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1.3.勘察目的要求 .11.4.勘察方法和勘探点的布置 .11.5.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情况.21.6.执行规范及依据 .32.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32.1.工程所在地理位置 .32.2.场地地形及地貌 .33.区域地质构造简况、区域气候特征.33.1.区域地质构造简况 .33.2.区域气候特征 .34.场地岩土分层及特征 .45.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65.1.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 .65.1.1.地下水位及其变化 .65.1.2.地下水类型 .75.1.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75.1.4.基坑涌水量预测 .75.2
2、.土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85.2.1.土和水质分析 .85.2.2.环境类型 .85.2.3.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86.岩土性质指标 .86.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方法.86.2.岩土参数统计值及建议值 .96.2.1.土工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 .96.2.2.标贯成果分层统计表 .96.2.3.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 .107.地震效应 .107.1.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划分 .107.2.场地类别 .107.3.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特征周期值. 118.场地稳定性评价 .118.1.场地稳定性评价 .118.1.1.特殊岩土及不利地形地貌发育状况. 118.1.2.断层发育情
3、况及活动性评价.118.1.3.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变异性评价.118.2.地基适宜性评价 .119.基础建议及参数 .119.1.基础方案 .119.2.地基参数129.3.关于基坑开挖和支护129.4.提请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事项1310.结论1410.1.场地稳定性及对建设工程的适宜性1410.2.地震效应结论1410.3.水(土)对建材腐蚀性及防水抗浮设计水位1410.4.推荐持力层及承载力和相关岩土力学指标1410.5.建议的地基方案14附图、附表名称数量1、图例1 张2、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1 张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 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7 张5、钻孔柱状图22 张6、土工试验报告2 张
4、7、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2 张8、工程水简项分析报告2 张9、土腐蚀性试验报告1 张10、岩(土)芯彩色照片91 张1. 前言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地下 5 层,地上 33 层,设计地下室底板板面绝对标高为-10.95m。拟建建筑物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本工程勘察委托方未提供地基变形相关资料,基础形式、埋置深度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最后由设计确定。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3. 勘察目的要求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目的和要求如下: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
5、、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提供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及抗浮方案建议。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4、通过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对本工程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提出合理的基础持力层建议,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等提出建议,查明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分布,分层提出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参数。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对桩基础,预估单桩承载力,推荐成桩方法及设备,判断成
6、桩方法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施工需注意的问题。5、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应达到压缩层计算深度。一般性钻孔深度应进入连续持力层 (微风化岩 )不少于 3 米,控制性钻孔应进入连续持力层(微风化岩 )不少于 6 米。1.4. 勘察方法和勘探点的布置根据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我院采用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勘察技术方法如下:1工程地质钻探钻孔按委托方提供的详勘钻点图进行施工,原布置钻孔24 个,由于ZK22 、 ZK23孔位于车库边及地下车库之上,无法施工,委托方确定作取消。实际施工22 个钻孔,1其中控制性钻孔13 个,一般性钻孔 9 个。另外, ZK5孔位于围墙外 ,Z
7、K14、ZK18、ZK21、ZK24孔分别位于临建车棚内或地下管线之上,以上 5 个钻孔在原孔附近移动了2 5 米,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原位测试对所有钻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样品采集及测试 土试样:采用取土器静压或锤击法分层采集,每一土层均有样品。 样品送我院实验室进行常规土工试验。 岩石试样:采取微风化岩石样,进行饱和抗压强度试验。 水质分析试样:于ZK5 、ZK10 孔采集地下水样,进行工程水简项分析,以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土腐蚀性分析试样:于ZK17 、ZK21 、 ZK24 孔各取 1 件样品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1.5. 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情况我院于 2009 年
8、 6 月 27 日进场进行野外钻探施工,至2009 年 7 月 11 日完成野外钻探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 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 1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钻 孔个222钻探总进尺米656.253土试样件444岩石试样组115水试样件26土腐蚀性试样件37标准贯入试验次1368简易水位观测孔229注水试验孔110岩芯彩色照片张91本次勘察,钻孔位置依据委托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测放。采用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野外施工选用北京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 型油压钻机 2 台。钻探采用合金钻头、金刚石头回转钻进,套管或泥浆护壁,全孔取芯,并拍摄岩(土)芯彩色照片。21.6.
9、 执行规范及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3)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 JGJ87-92)3、广东省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2)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 DBJ/T15-20-97)2.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2.1. 工程所在地理位置本工
10、程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与天河东路交汇处东侧,交通十分便利。2.2. 场地地形及地貌场地已平整,地形平坦,地貌单一,为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现作为停车场使用。3. 区域地质构造简况、区域气候特征3.1. 区域地质构造简况据钻探揭露,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大朗山组黄花岗段粉砂岩、砾岩,未发现有断裂构造从场区或场区附近通过。3.2. 区域气候特征场地属广州市天河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天河区年平均降雨量是1725 毫米,降雨最大年 2516.7 毫米(1975 年),最小年 1243毫米( 1984 年)。降雨多集中于 49 月,占全年的 81%,尤其以 56 月雨量
11、最大,占全年的 32.8%,降雨量最小是12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4%。年平均降雨日为151 天,日最大降雨量 284 毫米。每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为旱季,年蒸发量平均为1603.5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天河区年平均气温为21.8, 7 月份最高温平均为28.4, 1 月份最低温平均为313.3。日极端高温为 38.1(1980 年),极端低温为 0.1(1975 年),平均年积温 7957,无霜期达 340 多天。天河区季风分明。 秋、冬季以吹北风和西北风为主, 春夏季以吹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天河地区年平均风速为 1.92 米/秒。每年 79 月,台风盛行,风力一般 69 级,台
12、风对建筑物可造成危害。4. 场地岩土分层及特征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Qml)、冲积层淤泥质土(Qal44残积层粉质粘土 (Q4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大朗山组黄花岗段粉砂岩、砾岩 (K 2 d 2)。自上至下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 Q4 ml),层序号为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 1.104.70m,平均 2.13m。靠南部填土层厚度相对较厚。杂色,主要由碎石、碎砖块、砂、粉质粘土等组成,松散,场地在部分位置顶部0.20m为混凝土。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60kPa。(二)冲积层( Q4al),层序号为1、淤泥质土,层序号为仅见于 ZK20 孔。层厚 1.40m,
13、层顶埋深 2.50m,相应标高 6.00m。灰黑色,饱和,流塑,主要成分为粘粒,含有机质。取土样 1 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 w=52.4%,孔隙比 e=1.395,液性指数 IL =1.09,压缩系数 av=0.92MPa-1,压缩模量 Es=2.60MPa,为高压缩性土。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 次,实测击数 2 击,校正击数 1.9 击。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50kPa。(三)残积层( Q4el),层序号为1、可塑状粉质粘土,层序号为1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7.6017.00m,平均 11.90m。层顶埋深 1.104.70m,相应标高 2.656.50m。褐红色,湿,可塑,主要成分为
14、粘粒、粉粒,为粉砂岩风化残积土。取土样34 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24.335.1%,平均30.5%,孔隙比e=0.6571.035, 平 均0.859 , 液 性 指 数 I L=0.010.84 , 平 均 0.40 , 压 缩 系 数av=0.290.76MPa-1,平均 0.51MPa-1,压缩模量 Es=2.545.87MPa,平均 3.81MPa。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93 次,实测击数 617 击,校正击数 5.215.2 击,平均 8.6 击,4标准差 =2.28,变异系数 =0.27,修正系数 S=0.95,标准值 8.2 击。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2、
15、硬塑状粉质粘土,层序号为2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1.009.10m,平均 5.20m。层顶埋深 9.6017.60m,相应标高-2.02-10.02m。褐红色,稍湿,硬塑,主要成分为粘粒、粉粒,为粉砂岩风化残积土。取土样 9 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20.034.2%,平均25.8%,孔隙比Lv-1,e=0.5340.956,平均 0.74,液性指数 I00.65,平均 0.24,压缩系数 a =0.220.64MPa平均 0.45MPa-1,压缩模量 Es=2.866.97MPa,平均 4.26MPa,为中等压缩性土。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 35 次,实测击数 1629 击,校正击数 11.
16、221.7击,平均 16.3击,标准差 =2.88,变异系数 =0.18,修正系数 S,标准值15.5击。=0.95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四)、白垩系下统大朗山组黄花岗段(K 2 d 2)粉砂岩、砾岩,层序号为1、全风化带,层序号为1为全风化粉砂岩,分布于少数钻孔。层厚0.704.70m,平均2.67m。层顶埋深17.5021.80m,相应标高 -9.90-14.12m。褐红色,原岩结构可辨,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2 次,实测击数3133 击,校正击数21.923.1 击,平均 22.5击。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300kPa。2、强风化带,层序号为2分布于
17、整个场地。以强风化粉砂岩为主,少量为强风化砾岩。层厚1.207.80m,平均 3.40m。层顶埋深 13.8026.50m,相应标高 -6.11-18.82m。褐红色,原岩结构可辨,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局部夹有中风化岩碎块。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 次,参与统计 2 次,实测击数 5367 击,校正击数 37.146.9击,平均 42 击。该层于 ZK1 、ZK9 孔夹有中风化岩透镜体,层厚0.701.00m,平均 0.85m。层顶埋深 15.0018.30m。该层于 ZK2 、ZK8 孔夹有微风化岩透镜体,层厚0.502.00m,平均 1.25m。层顶埋深 15.7016.00m。综合推荐
18、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500kPa。53、中风化带,层序号为3主要为中风化粉砂岩, 于 ZK11 孔为中风化砾岩,分布于部分钻孔。层厚 0.502.90m,平均 1.26m。层顶埋深 19.8032.30m,相应标高 -11.35-24.62m。褐红色,岩质较硬,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柱状。依据地区经验,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kPa。4、微风化粉砂岩,层序号为4分布于整个场地。岩性为微风化砾岩为主,部分为微风化粉砂岩,揭露层厚3.08.07m。层顶埋深 17.2032.90m,层顶高程 -9.51-25.22m。微风化粉砂岩:暗红色,粉粒结构,层状构造,岩质坚硬,岩芯多呈柱状。微风化砾
19、岩:棕褐色,砾状结构,层状构造,岩质坚硬,砾径大小不等,砾径多为0.50-5cm,少量达 8cm 以上,岩芯多呈柱状,少量为块状。该层于 ZK6 孔夹有强风化粉砂岩,层厚 2.30m,层顶埋深 28.90m。该层于 ZK7 孔夹有中风化。取微风化粉砂岩样 2 组,测得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3.028.5MPa,平均 19.3MPa,按完整岩体取值折减系数为 0.20,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3500kPa。综合推荐本层微风化粉砂岩承载力特征值为3800kPa。该层取微风化砾岩样 9 组,测得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9.833.7MPa,平均 23.6MPa,单值统计标准值 21.3MPa,按完
20、整岩体取值折减系数为 0.20,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260kPa。综合推荐本层微风化砾岩承载力特征值为4000kPa。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见第5.3.1 节表 2 及土工试验报告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各层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第5.3.2 节表 3。各岩土分层可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5. 水文地质条件简况5.1.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5.1.1. 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地下水水位0.501.55 米,地下水位标高6.82 7.12 米。由于勘察工期短,不能测出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和最高水位。场地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变化,本次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并不能代表长期地下水位。建议取室
21、外地坪标高减0.50m 作为抗浮设计水位。65.1.2. 地下水类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1、孔隙潜水场地内上部土层为杂填土、残积粉质粘土。杂填土孔隙较发育,渗透性相对较好,粉质粘土层透水性差,属弱透水层,为相对隔水层。全风化岩已风化为土状,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ZK14 孔钻至 15.00 米时,作单孔抽水试验,下 127mm 套管至深度 2.50m,下 108mm 花管至 15.00m,抽水前静止水位为 0.50m,采用水泵进行抽水, 3 分钟开始出现吊泵现象而无法抽水。之后于 ZK14 孔采取可塑状粉质粘土 ( 1)作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为 3.06 10-7cm
22、/s,于 ZK18 孔取硬塑状粉质粘土 (2)作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为 1.22 10-7 cm/s。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中风化带及强风化带。强风化岩已风化为半岩半土状,局部为碎块状,呈半岩半土状的强风化岩透水性差,呈碎块状的强风化岩由于其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好。勘察施工中,于ZK21 孔钻至强风化层时出现有漏水现象。中风化岩呈柱状及块状,在裂隙发育部位,渗透性较好,微风化岩较完整,为隔水层。基岩裂隙水具承压性质。5.1.3.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孔隙潜水受天气影响,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周边生活废水的侧向补给,排泄主要依靠地表蒸发及渗透排泄。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靠孔隙潜水垂直补给,
23、排泄条件不明。5.1.4. 基坑涌水量预测基坑的开挖施工应在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完成后进行。基坑上部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全风化粉砂岩,其赋水性较弱,因此,在粉质粘土层,其涌水量较小。基坑下部及底部,主要为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层,强风化及中风化局部裂隙发育,局部地段渗透性较好, 而且基坑开挖深度大, 其涌水量比上部土层涌水量大。开挖过程中,基坑侧面已做好止水措施,出现涌水情况主要在基坑底部。由于基岩的涌水情况主要受裂隙影响,而裂隙的发育程度不均匀,在局部裂隙发育地段,涌7水量则相对较大,但涌水范围小,可以采用基坑内明沟排水进行降水。5.2.土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5.2.1. 土和水质分析分别于
24、 ZK5 、ZK10 孔各取水样 1 件进行工程水简项分析, ZK5 孔水样分析结果:2-=4.236mmol/L;SO4=72.06mg/L,侵蚀 CO2=0.00mg/L,PH=8.1,Cl=91.89mg/L,HCO 3ZK10 孔水样分析结果:SO42-=103.66mg/L,侵蚀 CO2=3.37mg/L,PH=7.4,Cl =81.68mg/L,HCO3 =2.909mmol/L,详见工程水简项分析报告 。分别于ZK17、 ZK21 、 ZK24 孔各取土样1 件进行腐蚀性试验分析,分析结果:PH=6.77.2,Cl =102.24470.3mg/kg,详见腐蚀性试验报告 。5.2
25、.2. 环境类型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附录 G 的规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类。5.2.3.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 4.2.1 土和水质分析结果,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2.2 条判定标准,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由于水的PH 值介于311之间,42 500,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由Cl +SO于场地土 Cl =102.24470.3mg/kg,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6. 岩土性质指标6.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方法本报告所列岩土物理力学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土的天然含水量、密度、孔隙
26、比、粘聚力 C、内摩擦角、压缩系数 av、压缩模量 Es、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变形模量 Eo、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N、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f 等,这些物理力学指标是根据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后按有关规范计算和查表所获得的。其中各指标的标准值,按不利组合考虑;当该组合无意义时,则空缺,如统计个数不足 6 个,只提供统计平均值,异常值按 95%置信水平剔除。统计提供数据有:参与统计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统计公式采用国标 ( GB50021-2001)之 14.2式。报告所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查表并结合钻孔资料、勘察成果
27、及地区经验综合判断之后给出的。86.2. 岩土参数统计值及建议值6.2.1. 土工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场地土层作常规土工试验,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表 2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统指含水湿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塑限液性压缩压缩凝聚摩擦土层名称计量指数指数系数模量力角EWWIIaEC及层序号数0PLLPvS( 个 )标%g/cm 3-%-1MPakPa度MPamax35.12.071.03553.031.321.70.840.765.8771.919.2min24.31.780.65730.118.310.20.010.292.5419.710.0可塑状粉m30.51.920.859
28、39.024.814.20.400.513.8129.913.7质粘土34 f2.7480.090.1070.7610.0352.659( 1)0.090.110.210.200.340.19 S1.031.031.060.940.900.94 K31.310.890.543.5826.912.9max34.22.120.95639.827.916.20.650.646.9757.420.7min20.01.880.53428.817.310.200.222.8622.612.0硬塑状粉m25.81.970.74035.522.912.60.240.454.2635.915.3质粘土9 f4.
29、5710.1370.1511.3512.0272.956( 2)0.180.180.340.320.340.19 S1.111.121.210.800.790.88 K28.650.830.543.4228.313.5max最大值, min最小值, m平均值, f标准差,变异系数,S修正系数, K标准值,6.2.2. 标贯成果分层统计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统计,其统计结果见表3:表 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层号岩土名称及时代统计项目标贯实测击数标贯校正击数淤泥质土统计个数1平均值21.9统计个数9393最大值1715.2最小值65.21可塑状粉质粘土平均值10.38.6标准差
30、3.0972.277变异系数0.300.27修正系数0.950.95标准值9.78.22硬塑状粉质粘土统计个数3535最大值2921.79层号岩土名称及时代统计项目标贯实测击数标贯校正击数最小值1611.2平均值22.416.3标准差3.9942.884变异系数0.180.18修正系数0.950.95标准值21.215.5统计个数221全风化岩最大值3323.1最小值3121.9平均值3222.5统计个数222强风化岩最大值6746.9最小值5337.1平均值6042.06.2.3. 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根据场地岩土勘察资料,结合地区经验,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值见表4。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表
31、 4推荐参考值层号岩土名称重力密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土层渗透系压缩模量地基承载力数特征值3C(kPa)()Es(MPa)(kN/m)cm/sfak(kPa)杂填土1960淤泥质土171082.6501粉质粘土19.226133.06 10-73.82002粉质粘土19.72813.51.22 10-74.32501全风化带21.040154.53002强风化带22.050285003中风化带15004微风化粉砂岩35004微风化砾岩40007. 地震效应7.1. 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表 4.1.1 和表 4.1.3 的规定,场地存在有软弱土层,本场
32、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7.2. 场地类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01)表 4.1.6 标准,建筑场地类别为类。107.3.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特征周期值场地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特征周期值为0.35s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所需的地震动参数,应按本场地专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结果采用。8. 场地稳定性评价8.1. 场地稳定性评价8.1.1. 特殊岩土及不利地形地貌发育状况场地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层、填土松散,承载力低。场地地形较平坦,不存在不利地形地貌。未发现滑坡、塌陷、土洞、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8.1.2. 断层发育
33、情况及活动性评价从区域上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从场区或场区附近通过,本次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断裂构造迹象。8.1.3. 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变异性评价场地上部土层在平面分布上相对较均匀,变异性较小。而在纵向剖面上,微风化岩面起伏大,基坑底板土质不均匀,变异性较大。8.2. 地基适宜性评价本工程属高层建筑, 层高为 33 层。结构荷载较大, 第四系土层均不能满足结构荷载要求,不能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应选择完整的微风化岩作桩基础持力层。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裂、崩塌、滑坡、塌陷等,场地属相对稳定区,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需要。9. 基础建议及参数9.1. 基础方案本工程地下 5 层,地上 33 层,属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属甲级。地下室开挖深度大,基础施工宜在基坑开挖及支护完成后进行。设计基坑底板绝对标高为-10.95m,基坑完成后,基坑底板土质变化大,主要为强风化岩,少量位于残积粉质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监督局管理办法规定
- 葫芦岛供热系统管理办法
- 虹口区税务筹划管理办法
- 行政+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襄阳幼儿园校车管理办法
- 衡阳市土地收储管理办法
- 襄阳市公益项目管理办法
- 西安雁塔区疫情管理办法
- 许昌市政协委员管理办法
- 证监会特殊交易管理办法
- 幼儿游泳活动方案
-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预测模型
- 显微外科术后护理
- 办公室应聘题库及答案
- oracle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中考地理真题含答案
- 铁矿尾矿清运方案(3篇)
- 国开机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2025-06-27
- 实验室留样管理制度
- 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
- 【9语安徽中考卷】2025年安徽省中考招生考试真题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