cinara pinea 、 松树红蜘蛛oligonychus picea 、褐幽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 、松纵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 piniperda 、 大树蜂 sires gigas 、 松球蚜 adelges sp. 和松毒蛾 dasychira axutha5 防治方针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生物、生物化学
5、防治为主,有机的结合栽培技术防治、人工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综合防治措施,协调好人、环境、天敌和植物之间的关系,达到保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之目的。6 防治方法6.1 植物检疫6.1.1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及国家 林业局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6.1.2 进行苗木引进或输出时,应先经当地检疫人员按照检疫程序严格检疫,办理检疫手续,确无检疫性对象后方可引进或输出。若有危险性病虫则不引进或输出或经过植保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后,方可引进或输出。6.1.3 严禁带有危险性病虫源或杂草的苗木在苗圃间调运。6.2 栽培技术防治6.2.1 保持场圃卫生,减少侵染来源。及
6、时收集场圃中心和周围的病残体,并加以处理, 深埋或用化学药剂处理。6.2.2 在生长季节根据发病程度及时摘除有病枝叶、已枯枝条和有严重病虫害植株,并对病土进行消毒处理。6.2.3 合理进行肥水措施,增强植物抗病性。夏、秋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浇水方式应采用沟浇、滴灌或沿盆、罐的边缘浇水。浇水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下午四时后至次日上 午十时前;浇水量由干旱程度决定。6.2.4 改善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剪除严重的病虫害枝条、叶片及遮光、徒长枝条。6.2.5 选用健康无病及具抗病性的繁殖材料。6.3 人工物理防治6.3.1 应减少越冬虫口基数。清除
7、越冬场所的越冬虫体(越冬虫茧、虫囊、卵囊、卵块等) 。6.3.2 对下树越冬的种类,采用下树截杀方法进行防治。对松毛虫的防治,于每年的10月中下旬,采用在树木第一分枝点以下或距地面1.2m至1.5m处缠绕20cm单绳的方法进行防治。6.3.3 对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在孵化初期,尚未分散危害时,应将其剪除。6.3.4 人工捕杀行动迟缓、有假死性、飞翔力不强的幼虫、成虫。6.3.5 对具有明显趋性的害虫,利用其趋化性、趋光性、趋阴暗性、趋食性,在未发展成灾时,采取诱杀措施,减少下一代虫口基数。6.3.6 应用热处理,消灭植物材料所携带的病虫源。6.4 生物防治6.4.1 利用自然界生物间的矛盾,应
8、用有益的生物天敌或生物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6.4.2 利用有益生物,以虫治虫、以螨治虫、以激素治虫、以病毒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方法。6.4.3 利用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应用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灭幼脲类 (除虫脲 ( diflubenzuron ) 、 灭幼脲一号( chlorbenzuron ) 、 灭幼脲二号( chlorbenzuron )等) 、抗生素类(阿维菌素(abamectin ) 、浏阳霉素(liuyangmycin )等) 、植物提取物(苦烟(matrine )乳油等)等方法。该药剂的应用时间应比化学药剂提前2天3天使用。
9、6.4.4 在种植、养护时,应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创造适合于天敌生长、繁殖的人工条件。6.5 化学防治6.5.1 应贯彻植保方针,做好预防工作。在春季树木萌发前(每年的四月上旬至五月上 旬) ,喷洒石硫合剂进行病虫害的预防。6.5.2 正确应用药剂种类。 防治虫害时, 应使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200074 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农药名单”中的药剂种类。6.5.3 首先选择生物制剂、天然物质、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药;其次选择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其它化学药剂。6.5.4 对食叶害虫,应选用触杀剂、胃毒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灭幼脲、除虫脲、苏
10、云金杆菌、辛硫磷等) 。对刺吸害虫、蛀干害虫类应选择内吸性药剂啶虫脒、吡虫啉、丁硫克百威、速灭威( 。对裸露在外的种类(蚜、虱、介类)也可以选择强触杀性的拟除虫菊酯类。a) 不同的药剂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和延缓防治对象抗药性的产生。b) 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剂量和方法进行防治。c) 多种药剂混用时,将各单剂的用量相应减少。d) 根据具体情况, 提倡病虫兼治 (杀虫剂和杀菌剂混配可防治虫害和病害) , 以减少喷药次数。6.5.5 正确选择防治适期。根据预测预报,达到化学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6.6 一些常见的具体病虫害防治措施:6.6.1 樟子松枯梢病(衰退病)主要
11、防治措施有两项:a) 营林措施 : 樟子松生长到 40 多年生便趋于数量成熟,而染病树木30 年生后就趋于数量成熟,治理措施需区分对象,分类施策。40 年生左右或以上林分:一般均已发病且较重,治理措施应以卫生伐为主。伐除枯死木和濒死木,可逐步改造成疏林草地。30 年生左右林分:生长比较迟缓,染病相对较轻,需进行密度和结构调整并辅以卫生伐,适时引进阔叶乔木或灌木,改造成混交林,还可进行混农或混牧作业。20 年生左右或以下林分:生长较旺盛,应及时间伐调整密度。间伐要坚持留优去劣的原则。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间伐。修枝可降低林木的“物理年龄”,减免无效蒸腾,缓解水分矛盾,是防病治病的良好措施。修枝并不是
12、被动的修除病枝,而是在未感病林分中进行主动、提前修枝。整枝强度: 20 年生以下的幼龄林冠高比2:31:2; 2130年生的中龄林冠高比1:21:3; 30年生以上的林木冠高比1:3 1:4。b) 化学防治 : 因松枯梢病会导致苗木、林木死亡,在染病的母树林或种子园等特用林和苗圃中,化学防治作为治疗措施,可酌情采用。对当年播种苗,在6 月中旬至 8 月末,用 70% 甲基托布津( 2000 倍液) 、 50%多菌灵(1000 倍液)或 50% 苯来特( 800 倍液) ,每隔 2 周打 1 次药。翌年春季移植苗木时,用上述药剂浸苗 1015分钟,即可获得良好效果。对樟子松母树林、种子园或有必要
13、防治的其它林分,在新梢生长停止时和展叶中期,在辽西北为 6 月初和 6 月中旬,用上述药剂喷雾2 次即可达到应有的效果。2.6.2. 松针红斑病, 可造成樟子松苗木绝产, 幼树受病严重者也能枯死, 大树病后影响生长。主要防治方法:a)引入苗木以及造林苗木出圃时应检疫,禁止病苗外运或上山造林。b)加强苗圃管理,消除病株及残体,并运出囤地外烧毁或深埋。c)病苗病树可喷75初菌清6001000倍液或福美制剂500700倍液,每半月1次,喷23 次。人工林郁闭后要适当修枝,或用百菌清烟剂或五氯酚钠烟剂防治。2.6.3. 松针锈病,为害苗木和幼树,导致松针枯萎、早落,严重时使新梢枯干,甚至全株死亡。主要
14、防治方法:a) 避免营造松、黄檗混交林。清除中间寄主。造林时,两树种的距离至少2km。b)有条件时可喷硫磺粉或0.30.5be石硫合剂或用80%弋森锌500倍液,或50%!菌特500倍 液,每半月1次,共喷23次。6月下旬开始喷黄菠萝,8月中下旬喷松树。2.6.4. 松落针病,从幼苗到大树都有发生。病害严重时,整个树冠枯黄,提早落叶,影响生长。主要防治方法:a) 发生落针病的主要原因是林内湿度过大。因此,加强抚育,及时间伐,清理林内杂草,使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b) 营造混交林,混交林带中针叶树的初植密度不能过大。c)苗木或幼林发病时,在子囊抱子飞散传播时期喷洒1%勺波尔多液或75
15、%?菌满500800倍液、 45%弋森锌500倍液、50%!菌特600800倍液或70%t湿性菲美铁10001600倍液,每半月1 次,共喷23次。2.6.5. 赤松毛虫,防治松毛虫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测报工作为前提,营林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利用生物、化学、物理、机械各种相辅相成的防治措施,把松毛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a) 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保护杂草、灌木、密源植物等,丰富植被,发展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物群落。b)生物防治:用bt进行防治或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每亩释放量3,00010,0000 (根据虫口密度而定)不等。利用白僵菌、松杆菌、清虫菌防治松毛虫。c) 化学药剂防
16、治: 5 月上中旬用20%杀灭菊脂、25%灭幼尿或通杀等进行树冠喷雾,也可用氰茂菊脂进行飞防或喷雾;缠毒绳防治,用通杀和废机油 1:7 浸泡纸绳,在松毛虫上树前将浸泡好的毒绳缠在树干上。也可用“林丹”烟雾剂防治松毛虫幼虫。d)物理机械防治:将0.5cm宽的塑料条缠在树干上3周半,来阻隔松毛虫上树。e) 人工防治:在成林中设置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等食虫鸟类,对控制松毛虫发生有一定作用。6.6.6. 松梢螟,是针叶树的主要害虫。它不仅为害樟子松的主梢和侧梢,还为害球果,降低种子产量。主要防治方法:a) 营造混交林,特别是混栽豆科等蜜源植物,有利于寄生天敌长距茧蜂、赤眼蜂等的繁殖,可抑制或减轻为害。
17、b) 摘掉被害果实,剪掉被害树梢,掩埋或烧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受虫害的果、梢放在寄生蜂保护器内,做到既消灭害虫,又能保护天敌。c) 在受害严重的林分中,在幼虫转移为害期间和成虫出现期,喷2.5%溴氰菊酯或20%的速灭杀丁。d) 产卵期间( 6 月中、下旬)施放赤眼蜂,每亩放蜂1 万头左右。6.6.7. 松沫蝉,若虫吸食梢部汁液,轻者能影响新梢的正常和发育,重者使嫩梢呈弯曲状或下垂,甚至枯萎。主要防治方法:a) 幼龄若虫发生盛期 (5 月末 ) ,用内吸性杀虫剂如2.5%溴氰菊酯或20%的速灭杀丁等5倍液 2ml/株注干或涂干、原液1ml/株注干或涂干、500倍液喷雾。b) 成虫羽化后、产卵
18、前(7 月末 )采用烟剂防治,效果良好。7 防治效果考核7.1 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养护管理级别、植物叶片生长状况、异常叶片率、为害严重株的叶片被害率、百平方厘米枝干的活虫数、虫株率、蛀干害虫被害株率等。7.2 考核方法,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对防治情况、效果、出现问题等,实行公司和植保部门结合考核方法。考核次数一年不少于二次。8 建立技术档案8.1 凡进行病虫害防治,均必须及时记载、整理和分析当年的各项技术资料,建立防治技 术档案,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防治效果、进行技术考核等。8.2 档案的记载以防治单位为对象, 每次防治工作均应作记录, 其内容主要为: 防治序号、防治时间、天气情况、防治对象、为害植物、防治地点、防治方法、使用工具、药剂名称及浓度、药剂数量、防治面积(或数量) 、防治效果、防治人员、备注等。9 植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操作9.1 工作人员安全管理9.1.1 管理养护应设置专职植保人员1名2名。9.1.2 植保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9.1.3 植物保护人员在施药时,应注意自身和环境的安全。9.1.4 必须按照安全使用农药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防护。9.1.5 室外施用药剂,必须穿透气性较好的防护衣裤,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生入职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技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照明中的应用
- 2025年教育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教学设计探索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在智能客服系统中的应用报告
- 河南省沁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勾股定理)汇编综合训练试题(解析版)
- 生活服务协议的法律分析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度电商内容营销与SEO优化外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事业单位教师岗位聘用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车辆零担运输劳务合作协议
- 摄像机原理与使用教程
- 饮料风味设计与感官评价研究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含参考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核电站的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 中科院2022年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含答案)
- 导游如何提高自身的解说与讲解技能
- 《光的相干性》课件
- 2024年河北电工理论考试试题电工技师考试内容(全国通用)
- 铁路信号工(普速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