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_第1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_第2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_第3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_第4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摘要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运行的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和调节机制,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它能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的局面,是维护社会化大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我们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本文拟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所面临的现状,阐明建立健

2、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并就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监督体系 对策 养老保险 建议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化大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运行的社会稳定机制和调节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我们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其中心环节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经济,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国有企

3、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界定(一)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和功能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点:一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只有国家或政府才能担负社会保障的主体。因为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所以只有政府才能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实现对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二是社会保障

4、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障是对那些处于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生活保障,让其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总之,社会保障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它能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的局面。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来消除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动荡。社会保障具有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助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是指它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依法对全体公民的年老、疾病、丧失劳动力或意外灾害等风险给予保障

5、。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表现在强制参加和强制交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有关社会保障税法或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法令或法规的交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规定交费;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社会保障的对象覆盖了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的福利性,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社会保障的互助性是指社会保障通过社会所有成员的互助来实现对少数遇到风险的成员的收入损失等的补偿;另外,一个国家一旦把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上,要想将它降下来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社会保障的不可逆性。(二)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6、,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最基础的部分。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由劳动者、劳动者单位或社区、国家三方面共同筹集资金,在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在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残疾、失业、死亡等遇到风险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遗属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劳动者,是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它所占用的资金也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社会保险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能享受到收入补偿

7、的权利。虽然社会保险项目在各国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老年社会保险、疾病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和死亡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是也称社会救助,是每一个公民都应享受的基本权利。“它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救济的对象与社会保险不同,它主要针对那些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无法生活者,以及一些虽有收入,但因遭受意外事故或收入较低无法维持生活的人们。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社会福利是“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提高人民的

8、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福利性物质帮助、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一是未成年人福利,如幼儿园、学前教育、意外教育等;二是老人福利,如老人家庭服务、老人俱乐部服务等;三是残疾人福利,如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四是劳动者福利,如专为妇女劳动者提供的女职工福利。社会优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立法对现役军人、为国为公牺牲的烈士和他们的亲属给予优待和抚恤。”这就是一种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主要包括向烈属、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提高的抚恤金、优抚金、补助金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三)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保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

9、伴随历史上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它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相应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19世纪3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从社会救济萌发的。英国于19世纪30年代颁布了救济法它作为一项新的社会政策起着社会保障的某些功能,所以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第二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

10、度的国家。1883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布了工伤保险法,1889年又实行了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继德国之后,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公布了一系列法规,如工人失业法、失业保险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等。瑞典在1912年制定了老年和残废人年金案第三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期):20世纪30年代,美国也开始实行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标志,比较完整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诞生了。第四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

11、。到了60年代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各项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西欧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从50年代到80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支出增长的速度。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效仿苏联的模式建立了以国家保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此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许多国家都走向普及化和全民化。第五阶段是社会保障的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种种弊端。“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政策使社会保障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增长,超出了国家

12、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到了本世纪80年代,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之路。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初期的特点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以单位提供保障为主,实行广就业低工资辅之以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的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上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保障模式,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框架的明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开始实施。当前我国正

13、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矛盾的多发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体制转轨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覆盖城乡、保障层次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保障体系。(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也同样如此。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居民最低生

14、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地探索,新型的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基金的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二)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中国政府做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社会保障线”的重大决策。通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相互衔接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数以千万计的国有企业富余

15、人员分流安置这一难题。两个确保和三条社会保障线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遵循“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在探索中稳步推进。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和原则,2001年,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2004年这个试点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在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

16、业保险并轨等方面进行了试点探索。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实现了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初步建立了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推进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有的这些,都为在全国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贡献。(四)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健运行从传统的企业保险,到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

17、服务,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通过实行社会化发放,从制度上保障了广大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通过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依托社区对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管理与服务,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通过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通过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服务,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通过完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的管理服务,有效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维护了基金的安全,通过完善社保经办管理制度,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了服务的效率。通过实施社会

18、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参保人员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相对分散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不便于集中管理和高度统筹,从社会保险来看,虽然五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但农村医疗保险却由卫生部门管理。社会救助管理除民政局管理之外,还有诸多部门参与。这既造成了重复管理问题,又会使管理成本不断上升。(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大部分农民还没从“养儿防老”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来看,了解农村医疗保险的占抽查人员的100%,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占抽查人员的99%,而了解

19、农村养老保险的占84%,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仅占75%,部分农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了解,普通村民了解的则更少,这一现状直接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三)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低迄今为止,基金管理没有实现市级统筹,仍然实行的是区县统筹,有的地方甚至还是乡镇统筹,这种低水平的统筹方式显然不符合保险的“大数原则”,基金运行风险极大。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特别是缺乏保险专家的参与管理和财政的有效监督制约,可能导致基金的循环和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工的特点主要为:年龄结构轻,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低且有近半收入要用于供养家庭其他成

20、员的生活。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对农民工收入而言过高;缺少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法律制度;未按农民工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提供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对接造成农民工退保率高;企业抵触情绪较大,不愿为农民工投保。四、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须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入手。纵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需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五保五救助”体系,主要是完善城镇及农村大病救助制度,进一步深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加大教育救助力度,不断提高其他保障救助水平

21、。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合理的模型对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科学测算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及时做出调整,确保低层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扩大社会化发放范围,确保低保资金专款专用,“社会化发放”是指无论企业或街道、社区的居民,申请城市居民最低保障救助,必须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按规定程序办理,低保金由银行直接存入低保户的专用户头。在向低保人员提供低保费的同时,应严格规定享受低保人员必须向社会或所在社区提供与低保费大体等值的公益服务,如参加社区保安、保洁、保绿活动等,为低保人员创造广阔的就业空间,认真清理社区就业岗位,寻找适合低保人员的就业市场,建立为社区就业服务的良

22、好运行机制。(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保障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差异、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立足于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以确保发放、扩面征缴、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要继续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以城镇个体、私营、灵活就业人员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把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

23、的合法权益。规范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灵活就业后参保的,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健全医疗服务竞争机制,创新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围绕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保障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以高风险企业为重点行业、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人员,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同时,要强化基金征缴、管理和监督,重点抓好欠缴大户、难户的征缴工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征缴情况,对恶意欠费单位,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监察和稽核,重点解决缴费基数不实和企业欠费问题,杜绝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现象发生,坚决杜绝新的违纪违规行为。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险

24、费“一票征缴”,完善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建立高效运转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三)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从广义来说,“统筹”是指统一制度、政策、标准;从狭义来说,是指统一费率和待遇水平。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按照社会保障信息化全国性的标准与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都在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从城镇开始,是由许多历史原因造成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我们应当实现由以城镇为主转向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设,以农村社会保障为重点,统筹

25、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运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是资金问题。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需求,将对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形成沉重的压力。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财政、税务、社保、审计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做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应该划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避免责任不清造成效率低下。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在银行设立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将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进行管理;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编制资金收入报表;社保部门负责编制用款计划,通过调查核实情况,并通过银行等金融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发放;审计部门负责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发放和

26、投资进行审计监督。要拓展新的筹资渠道,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从社会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考虑,必须放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限制,在充分考虑到安全性的前提下,使社会保险积累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获取更高的资金回报,并争取进行费改税改革试点。(五)完善社会保障组织管理和监督体系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应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体制。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列入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抓好落实。特别要注意发挥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优势,配合社会

27、保障部门做好扩大覆盖面的工作。建立由政府、单位、职工代表和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行进行监督,加强行政监督,既要重视资金使用的事后检查,更要重视资金拨付中的追踪检查。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省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把社会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纳入系统管理。(六)推动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当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支付和服务体系,企、事业单位只承担按规定缴费的义务,不再承担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和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管理服务职能。根据这一要求,要逐步取消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

28、强化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支付和日常管理服务职能,实行社会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并由所在社区对社会保障对象实行社会化管理。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与发展模式,明确社区职能定位,合理划分社区范围,加快社区组织和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除了弘扬传统美德,增强家庭的抚育、赡养和保障功能外,关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家庭的经济实力,增强保障功能。同时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互助和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小结社会保障是维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国家公共财政支撑的公共政策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内容不断丰富、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会不断出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