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反腐为何半途而废_第1页
曾国藩反腐为何半途而废_第2页
曾国藩反腐为何半途而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曾国藩反腐为何半途而废特征码标签:特征码曾国藩反腐为何半途而废咸丰十年,曾国藩终于得到了兵部尚书衔并署理两江总督的任命。稍后,实授两江总督并任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的上谕到达。不管原来怎么跟曾国藩明争暗斗,当下的两江总督所辖及节制的江、浙、皖、赣各省官员闻讯后,立即巴结,一时间送礼走门子的多如过江之鲫,将通往两江总督临时驻地安徽山区小县城祁门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曾国藩命人在路口张贴告示并设立岗哨,言明军务繁忙,概不接待一切客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做好本职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在官场沉浮惯了的曾国藩对官场腐败,尤其是对两江总督治下大小官员的糜烂情形早已心知肚明,当上总督后他就盘算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将江

2、、浙、皖、赣四省巡抚撤换,并将四省府道以上官员一律重选。于是派幕僚秘密考察各省官员政声政绩,还亲笔写了一幅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乃尽我心。”并要求各级官员抄写一份挂在自己的官厅门口,以此自戒。同时在辖的大街小巷贴出告示,希望官民相互检举揭发。各省官吏进一步领教了这位总督的厉害,官场腐败之风略有收敛。初战告捷的曾国藩又仿效武则天当年的办法,在衙门口设立总督信箱,终日派人值守,号召所有军民积极举报各级官员奸弊,查实有奖。弄得官员们胆战心惊,祁门的县令包人杰更是如坐针毡。这家伙虽然自称是包拯第35代孙,但行事风格与乃祖大相径庭,贪赃枉法、鱼

3、肉百姓的事没少干。失眠了几个晚上后,包人杰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是县衙一个姓施的退休秘书,七十多岁了,在官场混了五十来年。包人杰送了份厚礼,向施老头讨主意。施老头如此这般一说,包人杰乐了。这天,信箱里照例有一沓举报信,曾国藩读着读着暗自吃了一惊,因为信中举报的正是曾国藩自己。信中说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吉字营打下吉安,运回两万多两银子到老家湘乡县荷叶塘,原本就是曾国藩授意所为。还说湘勇每克一城,官佐即纵兵抢劫,行为与土匪毫无二致。其次才是举报王二嫂趁丈夫外出与赵老大私通,希望官府前去捉奸以正风俗之类的鸡毛蒜皮的事。第二天收到的举报信更是邪乎,说曾国藩私设厘局,有谋反之心曾国藩坐不住了,背上冷汗直冒。恰在此时,宁国府被太平军围困,曾国藩借口军情紧急,无暇再看举报信了,拆了举报箱,匆匆赶往前线指挥打仗去了。向来以清廉著称的两江总督轰轰烈烈的整肃吏治、反贪污受贿等官场沉疴的雷霆行动就此宣告结束,很有些虎头蛇尾。这当然不是曾国藩的做事风格,不过他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曾国藩整顿吏治,反腐规定不可谓不严厉,措施也比较可行,但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没几天就偃旗息鼓,何故?不是他本身不过硬,也不是他决心不够大,除了大环境已经糜烂得不可救药之外,身边人拖后腿是主要原因。亲弟弟曾国荃能打仗,但纵兵抢掠弄得天下皆知。湘勇打赢了仗,通往湖南的水陆道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